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亡率降⅓最大絆腳石 中研院士帶頭提「肺癌防治三箭」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衣綸/台北報導
肺癌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成為賴清德總統喊出2030年癌症死亡率要降低三分之一目標的最大挑戰,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領軍的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就邀集專家提出「肺癌防治領航三箭策略」,希望藉:擴大篩檢族群、AI實現精準診斷分級、完善早期治療布局,降低肺癌威脅。
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日前舉行高峰論壇,邀集衛福部、健保署、學會代表、國內頂尖肺癌防治權威專家,檢視國內肺癌防治現況,並提出三大目標「強化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政策建言。
聯盟召集人楊泮池表示,國健署自2022年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包含具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開放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今年更進一步放寬,具家族史者年齡下修5歲及吸菸史≥20包-年以上,以涵蓋更多高風險族群,提升篩檢覆蓋率。
楊泮池說,政策推行3年來,已累計超過22萬人次接受篩檢,肺癌的檢測率為1.3%,其中逾八成為早期肺癌患者。然而,肺癌晚期確診比例仍偏高,建議政府持續強化高風險族群的篩檢意識,並評估與健保署的健康存摺連結,好讓更多符合資格的民眾接受篩檢;同時可評估針對高風險地區提供LDCT篩檢巡迴車服務的可行性。
台灣超過6成肺癌患者不吸菸,也凸顯將非吸菸者、具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納入LDCT篩檢的必要性。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臨床上仍有相當比例肺癌患者既不抽菸、亦無家族史,政府未來有必要持續擴大篩檢族群,以提高早期發現率,進而降低晚期確診比例。
楊泮池強調,目前已有預測型AI工具,可預測受檢者未來6年內罹癌風險,幫助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介入。期盼藉由AI數位工具導入,讓第一線醫護從首張CT影像就能進行風險預測,同步提升結節判讀準確性與效率;此外,AI可進一步實現精準風險分級與個人化篩檢間隔,協助政府能據此制定更合理的追蹤頻率,使醫療量能分配更具效率。
確診之後就是治療,楊泮池說,早期患者應盡早接受基因檢測,如EGFR、ALK基因檢測、PD-L1表現評估,讓醫療團隊能依腫瘤分子特性,量身訂製最適切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標靶或免疫等術前、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提升存活率。
照片來源:健康台灣肺癌防治領航策略聯盟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肺癌不只找癮君子 5分鐘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保命
近期知名藝人因肺腺癌病逝,這個被醫界稱為「沉默殺手」的癌症再次引發關注。醫師表示,LDCT(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是目前國際實證可有效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方式,胸部X光檢查,因角度限制和死角多,太
中廣新聞網 ・ 16 小時前
秋冬肺鏈威脅升溫!10歲女童竟重症敗血症 「血清型3」易突破性感染 家長應留意「這症狀」
【華人健康網/特別報導】隨著近期氣溫下降,秋冬呼吸道疾病開始活躍,肺炎鏈球菌的威脅也悄然升高。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提醒,肺炎鏈球菌是肺炎的重要致病因子,每年造成全球逾百萬人死亡,「血清型3」更是其中容易導致突破性感染的高危險型別,千萬不可輕忽。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獨/護病比獎勵金惹議!醫院怨「抓小放大」 問:怎不查醫學中心?
衛福部今年6月發放5.47億元三班護病比獎勵金,衛福部於9月公告各醫院發放方式,結果發現屏東縣國仁醫院30萬獎勵金被用於處理天花板發霉、輕鋼架生鏽及診間窗戶漏水等問題。新北市三重中興醫院則將逾18萬獎勵金用於補助護理師制服、護士鞋及繼續教育課程的便當與飲料費。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用錯抗生素恐釀健康危機!台灣4部會推「防疫一體行動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今年11月18日至24日的「世界抗生素週」以「立即行動:守護當下,保障未來」為主題,強調抗藥性不僅是未來挑戰,更是當前危機,已影響健康、糧食安全、環境與經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際肺癌關懷月 百靈佳殷格翰號召全民陪跑、為病友打氣
每年11月是國際肺癌關懷月(Lung Cancer Awareness Month),全球齊聲呼籲重視肺癌防治與早期診斷。為響應「健康台灣」政策,並支持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台灣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Taiwan)首度發起「一步一展望 一棒一希望」肺癌線上希望串聯路跑活動,號召全民以行動陪伴病友,傳遞不間斷的希望。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青光眼治療除了藥物 雷射治療提供藥物以外重要新選項
朱智盟醫師表示,臨床上約1/4患者屬於「正常眼壓型青光眼」,即使眼壓值在正常範圍內,仍可能出現視神經萎縮與視野缺損。因此診斷時需綜合評估「眼壓、視神經杯盤比、視野變化」三項指標,任兩項異常即可判定為青光眼。
NOW健康 ・ 1 天前
深化學術合作交流 中國醫藥大學與馬來亞大學兩牙醫學院辦研究生研討會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院院長傅立志於日前邀請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Uni […]
