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鄭麗文難整合國民?趙少康吐心聲 游淑慧曝關鍵「否則民進繼續執政」
前立委鄭麗文殺出重圍、將成為新任國民主席,掀起各界討論;積極替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輔選的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透過臉書分析國民未來將面臨的難題,擔心若再不降低親中力量,還是「令不出中央」。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則在留言處回應表示,真正的問題並非投票率低,而是傾聽員、選民的聲音,否則只會讓民進繼續執政。
在18日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後,趙少康即透過臉書發文,分析員投票意願不高的問題,並憂心表示,國民需要降低親中的力量,否則主席恐難以有效領導、整合國民,最慘恐陷入令不出中央、內部分裂的局面。
趙少康貼文公開後受到各界抨擊,也有支持者對趙少康如今的處境感到不忍,直呼「一直受尊敬的藍營領袖,或(和)了一次稀泥…晚節不保」;而游淑慧則透過留言感謝趙少康的喊話,並進一步分析國民將面對的情況。
游淑慧指出,認為與其關注39%的投票率,不如留意60%沒投票的員「希望的走向是什麼」;考量到趙少康曾任副總統候選人,游淑慧肯定他對於大選的分析,畢竟只要是大選、牽涉到的就不會只有員想法。
「稍一不慎,就是民進的繼續執政」,游淑慧表示,國民要想贏回20028,要處理的問題真的很多,游淑慧強調,除了員以外,很多長期支持國民的選民、中間選民都是關鍵。
《風傳媒》讀者調查▸「護國群山」如何助台灣守住「矽島」地位?
我們不只站在科技革命的浪頭,更處在地緣政治的風口。
讓你最關心的產業議題,成為我們持續追蹤的動向!
☛立即填問卷,分享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看法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裂解國民?于北辰:只有「這群人」會聽她的!
論壇中心/李佳穎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在當選後,隨即收到習近平親發的賀電。鄭麗文明確喊話,將以「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作為未來兩岸交流的「通關密語」與核心主軸。對此,桃園市議員于北辰在《台灣最前線》分析,鄭麗文當選後國民就是「水煮紅豆稀飯」,會越煮越紅越稠。並推測,國民未來將會立法院、中央、地方各占山頭,而會聽鄭麗文的就只剩下「需要被提名的」這群人。
民視 ・ 9 小時前
鄭麗文當國民主席!黃暐瀚引民調質疑:意與民意是否脫節?
國民主席由過去遭民進開除的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更收到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也引來外界對其親中的批評。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21)日指出,鄭麗文當選主席獲得「過半員支持」,說其「主張」代表「意」無庸置疑。但根據外界民調,郝龍斌在民眾的支持度高於鄭麗文,意與民意是否脫節?而親中主張過往使國民在大選中屢屢落敗,是否再現也靜待2026,尤其2028總統大選檢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喊「願赴陸見習近平」!破5萬網友投票結果曝光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對於是否會到大陸交流、會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她強調只要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當然會到大陸交流,什麼人都願意見,引發討論。根據一份最新網路投票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網友樂見她赴陸見習近平。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陳嘉宏專欄:老趙,現在才想「呼群保義」已經來不及了
鄭麗文在回覆習近平當選賀電的函文中指稱:「海峽兩岸於一九九二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有媒體宣稱鄭麗文回到了國民立場,是以「一中各表」回覆習近平。但這說法其實是在指鹿為馬,扭曲事實。鄭麗文所言出自2016年前中央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是謂「各表一中」,而非1992年國民政府所轄的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的「一中各表」的定義。鄭麗文當選主席之後發出的第一份函文就偷樑換柱乾坤大挪移,將共對兩岸的基本立場悄悄地塞進國民的嘴巴裡。
鏡報 ・ 8 小時前
韓國瑜:沒中華民國就沒台灣 獲過半民眾支持!力壓賴清德
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活動上,對於台灣與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進行不同論述,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公布最新民調,韓國瑜「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灣」的說法獲得50.6%民眾支持,高於賴清德「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的48.3%支持率。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台灣不能成大國博弈犧牲品!鄭麗文:不可能犧牲生命成全美國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天(21日)接受專訪時,談及美中台關係等議題,她表示,台灣不該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鄭麗文直言,「我們不可能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美國」。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鄭點名柯志恩等3人戰南台灣 地方質疑違程序正義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昨拜會立法院國民團時表示,明年要從台灣尾開始贏,鄭並點名台下的立委柯志恩、蘇清泉、謝龍介說,「若南台灣你們三人都贏的話,我們就出頭天了」。