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基觀點》是錢坑,但有需要!台灣之盾與海鯤號:防禦實力還是台美經貿的「保護費」?
[Newtalk新聞]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總統賴清德演說宣布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為2300萬民眾編織安全防護網。計畫被視為台灣國防自主的里程碑,靈感來自以色列「鐵穹」與美國「金穹」,並承諾國防預算將從2026年起超過GDP「3%」,2030年達「5%」。 同時,對於先前國造潛艦「海鯤號」的延宕,國防部坦承還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平台管理系統」(IPMS)尚待調校;筆者前文談過「系統整合非簡單組合拼裝」。這兩個項目凸顯台灣國防轉型的雄心,但也引發質疑:T-Dome與海鯤號是真能強化防禦的利器,還是台美經貿合作的「保護費」名目?本文從技術基礎、整合挑戰、經貿脈絡與戰略意涵四面向,持平分析其潛力與局限。
技術基礎:從既有資產到全域防禦
T-Dome的構想借鑑以色列「鐵穹」的高效短程攔截(90%成功率)與美國「金穹」的廣域防禦,涵蓋短程導彈、高超音速武器乃至太空監測。 基本上,台灣並非「白紙一張」:天弓Ⅲ型導彈射程200公里,具反彈道能力;愛國者PAC-3專責高空防禦;中科院(NCSIST)研發的長空導彈,預計2026年量產,針對高空威脅。 雷達方面,樂山PAVE PAWS可探測3000英里外導彈,提供6分鐘預警,輔以TPS-117等行動雷達網。太空預警雖依賴美日情報共享,但T-Dome計畫引入AI,實現「感測器到射手」即時鏈接,預計提升20%攔截效率。
海鯤號則是另一國防亮點。2023年下水的首艘國造潛艦,搭載柴電動力、魚雷及雄風三型導彈,以反制中國航艦與兩棲艦隊,預計2026年服役。其IPMS整合聲納、導航與武器系統,類似T-Dome的AI指揮架構,顯示台灣有能力打造複雜國防系統。專家認為,「台灣之盾」延續蔡英文時代的國防自主路線,標誌賴清德「防空+海防」的雙軌成就。
整合挑戰:從拼裝到融合的技術鴻溝
T-Dome與海鯤號的成敗皆繫於系統整合,而非硬體堆疊。T-Dome需將天弓、愛國者、NASAMS與雷達網融合,實現類似美國IBCS的統一指揮,但現有「強網」系統對高超音速與隱形威脅應變不足。 海鯤號的挑戰更具體: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需平衡美國聲納與英國推進系統的耗能,IPMS則需整合多國技術的通訊協議,確保水下即時決策。需知整合非「拼裝」,而是讓各模組無縫協作,這需反覆測試與AI優化。
兩計畫均面臨三重挑戰:首先,多國技術兼容性。T-Dome仰賴美國NASAMS,海鯤號倚靠美英日組件,軟硬體標準不一,需客製化調校。其次,AI轉型瓶頸。台灣C4ISR數位化程度有限,本土AI能否跟上整合需求有待驗證。最後,預算壓力。T-Dome的「5%」GDP目標意味每年數百億新台幣支出,海鯤號調校也可能追加10%成本,若無法有效說服立法院審查,計畫恐推遲至2028年。
台美經貿脈絡:軍售背後的「保護費」爭議
T-Dome與海鯤號高度依賴台美合作。美國批准20億美元NASAMS與雷達軍售,再核3850萬美元F-16零件,可以說是直接支持T-Dome。海鯤號的聲納與部分推進系統亦來自美國,技術轉移深化雙方軍事紐帶。白宮方面讚揚台灣「自強」,視為印太戰略關鍵。台灣半導體供應美國70%晶片,2025年貿易額預超2000億美元,軍售與經貿互為支撐。
然而,中國《環球時報》也以此批評台灣砸150億美元軍購為「保護費」;台灣部份媒體也比喻為「繳費」換美軍介入。2025年川普政府暫停4億美元援台,換取中方貿易讓步,凸顯軍售的經貿籌碼性質。智庫分析,相關軍備採購屬防禦性投資,但若美國要求更多軍購,台灣可能陷經貿依賴。海鯤號的40%國造比例顯示自主潛力,T-Dome若能爭取NASAMS軟體授權,將降低「保護費」風險。
戰略意涵:嚇阻與軍備競賽的兩難
T-Dome與海鯤號旨在提升「不對稱防禦」,應對中國灰色地帶滲透與飽和攻擊。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兩者結合美日澳「四方安全對話」,可強化印太防線。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投書《外交事務》,借鏡烏克蘭,呼籲民主陣營助台增韌性。唯應切記:「全社會防衛」需全民參與。
