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拜訪馬來西亞名校 深化醫學教育與科研合作

慈濟大學為加強與馬來西亞大學的學術交流及跨國合作,由戴昌賢資深副校長率領跨領域教師代表團,11月11日啟程前往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UM)及博特拉大學(University Putra Malaysia, UPM)進行深度交流,盼能在醫學教育、研究與人才培育上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慈濟大學團隊成員包括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蘇伯琦主任、醫學系楊子慶助理教授與全球事務處郭又銘全球長。博特拉大學端由醫學與健康科學學院副院長 Professor Dr. Rukman Awang Hamat、Profesor Ts. Dr. Cheah Yoke Kqueen,以及生物醫學科學系主任 Professor Dr. Ling King Hwa、人類解剖學系主任 Professor Dr. Cheah Pike See 等師長出席接待。

UPM師長對慈濟大學在模擬醫學教學、斑馬魚研究平台與實驗動物中心等資源表達高度興趣,並期盼早日到慈濟大學進行實地參訪。郭又銘全球長亦邀請UPM 教授們參與明年慈濟醫學年會與 TCASB 研討會,與國內外專家共同交流生物醫學最新研究成果。隨後,慈大團隊參觀 UPM 人類解剖學博物館(Human Anatomy Museum)及附屬醫院(HSAAS)。在 Professor Dr. Cheah Pike See 的講解下,了解博物館如何結合產業、運用模型與展件推動健康教育,並帶領醫學生深入社區,進行科普與公共衛教,為慈濟大學未來相關發展帶來新的啟發。

當天下午,慈大師長亦前往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UM)熱帶傳染病研究與教育中心TIDREC(Trop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Research & Education Centre)參訪,由Dr. Lucas Low Van Lun 接待並引導參觀實驗室,兩校師長針對雙方的研究主題進行交流,未來也將針對傳統中草藥藥物抗病毒及細菌研究及抗體開發進行跨國合作。同時,雙方也針對兩校的雙聯課程進行討論。
TIDREC 長期聚焦登革熱重症、腸病毒 71 型等熱帶傳染病之檢測與研究,是馬來西亞重要的國家級研究中心,也是國際公認的熱帶傳染病示範基地,更是馬來西亞首座獲全面認證的生物安全二級與三級(BSL-2/BSL-3)實驗室,館內還設有亞太地區重要的蜱蟲細胞庫(全球僅四處)。
慈濟大學戴昌賢資深副校長表示,此次透過與馬來西亞頂尖學府的實地拜訪,雙方就教師與學生交流、研究合作、共同申請國際科研計畫等多項合作面向交換意見。期盼未來能與 UPM、UM 共同推動更緊密的合作,在醫學教育、公共衛生與生物科學領域促成更多國際連結,並為培育具全球視野的專業人才、回應社區與國際健康需求共同努力。

撰文/照片:葉延盈
其他人也在看


教育部推動金融基礎教育 12 縣市展現多元課程亮點
為促進金融基礎教育深植校園,教育部國教署與金管會自民國98年起合力推動「金融基礎教育推廣合作計畫」,持續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金融基礎教育融入教學精進推廣計畫」,支持各縣市結合國教地方輔導團及推廣學校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

