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ETF解決所有投資焦慮:為什麼年輕人應該直接買VT
股市太可怕?這種想法可能正讓年輕世代付出慘痛代價。
根據美國Bankrate今年1月的調查,約21%的受訪美國人認為股市「太令人害怕」,因此不將股票作為首選投資工具。這個比例在年輕世代更高——Z世代達29%,千禧世代為24%。許多年輕人寧可把錢放在定存或債券,以為這樣比較安全,殊不知這種想法正在侵蝕他們未來的財富。
在該積極時過度保守
「當你年輕時,擔心下跌風險多於上漲潛力,這大概是最大的錯誤,」美國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執行長布朗(Josh Brown)直言。
布朗認為,年輕投資人根本不該在投資組合中配置現金或債券,應該全力投資股市。「你擁有每個專業投資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更多時間,」他說,一旦認知到長期複利的好處,你會發現:買進並持有股票雖然看似風險大,實際上風險反而更小。
數字會說話
數據清楚說明原因。根據統計,標普500指數從1928年到2024年,包含股息的年均報酬率接近12%。同期10年期美國公債約5%,企業債券約7%。
「股神」巴菲特也支持這個觀點。他曾警告,長期投資者不承擔股票風險是「可怕的錯誤」。他指出,「投資期限越長,多元化股票組合實際上比債券風險更低。」2014年,巴菲特更透露他計劃將身後留給妻子的資產,90%投入標普500指數型基金,僅10%配置在政府債券。
對投資新手來說,好消息是進入股市不需要複雜的操作。「如果你要自己動手投資,我會利用指數型基金和指數型ETF,」布朗說:「在你累積到六位數(美元)的低成本股市投資部位之前,真的沒有其他值得討論的。」
研究機構Morningstar個人理財與退休規劃總監班茲(Christine Benz)也建議年輕投資人從全市場指數型基金開始。指數型基金的優勢在於:它持有數百檔股票,追蹤整體市場表現,不需要投資人費心挑選個股。歷史證明,在長時間內,指數型基金的表現往往優於大多數主動選股的投資人。
班茲表示,年輕投資人可以從全市場指數基金著手,像先鋒全球股票ETF(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 VT)這樣的全股票指數基金,提供美國和非美國股票曝險,對於年輕投資者來說,是不錯的「一勞永逸」基金。
通膨才是真正的敵人
許多年輕人把錢放在現金或定存,以為這樣「不會虧損」。但這忽略了一個隱形殺手——通膨。當投資報酬率低於通膨率時,你的購買力實際上是在下降。這種「通膨風險」,對長期財務規劃的傷害,往往比短期市場波動更嚴重。
財務專家的建議很明確:首先,在二、三十歲時,投資組合應以股票為主。其次,從追蹤大盤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開始。第三,投資不是賭博,而是長期持有優質資產,讓時間發揮複利的魔力。
年輕,本身就是最大的投資資本。當你擁有時間這個最珍貴的資源時,過度保守才是最大的風險。正如布朗所說:「你必須先致富,才需要考慮保護財富。」
資料來源:CNBC、路透、Morningstar
核稿編輯:林易萱
其他人也在看

「悍勇卡」喊首年30萬張!富邦如何串聯粉絲經濟學?
看好運動市場的強大潛能,台北富邦銀行攜手集團內富邦悍將棒球隊、臺北富邦勇士籃球隊,推出全台首張結合職棒與職籃的雙球聯名卡,以金融融入運動生活,打造全方位應援體驗。目前北富銀已發行三張百萬神卡,包括突破260萬張的Costco聯名卡、200萬張的富邦J卡及110萬張的富邦momo聯名卡。這波應援熱潮又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我們只是在召喚數位幽靈!」AI大神Karpathy揭7大洞見:Vibe Coding為何被業界過度高估?
前特斯拉AI總監Andrej Karpathy近期揭示AI產業的過度樂觀現象,指出許多預測過於高估AI代理人能力,而實際應用仍面臨多重挑戰。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從第一性原理重新檢視企業成長
這是我第二次帶台灣企業家到史丹佛大學學習。第一次在 2023 年已經覺得震撼,這一回感受更深。矽谷的節奏明顯再加速,AI 並沒有減輕壓力,競爭反而更加激烈,像極了「996 hits the US」。也因為如此,大家開始重新回到第一性原理,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在一堂探討 AI 發展趨勢的課程中,講師就...
