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欽喊「主控權在俄手中」 自家防空飛彈誤炸民宅
俄羅斯總統普欽10月7號,迎來73歲生日,但他沒有放假,反而還召集軍方聽取彙報。普欽在會議中宣布,戰事主控權在俄羅斯手中,但沒想到近期烏克蘭無人機,頻頻跨境轟向俄羅斯邊境城市,俄軍自家防空飛彈,竟然還誤炸民宅。
俄烏戰爭持續升溫,雙方無人機攻勢頻仍,導致平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近期,俄羅斯西部城市貝爾哥羅德遭烏軍無人機跨境攻擊,同時俄軍防空系統誤傷自家民宅。烏軍透過無人機攻擊策略,目標鎖定俄羅斯基礎設施,造成斷電斷能源,進一步威脅俄國安全。俄羅斯總統普欽雖聲稱掌握戰場主動權,但俄軍實際占領烏克蘭領土不到1%,且美國可能提供戰斧飛彈支援烏克蘭,或將改變戰局走向。
近日,俄羅斯民眾親身體驗到戰爭的威脅,當一枚飛彈高速撞入民宅時,事後發現這竟是俄軍自家防空系統誤傷造成。俄軍頻繁攔截行動背後,是烏克蘭軍隊無人機持續對俄羅斯西部城市貝爾哥羅德發動的跨境攻擊。儘管烏軍聲稱只瞄準基礎設施,但當地居民真切感受到無人機帶來的恐懼與威脅。
貝爾哥羅德的居民描述,烏軍攻擊導致當地一片漆黑,民眾只能手持蠟燭,街道上僅有車燈提供光亮。烏軍的真正目的是透過轟炸切斷電力和能源供應,進一步威脅俄羅斯安全。不僅貝爾哥羅德,俄羅斯多個邊境城市近期也都遭遇無人機來襲,無人機的聲音在城市上空迴盪已成常態。
烏軍善用無人機進行以小搏大的戰術,最近還攻擊了克里米亞東部費奧多西亞的油庫,引發熊熊大火。克里米亞居民表示,火勢延燒數天,鄰近儲油槽岌岌可危,滾滾黑煙擴散至少21公里。
俄軍在無人機攻勢上同樣積極。CNN首席國際安全記者Nick Paton Walsh展示了俄羅斯小型無人機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攻擊烏克蘭主要城市克拉莫托斯克的畫面。克拉莫托斯克是烏東重要軍事樞紐,有數萬平民居住。Nick Paton Walsh指出,從畫面可看到無人機飛入城市,擊中疑似烏克蘭軍用車輛,烏克蘭社交媒體隨後出現地面訊息,顯示襲擊發生在城市東部。
CNN記者還發現俄軍使用光纖電纜操作無人機,可在數十公里外控制並避免電子干擾。雖然光纖無人機並非新科技,但俄軍每天能發動至少數十次類似襲擊。
在10月7日普欽73歲生日當天,俄羅斯總統仍忙於軍事指揮,參拜彼得保羅大教堂後立即聽取軍方彙報。普欽宣稱俄軍在戰場擁有完全戰略主動權,今年解放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和212個據點。然而,以烏克蘭總面積約603628平方公里計算,普欽實際只占領不到1%領土。
戰局可能出現變數。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關注美國可能提供戰斧飛彈給烏克蘭,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大致做出決定,但想了解烏克蘭使用這些飛彈的目的。普欽雖自認掌控戰況,但也顧忌川普這一步棋可能帶來的影響。
更多 TVBS 報導
北約E-3空中預警機出動!美軍「空戰大腦」 監控俄機
俄600無人機狂轟基輔 烏射「海馬斯」精準炸俄電廠
黑海沿岸土地歸誰? 川普稱普欽「願意交換」 協議仍待定案
俄羅斯汽油短缺! 能源列車還疑似遭攻擊 克宮急禁燃料出口
其他人也在看

俄輕油買太多遭點名 龔明鑫:台塑化稱新約暫時不買
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之際,台灣遭點名是俄羅斯石腦油(輕油)最大買家,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國營事業台電、中油在烏俄戰爭後都已停止對俄國採購,台灣最大買家是台塑化。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9日)表示,台塑化舊約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俄羅斯機電廠遭無人機襲擊 IAEA:無核安危險
