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日本政壇突破性時刻 高市早苗出任首位女首相
隨著石破茂內閣總辭,日本國會今(21日)下午舉行第104代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當選,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首輪投票中,高市獲得自民、日本維新會及部分小支持,順利取得過半數票,她將在皇居親任後正式就任並成立新內閣。
日本「鐵娘子」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壇最具代表性的強硬保守派人物之一。她以剛毅果決的作風、鮮明的右派立場,以及對重金屬音樂與重機的熱愛而聞名,如今創下歷史紀錄,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年輕時的高市早苗酷愛重機與搖滾音樂,曾騎著川崎Z400GP馳騁街頭,也親自打鼓,至今仍以重金屬音樂舒壓。1993年,她正式進入政壇,從此放下愛車,全心投入政治生涯。
在政治理念上,高市早苗是典型的保守派。她主張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強化國防力量,並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以表達對戰爭犧牲者的敬意,但這一舉動也引發國際爭議。她反對讓已婚夫妻可以使用不同姓氏,認為這會動搖日本的家庭制度與傳統價值觀。對中國態度強硬的她,也強調與美國深化安保合作,以維持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戰略主導地位。
面對國內經濟挑戰,高市主張透過擴大公共支出與減稅刺激成長。然而在高通膨與物價飆漲的現況下,這樣的政策引起部分經濟學者與溫和派議員的質疑。她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將是抑制物價上漲,尤其是米價幾乎翻倍的問題。同時,日本也正面臨少子化、勞動力萎縮與高齡化社會等結構性困境,社會對移民的排斥又讓勞動力改革更加棘手,如何在維持社會穩定與推動改革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她最大的考驗之一。
高市早苗於2025年10月初當選自由民主魁,接替辭職的石破茂。她的勝出象徵自民的右傾轉向,也反映內希望以強硬領導重拾保守派選民的支持。不過,她的登頂之路並不順利。自民長年盟友公明在她勝選後退出聯盟,迫使她尋求新合作對象。最終,她與在野的日本維新會結盟,以確保在國會取得多數。雙方在移民與行政改革議題上立場相近,並在聯合協議中承諾削減10%的國會議員席次,同時推動將大阪打造成日本的「第二首都」。
高市早苗的崛起不僅象徵日本政壇的世代更替,也是一場性別突破。在這個長期由男性主導的政治舞台上,她以剛毅與決斷打破了天花板,成為象徵性人物。然而,日本當前面臨的經濟困境、外交挑戰與政治分裂,都將考驗她的領導實力。若要在這個首相頻繁更替的時代穩住政權,這位被譽為日本「鐵娘子」的女性領袖,必須迅速展現成果,重新贏回國民的信任。
更多鏡週刊報導
豪雨狂炸卻沒放假引民怨! 侯友宜:「山區有部分停班課」安全是唯一考量
黃國昌狗仔金流/被爆小姨子是凱思金主 黃國昌嗆「餿水」:不道歉就採法律行動
粉專曝強降雨主要風險區域 鄭明典:可能再引發一波共伴雨勢
其他人也在看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 成史上首位女首相
日本眾議院今(21)日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獲得多數支持,當選為第104任首相,同時也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首相。根據《共同社》報導,高市當天會立即組建內閣,經過在皇宮的首相任命...