反面,中國視T-Dome為挑釁,未來或加大演習規模。外媒分析,中國1500枚導彈與A2/AD能力(如東風-21D)可癱瘓台灣雷達與潛艦,T-Dome與海鯤號恐難獨力抗衡。台灣應聚焦低成本、高機動防禦,結合潛艦隱匿性,抵禦短程火箭與無人機群。
自強與合作的雙刃劍
「台灣之盾」與海鯤號具技術可行性:T-Dome的AI整合與海鯤號的IPMS調校,官宣說法預計2027年初步成型,強化防空與海防嚇阻力。但整合挑戰(多國技術兼容、AI轉型、預算壓力)與中國反制,意味短期內難成「鐵壁」。台美軍售雖深化防禦,卻有「保護費」風險,需靠國造(如海鯤號的40%自主率與天網二號雷達)降低依賴。如賴清德所言,「和平靠實力」,T-Dome與海鯤號是自強宣言,但需技術、經貿與外交並進,方能化盾為劍,守護台灣民主。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楊宏基觀點》食緊挵破碗!國造潛艦技術能量積累的重要性遠勝於面子問題
賴清德連賀電都不發 鄭麗文嘆:沒這個格局是台灣的悲哀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曝「對美關稅談判近日有好進展」:爭取《232條款》最惠國待遇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21)日表示,此次台美關稅談判並未涉及匯率議題,且對美關稅談判近日應會有好的進展。他說,政府將持續朝降低目前暫行關稅 20%且不疊加的方向努力,也將爭取《232條款》的相關稅率等能得到最惠國待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具體成果,讓產業持續發展。 賴清德今上午前往台中出席「TiTEXIHT 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X五金工業展」,並致詞表示,本屆以「Team Taiwan——攜手打造台灣製造新韌性」為主題,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產業界共同推動「台灣製造」更上層樓的決心,也希望再次擦亮「台灣製造」這塊重要品牌。 賴清德提到,從全新啟用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可看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成果,由台中市前市長林佳龍規劃設計,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持續推動,不分派、一棒接一棒,投入近 90億元全力建設。同時,感謝外貿協會黃志芳董事長率領團隊承擔會展營運任務,內裝耗資 4.5億元,如期趕工完成,在今日順利開館。 賴清德接著說明,第一期工程主要由台中市政府負責,第二期尚有兩個館場持續規劃,並承諾中央將大力支持工程順利完成,也感謝主辦單位——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及朗盛行銷公
新頭殼 ・ 1 天前
賴清德宣示打造「台灣之盾」後...法國媒體驚爆:我國副部長密訪以色列
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指出,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被指出概念與以色列的鐵穹系統相似,而法國媒體「Intelligence Online」日前披露,我國一位「副部長」層級的密使密訪以色列,被認為是台以兩國在國防技術層面合作的再進一步。報導也指出,縱使以方在上世紀就停止對台軍售,但在以巴衝突後中國的態度,使以色列重新與我國展開接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雄女籃全運會未帶證失格 陳其邁:檢討缺失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21日電)高雄女籃在全運會因沒帶選手證遭判失格,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相關疏忽選手沒有比賽,令人遺憾,請體育總會、籃球委員會,必須針對這一次的缺失進行檢討。
中央社 ・ 1 天前
教育促成台日城市友誼! 陳其邁攜手青森知事、陸奧市長行銷農漁產
