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王朝要崩?前車廠CEO爆料:馬斯克可能放棄造車!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曾被視為電動車革命領航者的Tesla,如今風光不再。從2023年高峰的約180萬輛銷量,一路滑落至2024年的178.9萬輛,預估今年恐再降至160萬輛。這樣的數字,與執行長馬斯克當年信誓旦旦的年銷2,000萬輛相差甚遠。市場分析認為,Tesla的成長勢頭正被中國車廠急速追趕,昔日電動車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馬斯克可能轉身離開
前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受訪時語出驚人,直指Elon Musk最終可能會離開汽車產業,轉而投身他更熱衷的火箭、人形機器人或人工智慧領域。他更直言,Tesla的市值已被高估,未來10年內能否繼續存在相當令人懷疑。
風險更顯壓力
近期Tesla董事會正力推馬斯克創紀錄的1兆美元薪酬方案,但要實現這筆巨額報酬,Tesla必須創造龐大財務成就。Carlos Tavares則潑冷水,認為這些目標幾乎不可能達成,而Tesla的估值將面臨嚴峻修正。
對手步步進逼
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車勢力,BYD的高效率與價格競爭力被視為Tesla最大威脅。分析指出,即使Tesla仍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與品牌魅力,但若馬斯克的重心持續分散,Tesla恐將錯失下一波電動車競賽的主導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10月新車掛牌排行榜 2款車逆襲重返Top 10
鳳凰颱風來襲!泡水車三等級曝光,第3種慘到沒救
【怎能不愛車】法式浪漫上街!雷諾Twingo重生,科技×可愛一次擁有
台灣賓士火力全開!AMG、S-Class、EQE SUV升級登場
其他人也在看

特斯拉 Roadster 又延期了!改成明年四月發表、Cybercab 也確認會在四月開始量產
特斯拉於美國時間 11 月 6 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公布了包含新車款發表時程規劃在內的諸多資訊,但並非都是好消息,像是原本預計在今年底要發表的 Roadser 純電敞篷跑車,確定要改到 2026 年才會亮相。
DDCAR電動車 ・ 1 天前
連黃仁勳都不看好!馬斯克為何堅持蓋晶圓廠 郭明錤曝真正原因:與台積電有關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透露,特斯拉正考慮與英特爾(Intel)攜手合作,建造一座月產能上看100萬片的大型晶圓廠。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X發文分析,為何馬斯克希望特斯拉建造自己的晶片工廠,主因不只是台積電的產能不夠,而是包括了地緣政治與無法得到台積電的最優先支援等原因。郭明錤表示,馬斯克指出「希望在AI5投產的一年內,就能在同一家工廠過渡到AI6,......
風傳媒 ・ 1 天前
中國3太空人滯留天宮怎回家?網友籲馬斯克出手相救
「神舟20號」三名中國太空人原訂5日結束為期半年的太空任務,返回地球;但日前傳出他們的返航太空艙疑遭太空碎片撞擊,三名太...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26年式Subaru Crosstrek開放預訂,追加新車色、升級EDSS駕駛異常自動煞停
繼日本、北美市場陸續推出26年式Crosstrek,Subaru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也跟進宣布,26年式Crosstrek即日起開放預訂,一樣維持單一2.0 i-S EyeSight車型,接單價為114.8萬元,本月下訂還可獲得限量訂車禮,同步加贈原廠5年或12萬公里延長保固。針對舊年式 (正25年式) Crosstrek則是提供優惠價109.8萬元,另可享有90萬50期零利率、5年或12萬公里延長保固,並升級專用無線充電座。
地球黃金線 ・ 21 小時前
充電功率最高可達 300kW!法國啟用無線充電高速公路、2035 年將擴增近萬公里路段