"臺灣教育科技展" 一站式教學平台從備課到出題AI化
財經中心/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AI應用無所不在,除了工業生產、餐飲、超商之外,就連教育,也能藉助AI,臺灣教育科技展,展初各種AI教育的成果,像是有一站式的即時互動教學平台,協助老師備課、課堂互動,還能即時出題給學生,了解學生的吸收情況,就連運動項目都可以靠AI輔助。透過模擬器和AI投影幕,讓高爾夫球練習場室內化,協助高教、技職學校,量化訓練數據,也幫助選手快速成長。科技教育講師劉晉銘:「按下生成的時候,備課AI就會幫你把你的教學規劃,你的學習目標,你的教學內容還有練習題,通通都幫你準備好了。」一站式的即時互動教學平臺,根據不同教材、科目章節,生成出學習目標和練習題。一站式即時互動教學平臺,可串聯學生使用的平版作答題。(圖/民視新聞)科技教育講師劉晉銘:「AI就會把這一堂課裡面,學生所回答的表現做一個分析,讓老師知道說學生對於知識點的掌握如何。」學生在平板作答完,Ai馬上幫忙改好考卷,讓老師有更多時間備課,或協助同學釐清盲點。新竹市光武國中/清大兼任講師陳奕安:「其實我們有時候需要去啟動學生的問題意識,可是那一塊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透過AI的協助,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出一些新的想法,可是它有沒有辦法,在課堂上裡面去啟動學生,讓學生真的參與,有時候學生會利用AI之後,他可能會失焦,因為他只有看到AI的答案,他沒有經過整理,所以我們在課堂上還是會引導學生,去把他的想法跟AI做結合之後,再回傳出來給我們。」臺灣教育科技展,展出多項AI與教育領域的連結成果。(圖/民視新聞)Viewsonic 臺灣區總經理暨優派學院院長 連育仁:「我過去在教學現場15年的經驗,我一直做的是華語文教學,過去我們各種的硬體、軟體,都要靠出版社、科技公司來幫忙,可是現在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貼身助教,老師們可以很輕鬆地,運用教室裡面的電子白板、互動式螢幕,就把教材重現出來,而且這還是量身訂做的教材。」借助AI,省去大量紙本耗材,量身訂做的教材,卻讓學習事半功倍。原文出處:臺灣教育科技展 一站式教學平台從備課到出題AI化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9月預售屋單月交易「續創57個月新低」!專家嘆:成膝蓋斬中國製「生成式AI語言模型」恐洩個資 國安局警示DeepSeek等5款藏風險海嘯前夕?美多檔大型基金 減持AI相關類股
民視影音 ・ 20 小時前
蘭燈之星英語培育計畫5年成果亮眼 球員出國集訓全英語分享國外交流體驗
林燈文教公益基金會於十一月十五日在蘭陽女中舉辦「二O二五年度高中職獎助學金頒贈暨蘭燈之星英檢計畫結訓典禮」,總計有七十五名高中職生共獲得八十二萬五千元的獎學金,總人數累計達到四八四七名,累積獎金已超過4800萬元;此屆蘭燈之星英檢計畫亦有八十八名取得結業資格,其中有四十位同學成功通過多益測驗,總計獲得十一萬七千元的多益獎學金,過關的比例也年年攀升,基金會亦以「全民雙語時代」為主題,展現五年來推動成果,從語言學習到思辨實踐,宜蘭的孩子正以更自然、更自信的姿態開口說英語,體現英語學習在地方教育中扎根成長的真實樣貌。英語力不再只是升學的加分工具,而是已成為宜蘭學子人人必備的基本技能!五年來,林燈文教公益基金會透過「蘭燈之星英語培育計畫」,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英語教育,從培養開口 ...
台灣新生報 ・ 19 小時前
1年做13科醮!吳政憲籙士燈牆紀錄「人生百醮」目標
延陵道壇第6代掌門人吳政憲道長創建「庚玄閣」,其中以籙士燈佈置成「人生百醮牆」格外引人注目。吳政憲說,每位道長做科醮都會留下籙士燈作紀念,象徵人生歷練,迄今累積10幾、20年我們將迎來百場紀錄。人生百醮是一般道長不敢奢求的目標,吳政憲離達標只剩幾步之遙。他說,每科建醮都不簡單,同一間廟宇建醮間隔少則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推廣食農教育 科工館舉辦市集、論壇交流實踐經驗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16日電)為鼓勵加入推廣食農教育,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天舉辦農村食農教育創意教具市集、論壇及交流會,來自學校、農村與企業的實務經驗者分享等活動,交流永續多元的食農教育實踐。
中央社 ・ 18 小時前「七月爍爁」獲金典大獎 林俊頴:寫小說很幸福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6日電)將故鄉彰化北斗轉化為小說舞台,作家林俊頴以「七月爍爁」獲頒2025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他說,寫小說是很幸福的事。文化部長李遠則形容今天盛會是「丐幫崛起、武林盛事(世)」。
中央社 ・ 17 小時前賭颱風假承諾發雞排引人潮 台大:不鼓勵此類活動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自稱來自台大大氣系的網友預測颱風假失準,承諾發雞排,吸引數百人今天聚集台大校內,卻未兌現。台大表示,無從確認發文者身分,校方也不鼓勵此類未經核准的活動。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教育部推大學電費分9等級補助 明年起依節電成效獎勵