聯合國核子監督機構7日表示,無人機攻擊俄羅斯核電廠冷卻塔,「沒有造成核安全影響」。 俄羅斯國營核子企業(Rosatom)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說,一架烏克蘭武裝部隊的作戰無人機,從6日晚間到7日凌晨試圖攻擊俄羅斯中部的新沃羅涅日核電廠(Novovoronezh Nuclear Power Plant)冷卻塔。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在X平台表示,已接獲俄羅斯對此事的通報。當地的核安沒有受到影響,輻射水平也沒有改變。 貼文中說,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重申「核電廠必須永遠不受攻擊」。 俄羅斯國營核子企業指出,這架無人機在靠近核電廠時被以「技術方式壓制」,隨後撞上冷卻塔爆炸,沒有造成破壞或人員傷亡,核電廠運作也沒有受到影響。 基輔方面並未立即發表評論。 基輔一直在強化對俄羅斯能源與石油基礎設施的報復攻擊,認為這是對莫斯科的攻勢、以及烏克蘭城市遭到日常攻擊的合理回應,俄軍的襲擊有時會導致數百萬人斷電。 (編輯:柳向華)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烏克蘭指台零組件流入俄無人機 顧立雄:會再了解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8日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點名俄羅斯無人機零組件來自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他這邊沒有相關訊息,民間在零組件的供應鏈上,「可能有不是那麼直接的管道」,但會跟經濟部一起了解。
中央社 ・ 1 天前「台北安全對話」以德、烏經驗強調社會韌性與防衛嚇阻的重要性
國防院8日舉辦「2025台北安全對話」,針對「社會韌性與防衛嚇阻」進行討論。德國退將表示,直至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後,歐洲才開始正視俄羅斯的威脅,並加速籌建防衛韌性作為;英國學者則表示,如今烏克蘭正向世界展示所謂的「韌性嚇阻」,透過不輸來贏得勝利。 國防院8日舉辦「2025台北安全對話」,會中針對「社會韌性與防衛嚇阻」進行對話討論。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指出,「韌性」這個詞在現今是一個熱門字眼,台灣政府甚至特別成立了全國性的「韌性委員會」;另外「嚇阻」則是另一個熱門字眼,尤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所帶來的灰色襲擾或軍事威脅,因此如何將「韌性」與「嚇阻」結合,將是台灣、甚至是全球民主國家的重要課題。 對此,與會的德國海軍退役少將史耐德(Karsten Schnelder)以德國經驗說明,自柏林圍牆倒塌、共產主義垮台後,德國民眾相信軍事威脅已成過去,聯邦軍的規模急劇縮小,導致社會與軍隊之間的聯繫減弱。直至2022年烏俄戰火震驚了歐洲,及2024年美國川普政府上任後,才讓歐洲民眾反思自己是否有能力對抗俄羅斯的侵略。 史耐德指出,德國預計在歐盟內部建立最強大的常規武裝部隊,並承諾將G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北韓KN-23導彈突破烏防空網! 多處能源設施被毀 北約助強化烏防空
[Newtalk新聞] 雖然美國川普政府試圖推動烏克蘭戰場的全面停火,但俄烏雙方至今仍未就停火協議取得共識,前線地區依然被壟罩在戰火之中。近期有消息稱,俄羅斯使用北韓製造的 KN-23 導彈對烏克蘭境內的目標發起攻擊,甚至破壞了頓巴斯地區的一座熱力發電廠,進而削弱了紅軍城地區烏軍的作戰能力。雖然北約試圖進一步加強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並提升烏克蘭的防空能力,但援助計畫疑似遭遇阻礙,短時間內無法順利實施。 《騰訊網》國際專欄作者「星球調研室」發布文章指出,近期俄軍開始大量使用北韓製造的 KN-23 導彈,對烏克蘭的目標進行轟炸。其中,位於頓巴斯地區的克拉馬托爾斯克熱力發電廠更遭到重點打擊,直接遭到摧毀。「星球調研室」表示,受到克拉馬托爾斯克熱電廠被毀的影響,距離該電廠僅 60 公里的紅軍城地區戰線受到了劇烈的衝擊,當地烏軍失去了電力的供應來源,無人機、雷達與電子戰設備幾乎無法使用。 俄國正協助北韓改善導彈精準度與無人機技術。圖為北韓發射 KN-23B 中程導彈。(示意圖) 圖 : 翻攝自講武堂 「星球調研室」分析稱, KN-23 又被稱為火星-11A ,是一款設懲戒於 450 至 500
新頭殼 ・ 1 天前
北京出手軍援了?俄羅斯軍隊驚現「中國軍用雷達」 成烏克蘭無人機大殺器
烏俄戰爭仍持續交戰中,不過根據烏克蘭軍事媒體《Defense Express》的報導,俄羅斯防空部隊中驚現中國的軍用機動雷達,專門用來反制烏克蘭無人機,顯示中國軍事援俄的力道越來越強,甚至從民間資源轉變成正規軍用品,也被外界認為,這可能就是中國當局向俄羅斯提供的物資。軍事媒體《Defence Blog》引述該報導指出,俄羅斯防空部隊現已配備中國製雷達系統,用......
