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聯盟以循環思維整合產業力量 讓台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熱點
無機聯盟將以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整合,推動每年超過兩億噸無機資源循環再利用,為台灣淨零轉型注入關鍵動。(圖片來源/無機資源循環產業聯盟)
由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推動的「無機資源循環產業聯盟(CIRCU-Taiwan)」於今年正式啟動,集結水泥、鋼鐵、建材、太陽能等動脈產業與廢棄物回收粒料等靜脈產業,打造全台首個跨產業循環經濟聯盟。聯盟以「建成環境創造生態多樣性」為願景,致力推動營建業從高碳排轉型為淨零引擎。根據國際資料,建築業耗用全球逾五成原生資源與三成能源,營建廢棄物中約八成為降級回收、以水泥為主,價值未被充分發揮。無機聯盟將以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整合,推動每年超過兩億噸無機資源循環再利用,為台灣淨零轉型注入關鍵動能。
跨界整合台灣產業力 打造亞洲首座「循環經濟熱點」
「無機資源循環產業聯盟」不僅象徵產業鏈整合成形,也代表台灣正式邁入全球循環經濟版圖。「無機資源循環產業聯盟」盟主、立順興資源科技總經理呂東璇表示:「無機聯盟將以台灣特有的產業韌性與創新精神,連結國際夥伴,讓世界看見台灣在綠色轉型的技術與行動力。」台灣的循環經濟不再只是回收再利用,而是從工程、科學、美學三個層面重塑產業價值,讓城市、建築與土地都能成為永續的一部分。
三藝合一:以真、善、美重塑台灣循環經濟價值
無機資源循環產業聯盟以「三藝合一(工程藝術、科學藝術、美學藝術)」為核心策略,並以「有真、有善、有美」為行動精神,重新定義無機資源的循環價值。
「有真(True Taiwan)」代表循環的科學化,強化 ESG 足跡透明化與碳管理驗證;
「有善(CONTaiwan)」象徵工程的善用,透過技術創新與產業整合推動地方共好;
「有美(Sustainable Taiwan)」則體現循環的美學精神,讓文化與設計成為永續的語言。
三者合一構成無機聯盟的核心價值觀,將科學驗證、工程實踐與文化美學結合,推動台灣建成環境升級,讓循環經濟從技術層面走向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深度變革。
三大標竿案例 展現循環經濟產業成果
聯盟成員展現多項具體成果:
中聯資源:將煉鋼副產物「轉爐石」轉化為瀝青混凝土骨材,道路耐久性提升 3.6 倍,並獲英國 BS 8001 認證。
立順興資源科技:立順興願景從「低碳材料銀行」領導者,邁向「建成環境創造生態多樣性」。開發低碳 CLSM(控制性低強度材料),每立方米減碳 80 公斤,取得 BSI 與 UL 2799「零掩埋」雙認證。
根基營造:採鋁模板取代木模板,單案減碳達 815 公噸 CO₂e,推動永續工務所轉型。
未來,聯盟將持續拓展產業協作、推動政策連結與國際交流,讓「CIRCU-Taiwan」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創新示範基地,讓台灣以行動證明——循環,正在改變世界。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中爆出首例非洲豬瘟撲殺195頭 禁運禁宰5天中南部縣市急備戰
外資認為新壽最終將贏得輝達? 持續買超台新新光金
高市早苗內閣出線 外媒預測國防政策大右轉 安保大臣對移民立場強硬
其他人也在看

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盛大開幕 環部首度公開《臺灣循環經濟路徑圖》
環境部、經濟部、農業部及循環台灣基金會共同主辦「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AsiaPacificCircularEconomyRoundtable&Hotspot2025),於今(廿二)日上午於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盛大開幕,現場吸引來自日本、菲律賓、印尼等五十國、逾五百人的產官學研代表與會,展現臺灣推動循環經濟,並與國際合作的決心。環境部長彭啟明出席開幕典禮致詞,並參加座談與各國產官學研代表分享我國推動淨零轉型和循環經濟的經驗,彭部長指出,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及循環經濟三部曲「好點子、好治理、好生意」,三方面串連起來,是可以創造經濟效益的,鼓勵產業響應綠色轉型及循環經濟。本次論壇包含兩場國際與談、六大產業及參訪路線、十項治理趨勢議題,邀請近百位循環經濟領域專家講者,展現臺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登場 台灣循環經濟路徑圖首度公開
財經中心/陳妍霖、張皓宇 台北報導「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首度移師台灣舉辦,來自50個國家、超過500位「產官學研」代表齊聚交流,台灣不僅分享循環經濟的經驗和成果,還首度公開「臺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要讓台灣成為亞太跨界循環合作的關鍵角色。
民視 ・ 10 小時前

豪宅大門都用它,電子鎖王制霸台灣建案!被德國百年老廠魔鬼訓練,華豫寧拚出高良率、高毛利
從代理電子零件起家,如今已站穩國內新建案電子鎖的龍頭地位,面對歐美高規格的要求,一度連協力廠商都吃不消,華豫寧是怎麼做到的?
今周刊 ・ 14 小時前