觀傳媒 ・ 1 天前強攻腫瘤版圖,嬌生斥資30.5億美元收購Halda擴充前列腺癌治療火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醫療巨頭暨道瓊成份股之一的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美股代碼JNJ)週一宣布,以現金30.5億美元收購未上市生技公司Halda Therapeutics,藉此強化在實體腫瘤與前列腺癌等腫瘤治療領域的布局,被視為其加速轉向高成長醫療版圖的最新一步。市場人士認為,此為嬌生今年繼年初斥資逾140億美元吞併神經精神藥物開發公司後,再下一宗大型交易,目的在於彌補旗下暢銷免疫疾病藥物Stelara逐步失去專利保護後的成長缺口。近年來,嬌生持續透過併購壯大藥品與醫材事業,包括2024年完成的逾130億美元醫療設備收購案,顯示其策略核心已鎖定「高成長、專科化」醫療領域。Halda的核心產品管線之一、候選藥物HLD-0915,目前正處於前列腺癌治療的早中期臨床開發階段,另還布局乳癌、肺癌及多種實體腫瘤的實驗性療法。市場人士指出,該公司技術平台與嬌生現有腫瘤產品線高度契合,有望在中長期為嬌生快速成長的腫瘤事業帶來新一波動能。嬌生藥品部門第三季營收約155.6億美元,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當中包括多檔癌症用藥貢獻。嬌生全球藥物研發負責人John Reed表示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家有嬰幼兒需注意!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1個月大女嬰發病2天休克死亡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再度升溫進入流行期,新增死亡病例!疾病管制署於今(18)日公布,中部一名僅1個月大的早產女嬰,11月上旬因...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重症病例近6年同期最高
[NOWnews今日新聞]疾管署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中部1個月大女嬰,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視力模糊、線條扭曲⋯不只是用眼過度!醫曝恐「這部位老化」長皺褶
64歲何先生近日發現右眼視力明顯退化,看直線時竟出現彎曲、影像扭曲的情況。起初他以為只是用眼過度,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然而症狀遲遲未改善,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求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右眼視網膜上增生膜,俗稱「黃斑部皺褶」,屬於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川普又罵台灣晶片!台股跳水691點 金管會:日韓股市跌的更重
美國總統川普又痛罵台灣偷走晶片,台股跳水691點,改寫今年第七大跌點,終場收在26,756.12點,失守2萬7千點大關,單日跌幅2.52%。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18日晚間信心喊話,她指出,台股跌幅在亞股中居中,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國際情勢變化,適時再祭出相應措施。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肺癌不只找癮君子! 醫:5分鐘LDCT篩檢保命
近期多位名人如藝人坣娜、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相繼病逝,這個被醫界稱為「沉默殺手」的癌症再次引發關注。長安醫院胸腔內科姚智偉醫師近期收治兩名患者,一位是生活規律的吳阿姨(化名),咳嗽及活動時呼吸喘促月餘確診肺癌第四期;另一位56歲不抽菸的沈小姐(化名),則靠公司健檢LDCT意外發現1.6公分腫瘤,術後證實第一期肺腺癌,目前恢復良好。兩案例強烈對比,突顯了早期篩檢的重要性。姚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對肺癌仍停留在「抽菸才會得」的舊觀念,這導致許多像吳阿姨這樣生活健康的非吸菸者,直到出現明顯症狀(如久咳不癒、咳血、胸痛或呼吸困難等)才警覺就醫,此時近八成確診已是晚期。姚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體質、遺傳等內在因素,現代環境中的PM2.5空氣污染、廚房油煙、二手菸等,皆是不可忽視的肺癌危險因子。「第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但一旦拖延至第四期,存活率驟降至僅剩一成,兩者差距甚大!」姚智偉醫師沉痛指出,這也是為什麼沈小姐的案例更值得借鏡,若非透過LDCT及早發現,可能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姚醫師說,胸部X光檢查,因角度限制和死角多,太小的腫瘤或長在骨骼後方的病灶容易被遮蔽;而LDCT(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
台灣好新聞 ・ 4 小時前
劉希曄確定回歸WSBL!羨慕職棒成熟環境 點名明年亞運是女籃最好證明機會
中華女籃國手劉希曄今(18)日出席關懷盃活動,擔任今年的跨界關懷大使。受訪時也坦言十分羨慕棒球界環境,也希望未來籃球環境能跟上腳步,「職棒在台灣真的很成熟,不論球員工會或薪資,都是台灣運動裡最完整的。我希望未來男籃、女籃都能朝這樣發展。」
鏡報 ・ 1 天前
美海軍作戰部長:對高市早苗言論「不意外」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備詢時,稱「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意味著日本可以啟動集體自衛權,暗示若台海爆發衝突東京或將採取軍事行動,引發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灣肝癌最大元凶B肝 是你嗎?醫界曝「斷層世代」風險最高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衣綸/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破萬,其中B型肝炎帶原人數最多,但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甚至不自知,未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國內醫界多個團體響應今年「世界肝炎篩檢週」主題,提醒要預防B肝進展成肝癌,推動全國性B型肝炎篩檢是重要的第一步。 國健署自今年8月1日起,已擴大肝炎篩檢年齡政策,提供民國75年...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經濟疲軟 苗博雅分析:過去30年台灣人去中國賺的這三種錢也沒了
中國人民因為經濟低迷,絕望情緒洶湧,鼓吹的愛國主義教育已無號召力。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94要客訴》節目分析,過去30年來,台灣人去中國賺到的有「三種錢」,近來因中國內循環疲軟,這些錢也賺不到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