商業周刊 ・ 11 小時前
「現在蠻好的,就這樣也不錯…」5關鍵破解Z世代為何不升遷加薪、寧可躺平
破解動機背後的核心需求「艾莉,你最近的專案做得非常出色,客戶給了很高的評價。部門下個月會有一個副理的空缺,我覺得你是最適合的人選。妳有興趣嗎?」 主管麥克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充滿期待,像是在送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但面前的艾莉卻只露出一抹禮貌的微笑,輕輕說了句:「謝謝你提拔我,但我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了...
商業周刊 ・ 11 小時前
創意動能再啟 資金聚焦下一波AI趨勢
今(21)伴隨者美股市場收漲,推動台股今日早盤觸及2萬8000點大關,帶動整體市場資金持續流入,其中台積電旗下小金雞創意(3443)今日也同步成為市場焦點,帶量開高後一路攻上漲停價1675元,創下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11 小時前
達人理財/選對賽道順勢而為 史丹佛博士揭年賺25%投資心法
臉書粉絲團「美股探路客」版主Andrew是創投出身,投資經歷超過20年,靠著選對賽道、順勢而為,創造年化報酬率25%的亮眼成績,實現3年翻倍、5年翻3倍的致富成果;他強調,風口上連豬都會飛,只要吃到趨勢紅利,投資可以很輕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基金》台股ETF新一波除息旺季 這幾檔當日填息受益人息利雙收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近幾日是台股ETF除息高峰日,20日有13檔除息,受台股勁揚激勵,66.3萬受益人樂見ETF展開填息。統計顯示,包括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凱基台灣AI50(00952)、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兆豐電子高息等權(00943)、FT臺灣永續高息(00961)、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4)等6檔已完成填息。今(21)日逢台股續漲,激勵ETF除息秀持續升溫。 本週起陸續有18檔台股ETF除息,又以20日除息檔數較多,且持續進行填息。今(21)日除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同樣受惠於大盤的強勢上漲,盤中也完成填息。接續將除息的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永豐台灣ESG(00888)、元大高股息(0056)等3檔,因年化配息率分別高達12.13%、10.04%與9.33%,受益人高度期許能趁著大盤的本波上攻,加速填息。 群益投信台股ETF研究團隊表示,近期台股受到半導體利多激勵表現氣勢如虹,半導體技術是AI發展關鍵,台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自IC設計、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封測、設備等將持續受惠,產業成長動能可期。因此,建議投資人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AI股火力全開!台股日日有新高 6檔ETF上演首日填息
20 日是 10 月台股 ETF 除息高峰日,共計 13 檔除息,昨日大盤在台積電領軍改寫新天價下,終場大漲 386.26 點,收在 27688.63 點,同創收盤新高,連帶激勵 13 檔台股 ETF 填息表現
鉅亨網 ・ 11 小時前《基金》獲利了結 跨國平衡基金逆勢吸金
【時報-台北電】近一季新高行情帶動各類主動式操作基金規模同步增長,跨國平衡型規模成長逾2成最亮眼,在各類海外基金中稱冠。投信法人分析,這波全球股市驚驚漲創新高行情,各類海外股票型、平衡及組合型基金規模同步受惠,但逢高獲利了結影響,跨國股票型基金規模漲幅僅3%,反觀跨國平衡型基金,因股債多資產布局特色,吸引投資人持續投入,交出成長逾2成佳績。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上一季市場不確定性持續緩解,科技主線依然引領美國與陸港股市表現。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全球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有助全球股市震盪走強。但著眼市場仍可能因政經情勢變動而出現震盪,因此透過分散全球配置,避免投資風險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趨勢或國家。 目前股市配置逾7成偏多操作,聚焦受惠科技創新、軍工航太、電力基建產業趨勢龍頭股,搭配債券及ETF標的,參與各資產及投資主題,以參與多重趨勢上漲契機。 PGIM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莊禮菡指出,雖然市場因位居高加上外部不確定因素再起而出現波動,但看好AI人工智慧需求與企業獲利性主導市場氣氛,聯準會重啟降息有利市場環境,因此可透過股債配置方式分散風險。股市相對看好成熟市場,在美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
台股ETF 10/20除息高峰日!00927 6檔盤中填息嗨
10月20日台股ETF除息高峰日,統計共有13檔除息,逾66.3萬位受益人屏息以待,觀察20日大盤表現,在台積電領軍上揚創1495元盤中歷史高價下,大盤指數也創27768.27點盤中新高,尾盤漲勢收斂,終場大漲386.26點,收在27688.63點,也改寫收盤新高,連帶也激勵13檔今日除息的台股ETF填息表現。