不過由於國民尚未完成縣市長提名,其發言也引發藍營地方人士質疑違反程序正義,要求修正的親中路線,並開出「勝選軍令狀」,帶全向前衝。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最新民調/過半數台灣人「不贊同」 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方式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最新民調,52.5%的受訪民眾「不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34.9%的民眾「贊同」,不贊同者多出17.6個百分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顯示賴清德在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怎麼看鄭麗文「願意赴陸見習近平」?最新網路投票萬人意見曝光
國民主席選舉18日登場,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勝選,引起外界關注,在今(20)日受訪被問到是否考慮赴大陸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她直言「當然要」。而根據一份以相關話題為題、1.1萬人參與的網路投票顯示,對於鄭麗文願意赴大陸見習近平,有過半的53.7%的人表示贊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趙少康再喊「3股力量」支持鄭麗文 沈富雄:你要心平氣和接受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日前在國民主席選舉前,指控大陸介入國民主席選舉,在選後又喊話當選人鄭麗文「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會令不出中央」,引發外界熱議。而在今(21)日,趙少康點名,有3股力量構成鄭麗文的當選,但前立委沈富雄不同意此說法,更呼籲趙「應該要心平氣和的接受」。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民進狂吹高雄「演唱會經濟」!陳冠安秀數據打臉
韓國女團BLACKPINK在高雄舉辦演唱會引發熱潮,民進表示,高雄的「演唱會經濟」帶動地方繁榮新動能。國民前青年部主任陳冠安質疑,高雄的觀光旅館住用率六都最低、表現還不如疫情前,這在民進眼中叫強勢帶動經濟?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鄭麗文會是弱勢主席?前學運戰友曝3招收拾國民:令不出中央是笑話
國民主席選舉結束,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不過有部分藍營支持者擔憂鄭麗文或許將成為弱勢主席,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更直言,,國民未來恐出現「令不出中央」的情形。對此,跟鄭麗文同為學運世代的周奕成在臉書發文表示,令不出中央、弱勢主席的這些質疑根本就是笑話,鄭麗文的3手段,打翻了國民建制派的盤,藍營舊體制崩潰速度將有如堰塞湖潰堤。國民主席投票前,不少藍營......
風傳媒 ・ 1 天前
嘆趙少康其實蠻可憐的!他喊「被國民當盤子」:當初不如去東非趕羚羊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選前選後皆動作頻頻,被外界猜測疑似對於鄭當選似乎仍無法接受,也因此引來罵聲。對此,前民眾中央委員張益贍也感嘆,「其實趙少康蠻可憐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假開會真怠惰!公督盟曝表現倒數前10立委名單 「這5藍委」提案竟掛零
公督盟今(21日)召開「第11屆第三會期立委評鑑」記者會,公布「各委員會基本表現倒數前十之立委名單」。公督盟痛批,此會期延會近3個月,創下史上最長紀錄,但這段期間,不僅沒有展現應有的立法效率,反而淪為「假開會、真怠惰」,許多當初主張延會的國民立委,在延會期間卻疏於問政,導致眾多福國利民的法案審議陷入停滯。據統計,本會期有5位立委連一筆提案都未提出,全為國民籍立委,分別是分別是謝龍介、林沛祥、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需要敢跟民進對著幹的主席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前立委鄭麗文在上週末的國民主席選舉中勝出,將接棒朱立倫成為國民主席,不久之後的2026地方選舉、2028大選更是重要任...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惹議 鄭麗文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國民主席選舉日前落幕,確定由前藍委鄭麗文獲選,但她昨(20)日接受廣播節目《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時,不僅透露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更宣稱「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通關密語,消息一出便引起極大爭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1)日更嗆,要通到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家統一嗎?對此,鄭麗文下午受訪回應了!
民視 ・ 21 小時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表態願赴陸談判。矢板明夫警告,這可能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衝擊力將遠超九二共識,對台灣國際地位與內部政局造成巨大紛化。並解析為何放棄「沒落貴族」郝龍斌,以及歷史上前兩次國共合作的教訓。
風向台灣 ・ 1 天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成為百年老店第2位女性魁;儘管囊括逾半得票,鄭就任後馬上就要面對2026的九合一選舉提名與藍白整合課題,如何恢復內團結,以及甩脫親中立場標籤,成為她三大嚴峻挑戰。內人士直言,鄭獲紅統派支持攀頂,這些舊人馬是否影響她鋪排內高層人事、與立院團如何對話,進而拉抬國民的支持度,縮短意與民意落差,是她就任主席後首要觀察的指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