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磁鐵!官方數據曝:債券ETF規模2.885兆 固定收益成資金新主場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債券成資金大水庫!櫃買中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4年11月7日止,新台幣債券全年總成交已達24兆2902.44億元,日均1167.80億元,債券ETF最新總資產規模2兆8850.00億元、年內總成交1兆7745.10億元。相較之下,櫃買股票日均值為1020.42億元、興櫃日均41.90億元;開戶數續創高、但信用交易與融券餘額同步回落。整體觀之,債市已成市場「聚寶盆」,資金調度與保守性配置雙雙抬升。
債市成交爆量 附條件交易占比逾9成
截至11月7日,新台幣債券總成交24兆2902.44億元,日均1167.80億元。其中附條件交易(含回購)22兆2798.38億元,占比91.72%,日均1071.15億元;買賣斷2兆0104.06億元,占比8.28%,日均96.65億元。買賣斷中,「等殖成交系統」成交1兆0128.69億元,占買賣斷50.38%;營業處所成交9975.37億元,占49.62%,細分為政府債2723.40億元(日均13.09億元)、普通公司債5832.13億元(日均28.04億元)、金融債1418.84億元(日均6.82億元)、外國債1.01億元。公債發行前交易累計712.49億元;債券借貸與融券成交面額為0。
普通公司債與可轉債擴張、金融債小幅縮水
債券上櫃餘額方面,政府公債184期、餘額6兆1527.63億元;普通公司債137家1027期、餘額3兆7209.89億元,較上週增加205.50億元;轉換公司債255家307期、餘額2493.68億元,較上週增加50.00億元;交換公司債1家2期、餘額24.99億元;金融債券35家388期、餘額1兆0673.96億元,較上週減少16.00億元。受益證券(金融資產證券化)2期、餘額14.66億元。外幣計價國際債券已上櫃982期、餘額約2174.82億美元,較上週減少0.59億美元。新台幣計價之外國債券方面,外國轉換公司債29家31期、餘額164.29億元;外國普通債3家7期、餘額360.00億元。
ESG債穩居戰略配置 綠債餘額破5000億
永續發展債券方面,綠色債券37家143期、餘額5001.63億元;可持續發展債券21家51期、餘額1252.62億元,較上週減少16.00億元;社會責任債券14家33期、餘額758.12億元;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4家6期、餘額159.00億元。上述永續債亦併計入各債券大類統計。
債券ETF雙高檔 規模2兆8850億、年內成交1兆7745億
債券ETF已上櫃94檔,最新總資產規模2兆8850.00億元,較上週增加26.37億元;年內總成交1兆7745.10億元,日均86.14億元,較上週增加459.20億元。ETF持續扮演散戶與機構連接債市流動性的「低摩擦」工具。
國際債交投 美元為主、人民幣次之
國際債券成交方面,買賣斷以美元36.01億美元為主,另有南非幣0.05億、人民幣0.60億、澳幣0.29億、紐幣0.00億;附條件交易則以美元143.34億美元、人民幣8.76億為主。債券自營商總公司78家,其中可經營等殖系統者73家,顯示做市與撮合能量扎實。
櫃檯買賣股票方面,年內截至11月7日日均值1020.42億元,總成交210206.89億元,其中盤後定價446.84億元;現股當日沖銷交易總買進金額占46.85%、賣出占46.93%,顯示短線交易熱度仍高。開戶端,累積開戶數23007959戶,較10月31日增加30339戶(+0.13%);現股當沖累積開戶5610483戶,週增14162戶(+0.25%);華僑及外國人開戶176423戶,週增72戶(+0.04%)。114年第三季,單季成交值達1億元以上之自然人為14199人,1億以下為2287906人。
信用交易與風險指標 融資、融券同步下行
截至11月7日,可為信用交易家數741家(週增1家);融資餘額1085.38億元,週減12.04億元(-1.10%);融券餘額88099張,週減7477張(-7.82%)。本年度信用交易成交值占比7.79%(週增0.01個百分點);資券相抵占比0.28%(與上週持平)。去槓桿跡象搭配當沖占比維持高檔,短線與風險偏好呈現分歧。
上櫃家數860、今年新掛27家 興櫃與創櫃板動能延續
