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辭世 享嵩壽103歲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8日辭世,享嵩壽103歲。身為首位獲頒諾貝爾獎的華人,195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2屆院士的楊振寧,與台灣學術界淵源深厚,並多次來台參加院士會議。中研院也透過聲明表達對楊振寧的追念,強調他畢生致力科學研究與教育工作,卓越的學術成就與治學精神,將永遠受世人緬懷,足為後人典範。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隔年便以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後留校任職,之後轉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66年起執教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並創建理論物理研究所。
楊振寧為理論物理學家,專長為統計力學與粒子物理等領域,與美國物理學家米爾斯於1954年共同提出「楊—米爾斯規範場論」,被視為現代理論物理基礎。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與物理學家李政道合作,兩人於1956年提出「宇稱不守恆」的物理原理,震撼全球,隔年雙雙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華人首度摘下諾獎的歷史紀錄。不過兩人後來決裂,迄今依舊是學界熱議話題之一。
除學術成就,外界亦關注其國籍變動。楊振寧獲諾貝爾獎時持中華民國國籍,後因長年旅美取得美國籍,2015年再放棄美國與中華民國國籍,獲中國大陸籍。不過他與台灣學界交流密切,1986年首度以院士身分來台,此後歷次院士會議多能見其身影。楊振寧最後一次來台公開行程為2015年獲台大頒授名譽博士,並以「美與物理學」為題演講,與百名學子對談。當時論及兩岸學生差異時,他曾說,貧困環境激發上進心,點出台生仍有努力空間。
論及楊振寧的研究與為人,台師大物理系教授高賢忠談到,外界普遍認為「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多出於楊振寧思考,他為人謙和,仍與同事一起掛名,但這項貢獻被認為足以再獲一座諾貝爾獎。高賢忠盛讚楊振寧文字精煉、講學清晰,楊推崇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文章「秋水文章不染塵」,他認為楊亦具同樣文采。
中研院表示,楊振寧與台灣學術界交流頻繁,多次到訪台灣進行學術交流,對台灣物理學發展影響深遠。他畢生致力於科學研究與教育工作,其卓越的學術成就與治學精神,將永遠受世人緬懷,足為後人典範。
其他人也在看

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 病逝北京享壽103歲
[Newtalk新聞] 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今(18)日傳出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壽103歲。根據《新華社》報導,楊振寧是在18日凌晨病逝,雖前一日晚間已有傳聞,但消息隨即遭闢謠,外界推測他可能於17日病重,隔日不治。 楊振寧 1922 年生於安徽合肥,1945 年以公費赴美至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並於 1956 年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當時粒子物理學的主流假設,隔年雙雙奪下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批獲此殊榮的華人。 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今(18)日逝世。 圖為楊振寧年少時。圖:翻攝自 微博 自 1970 年代起,楊振寧多次返中講學,推動中美學術交流。2004 年,他以 82 歲高齡迎娶 28 歲的中國女子翁帆,這段相差 54 歲的婚姻一度引發外界熱議。當時不少人質疑翁帆「愛的是名與利」,也有人認為楊振寧「晚年貪戀青春」。 然而,面對輿論壓力,楊振寧始終堅稱翁帆是「上帝給他的最後禮物」,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是「美好的羅曼史」。翁帆也曾回應,丈夫改變了她的一生,「他給了我一個純淨的世界」。 多年來,翁帆始終陪伴楊振寧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楊振寧病逝!差54歲忘年戀轟動 稱翁帆是「上帝恩賜最後禮物」
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知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今(18)日在北京因病辭世。上個月剛度過103歲生日的楊振寧,不僅是物理學界的巨擘,感情生活方面,他與第2任妻子翁帆相差54歲的「忘年戀」也倍受矚目,他曾形容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82歲娶28歲妻!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病逝 享嵩壽103歲
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昨(17)日離世,享嵩壽103歲。他與李政道在1956年時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清華大學指出,告別式將會低調舉行,追思活動則會擇期公布。
鏡報 ・ 1 天前
翁帆刊文緬懷亡夫楊振寧:有他多年陪伴何其有幸