風傳媒 ・ 1 天前
借助烏克蘭經驗「不輸即勝」應對侵略 英國歐洲專家建議強化韌性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國際安全部資深研究員菲利浦・謝特勒-瓊斯(Philip Shetler-Jones)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指出,在俄羅斯持續侵略下,烏克蘭戰爭至今已經展現出韌性的嚇阻效果,而對於被侵略國家而言,「不失敗就是一種勝利」。此外,來自拉脫維亞、擔任烏克蘭數位轉型部資深顧問的專家莉娃・艾爾芙絲(Leva Ilves)也建議台灣借鑑烏克蘭的經驗,儘管網路假訊息氾濫,但數位化不只是弱點,也是優點之一,國家要有能力協助人民、培力人民,即時反制假訊息,展現韌性。
太報 ・ 1 天前終結烏克蘭戰爭未果 俄羅斯:川蒲會後和談動力消退
俄羅斯今天(8日)表示,原本在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峰會後所出現,推動達成烏克蘭和平協議的動力很大程度已消失,這使得迅速結束這場持續3年半的戰爭的希望變得愈加渺茫。 兩位領導人於8月在阿拉斯加城市安克拉治(Anchorage)舉行峰會,但迄今俄烏雙方未能達成任何形式的和平協議。 在此後,旨在結束衝突的外交努力陷入停滯,莫斯科和基輔互相向對方領土發動致命打擊,俄軍並不斷在戰場上推進戰線。 川普對蒲亭明顯不願接受協議的態度越來越感到沮喪。他在上個月表示,對這位俄羅斯領導人感到「非常失望」。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說:「很遺憾的是,由安克拉治會談所激發出、推動協議進展的強勁動能,現已大致消失。」 雷雅布可夫將僵局歸咎於歐洲各國,並批評他們想發動「打到最後一名烏克蘭人」的戰爭。 川普在今年1月重返白宮的幾週後就與蒲亭進行了接觸,將自己塑造成中立的調解人。但他未能從克里姆林宮獲得任何重大讓步。 此後,川普對莫斯科的敵意加深,同時逆轉先前態度對烏克蘭表示同情。 川普上個月在自家社群平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俄烏互相攻擊釀5死 烏克蘭發電廠遇襲受損嚴重
(中央社莫斯科8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和俄羅斯昨夜至今晨互相朝對方領土發動攻擊,合計造成至少5人死亡。烏克蘭當局今天表示,俄方夜間發動的襲擊導致烏克蘭1座發電廠受損嚴重。
中央社 ・ 1 天前羅思容走入高齡家庭 錄節目談母女情與照護挑戰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8日電)客語歌手羅思容隨節目「誰來晚餐16」拜訪家中有高齡老人的三明治家庭,她分享自己照顧高齡母親的經驗,因媽媽已94歲,也失智多年,笑稱現在媽媽就像小女孩般無憂無慮。
中央社 ・ 1 天前
早想「政媒兩棲」! 他爆黃國昌曾有機會任《蘋果》董座:為成就政治操弄媒體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民眾主席黃國昌「養狗仔」風波越演越烈,不僅跟拍政敵,前《中央社》記者謝幸恩還與藍委王鴻薇助理「假揭弊,真歛財」的在外兜售跟監照片。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今(9)日直指,黃國昌其實是「兩棲動物」,曾有機會擔任《蘋果日報》董事長,但後續因產權問題難處哩,未能達成「政媒兩棲」願望。林邑軒批評,黃國昌用不負責任的方式把《菱傳媒》、《民報》搞臭,是為了成就政治需要而操弄媒體。
民視 ・ 18 小時前
月底就要川習會,稀土戰今天再升級!北京突襲祭出「技術出口管制」,掐住全球科技命脈
北京在美中科技戰的棋盤上再次投下震撼彈:中國商務部9日無預警宣布,即刻起對稀土生產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香港《南華早報》指出,在與美國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中國利用在稀土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將「資源優勢」升級為「技術壁壘」,不僅讓全球從電動車、智慧型手機到尖端航太產業的供應鏈警鈴大作,稀土更迅速演變為地緣政治博弈中最鋒利的武器。根據中國商務部官網9日上午發......