截至11月7日,上櫃家數860家(含外國公司28家);今年累計新掛牌27家。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待掛牌17家,俟董事會核議1家(旅天下),待審議5家;當年度累積申請上櫃31家。興櫃家數357家(含外國公司4家),今年新掛66家、受理中10家;創櫃板登錄134家、輔導中86家,今年登錄32家、申請輔導65家;三板合計家數達1351家。下週(11月10日至11月14日)預計有興櫃7861貝爾威勒於11月12日掛牌。
債市成「聚寶盆」,資金調度與風險平衡並進
附條件交易長期占比逾9成,凸顯回購等資金調度在利率轉折期的關鍵功能;普通公司債與可轉債餘額擴張,對應企業再融資與轉換彈性需求;綠債餘額突破5000億元,顯示ESG資本開支與再融資需求仍在。股票面開戶續增、當沖占比高檔但信用部位降溫,短線熱度與槓桿風險出現「一熱一冷」的結構。總體來看,債券市場已吸納龐大資金池,成為今年資產配置與流動性管理的核心舞台;投資人可留意利率路徑、企業再融資節奏與ESG債供給,搭配債券ETF進行久期與風險的動態調整。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BBC拼接演講內容 川普威脅提起310億元訴訟
換屋族必讀!自住房重購必懂:先賣後買怎麼退一次看
出口數據大噴發!10月出口618億美元史上新高 謝金河讚嘆:不可思議
別把台灣當辛巴威!台幣改版不是刪零 央行:防偽升級、幣值不變
其他人也在看
月配債券ETF除息 非投等債夯
統計表定11月即將除息的22檔月配債券ETF,以近期收盤價換算,年化配息率分布在4%~9%之間,配息率最高前十檔配息水準都有達5.5%以上,包括五檔BBB級債、三檔非投資等級債,其中又以非投等債配得最大方。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基金》非投等債ETF 配息、股價雙優
【時報-台北電】觀察債息相對高的非投資等級債,掛牌的有六檔,不論是近三個月或是近六個月,股價都能繳出正報酬,若是還原債息計算,近六個月含息總報酬更都達到8%以上,顯示非投等債不只債息配發有競爭力,股價也漲得動。 根據統計,近6個月含息總報酬最高的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含息總報酬甚至站上10.22%,是6檔非投等債當中唯一站上雙位數的,國泰優選非投等債(00727B)、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也有9%以上報酬,表現最為出色。 法人表示,非投等債配息水準一般來說會較投資等級債高,比較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指數與歐洲非投資等級債指數表現,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指數近3個月上漲1.79%,近6個月上漲5.71%,今年以來更已上漲7.12%;相較之下,歐洲非投等債指數近3個月上漲0.63%,近6個月上漲3.22%,今年來上漲4.08%,顯示不管是短期、中期或長期,美國非投等債都較歐洲非投等債表現突出。 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ETF研究團隊指出,非投等債與風險性資產具備正相關,當市場風險情緒轉佳,也會有利非投等債表現。美國大企業第三季財報已經陸續出爐,目前S&P 500企業逾六成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老五老基金物資車巡迴偏鄉客製支援 長者心願得實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吹風機和無糖綠茶,這些看似容易取得的物資,對獨居偏遠地區、行動不便長者卻是難以達成的心願。老五老基金會「巡迴物資車」客製化物資支援,讓孤老們不怕天冷、覺得被記得。
中央社 ・ 55 分鐘前
官方教學!證交所發布市值型ETF官方指引 三大優勢、四關鍵一次掌握
證交所表示,雖然近年ETF商品百花齊放、從智慧選股到永續、量化策略一路擴張,2025年也迎來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平衡型ETF,但「市值型ETF」依舊是整個市場的基石:規則簡單、代表性強、成本效率佳,適合想參與長期市場成長的投資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研究報告》台股ETF人氣攻頂 主動式夯
