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計畫打稀土牌?金融時報揭中國談判代表嗆美將面臨「地獄之火」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關係近日因中國擴大限制稀土出口再掀波瀾,金融時報報導披露,中國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前3週宣布對稀土與關鍵礦產實施全面出口管制,讓美國官員大為吃驚。然而知情者透露,中國首席談判代表李成鋼在今夏的美中貿易談判上已對華府發出威脅,囂張嗆:「美國將面臨『地獄之火』(hellfire)。」
報導引述美國一名高級官員說法指稱:「8月間,李成鋼預告了許多上週公布的攻擊手段。他相當張狂、非常挑釁,表示如果事情的發展不如他意,美國將面臨『地獄之火』。」並提到,雖然李成鋼當時沒有具體提到稀土,但「他說我們的報復將超出所有預期;中國試圖填補敘述,但是事實上,李在幾個月前已預告了」。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3日受訪時推測習近平可能不知道上週宣布的稀土管制措施,這名美國高級官員也認為,北京當局內部的鬥爭正影響美中之間的談判,中國財政部與商務部之間出現內部角力,中國商務部包括李成鋼更加激進。強硬派來自商務部與國家安全部,而後者在經濟領域上扮演遠為吃重的角色。
北京當局12日將美中緊張升溫歸咎於美國,直指9月間美國將實體清單上的中企數千家子公司也列入該黑名單即是例證。第2位美國高級官員指出,北京正利用美國此措施作為藉口,以推動策劃多時的政策。北京的稀土出口管制如此複雜,不可能在兩週內制定,令人意外的是「他們採取如此不合比例原則的反制。我們試圖維持比例原則,但他們不是」。
美國官員聲稱,川普在北京拒絕進行討論,才決定10日抨擊中國,宣布自11月1日起對輸美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同時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新出口管制。他宣稱:「在稀土出口管制出爐後,我們有長達36個小時表達會談意願,但他們不想談,所以我們公開表態,接著他們突然想談了」。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商務部開始示軟? 川普嗆100%關稅 北京 : 打,奉陪到底;談,敞開大門
北京突襲「權力奪取」? 中未告知就稀土管制 美貿易代表:中國拒絕通電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管制稀土出口 美國財長呼籲盟友團結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批評北京當局管制稀土出口是「與世界對抗」,表示華盛頓當局與其盟友「既不會被指揮,也不會被控制」。
中央社 ・ 2 小時前
驅逐全部中國留學生? 貿易戰再起 貝森特 : 北京想把大家拉下水 擬金融制裁
[Newtalk新聞] 美中兩國近期再次陷入貿易戰的衝突之中,雙方不但針對對方船隻徵收港口費,中國也再次打出「稀土牌」,試圖擾亂國際供應鏈,相關行為也引發美國總統川普點名批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期受訪時表示,中國再次推動稀土產品出口管制的行為,是該國經濟疲軟的表現,強調美國政府將針對現況,採取可能對中國產業造成嚴重打擊的因應措施。 貝森特近期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指出,中國政府計畫透過近期推出的新一輪稀土產品出口管制,對全球經濟造成打擊 :「但這也顯示出中國的經濟現在十分脆弱,他們可能想把所有人拖下水」。貝森特認為,中國目前正在實行一種「列寧式的商業模式」,並將傷害客戶視為一種競爭策略,「但他們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如果他們真的想拖慢全球的經濟發展,他們自己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貝森特表示,針對中國政府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華府正在準備應對措施,強調如果中國不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白宮將針對中國發起金融制裁,並要求所有向中國出口軟體設備的美國公司在出口產品前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很可能對中國的產業造成嚴重打擊,進一步加劇中國經濟的衰退」。 除了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備戰2026!民眾公告第二波議員提名 中彰投雲現任6選區各提1人
民眾今(15日)召開中央委員會,通過第2波公職人員選舉提名選區及名額,於中彰投雲6個選區各提名1名參選人,而民眾在目前這幾個選區皆有現任議員,將於明起公告登記,並於22日截止。民眾主席黃國昌強調,民眾將持續以「先易後難」原則,機動式分階段、分區進行後續選舉區提名公告。
鏡報 ・ 10 小時前
陳瑩、莊瑞雄提案重啟「公地放領」 卓榮泰:總統多次指示要完成
「公地放領」政策自民國40年起推行,歷經三階段(早期放領、專案辦理、續辦),但自91年起陸續停辦,導致多數公有地無法出售,與憲法保障農民權益的精神相悖。此次立法院通過陳瑩提案,被視為「第四階段公地放領」的重要里程碑。陳瑩表示,自己與莊瑞雄在台東與農民辦理多場...
