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施壓踢到鐵板!最新數據打臉川普,美國進口商根本離不開「中國製造」 彭博:習近平下週談判可能「開大絕」
在美國總統川普重燃的貿易戰烈火延燒六個月後,令人驚訝的美中貿易現實正浮出水面:儘管面臨高達5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彭博新聞》引用最新數據指出,平均每天仍有價值約10億美元的貨物,浩浩蕩蕩地跨越太平洋、從中國運往美國,而且9月份的出口額甚至比8月份更高。這道看似堅不可摧的關稅壁壘,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張充滿漏洞的破爛漁網。
這股逆勢而上的貿易洪流,不僅凸顯了「中國製造」在全球供應鏈中難以撼動的關鍵地位,更無形中為習近平在即將到來的貿易談判中,增添了有利籌碼。當美國的進口商發現自己短期內根本無法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時,川普(Donald Trump)極限施壓策略的效果似乎正在大打折扣。
哪些「中國製造」連川普也擋不住?
根據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對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的深入分析,儘管今年以來中美整體貿易額出現了17%的兩位數下滑(總額降至3170億美元),但許多特定商品的出口卻逆風飛翔,完全無視了華府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這份成績單顯然證明了,美國關稅在控制企業進口選擇的能力有其極限。今年第三季,超過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運抵美國,這不僅幫助北京的經濟成長維持在年度目標的軌道上,更將其對美貿易順差推升至670億美元。
彭博經濟學家Chang Shu與David Qu在報告中寫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強勢地位,使其在短期內對美國進口商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他們警告,其他國家無法迅速取代中國作為美國供應商的角色,「生產線的重新佈局需要時間」。川普本人預測,他與習近平即將在下週於韓國舉行的峰會上達成一項「好的協議」,但同時也警告會談仍有可能破局。美方已將稀土、芬太尼及黃豆列為此次談判的三大核心議題,不過《彭博》認為,中國外銷的這股底氣,將轉化為習近平的談判籌碼。
《彭博》指出,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綑綁,遠不止於那些中國佔據全球主導地位的產品,例如美國製造業不可或缺的磁鐵,或是廣泛使用藥物中的化學成分。數據顯示,儘管第三季對美出口前十名的商品中,幾乎所有品項的出口額都比去年同期下滑,但電子菸的出貨量卻逆勢增長。電動自行車(E-bikes)同樣在美國市場需求強勁,今年前三季的出口額維持在12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的出口額超過5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更令人矚目的是,精煉銅陰極板的出口額,在過去三個月內從幾乎為零飆升至2.7億美元;電纜的出口額更是猛增87%,達到4.05億美元。
「雙方可能會減少對彼此的依賴,但不可能降至零。」澳盛銀行(ANZ)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如是說。
關稅壁壘的「無數漏洞」
川普的關稅長城之所以出現裂縫,一部分原因可能在於進口商找到了規避高額成本的「旁門左道」。邢兆鵬指出,美國進口商能夠透過在第三國進行首次銷售時,以較低的價格申報貨物價值,等貨物運抵美國港口後再提高價格,從而支付較低的關稅。此外,經由墨西哥或越南等國進行的「轉口貿易」,也意味著許多企業可能根本沒有支付全額稅款。
邢兆鵬指出:「這裡面有很多漏洞,美國海關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去處理這些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面臨高關稅,今年第三季,中國企業仍向美國運送了價值近80億美元的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和電腦零件。雖然這個數字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但考慮到高昂的關稅,這仍然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另一個戰場發生在電商領域。儘管川普政府在今年5月取消了允許小額包裹免稅入境的「最低減讓原則」(de minimis rule),但美國消費者從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Temu等平台購物的熱情絲毫未減。
數據顯示,自該漏洞被堵上以來,仍有價值約54億美元的此類小包裹被送往美國,即便它們現在面臨54%的關稅。企業對企業(B2B)的電商出口也出現了爆炸性成長,從8月的約3100萬美元飆升至9月的2.01億美元。這一激增可能表明,中國的線上平台正在轉變策略,從直接銷售給美國消費者,轉為先將貨物大批量運往美國,然後在當地分拆成小包裹進行配送。
脫鉤進行式:遊戲機與電視的「大遷徙」