[Newtalk新聞] 日本青森縣、陸奧市訪團 10 月 18 日至 21 日到訪台灣,並與高雄市於 10 月 20 日正式簽署三方友好交流協定書,迎來第44、45個締盟城市。高雄市長陳其邁、青森縣知事宮下宗一郎及陸奧市市長山本知也皆親自出席簽署儀式,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奧正史亦到場見證歷史性時刻,象徵三方多年交流正式邁入新階段。 陳其邁指出,高雄與青森、陸奧的城市淵源,要從 30多年前的中學姊妹校開始說起,三方因教育合作結緣,去年底簽署合作備忘錄後,更全面緊鑼密鼓展開各領域交流,特別感謝青森縣知事、陸奧市長的大力支持,讓三方在密切互動中成功邁向締盟,未來將以教育、農漁產業,以及觀光文化合作為核心,持續促成台日城市的多元合作。 高雄陽明國中與陸奧川內中學自 1993 年締結姊妹校以來,長年維持穩定的教育交流。陳其邁致詞指出,高雄與青森、陸奧的情誼根基深厚,細數自去年 12 月三方簽署《國際交流促進備忘錄》以來頻繁互訪,產官學界均維持緊密互動,促成教育合作、物產行銷、節慶互訪的豐碩成果,尤其三方在農漁、觀光及教育上各具特色,透過此次締盟,期待未來能持續共同推動青年與文化交流,讓
新頭殼 ・ 1 天前
阿虎閃兵「工作丟光」下場慘 經紀人:不是犯殺人放火不可原諒的行為
演藝圈閃兵風波狂燒,這次涉案的男星包括陳柏霖、修杰楷、Energy書偉(張書偉)、坤達、棒棒堂小杰,形象徹底翻車也讓大眾震驚。然而,男星阿虎也在檢警閃兵的第二波名單中,自此之後便工作全無,至今仍沒有在螢光幕前露臉的機會,而其經紀人近日也在社群中談到關於閃兵的事件。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閃兵案第3波搜索!警上門修杰楷獨自在家 陳柏霖遭逮「早有準備」
藝人王大陸「閃兵案」持續延燒,檢警在今年5月展開第二波搜索,包括王大陸、陳零九、「棒棒堂」威廉、陳大天、大根、「棒棒堂」李銓等人均遭檢方拘提到案。今(21)日清晨檢警展開第三波搜索行動,其中知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和Energy的張書偉均遭拘提到案說明。一早警方到陳柏霖家中時,他似乎早已有所準備,至於修杰楷當時則是一個人在家,並沒有看到妻子賈靜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LINE要收費了?「月付165元」進階功能曝光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LINE要收費了?官方今天(22日)在LINE CONVERGE 2025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在台推出全新訂閱制會員計劃「LINE Premium 」,該方案目前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已經率先推出,預計2026年上半年在台上線,每月訂閱費用165元,若順利上線台灣將成為第三個導入此服務的市場。
民視 ・ 9 小時前
坤達涉閃兵不在台灣!吳宗憲曝他行蹤 認了「很煩惱」:回台好好面對
演藝圈名人閃兵爭議,今(21)日檢警再執行第三波掃蕩,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書偉(張書偉)、棒棒堂小杰遭拘提到案,震撼娛樂圈。其中,Energy坤達因為在今晨湊巧飛出國,因此未能到案說明,對此,吳宗憲也證實是到加拿大溫哥華錄製節目《綜藝玩很大》。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誰說她整形了?《許我耀眼》趙露思狠狠瘦了半個自己!晚餐多吃1物免挨餓又瘦得快
趙露思最近真的「瘦出新高度」!主演的新劇《許我耀眼》一開播就衝破8億播放,除了劇情話題不斷,「趙露思瘦了」關鍵字更是登上熱搜。身高161公分的她這次不只是靠臉圈粉,而是憑超強意志瘦出精緻骨感臉、零贅肉
女人我最大 ・ 21 小時前
鄭麗文收賀禮吐這句!王世堅:怎麼可以這樣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主席、總統賴清德送禮賀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不料鄭麗文收到後,卻抱怨賴清德只送「高票當選」花籃。對此,身兼中常委的綠委王世堅表示,哪有說收禮的人在嫌說「你送的禮不夠」,...