風傳媒 ・ 16 小時前蒲亭:今年奪烏境近5千平方公里土地 握戰爭主導權
(中央社莫斯科7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今天表示,俄軍在2025年攻占了烏克蘭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並說莫斯科在戰場上掌握完全主導權。
中央社 ・ 1 天前
蒲亭73歲生日 稱俄軍今年攻佔烏克蘭近1%領土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7日表示,俄軍2025年已在烏克蘭佔領將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莫斯科在戰場上保有完全的戰略主動權。 俄羅斯2025年的攻佔範圍,等同於烏克蘭近1%的領土,而俄羅斯總共控制了烏克蘭近20%的土地。 蒲亭在73歲生日這天的一場俄羅斯高層將領會談中說,烏克蘭軍隊在前線各地敗退。他表示,基輔正試圖深入攻擊俄羅斯領土,但這無助於對方改變這場超過3年半戰爭的現況。 根據克里姆林宮的文本副件,蒲亭在俄羅斯第二大城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附近舉行的會議中說,「俄羅斯武裝部隊目前完全掌控戰略主動權」。「今年,我們已解放了近5千平方公里的領土─4,900平方公里和212個據點」。 蒲亭表示,烏軍雖然企圖頑強抵抗,但仍在整個前線全面敗退。 蒲亭在會議中說,俄羅斯的目標和他在2022年2月發動「特別軍事行動」時相同,也就是對烏克蘭進行「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編輯:柳向華)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普丁:已占烏克蘭5000平方公里領土 掌握戰略主動權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當地時間7日與軍方高層會面時表示,俄羅斯軍隊今年已在烏克蘭占領近5000平方公里的領土,並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權。這片新占領區域約占烏克蘭總面積的1%,使俄羅斯目前控制烏克蘭近20%的領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緬因州250張失蹤選票 為何現蹤亞馬遜包裹
緬因州小鎮250張11月要用的選票失蹤,竟出現在40哩外民眾訂購的亞馬遜快遞貨物中的某一紙盒裡,用塑膠袋包著。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姚淳耀股王雙金入圍 笑嚷為下坡準備
姚淳耀是演藝圈股王之一,手握10張台積電股票,現股價大漲,一度觸及1445元新高,粗估可賺千萬。他投資在行,工作運也旺,今年以《我的意外室友》入圍金鐘60迷你劇集視帝、也以電影《我家的事》角逐金馬最佳男配,被說人生巔峰,他幽默直呼:「所以先為下坡做準備。」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不明無人機頻現蹤 德國將授權警方擊落
路透社今天(8日)報導,德國將授權警方擊落非法無人機,例如近來擾亂歐洲各地機場秩序的不明無人機;部分歐洲領導人將這些事件歸咎於俄羅斯發動的混合戰爭。 這項新法今天獲得德國內閣通過,目前正在等待國會正式批准。該法明確授權警方,可擊落侵犯德國領空的無人機,包括在可能面臨嚴重威脅或嚴重損害的情況下將其擊落。警方也可藉由雷射或干擾訊號方式切斷對無人機的控制。 德國第二大機場慕尼黑機場3日因非法無人機現蹤而導致數十架航班改道或取消,超過1萬名乘客滯留。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他推測上週末飛越德國上空的多架無人機是俄羅斯所為。這些無人機都沒有攜帶武器,而是用於偵察飛行。 在莫斯科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歐盟領導人已將俄羅斯視為歐洲大陸安全的重大威脅。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個月呼籲建立所謂的「無人機牆」,即由偵測設備和武器組成的網絡,用於探測、追蹤和攔截入侵的無人機,以保護歐洲東翼安全。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日月光華同燦爛:彰化高中與復旦大學的校歌情緣
八卦山下「彰化第一」的彰化高中與黃埔江畔「上海第一」的復旦大學雖然隔著海峽、相距千里,卻有一段超越時空的神奇情緣,那就是「日月光華同燦爛」的校歌了。
奔騰思潮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