太報 ・ 10 小時前《基金》降息引爆 債券ETF規模破3兆
【時報-台北電】上半年流失的債券ETF回來了,美國降息引爆債市買氣,債券ETF規模終於站上今年新高,突破3兆元大關。在降息前資金積極卡位債券ETF下,統計債券ETF整體規模近期創下今年新高,站上3兆大關,今年來流出金額幅度已縮減。 統計今年來債券ETF規模逆勢增加最多的是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的221.3億元,凱基A級公司債(00950B)、國泰10Y+金融債(00933B)、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等四檔也都增加逾百億元。 群益投信債券ETF研究團隊表示,9月降息讓債券ETF買盤持續進駐,整體而言研判景氣仍將保持韌性,進入衰退的可能性低,非投等債發行公司體質仍優,利息保障倍數高於長期均值,加上非投等債因為具收益優勢與低存續特性,市場對這類高息券種的配置偏好延續,表現仍值留意。 大華投等美債15Y+(00959B)基金經理人郭修誠指出,自今年9月啟動降息之後,聯準會鴿派立場愈加明確,降息之外,聯準會更有望結束縮表,意味未來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更大,現在正是投資人卡位降息初期「高息甜蜜期」的好時點。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基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富蘭克林:金價站上4000美元 佈局黃金基金參與高金價行情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重燃、美國地區銀行警報再次響起下,金價日前突破4000美元大關後,上週一度連5天創歷史新高,同時間金礦股也在高金價下表現強勢,專家預期預期未來金礦股業績還有持續成長的空間,有助以佈局金礦股為主的黃金產業基金維持強勢表現,並為投資人提供另類選擇。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認為,貿易緊張局勢、逆全球化將導致更嚴重的通膨,若事態持續甚至升級,則黃金可能在未來世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儘管在金價處於歷史高位之際可能出現回調,但過去幾年金價是由實際基本面所驅動,在此環境下,新的黃金應用場景正在被創造出來,將有助支撐金價。 投行也普遍看好黃金,高盛(10/6)指出,推動8/26以來金價上漲的資金具有黏性,包含西方ETF資金流入、可能的央行買盤,故將明年底黃金目標價從4300美元上修至4900美元,此目標價還可能進一步上修。美國銀行(10/13)也稱,若投資需求成長14%,金價有望上攻至5000美元,若成長28%,金價可望挑戰6000美元,最令人吃驚的是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的發言(10/14),他稱在當前環境下,金價可能很容易上漲至5000美元,
Moneydj理財網 ・ 13 小時前《基金》黃金登頂 最擁擠交易換主角
【時報-台北電】美國銀行10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43%將「做多黃金」列為最擁擠交易,超越先前霸榜「做多科技七雄」的39%,成為近期各資產漲勢領頭羊,帶動全球資源型基金績效近一季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理柏資訊統計,全球資源型基金近一個月、近三個月漲幅4.6%、12.5%,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0.8%、5.8%。 投信法人表示,目前各大投行機構多認為,因地緣政治風險、各國央行多元化儲備需求及美國聯準會降息推升,使金價仍有機會再攀新高;銅等工業金屬亦有望受惠降息及供需改善,投信法人建議可透過全球化布局的原物料基金標的,掌握各題材利基。 復華全球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蔡盛宇指出,後市布局除了聚焦受惠降息循環開啟的黃金類股之外,工業金屬受惠大陸減產使得全球供需環境邊際改善,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有望使製造業景氣復甦,以及數據中心、新能源用電結構性加速,使用銅需求增長,建議可增持相關銅礦商類股。能源石油部分,因需求持續下修,預期油價處於低檔震盪格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在川普關稅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仍存、聯準會降息預期發酵、美元資產吸引力下滑、央行儲備資產多元化、黃金傳統旺季即將到來等多元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基金》全球ETF規模 2030年後估翻倍至30兆美元
【時報-台北電】貝萊德20日舉行簡報會,貝萊德亞太區iShares主管Nicholas Peach分析,全球ETF資產管理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2.8兆美元成長至2024年的14.7兆美元,預計2030年後,也就是未來十年,將會翻倍至30兆美元。 Nicholas Peach分析,除全球ETF市場成長快速外,在亞太的ETF資產管理規模成長更是相當快速,2015年規模為0.251兆美元,2024年已成長至1.65兆美元,今年截至9月,更首次突破2兆美元,達到2.18兆美元,亞太ETF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年增長超過10倍,成長動能強勁。 以台灣市場為例,Nicholas Peach說,台灣的ETF滲透率為全球最高,自2019年以來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5%,這顯示出台灣投資人高度參與市場,並對新型投資機會展現強烈興趣。 貝萊德在全球ETF品牌規模排名第一,整體ETF管理資產達到5.2兆美元,世界上每3.5美元ETF資產,就有1美元是由貝萊德iShares在管理。 貝萊德亞太區全球產品方案部主管Aarti Angara指出,貝萊德於20日掛牌台灣第一檔iShares ETF,但貝萊德對台灣一點都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高市行情點火、日股再創新高! 鉅亨買基金:新多頭啟動