【時報-台北電】近期大盤頻創新高,台股ETF人氣攻頂,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11月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增加11.9萬人,統計總人數來到1,15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增加131.54萬人,其中有4檔主動式台股ETF受益人數全數創高,成為投資人新寵。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台股在資金環境寬鬆、企業獲利上修與產業結構優化的背景下,整體趨勢仍由基本面支撐,長線多頭架構穩固。操作上建議維持逢回偏多、不追高策略,可聚焦AI運算、雲端資料中心、高效電源、綠色能源與內需消費等具長期成長潛力的產業主題。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00984A)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隨台股不斷挑戰新高,評價來到相對高檔,預估2026年企業獲利仍往上方調整;歷史經驗顯示股價跟市場預期企業獲利呈正向關係,儘管台股評價變高、震盪加大,但通常無損多頭行情。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認為,AI熱潮推升台股創高,但漲幅集中於少數大型科技股,整體市場呈現結構性輪動。觀察台灣前50大市值企業,僅少數個股近一個月漲幅高於大盤,顯示資金尚未全面擴散,短線過度集中,易出現回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研究報告》月配債券ETF除息 非投等債夯
【時報-台北電】統計表定11月即將除息的22檔月配債券ETF,以近期收盤價換算,年化配息率分布在4%~9%之間,配息率最高前十檔配息水準都有達5.5%以上,包括五檔BBB級債、三檔非投資等級債,其中又以非投等債配得最大方。 觀察11月年化配息率前五高的月配債券ETF包含第一金優選非投債、凱基美國非投等債、富邦全球非投等債,年化配息率分別為9.04%、7.01%、6.45%,相較於持續吹降息風的高股息ETF,非投等債有相對高票息持續提供收益。 凱基美國非投等債ETF研究團隊表示,債券發行量不如預期多,以及降息循環開始推升投資人對高殖利率資產的需求度,帶動債券利差近期只有微幅放寬,而非大幅擴大。市場目前對12月降息預期仍然過半,即便最終12月聯準會不降息,債券價格可能出現小幅的修正,但是不致演變成大回檔。 回歸基本面觀察,美國總經數據持穩,企業基本面強健,這波降息循環是基於預防性降息而非經濟基本面轉壞的基調未變。建議債券ETF投資人,可適度放寬信用評級追求票息收益,並縮短存續期間以降低利率波動風險。 第一金優選非投債ETF經理王心妤指出,利率政策展望與市場預期有落差,長天期債券受美債殖利率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海外股票ETF 產業、市值型買氣旺
11月美股震盪,不減投資人申購買氣。據集保統計,截至11月7日止,海外股票型ETF中,以上市滿1個月以上來看,共有11檔受益人數創新高,主要集中在產業型、市值型兩大類。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比特幣、黃金、歐亞股走揚
美國政府關門僵局出現突破性進展!美國參議院9日舉行程序性表決,在八位中間派民主參議員提供關鍵支持下,通過推進折衷版臨時撥款法案,為結束史上最長政府停擺邁出重要一步。市場重燃樂觀情緒,比特幣、金價與全球主要股市漲聲四起。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美股多重資產基金 掌握行情
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在資金寬鬆與科技熱潮雙重推動下,也推動美股表現屢寫新高,市場法人表示,儘管美股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已高,考量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企業獲利穩健,並看好降息循環與季節效應有助支撐後續行情,建議透過美股基金來掌握行情,穩健布局可透過以美股為核心的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美元資產安全性不受青睞 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占比近30年高