為因應支持公私立大學電費的預算壓力,教育部擬推「電費分級補助方案」,以學校規模及用電情況分成9個等級,並依節電成效給予獎勵或追回補助款,規劃從明年開始實施獎勵制度,後年再進一步往獎勵與追回款項方向並行推進,以促進校園能源使用及管理效率,邁向永續校園。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Super Junior嗨唱大巨蛋第3日 北捷:視人潮加發列車
韓團Super Junior一連三天在台北大巨蛋舉行演唱會,今(16)日為最終場,加上附近百貨週年慶等活動,預期將帶來大量人流,台北捷運表示會視人潮狀況,機動加發列車。週五(14日)在Super Ju
台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漁翁島燈塔界碑漆上白漆惹眾怒 航港局:油漆為古蹟保存方式之一
去年漁翁島燈塔進行塔身構件整修作業,今年6月才修復全面開放。卻有人發現2塊「閩海關界」,被工程單位以白漆覆蓋,讓古蹟蒙塵。主管的航港局表示,因關界碑為燈塔圍牆的一部分,為避免風化海鹽侵蝕,油漆為古蹟保存方式之一,每年例行的燈塔圍牆油漆作業時,關界碑亦同時上漆,並於油漆作業完成後,再行將界碑文字描繪上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教育部研擬分級補助大專電費 節電差將追回補助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教育部研擬大專校院電費分級補助,依學校屬性及用電規模補助,並依節電成果給予不同獎勵或追回部分補助款,規劃115年試辦,先採「僅獎勵、不追回」方式。
中央社 ・ 23 小時前豬隻拍賣價明顯跌 南投豬農:盼中央協助豬價
豬隻7日恢復屠宰拍賣,當天均價100元,經1週後豬隻拍賣價下跌,南投縣15日拍賣行情每公斤跌至89.62元,比7、8日均價100元,下跌逾1成,豬農巫馬克指出,豬肉零售價紋風不動,豬農販售量減、拍賣價跌,損失大增,希望中央能再持續護盤,穩定在每公斤90元,才能讓豬農減少損失。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陳德懷推家校合作閱讀計畫 培養AI時代關鍵閱讀力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長年推動數位學習,因應AI時代,他推動家校合作閱讀計畫,鼓勵學生建立閱讀習慣、實現巨量閱讀,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
中央社 ・ 1 天前
環境部綠領人才第2場測驗22日登場 增澎湖試場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6日電)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今天表示,「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第2場集中測驗將於22日登場,此次試場新增澎湖科技大學,方便學員就近應試。
中央社 ・ 1 天前
從南洋家鄉味到台灣餐桌 料理跨越世代與文化 母女在香料中和解 廚房的磨合 串連三代記憶與新住民認同|一解鄉愁的苦|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接下來,要帶您走進姚燕麗和女兒李依庭的廚房,看祖孫三代的故事。這裡的家鄉味,揉合了南洋多國的香料與記憶。姚燕麗的母親來自新加坡,父親來自馬來西亞,而她本人是在印尼出生與成長。姚燕麗後來嫁到台灣,完全不會料理的她,為了找回家鄉餐桌上的味道,經常打越洋電話向母親請教,不但讓母女關係變得更緊密,她的女兒李依庭也承繼了阿嬤跟媽媽的手藝,並且讓跟他們有相同背景的新住民,透過料理跟香味,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身分。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5 小時前
翻轉逆境 點亮希望 葛瑪蘭照亮宜蘭學子
由葛瑪蘭汽車客運捐助成立的「葛瑪蘭文化基金會」於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二時在國立羅東高中演藝廳舉辦一一四年度「宜蘭地區優秀學生獎助學金頒獎暨營養午餐捐助典禮」,今年共有五十二位設籍宜蘭縣的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學生脫穎而出,他們逆風飛翔的奮鬥故事,強烈展現了在逆境中不向命運低頭的「真善美」教育價值。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兩位同學勵志典範:國立東華大學莊詠婷同學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林亭萓同學。縣府教育處代理處長陳金奇、葛瑪蘭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世圯共同主持頒獎。現今社會詐騙案頻傳、年輕人價值觀面臨挑戰之際,由葛瑪蘭汽車客運捐助成立的「葛瑪蘭文化基金會」展現了堅定的社會責任,自民國九十九年起即透過教育獎助的力量,為年輕世代樹立正向典範。秉持回饋宜蘭在地的初衷,迄今已累計發出獎助學金新台幣660萬元 ...
台灣新生報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