在日本維新會支持下,自民總裁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可能性大增,激勵日股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再掀「高市行情」。「鉅亨買基金」表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本股市注入新動能,尤其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在政策扶持與資金推動下,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百達-機器人科技基金率先佈局10年 累計績效302.24%
機器人主題,在輝達等科技巨頭帶動下,今年再度掀起熱潮,從感測技術的突破到人形機器人的亮相,話題持續升溫,也為長期佈局機器人領域的主題基金,帶來豐厚報酬。
品觀點 ・ 10 小時前
上週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968億元 賣超華新7.35萬張最多另買超凱基金最多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週(114/10/13~114/10/17)外資在集中市場總買進金額為9,961.84億元,總賣出金額為10,929.84億元,賣超為968.00億元,另統計自114年年初至10月17日止,外資總買進金額為26兆1,702.30億元,總賣出金額為26兆2,881.97億元,累計賣超為1,179.67億元。外資總持有股票(包括原始股東持股及自集中市場買進之持股)市值為42兆3,195.07億元新台幣,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8.03%,較10月9日的42兆2,710.22億元新台幣,增加484.85億元。
民視財經網 ・ 10 小時前
黃國昌狗仔金流/狗仔基金第一桶金曝光 黃國昌小姨子高翬匯款百萬成立凱思
身兼立委的民眾主席黃國昌豢養狗仔跟拍政敵遭踢爆,支付狗仔薪水的凱思國際資金來源也引發社會關注,對本刊質疑他透過姻親成立凱思國際,黃國昌數度反嗆「到底是哪個姻親?」如今隨著金流逐一爬梳,注資凱思國際的政商人士也跟著曝光,2021年匯出第一筆資金成立這家公司的神祕金主,就是黃國昌的小姨子高翬(音同輝)。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熱門族群》金價再衝高 指標股佳龍齊揚、黃金ETF強勢
【時報-台北電】市場認為美國聯準會下周降息板上釘釘,黃金低接買盤湧入,國際金價重啟漲勢。周二(10/21)盤中,台股黃金概念股佳龍(9955)一度漲逾3%,期元大S&P黃金正2(00708L)漲幅超過4.5%更勝一籌。 截至發稿,金益鼎(8390)上揚1.45%,光洋科(1785)回到平盤附近;期元大S&P黃金(00635U)漲幅則來到2.3%。 個股方面,佳龍積極開拓非貴金屬高毛利業務,目標營收比重提升至3成;在航太和半導體領域亦有斬獲,並強化ESG迴圈經濟布局。 美東時間周一,紐約期金彈升3.5%;終場12月黃金報每盎司4359.40美元,再創收盤新高。另看亞洲貴金屬最新報價,現貨黃金每盎司4370.27美元。 投資人同步觀望美國政府停擺、美中貿易談判、川習會等消息,還有即將在周五公布的通膨數據,這些因素都使得資金避顯需求居高不下。(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美銀:若美國信貸問題持續,美股或遭被動基金拋售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銀證券方面表示,如果信貸市場出現進一步緊張的跡象,則可能會引發更大範圍的股市大跌,因為包括養老基金在內的只做多投資者將會被動拋售。美銀證券的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Savita Subramania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私營信貸問題持續存在,養老基金等投資者可能會被動賣出指數基金,以避免懲罰性私人資產標記,並履行持續義務。Subramanian在報告中還寫道,被動投資「主導著標普500指數」,因此下滑將會促使追蹤指數的基金拋售股票。 交易員越加擔憂小型銀行的不良貸款將蔓延至股市的其他領域。上週四,一項地區銀行股指數下跌逾6%,並且已連續四週下跌,創下今年持續時間最長的跌幅。美銀證券並非唯一對估值以及指數型基金潛在持續拋壓發出警告的機構,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場策略分析師Matt Maley表示,追蹤銀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可能會加劇拋售。Maley寫道,鑒於銀行ETF已經處於一些實質性的疲軟狀態,後續不需要太多的下滑壓力,就能確認銀行股趨勢的重大調整。面對養老基金強平的風險,Subramanian敦促投資者「有所選擇」。除了信貸風險之外
財訊快報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