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NOW健康 楊芷晴/特別報導】最近受到東北季風增強的影響,北部、東部地區明顯降溫、夾帶雨勢,中南部則因早晚溫差大,氣溫變化劇烈。換季之際,很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增加罹患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醫師提醒,民眾應在清晨、入夜後特別注意保暖,維持血液暢通。
氣溫變化大血管收縮易致血壓飆升 罹患三高年長者晨起運動要小心
常紳診所沈聖偉醫師表示,冬天寒冷時血管容易收縮、血壓飆升,夏天則因為水分不足,腦循環不良、導致腦部灌流量不足,都可能引發中風。另外,天氣早晚變冷,或是進出冷氣房,都可能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沈聖偉醫師分享曾遇過一位老年人清晨4、5點就出門做運動,溫度較低、運動又流汗,加上穿著單薄,未料返家後感覺身體怪怪的,結果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所幸家人及時送醫,診斷為中風,搶救及時,並無造成太大後遺症。
除了天氣變化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如果本身是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等三高患者,平時血液較為濃稠,也會導致血液流動阻力增加的狀態,血流變慢,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形成血栓的機率,進而可能堵塞腦部血管,導致缺血性中風。
除留意缺血性腦中風FAST徵兆外 若出現這些症狀也應提高警覺
腦中風可能突然發作,且症狀在短時間內出現,須牢記「FAST」以辨別腦中風症狀,包括F(Face):觀察患者面部表情是否對稱或嘴角歪斜;A(Arm):雙手抬高平舉,觀察是否有單手無力下垂;S(Speech):出現口齒不清、無法言語或反應遲鈍等;最後,T(Time):立刻送醫,把握黃金時間搶救。
沈聖偉醫師強調,除了留意缺血性腦中風FAST的徵兆之外,還須注意某些症狀,像是頭暈可能從內耳平衡、血管不健康,頸椎問題,偏頭痛,糖尿病患神經病變各種因素所致,但如果頭暈合併複視現象、臉發麻、說話不順暢、走路搖晃等,恐是中風症狀;單隻手麻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脊椎問題或末梢循環不良等引起,若合併臉部麻木等,就要懷疑可能是突發中風,不可大意。
專利銀杏葉萃取物有助末梢血液循環改善 藥師提醒服用注意事項
天氣明顯轉涼,許多民眾擔心血管出現問題,崧柏藥局張家馨藥師表示,預防中風防止血栓、保護心血管的主要處方用藥有抑制血小板凝結的阿斯匹靈,或是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而市面上具有改善血液循環功能則常見如紅麴、納豆、蚓激酶、魚油和銀杏葉等成分。
張家馨藥師指出,銀杏是一種天然植物,其中銀杏葉可以保護神經、銀杏果則能幫助排毒。銀杏葉成分天然,醫學也有實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疏通血管,讓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更暢通,防止血栓形成,進而能預防中風發生。民眾常會看到廣告前來諮詢,其中又以指示藥品循利寧詢問度最高。
張家馨藥師說明,循利寧主要成分是銀杏葉萃取物,專利萃取技術,製成穩定,能萃取出穩定濃度,其富含類黃酮物質和二帖類化合物,這些成分都是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擴張末梢血管的功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也能增加腦循環的血流量,促進腦部循環,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進而有助調節血壓,修復或保護受損的神經,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
▲張家馨藥師說明,循利寧主要成分是銀杏葉萃取物,富含類黃酮物質和二帖類化合物,具有擴張末梢血管的功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圖/張家馨藥師提供)
張家馨藥師分享自己的阿嬤為例,70多歲身體都還硬朗,某天突然講話大舌頭,反應顯得遲鈍、手腳麻木、行動不順暢,於是趕緊就醫確診小中風,治療一段時間後,經過醫師同意,開始服用循利寧輔助保養,初期一天服用3次,3個月後手腳冰冷等症狀明顯好轉,回診追蹤穩定,減量為每天1次,持續保養到80多歲,中風未復發。