近期法國的 A10 高速公路,正式啟用一段長約 1.5 公里的無線充電路段,讓具備無線充電機能的電動車可實現邊開車邊充電,而且最高充電功率比一般認知中的無線充電更高,甚至高於特斯拉 V3 超充的 250 kW 最大充電功率。
DDCAR電動車 ・ 1 天前
Nissan 全新大改款 Sentra 正式登場!車格加大更舒適 售價同步曝光
Nissan 今年 9 月海外發表全新大改款 Sentra,不僅導入最新設計語彙打造動感造型,煥然一新的內裝設計也進化有感,同時車格也略有放大提升乘坐舒適度,如今原廠接續宣布大改款 Sentra 率先在北美上市,提供 S、SV、SR 及 SL 共四種車型等級,當地售價為 22,400~27,990 美元,約台幣 69.4~86.8 萬元。
自由時報汽車頻道 ・ 15 小時前
鳳凰路徑南修「明晨9縣市停班課達標」 氣象專家預估:6縣市放颱風假機率高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路徑持續南修並減弱中,預估快明傍明(12日)傍晚至晚間從高屏一帶登陸,整體風雨會以今(11日)、明兩天最為劇烈。對此,氣象專家就表示,預估6縣市有放颱風假機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政府重啟助漲美股!分析師:別高興太早!三大風險逼近 債市又靜得讓人慌
美股周一 (10 日) 大幅走高,市場對美國有望結束史上最長政府停擺的樂觀情緒主導反彈行情,但在聯邦政府員工欠薪、航班取消等停擺負面影響持續發酵之際,臨時撥款方案尚未最終敲定,加上連串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美股恐面臨壓力。 科技股領漲大盤,標普 500 指數 (
鉅亨網 ・ 13 小時前
謠傳「捐80億歐元換蕭美琴IPAC演說」 卓榮泰:嚴查速辦
副總統蕭美琴近日應邀前往歐洲議會,向「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發表專題演說。不過網路卻謠傳「台灣捐80億歐元換蕭美琴演講」,總統府日前已出面駁斥、外交部也報警處理,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1日)表示,針對不實散播謠言者,將進一步追查,一定會嚴查、速辦。
鏡新聞 ・ 14 小時前軟銀集團第二季淨獲利2.50兆日圓,表現超越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專注於投資高科技領域的軟銀集團公司(9984 JP)發布年度第二季財報,結果當季淨獲利表現超越預期。根據財報,年度第二季軟銀集團公司淨獲利2.50兆日圓,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4,182.3億日圓。願景基金當季獲利2.38兆日圓,獲利金額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731.4億日圓,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6,632.5億日圓。年度第二季銷售淨額1.92兆日圓,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1.89兆日圓。累計年度上半年淨獲利2.92兆日圓,銷售淨額3.74兆日圓。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
高市早苗不撤 「臺灣有事」發言 日經新聞:恐對日本不利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說,「臺灣有事」可能讓日本陷入存亡危機,日本可依法行使自衛權,被大陸解讀為向臺灣釋放軍援訊號。大陸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威脅要「斬首」高市,更讓事情演變成中日外交大戰。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認為,高市對臺政策不再「戰略模糊」,可能會讓日本陷入不利的位置。
TVBS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關稅案敗訴危機! 川普警告美恐要賠2兆美元
[非凡新聞]美國對等關稅的合法性,正在最高法院審理中,而先前辯論的結果並不利於總統川普,對此他警告,如果關稅案敗訴,美國恐須支付超過2兆美元的退款,遠高於各界預期。此外,川普談到政府關門,表示將支持新的...