當然,即便中國海關的出口數據亮眼,也不意味著川普貿易戰毫無影響。在某些領域,中美之間的「脫鉤」確實正在加速發生,預示著一個貿易規模縮減的未來。《彭博》指出,像是遊戲主機的出口就幾乎崩盤,任天堂(Nintendo)和微軟(Microsoft)等公司已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等地,避免從中國出貨所需支付的高額關稅。
美國消費者似乎也正在從其他國家購買電視,上一季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液晶電視(LCD sets)暴跌了73%;至於商業船舶,更是早在川普對中國製造的船隻停靠美國港口徵收費用之前,美國就已經與中國脫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中國出口展現韌性,但今年中美貿易受到的損害,已經比川普第一個任期內的貿易戰更加嚴重,「與2018-19年的關稅衝擊相比,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雙邊貿易脫鉤似乎正在更早地發生」。
總體而言,川普旨在重振美國製造業、將關鍵產業「在岸化」(onshoring)的政策,確實正在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然而中國出口數據所展現的頑強生命力,卻也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真相:在全球化的今天,想用一道關稅壁壘徹底切斷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遠比政治口號所宣稱的要困難得多。這份經濟成績單,也將成為習近平在談判桌上最有力的其中一個籌碼。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大陸稀土牌奏效 川普踢鐵板「美經濟不妙」
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導,中國大陸緊縮稀土出口之後,美國才意識到,一旦美中衝突升級,中方掌握的關鍵物資,特別是稀土與醫藥原料,可能會讓美國經濟,面臨停擺風險。(葉柏毅報導) 報導說,從美國總統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赴美投資晶片產業? 藍委:養出一堆綠友友任美國予取予求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台美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引起台灣社會強烈反彈。然而,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提到,我國承諾赴美進行投資,除了台積電外,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從供應鏈、設計商到晶片製造,還要與英
中廣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不再信賴美國? 德轉向購買歐洲戰機 加拿大也考慮放棄部分F-35採購
[Newtalk新聞] 德國國防部近日宣布,將斥資 37.5 億歐元採購 20 架歐洲產「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機,引發外界關注。早在 2022 年,德國才以 100 億歐元的預算向美國訂購了 35 架 F- 35 隱形戰機,如今再度回頭選擇歐洲戰機,背後蘊含多重戰略考量。 騰訊網帳號「止戈軍是我」指出,德國目前已訂購的 35 架 F- 35 足以滿足該國核武投放及北約聯合作戰需求。由於德國能掌握的核武數量有限,現有機隊已能完成任務。再加上 F- 35 出色的互聯互通性能,能確保德軍在北約體系中維持高度協同,因此德國並不需要再額外擴充隱形戰機規模,以免造成龐大財政負擔。 F-35A隱形戰機。(示意圖) 圖:擷取自《騰訊網》 其次,交付進度與後勤支援也是德國考量的重點。F- 35 全球訂單超過 3,000 架,產能緊張,德國 2022 年的訂單最快也要到 2026 年才開始交機,若再追加採購,恐需等上十年。相較之下,歐洲生產的颱風戰機能更快交付,且在訓練、維修與後勤系統上與德軍現有體系契合度更高,能迅速形成戰力。 更重要的是,德國此舉也被視為支持「歐洲防務自主
新頭殼 ・ 1 天前
藍白齊挺高虹安連任!民眾「這4縣市長」要等鄭麗文上任談
迎戰2026年縣市長選舉,藍綠白三積極備戰,民進今搶先完成第一波提名。民眾在提名作業上仍需待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上任後,才能展開藍白合談判作業,除新北市民眾主席黃國昌、宜蘭縣陳琬惠、嘉義市張啓楷外,竹北市長民眾也將提名人選。民眾政人士透露,民眾在2026縣市首長佈局上,除現已確認的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靠稀土管制打川普還不夠?工程師指美國握「殺手鐧」:中國該重視2大金融布局
中國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後,美中關係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直言,美中貿易戰已正式開打,並強調「沒有關稅就如同沒有國安」。 對此,時常針對時事發表看法的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指出,如果中國仍依賴SWIF系統,等於殺手鐧一直掌握在美國手上,貿易戰永遠難佔上風。他也呼籲,希望中國能持續朝正確方向努力,為世人保留一片不被美國殖民的乾淨土地。工程師撰文表示,自川......