CTWANT ・ 1 天前美財長貝森特:川習10月底仍將於南韓會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14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預計於10月底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雙方正努力在新一輪關稅威脅與出口管制後緩和緊張。 上週中國宣布擴大稀土出口限制,川普隨即威脅對中國貨物加徵「三位數」關稅,市場一度動盪。但周末過後,被森特與中國商務部皆試圖安撫投資商,強調談判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 貝森特指出,雙方近期密集對話,「關稅不一定會發生」,且「溝通管道已重新開啟」。他說,「川普總統11月前不會啟動新關稅,他仍會在南韓與習主席會面,我相信這場會面還是會舉行」。 川普與習近平規劃月底在南韓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上會面。 中國商務部14日發出聲明,證實前一天已舉行雙方工作會議,聲明也回顧了美中之前在斯德哥爾摩和馬德里的談判成果。不過,中國商務部的聲明也警告:「美方不能一邊談判、一邊威脅採取新的限制措施。」 貝森特在另一場媒體專訪中重申,美國「不會接受中國出口許可制度」,並稱白宮正與歐洲、印度及亞洲民主國家協調立場。 中國商務部則表示,若美方想對抗「中國奉陪到底」,若想談「大門始終敞開」。不過,聲明也強調習近平與川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中國為何祭出史上最嚴稀土管制?習近平一石兩鳥的權力遊戲
就在南韓慶州APEC峰會登場前夕,中國突然拋出了史上最嚴格的稀土管制措施,不僅引發了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烈不滿,也將原本看似已趨於和緩的美中關稅談判再度推到風口浪尖。學者分析,這是因為中國即將舉行攸關影響習近平內權力地位的四中全會,因此習近平在此之前,絕不能向美國示弱,讓政敵抓到把柄,所以才在此時對美展開大動作的反制,同時也能為即將展開的美中關稅談判堆積更多籌碼。 中國拋出史上最嚴稀土管制 惹毛川普揚言取消川習會 南韓慶州APEC峰會即將於10月底登場,原本預計美中元首屆時將進行會晤。不過,中國9日突然拋出了史上最嚴格的稀土管制措施,這讓美國總統川普第一時間氣得跳腳,不僅揚言將祭出對中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計畫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措施進行反擊外,還稱將取消川習兩人在APEC的會面。 中國為何祭出史上最嚴稀土管制?貝森特拋三大動機 儘管川普稍後姿態放軟,強調美國是要幫助中國,而不是要傷害中國,川習會也會如期舉行,但中國此舉卻也立刻引發了全球市場的恐慌和震動。只是究竟中國為何會在此時打出這張稀土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在受訪就認為,中國背後可能存在三大動機,包括經濟困境、中國反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美財長:陸方內部分歧影響談判
美中貿易戰再起,中國祭出稀土管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4日接受《金融時報》,直指中國正在「試圖損害世界經濟」,並暗示中方在對外經濟策略上出現派系分歧,其中強硬派代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早在夏季就曾對美方發出威脅,雖未明確提到稀土,但警告美國即將迎來如同「地獄烈火」般的報復。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主張公地放領政策應擴及全國 蔡易餘:德政不能只獨厚單一地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語綺/台北報導 立法院於昨日通過民進立委陳瑩與莊瑞雄等27名立委,共同連署提案重啟「公地放領」政策。對此,同立委蔡易餘今(15)日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政府日前在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大南澳地區80公頃台拓地,試辦了公地放領政策,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並主張公地放領應擴及全國,讓全台灣所有符合資格的農民,都能得到應有的公平對待。 蔡...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快訊/美稱中「拖延溝通」稀土管制!中國商務部嗆爆:不能邊談邊恐嚇
中國日前無預警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2日表示,美方於事前毫不知情,事後嘗試與中方溝通卻遭到了推遲。對此,中國商務部今(14)日回應了,也嗆美方不能一邊要談,一邊威脅恐嚇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DJ在線》美若停購陸食用油,台要獲轉單有難度
MoneyDJ新聞 2025-10-15 11:31:57 邱建齊 發佈美中再度互撕,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對中國實施食用油禁運以報復中國停止購買美國黃豆。受此最新發展激勵,台股中以黃豆油為主的食用油相關個股包括福懋油(1225)、大統益(1232)、泰山(1218)、福壽(1219)今(15)日都以高盤開出,不過僅福懋油股價強勢較有持續性,大成(1210)更因事業範圍較為多元而股價未有反應。 市場難免聯想若美國一旦不跟中國採購食用油,則龐大的需求是否會轉向台廠?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若是以目前美國向中國採購的價格轉向台灣購買則不可能成交,台灣無論在黃豆採購或人力相關成本皆高於中國大陸,同樣的購油價格對台廠而言是虧本生意;農畜牧龍頭廠大成更指出,美國並沒有和中國進口食用油,主要是向中國進口回收油做biodiesel(生質柴油)。 即使美國仍有部分食用油需求目前是透過從中國進口來滿足,業內人士表示,會不會有轉單還是要看價格,如果美國真因缺油而願提高價格向台灣購買,則當然有機會,畢竟台灣也向美國購買黃豆,等於買來加工成食用油再加上運費回銷美國,又因採購量不如中國龐大成本較高,若以目前美國向中國採買
Moneydj理財網 ・ 16 小時前
「如果他落選,我們對阿根廷就不會那麼慷慨」 川普式外交力挺阿根廷總統