張家馨藥師解釋,銀杏葉製劑能幫助血液循環,如同中藥活血的作用,所以不能與抗凝血劑、阿斯匹靈以及消炎止痛藥等藥物併服,恐增加出血風險;18歲以下的兒童仍在生長發育和孕婦都不建議服用;手術前後及拔牙前1週應暫時停用,以策安全。
預防腦中風日常多補水、早晚保暖 適度補充銀杏葉製劑遠離腦中風
預防腦中風須從日常保健做起,沈聖偉醫師提醒,平時應注重水分補充,水分足夠,血液循環就會比較好,每天基本飲水量1500c.c.,早中晚補充,早晚外出注意保暖。年紀大、三高患者、肥胖、抽菸或心血管病史患者,家族病史都是腦中風危險族群,應控制三高、戒菸、控制體重以降低風險。
有些民眾往往有高血壓、高血脂不自知,或已經習慣血壓偏高,猶如「溫水煮青蛙」,必須格外留意。張家馨藥師建議,尤其年長或有家族病史,應定期健檢,或在家中定期量測血壓,另外,飲食少鹽、油炸及加工食品,生活作息規律、維持運動習慣,也可諮詢醫師或藥師適度補充銀杏葉製劑,輔助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降低腦中風的發生。
# 首圖來源/沈聖偉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打呼沒病識感恐釀重症 醫揭複雜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恐攻?英火車遭持刀攻擊「11人受傷」 嫌疑涉更多案件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11月2日,英國發生一起火車上持刀攻擊事件,導致至少11人受傷。警方已逮捕32歲嫌犯安東尼‧威廉斯(Anthony Williams),並以11項謀殺未遂罪、1項傷害罪及2項持械罪提起訴訟。不過官方定調「排除」恐攻嫌疑。
民視 ・ 1 天前
景美站列車突臨停! 北捷:旅客按壓緊急斷電按鈕.已恢復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北捷運今(3)日下午1點多,景美站往松山方向列車突然暫停在月台,原因竟是遭一名旅客按壓月台緊急斷電按鈕,所幸站長現場確認月台軌道無異狀後,行控中心隨即復電,系統營運正常。北捷松山新店線列車,臨時停靠月台關燈熄火,車上乘客滿臉疑問不知所措,外頭的北捷人員收到指令後立即奔向現場處理。捷運臨時停車事發就在3日下午1點多,大坪林站有旅客按壓月台緊急斷電按鈕,導致隔壁景美站往松山列車暫停在月台,站長確認月台軌道無異狀後,行控中心隨即復電,系統營運正常。記者黃柔蓉說:「重新事發現場,下午1點18分的時候,有一名旅客走到了月台的邊邊,打開這個緊急斷電箱,按下按鈕,造成景美站的列車,緊急臨時停車,因此北捷也決定開罰。」斷電按鈕只有在危機旅客生命及財產問題等,緊急事件時才會使用。北捷以旅客違反大眾捷運法第50條,任意操控設備或妨礙行車電力,安全系統設備正常運作,開立裁處書1萬元罰鍰,目擊乘客說:「(當事人)大吼大叫啊,(北捷人員)他們都在處理了,那不是鎖起來嗎,他怎麼打開的,誰會去弄那個啊,那萬一電到了,他不怕電嗎。」北捷乘客說:「如果我是趕去上班,或上課的時候(延誤),就是有一些上班會有處分。」另外在月台顯眼處,北捷也設有緊急停車按鈕,只要有異物入侵,有人不慎掉落軌道或腳卡入月台間隙,都可以立刻按下按鈕,防止列車進站或駛離月台而發生意外,但如果隨意觸碰,最高可處100萬元罰鍰,若非緊急狀況,民眾千萬別以身試法。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陳駿季再開砲 中市府:感謝指導力拚清零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政府在非洲豬瘟事件表現荒腔走板,昨天甚至無預警跑到案例場清消,導致防疫步調被打亂,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2度點名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她是地方應變中心指揮官,清消自走砲事件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機車「消失」嚇壞婦人 楊梅警1招成功找回
桃園市11月2日16時許,一名年約60歲的劉姓婦人搭乘火車從外地返回楊梅後,發現停放於路邊的機車不見蹤影,驚慌之下以為愛車遭竊,遂報警求助。楊梅派出所接獲報案後,立即調閱監視器協助尋找,最終發現原來是婦人一時記錯停放地點,才誤以為車輛失竊,化解虛驚一場。 楊梅派出所說明,婦人表示,當日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74歲男星自曝拍《沙丘》中風靠耳麥提詞 「突然間就叫不出名字」
74歲資深瑞典演員史戴倫史柯斯嘉(Stellan Skarsgård)近日透露,他曾在三年前中風,此後發現拍戲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9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