今日新聞NOWNEWS ・ 20 分鐘前
「投手大谷」球速、轉速再突破 道奇投手教練解密進步原因
大谷翔平自6月起重返大聯盟投手丘後,每次出賽都成了外界矚目焦點,他的直球球速和轉速比起手術前又更加優異「遠比從前更強」,日媒《體育報知》近日訪問了道奇投手教練之一的Connor McGuiness,一探究竟「投手大谷」進化原因。
太報 ・ 10 小時前
「史上最貴」索托遭質疑!完全比不上大谷翔平的成績和影響力
體育中心/王人瑞報導「史上最貴」索托現在躺著也直中槍!就在大谷拿下國聯冠軍戰MVP後,他超越大谷7億美元的7.65億美元(約新台幣234億)合約,被拿來與大谷比較,被網友批評他的打擊成績和影響力不如大谷,大谷應該可以拿21億美元合約才對!
FTV Sports ・ 11 小時前
于朦朧案延燒!美術館又多「1真人標本」酷似趙英俊 生前曾挺喬任梁
大陸演藝圈再度傳出詭異傳聞!繼于朦朧與喬任梁離世事件後,近期網路瘋傳「798藝術館」出現疑似藝人趙英俊標本,引起外界震驚與討論,雖然相關畫面真偽尚未獲官方證實,但多位藝人的過往紀錄與失聯時間點再度被翻出,讓「藝人命案連鎖疑雲」一度成為網路熱搜焦點。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坤達閃兵急回台偵訊!《玩很大》吳宗憲不忍再發聲 製作單位反應曝
藝人閃兵案21日新北檢發動第三波行動,警方拘提帶回涉案4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成員張書偉分別以50萬元交保,棒棒堂小杰(廖允杰)35萬元交保。另Energy同團成員坤達也涉案,因工作出國,警方上門時撲空,今(22)日清晨6點30分返抵桃園機場,將拘提到案說明。對此正在加拿大錄《綜藝玩很大》的吳宗憲也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吳宗憲抵達加拿大「3句吐心情」 坤達一抵達就急「返台投案」
21日檢方開啟第三波兵役調查,今年2月、5月已經分別執行過兩波掃蕩,拘提3名共犯及多名藝人,像是王大陸、陳零九、威廉、Teddy等欲閃兵或閃兵成功的役男。21日一早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的小杰以及Energy書偉都被拘提,坤達也在名單內,不過他一早人飛到加拿大錄《綜藝玩很大》,他一下飛機便會返台。吳宗憲則表示,「勇敢面對,剛下飛機,蠻無言的」,他也表示坤達已經返台,其他人則待在加拿大繼續工作。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養生名家蔡璧名離世,享壽60歲,昔推廣《穴道導引》療癒身心嘉惠無數人
養生名家、以《莊子》為研究核心、深受學生喜愛的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於10月21日辭世,享壽60歲,消息今日獲台大中文系證實。本系教授蔡璧名先生慟於中華民國...
早安健康 ・ 11 小時前
士林夜市、九份老街都輸了!全台10大熱門商圈排行榜,冠軍讓人超意外
放假來去逛商圈?《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本次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整理出近1年10大網友關注商圈,其中不乏夜市型商圈上榜,而逢甲夜市、六和夜市小吃價格、人潮以及治安
食尚玩家 ・ 21 小時前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糖尿病是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也是台灣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就有網友好奇,為何日本人三餐都吃白飯,卻不會得糖尿病?對此,醫師蒼藍鴿(吳其穎)列出2大關鍵,表示其實日本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糖尿病盛行率漸增,只不過放眼全世界依然是「中等偏低」的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