非凡新聞 ・ 14 小時前日本年度上半年度經常項目盈餘17.5兆日圓,創下新高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數據顯示,日本年度上半年經常帳項目出現盈餘,盈餘金額創下新高。日本財務省週二公佈的2025上半年度(4至9月)國際收支初值顯示,反映與海外貨物、服務及投資交易狀況的經常項目為盈餘17.5128兆日圓,較上年同期增長14.1%,創下可以進行比較的1985年度以來的半年度數據新高。這是由於原油價格下跌導致進口額減少。訪日遊客消費堅挺也起到推升作用。數據顯示,年度上半年出口增長0.6%至52.6556兆日圓。進口下滑3.8%至52.6062兆日圓。原油、煤炭等能源進口額大幅縮水。出口減去進口的貿易收支為盈餘494億日圓。訪日遊客在日消費額減去日本人海外遊消費額的旅行收支順差增加逾2,000億日圓,達到3.3112兆日圓,創歷史第二高。由此,包括旅行等在內的服務收支逆差收窄,逆差額為1.8603兆日圓。同時,當日公佈的9月單月經常項目為盈餘4.4833兆日圓,連續8個月呈現盈餘。貿易收支為盈餘2,360億日圓。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軟銀財報前夕獲利了結,日經指數週二震盪收低68.83點或0.14%
【財訊快報/劉敏夫】日本股市週二走勢震盪,因為在美國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出現解決曙光,提振日股早盤走升後,部分投資人在等待軟銀團財報發布前夕趁勢獲利了結,干擾了大盤漲勢。收盤時,東證第一部指數上漲4.16點或0.13%,報3,321.58點;日經225指數則是下跌68.83點或0.14%,報50,842.93點。白宮方面週一表示支持兩結束政府停擺的協議,這一關鍵進展意味著政府有機會在數日內重啟運作。野村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Hideyuki Ishiguro表示,週一美國股市上漲的原因來自於美國政府重新開放的前景提振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週二日本股市可能會繼續出現重新評估和買盤,買盤將主要來自海外投資者。Ishiguro指出,即使在當前股價調整的情況下,半導體和其他人工智慧相關股票的每股獲利仍然實現了成長,隨著過熱情緒消退,它們更有可能被重新評估和買入。瑞穗證券資深技術分析師Yutaka Miura表示,投資人似乎正在大量買入人工智慧股票,以期從軟銀即將發布的財報中獲利,這其中存在一些短期興奮情緒。此外,週一美國股市上漲,也得益於市場對政府停擺結束的預期,這對日股多頭起到一定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AMD蘇姿丰重返CES 2026 從雲到端大秀AI肌肉
AMD多項AI創新應用,展示從「個人超級電腦」到「即時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現Ryzen AI CPU與Radeon GPU在本地AI運算的強大潛能。隨著CES 2026即將登場,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也預告將於開幕主題演講揭示AMD如何以AI驅動的異質運算架構,串聯雲端、企業、邊緣與終端應用,打造更高效率、更具永續性的AI生態系。
中時財經即時 ・ 13 小時前對等關稅+匯率影響 上銀第三季、前三季營收及獲利比去年同期下滑
傳動系統元件大廠上銀科技第三季營收及獲利受對等關稅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較去年同期升值等因素影響,匯兌收益2.18億元挹注下,EPS為1.26元,雖低於去年同期1.88元,優於第二季0.38元;前三季EPS由去年同期4.64元降至3.01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網傳「駐日代表申請中華民國更名台灣,遭罰7千萬日圓」為虛構訊息
網傳「駐日代表將原中華民國申請更名為台灣,遭日本裁罰須繳納7千萬日圓高額稅賦」? 虛構捏造的訊息 發佈:2025-11-11 更新:2025-11-11 報告編號:3893 查核記者:陳培煌 責任編輯:陳偉婷 發佈:2025-11-11 報告編號:3893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社群流傳訊息宣稱「駐日代表申請中華民國更名台灣,遭罰7千萬日圓」,並引用一篇新聞報導佐證。這是虛構的錯誤訊息;實際情況是駐日館舍為保障國家財產權,辦理館產由個人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3 小時前富邦投信11/24起推出美股指數型基金及最親民美股ETF
富邦投信(11)日舉辦「富邦美國傘型基金」產品發表會,宣布傘型基金旗下三檔美股基金正式啟動募集作業,包括:富邦標普500 (009814)、富邦標普500指數基金與富邦NASDAQ-100指數基金。富邦美國傘型基金以「經典 × 創新」雙動能為核心主軸,兼具成長特性,將於11月24日開募,各檔子基金最低申購門檻僅新台幣1萬元,鎖定長期參與美股成長紅利的投資人。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軟銀集團豪砍輝達持股,10月份一次套現逾58億美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專注於投資高科技領域的軟銀集團已於10月出脫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持股。軟銀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其資產管理部門10月份以58.3億美元的價格將持有的輝達股份全部出售。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