據最新統計,截至今年第二季,各國央行儲備的黃金總額占比已超過美債,創下1996年以來的近30年高。這波金價飆漲具多重原因,除地緣政治風險使各國搶進黃金,美國聯準會降息也推動今年以來國際金價迭創新高,累計升幅達到50%。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新興亞股 外資賣多於買
美國政府停擺、企業裁員潮,加上AI泡沫論使得市場擔憂科技類股估值過高,引發整體亞股賣壓沉重,上周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菲律賓買超2.07億美元、0.77億美元,並反手賣出南韓、台灣50.49億美元、35.59億美元,失血最重。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非投等債ETF 配息、股價雙優
觀察債息相對高的非投資等級債,掛牌的有六檔,不論是近三個月或是近六個月,股價都能繳出正報酬,若是還原債息計算,近六個月含息總報酬更都達到8%以上,顯示非投等債不只債息配發有競爭力,股價也漲得動。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台股返月線 台幣央行力守31元
台股10月合併營收寫下光輝十月的同期新高成績單,加上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表現亮眼及美國參議院通過重啟聯邦政府的法案,離結束政府關門更近一步,多方氣勢聚集,帶動台股於10日重返月線,終場上漲218點或0.79%,收27,869點作收,台指期則是領先站回28,000點,上漲295點收28,016點。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多頭再起 川湖、智邦法人捧
台股10日多頭氣勢再起,終場上漲0.79%,高價股也重新奪回資金關注,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川湖(2059)受惠AI持續成長,產業領頭羊地位穩固,國泰證期研究則力挺智邦(2345),看好AI加速器與網路交換器需求成長,雙雙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讓生活化身興趣收藏本!漫遊現代風品味大宅,在家享受咖啡、音樂、觀星!
喜愛天文觀星的企業家屋主,同時也擁有豐富多元的興趣,因此 60 坪大宅以現代風為基底,完美融入屋主的藏品,以及享受咖啡、彈奏樂器、單車收納,和觀覽宇宙星系的空間。客廳區、餐廳區、書房區以開放式格局串連,乘載著開闊而自由的生活想像,並展現出多變的風格品味。
設計家 ・ 1 天前

18坪小宅以莫蘭迪色系、開放格局、多功能空間,實現對家的想像
18坪的小宅中,承載是居住者對家的無限想像與期待。屋主希望進門玄關處具備落塵區,好讓外界的塵囂停留在門外;想要一間既是閱讀與工作的場所,也能在未來成為孩子的房間的書房。同時,對於熱愛下廚的他們來說,廚房不只是料理的地方,更是家人聚集談心的場域;因此,一個擁有大中島、充足收納、獨特配色的空間,是他們對家的想像。
設計家 ・ 1 天前《基金》海外股票ETF 產業、市值型買氣旺
【時報-台北電】11月美股震盪,不減投資人申購買氣。據集保統計,截至11月7日止,海外股票型ETF中,以上市滿1個月以上來看,共有11檔受益人數創新高,主要集中在產業型、市值型兩大類。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經理人劉恆誌表示,短線受美國政府停擺危機擴大,雖造成美股震盪,但中長期來看,美股優勢產業股票拉回整理,反而提供投資人逢低布局良機,因為目前外資法人布局主力,仍以高成長┼高想像的AI運算、半導體、雲端、自動化等四大領域為主,如果現階段股價攀高,但成長型產業具較高本益比的容忍度,後續仍有機會加碼。 同樣受惠AI長線趨勢,在科技巨頭先前拋出長期投入超大規模資本支出用於數據中心與晶片後,正快速推升美國電力與變壓器產能緊缺,未來出貨交期與成本也不斷墊高,被視為未來最受惠AI成長帶動的低調冷門產業,唯未來股價表現,將視每季財報中的訂單情況與獲利前景來確認,建議以鎖定美國電力基建或核能相關ETF,掌握美國新能源產業穩健成長潛力。 法人指出,目前全球股市的AI及國防兩大題材,兩者背後均包含對主導未來世界格局的地位追求,資金投入所帶動的結構性成長不容小覷。其中全球國防市場,因地緣政治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