(中央社台北19日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陸媒光明日報19日刊發楊振寧遺孀翁帆的文章「他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卷」,悼念亡夫。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楊振寧偶像是愛因斯坦!當面取經卻不得要領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今(18)日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3歲。楊振寧對現代物理學發展貢獻卓越,是許多華人科學家心中的典範,而楊振寧也有崇敬的對象,那就是愛...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逝世 享嵩壽103歲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今天(18日)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3歲。楊振寧於民國104年獲頒台灣大學名譽博士。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楊振寧辭世/差54歲忘年婚 楊振寧:最後的禮物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辭世,他不僅對物理學貢獻卓著,與翁帆相戀的「八十二、二十八」、相差五十四歲的婚姻也舉世矚目。楊...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收養20年卻換來失聯!養子欠一屁股債「逃到中國親媽身邊」…養父母心冷斷親情
為了躲債逃到中國?桃園一對夫妻在2003年收養了小明(化名)為養子,然而小明長大後不僅未盡孝,還積欠大筆債務,為了躲債更逃往中國,與養父母失聯近1年,甚至封鎖養父母電話,直到夫妻倆之後得知小明已回到生母身邊、不會再返台,才心灰向法院聲請終止收養關係。桃園地方法院審理後,認定雙方親情信賴破裂,裁准終止收養。
鏡報 ・ 1 天前
金鐘60/曾莞婷真空穿透視禮服走紅毯 遇生理期:免穿紅內褲
曾莞婷今(18日)以膚色半透明禮服性感走紅毯,她踩15公分高跟鞋露出大長腿,為了這套禮服得全真空只貼胸貼,她直言本來想穿紅內褲祈求好彩頭,沒想到遇到生理期「見紅」,連紅內褲都免了。
鏡報 ・ 21 小時前楊振寧辭世/愛因斯坦等級 學界:他值得再獲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研院士楊振寧辭世,不少科學界人士認為,楊振寧是愛因斯坦等級的科學家,尤其是「楊—米爾斯理論」,就像...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婚禮花費破65萬!結婚率創新低 每3對新人2對離了
台灣結婚率創新低!今年前8月僅6.8萬對,婚宴量體較去年同期減半,婚紗業也受衝擊,中山北路婚紗街20年前有25家店,現僅剩5家。專家指出,現代人對婚姻態度轉變是導致結婚率下降的因素之一。8月更出現「結婚3對就有2對離婚」的驚人數據,讓業者直呼「再婚者通常不辦婚宴,進一步衝擊低迷市場!」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金鐘60/劉品言「挺8月孕肚」氣場全開 腳踩「恨天高」走紅毯
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今(17)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登場,紅毯星光熠熠,眾多大咖藝人輪番亮相,懷孕八個月的劉品言腳踩恨天高驚艷登場,讓現場觀眾驚呼連連,即便挺著孕肚,她仍展現十足敬業精神。劉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新華社證實楊振寧逝世享壽103歲 昨已流傳死訊但遭闢謠
中國官媒新華社週六(10/18)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當天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中國社群媒體週五已流傳楊振寧的死訊,但相關人士還要求「勿以訛傳訛」。
太報 ・ 1 天前
楊振寧相差54歲妻翁帆撰文悼亡夫 「有他相伴,何其有幸」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昨天(10/18)在北京過世,享嵩壽103歲,與他相差54歲的妻子翁帆,今天在《光明日報》撰文悼亡夫,翻譯了一首楊振寧接近90歲時寫的英文詩,也表示「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並說「我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著我們微笑。」
太報 ・ 5 小時前
金鐘60》唐綺陽瘦28公斤!「V臉+鉛筆腿」驚豔網:太美了
今(17日)是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入圍生活風格節目獎的《誰來晚餐》團隊,稍早走上星光紅毯,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國師」唐綺陽,在鏡頭前展現瘦身成功的體態,一出場就驚豔大批網友:「也太美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大賽》強隊的證據!兄弟最快今晚達陣史上首見壯舉
中信兄弟今天台灣大賽首戰由王牌投手羅戈打頭陣,對上樂天桃猿魔神樂,只要中信贏球,將成為史上在台灣大賽奪下最多勝場數的隊伍。兄弟目前以48勝跟獅隊並列台灣大賽最多勝場數隊伍,今年很有機會能超車獨居第一。此外,兄弟跟統一並列最多的還有20次救援,若有投手奪下救援成功,也會成為台灣大賽擁有最多救援的球隊。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鼻涕」用處大! 研究發現是人體天然防線:個人化醫療重要指標
感冒過敏時都會產生的鼻涕,其實是在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害,而且鼻涕的顏色本身就能讓我們了解身體內部發生的情況。科學家甚至將健康人的鼻涕移植到慢性鼻塞患者體內,成功減輕症狀!研究指出,鼻涕不僅是人體的天然防線,未來也可能成為個人化醫療的重要指標。
鏡報 ・ 9 小時前
真有哏!LuLu主持 未婚夫陳漢典、前男友阿達台下並排坐給效果
「前後任」同台競爭!第57屆電視金鐘獎典禮主持人LuLu巧妙化解尷尬,幽默呼籲綜藝人團結一致,為明日典禮做足準備。LuLu不僅入圍雙料獎項,更面臨未婚夫陳漢典與前男友阿達同台角逐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的罕見局面。她以自我調侃緩和「競爭」氣氛,陳漢典、阿達也展現高情商,為LuLu熱情應援、打氣,增添話題性!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曾獲諾貝爾獎!楊振寧離世 享嵩壽103歲
根《新華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首位華人得主、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18號在北京病逝,享嵩壽103歲,北京清華大學發文悼念 官網主頁也全改成黑白色。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合肥,1945年考取公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