非洲豬瘟入侵台灣!關務署急令:加強查緝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爆出「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緊急採取防疫作為,採預防性撲殺場內豬隻195頭、屍體掩埋及全面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自今(22)日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台中非洲豬瘟哪來? 陳駿季:最可能是「違法帶肉品入境」流入養豬場飼料
台中市梧棲區一間養豬場日前爆發豬隻大量死亡事件,經檢驗確認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為台灣本土首次檢出病毒核酸陽性案例。消息震撼全國,農業部今(22日)宣布,全國豬隻即日起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廚餘餵豬,以防疫情擴散。不過,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成為防疫單位當前最關鍵的問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為何沒放假?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 災防辦澄清:未達標準
首次上稿:10/21 09:03更新時間:10/21 15:00(更新台北市災防辦澄清聲明)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但雙北市政府堅持正常上班、上課,引發民怨沸騰,網友灌爆蔣萬安、侯友宜臉書;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證實,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已超過350毫米的法定放假標準。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稍早發布兩點聲明澄清,強調雨量預測皆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指的是10月19日18時至21日7時,共計37小時累積雨量。
民視 ・ 1 天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雙北雨下到發紫!最新雨量預測 「4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2)日於06時55分發布豪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東山)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竹及花蓮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劇烈雨勢讓不少民眾都很關心是否會宣布放一天災防假,中央氣象署稍早更新各縣市最新的雨量預測,其中「4縣市」達到停班停課標準。但是否停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豪雨不斷!5縣市山區10/22上午達「停班停課標準」
中央氣象署今(21日)上午發布最新雨量預測顯示,今天下午2時至明天下午2時期間,共有5縣市山區雨量將達停班停課標準,包括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及宜蘭縣山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世界首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台灣養殖技術大突破 土魠魚可望人工養殖
土魠魚是每年過年常見的菜餚,不過因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影響,產量銳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在112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並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創下世界紀錄。近期更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
健康2.0 ・ 22 小時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20 小時前
雨彈又升級!雙北夜雨加劇 北市士林單日紀錄破560毫米
東北季風與低氣壓仍在影響台灣天氣,中央氣象署21日晚間發布7縣市豪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新北市山區(汐止五指山)將出現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基隆北海岸、宜蘭縣也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機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又有熱帶擾動!專家曝成颱機率 「1關鍵」決定下半場共伴效應威力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台灣東部外海出現熱帶擾動97W,其形成機制複雜,預估未來2天會沿著東部近海往西南移動,並穿越巴士海峽,成為颱風的機率不高,「歐洲模式預估的強度,是東北季風太強了,無法確切反應系統本身強度。另外要注意這個低壓往西南移動時...
CTWANT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