風傳媒 ・ 1 天前
難怪川普不開心!中國海關證實:近7年來第一次、單月沒有進口任何「美國產大豆」
中國整個九月份「沒有」從美國進口任何大豆,這成為自2018年11月以來,第一次出現出貨量歸零的局面。受到美中兩大經濟體持續的貿易對抗,中國買家刻意避開美國貨物和商品,躲避潛在高額關稅成本,改選擇南美洲各國為備案,讓巴西等國的出貨量比一年前大幅飆升。外媒引述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告數據,發現9月份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竟然從去年同期的170萬公噸,直接降至零。身......
風傳媒 ・ 1 天前
川習會出現變數 4大議題喬不攏就可能喊卡 川普為何說台灣是中國眼中的蘋果?美中表面和談私下較勁 習近平學會美國「這招」 外媒:北京正在贏得貿易戰|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說好的「川普會」,疑似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丁停戰意願不夠明確而告吹。現在連「川習會」都可能生變嗎?川普雖列出大豆、稀土、芬太尼以及台灣議題4大議程,但每一項都是美中衝突災區。萬一又有分歧,恐怕動搖川習會,也將成為台美談判的一大變數。 兩大強權表面溝通又持續過招的詭異景象,背後暗示了美中彼此脫鉤仍然存在難度。只是彭博社卻分析,中國正在這場貿易戰中取得優勢,而這竟然是「美國教的」……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8 小時前
高雄長庚破千例動脈取栓 腦中風65歲婦成功獲救
腦血管疾病名列國人10大死因前5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若未及時治療,1/3病人留下中重度失能後遺症,高雄65歲李女士則是不幸中大幸,她睡夢中醒來突感右手無力、說話不清,急送長庚醫院判定腦中風,緊急動脈取栓手術打通血管,術後隔日已能說話、行走。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楊丁元爆料聯電真正創辦人是方賢齊
外界對聯電創辦人常以為是曹興誠,台灣半導體業第一代元老、同時也是華邦電子首任總經理楊丁元(楊秉禾)今天參加老友史欽泰的新書發表會,他在致詞中以歷史見證者爆料,聯電其實沒有創辦人,如果說要有創辦人,真正的創辦人是當時工研院院長方賢齊。科技界的一代典範─史欽泰自傳《十里天下》,今天在清大舉行出書發表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午夜特搜:曝綠營內部民調! 徐國勇喊「這句話」信心破表
主播/劉品薇 台北報導民進下午進行2026選戰首波提名、秘書長徐國勇被媒體問到、如何面對執政最近民調低迷、2026選情是否悲觀,但徐國勇可說是~老神在在、信心滿滿,甚至還透漏、根據民進最近做的內部民調、不只政支持度領先國民、而且還領先有一定程度,另外總統賴清德的滿意度、最近也上升4.5%,甚至還喊出--2026、民進一定會贏。雖然徐國勇也坦言、在726大罷免失利後、內確實低迷了一段時間、但他也很有自信地強調、在他8/25正式上任民進秘書長之後、支持者已經--陸續歸隊、所以對於明年的選情、是非常有信心的。但面對另一頭、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最近也氣勢如虹、甚至喊出2026要--光復南台灣、力拚拿下台南高雄,徐國勇也強調、無論鄭麗文要用什麼方式打選戰、民進有自己的節奏、一點都不擔心。只不過說到2026、綠營目前在六都的布局、似乎就剩下台北市、相對不明朗,最近甚至傳出、內還有人推薦由徐國勇、親自出征首都,但對此徐國勇似乎意願不高、強調民進不缺候選人、暫時不必提到他。確實、綠營在明年台北市長選戰、目前檯面上可能人選很多、包括有吳怡農、吳思瑤、王世堅、苗博雅、甚至連林右昌
民視 ・ 5 小時前
輝達、OpenAI世紀合作曾瀕臨破局!阿特曼想改用「這家」AI晶片 黃仁勳一聽急出手
輝達(NVIDIA)與OpenAI在9月締結合作協議,將斥1000億美元投資OpenAI,在科技業界掀起巨大話題。而科技媒體《Wccftech》透露,這樁「世紀交易」的幕後其實曾一度陷入停滯,直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自出面「救火」後,才讓計畫重回正軌。報導引述《華爾街日報》消息指出,輝達與OpenAI在今夏初步洽談時一度卡關,談判陷入僵局;就在此時,卻傳出Op......