美東時間10月14日,美國政府宣布與阿根廷達成總額高達2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作為支援該國經濟穩定的戰略舉措。這項行動緊接著上周的初步經援措施,被視為美國進一步強化與布宜諾斯艾利斯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信號。美國總統川普在與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雷伊(Javier Milei)的雙邊午餐會談中,明確表達對阿根廷經濟改革的支持。他表示,美國希望幫助阿根廷度過......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國安局證實境外介選?粉專批趙少康、郝龍斌「毀」 網酸:自爆是老藍男天賦
國民主席選舉將在18日舉行投開票,候選人台北市長郝龍斌與前立委鄭麗文,雙方呈現兩強競爭態勢,但隨著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如今延伸出「境外介選」案外案。力挺郝龍斌的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3日直指,網路上有大量YouTube、TikTok內容支持特定候選人、攻擊郝龍斌,質疑境外勢力屆選,喊話國安單位調查;而後國安局證實確有過半相關帳號「不在境內」。對此,臉書粉專「......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中國介入國民主席選舉?國安局曝管理困難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將於18日進行主席選舉,候選人之一、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控訴遭大量境外帳號攻擊,挺郝的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也出面指控中國介選,並認為這已經是國安問題。對此,國安局長蔡明彥今...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陸官媒:反制措施是為維護國際海運市場的公平與正義
中美經貿摩擦再度升級,領域延伸至海運與造船產業。大陸官媒經濟日報15日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始終是國際海運秩序的建設者和維護者。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並不是為了升級摩擦,而是為了維護國際海運市場的公平與正義。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大陸政治》港口費燃戰火!陸官媒喊話美:合作共贏、平等磋商
【時報-台北電】中美14日起相互加徵港口服務費,也讓雙方貿易戰火延燒到航運領域。大陸官媒15日發文表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並非為升級摩擦,是為維護國際海運市場的公平與正義。若任由美方霸凌行徑肆意妄為,國際海運規則將被侵蝕。該文也喊話,「單邊主義終將走入死胡同,合作共贏才是通向未來的航道。」 大陸《經濟日報》報導,文章直言,中方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絕不是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面對任何無理打壓,中國都有決心、有能力、有手段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對美方一些人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實施的歧視性措施,中方不會坐視不理,更不會聽之、任之。 該文更強調,中國採取反制措施,並不是為升級摩擦,而是為維護國際海運市場的公平與正義。海運是全球經濟的動脈,承擔著約80%的國際貨物貿易運輸任務,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的關鍵支撐。(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陳柏廷)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被大象打架踩到! 韓華海洋遭中抵制 首爾 : 緊急溝通 評估MASGA損害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戰再起,世界兩大國大象打架,韓國也受到了波及。在中國商務部決定對韓華海洋株式會社 5 家美國相關子公司採取反制措施後,韓國方面做出了回應。 據《韓聯社》14 日晚間報導,當天韓國總統室表示,韓國政府已經啟動了與中國的經貿溝通管道,希望能最大限度降低韓國企業將遭受的損失。 韓國總統室還表示,今後有必要綜合考慮中方措施是否會影響到 MASGA (即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 的簡稱,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 )項目。考慮到被反制的韓國企業子公司和中國企業之間的交易不多,預計中方措施給相關企業造成的影響將在可控範圍內。但考慮到中國未來可能會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因此韓國政府將對相關動向保持密切關注。 中國商務部。 圖 : 翻攝自環球網 據公開信息,韓華海洋株式會社一般指韓華海洋 ( HANHWA OCEAN )。 韓華海洋是韓國造船企業,前身為韓國大宇造船海洋,總部位於韓國,主營船舶製造、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及軍用艦艇維修。該公司與美國各方聯繫密切,在美國市場開展有各方面業務。 中國商務部在 14 日發佈了 2025 年第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驚天一砸強化玻璃應聲碎裂!美動物園大猩猩突發狂 遊客嚇瘋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日前驚傳一隻體型巨大的大猩猩突然發狂衝向圍欄,當著遊客的面將一塊厚厚的強化玻璃給砸裂,畫面相當駭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反制!陸今起同步對美徵收相近港務費用 專家:吃虧是美國
大陸交通運輸部今(14)日發布《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自發布日起美國船舶按航次收取港口費用,以反制美方於同日起對大陸船舶加收港口服務費。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通縮疑慮持續 9月CPI年減0.3%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5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最新統計資料。中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連續兩個月負成長,內部需求不振、民眾信心不足,通貨緊縮疑慮持續蔓延。
中央社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