風傳媒 ・ 1 天前
小心「這件事」錯3次直接被停業!知名餐廳已中招 國稅局提醒勿踩紅線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近期轄內某知名餐廳遭查獲漏開統一發票 1 年內達 3 次,而受停止營業之處分。為維護租稅公平,遏止營業人漏開發票,對於經常遭檢舉漏開統一發票、累積留抵異常或營業稅申報異常之營業人,國稅局會持續不定期派員稽查
鉅亨網 ・ 12 小時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鄭習會可能嗎?曲兆祥:習賀電「統一」急迫感異於胡錦濤 北京將讓「子彈飛一會」
曲兆祥分析:習近平賀電與「推進國家統一」用語,與胡錦濤時期不同。鄭麗文須面對「深藍」標籤衝擊 60% 主流民意,且藍白合已是兩「生存的需要」,2028 提名人政策才是國民未來關鍵。
風向台灣 ・ 1 天前
「黃金三雄」暴跌失守月線!最重一度挫5% 專家:反彈就賣
受到地緣政治動盪與美國降息預期影響,黃金價格大幅跳水,一度創12年來最低,衝擊黃金三雄股價,其中以佳龍(9955)盤中跌逾5%最深,專家表示,「三檔均已跌破月線,可趁任何反彈減碼、賣股。」
Yahoo奇摩股市 ・ 17 小時前
山寨工程翻車?中國逆向拆解曝光機「裝不回去」 急向原廠艾司摩爾求救
美中貿易戰打得火熱,荷蘭曝光機大廠艾司摩爾(ASML)被美方禁止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曝光機,這也導致中國半導體產業很難快速突破當前技術瓶頸。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分析師魏切特(Brandon Weichert)日前在社群X發文指出,中國為突破技術限制,自行拆解艾司摩爾的曝光機想進行研究,結果拆完後卻裝不回去,緊急向原廠艾司摩爾求救。魏切特指出,自2018年起,美......
風傳媒 ・ 1 天前
德語媒體:西方的稀土困境純屬自作自受
《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完全是西方的短視造成的。而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情況只會越變越糟。《商報》評論指出,在稀土問題上,歐洲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點。
德國之聲 ・ 8 小時前
安世半導體風波發酵 中荷博弈殃及德國汽車業
德國政府對國內工業可能面臨的半導體供應困難表示擔憂。大眾汽車警告稱零部件短缺或將導致停產,並與當局討論短期工作計劃。此前,荷蘭政府出於安全考慮接管安世半導體,引發中國商務部反制出口。歐洲汽車業擔心供應鏈中斷,呼籲政界介入以緩解危機。
德國之聲 ・ 8 小時前
半導體股氣勢兇猛!這「ASIC大廠」再漲150元、攜手4檔飆漲停 晶相光等5檔漲破半根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以27,742.55點開高,截至上午10時35分暫以27,951.08點維持在上漲262.45點或漲幅1.22%。觀察大盤市況,半導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