華視 ・ 15 小時前
高市早苗選舉勝出 日本誕生首位女首相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21日)上午在內閣會議率領內閣總辭。日本參、眾議院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主席)高市早苗被指名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並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稍晚經過任命儀式後,將正式率領新內閣執政。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9 小時前
經研究測試,電動車就是要開快電池才會長壽
電動車主最怕的就是電池受損或壽命降低,因此總是細心呵護對待,但先前就有研究指出,模擬實際用車情況反而提升電池壽命,另外也指出電動車開快反而能增加電池壽命。電動車電池如同燃油車引擎,為了不讓電池受損壽命降低而小心對待,但你知道問柔呵護方式反而是造成電池壽命降低原因之一嗎?先前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過往測試採恆定充放電,但真實活用車不可能如此,於是改採動態曲線模擬真實情況測試後,竟然得到加減速與動能回收不僅不會加快電池衰退速度,反而能進一步讓電池壽命獲得提升結果,其數據顯示電池壽命要比原先增加38%,換算里程大約為30萬公里。 相較於持續恆定,加速、減速、滑行等帶來的回充反而能減少電池磨損,因此走走停停或者有時用力操駕劇烈加減速才有助於電池壽命,另外減少電量過低或接近100%,也都是維持電池壽命的方法。 更多試駕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ARTURE/videos改變以往恆定測試,改採動態曲線模擬真實情況,電池壽命反而獲得提升。研究指出電動車偶而劇烈加減速操駕反而有助於提升電池壽命。《原文詳見:CARTURE 車勢文化》
Carture 車勢文化 ・ 1 天前
勞動部公告2026年起最低工資月薪2萬9500元、時薪196元
勞動部今天公告,2026年起每月最低工資由新台幣2萬8590元調升到2萬9500元、每小時薪資從190元調高到196元,調幅3.18%,預估約247萬名勞工受惠。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9 小時前高市早苗當選首相 日本首位女領導人延續安倍路線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1日專電)日本國會今天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465個席次中拿下237票,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數支持,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不斷更新/日首相指名選舉結束 高市早苗驚險過半確定當選首相
根據路透不斷更新報導,日本首相指名選舉投票已結束,根據最終結果,高市早苗確定成為新任首相,同時也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報導指,根據最新統計,高市在465票中獲得237票。她必須拿到233票才能過半當選。高市稍晚將在與天皇舉行任命儀式後,正式展開任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高市早苗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外交部:誠摯祝賀,盼與新政府進一步合作
日本於今(2025)年10月21日召開臨時國會舉行首相選舉,在自由民主與日本維新會已共同簽署共組聯合政府協議的情況下,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稍早獲推舉成為日本第104任首相,隨後將成立新內閣。高市早苗亦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我外交部長林佳龍對高市首相表達誠摯祝賀,並已指示我國駐日本代表處代表政府向新任首相及全體閣員致贈賀電。外交部表示,台灣與日本不僅共享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長年以來雙邊互動緊密熱絡,在價值外交、同盟外交及經貿外交等各項領域合作成果豐碩;高市首相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深具遠見與魄力,向來堅定挺台,其內閣閣員多數與我國關係密切,曾多次組團訪台就台日共同關切議題與我國各界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有助深化台日友好交流合作。外交部最後表示,我國期盼今後在台日關係既有堅實基礎上,與高市首相所帶領的新政府進一步合作,在雙方共同關切重視的各項領域持續推動互惠互利的「全面夥伴關係」,攜手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更多貢獻。更多新聞推薦 ● 高市早苗出任新任日本首相 國民:誠摯祝賀,盼避免參拜靖國神社
台灣好新聞 ・ 14 小時前
高市早苗出任新任日本首相 國民:誠摯祝賀,盼避免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今(21)日召開臨時國會舉行首相選舉,在自由民主與日本維新會已先共同簽署同盟協議的情勢下,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終獲推舉成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並成立新內閣。而高市早苗亦成為日本現代政治史上首位女性首相。中國國民今(21)日晚間在其Facebook表示,誠摯祝賀高市早苗女士出任日本首相,但期許避免參拜靖國神社等爭議。國民表示,該誠摯祝賀高市早苗女士出任日本首相,期盼未來自民與國民之間長期穩固的友誼能夠持續延續,雙方在政外交與各層面交流上更加密切往來。國民相信,台日兩共享民主、自由與法治的核心價值,未來將持續在區域和平與合作上並肩前行。國民也說,該作為中華民國最大在野,也期待日方一同重視區域穩定與歷史責任,期許避免參拜靖國神社等爭議。同時,國民也特別表達對已卸任的石破茂首相的誠摯感謝。石破首相多次率團來訪國民中央,長期以來對推動兩交流、強化友誼不遺餘力,為國民與自民奠定了堅實的互信基礎,國民對此深表敬意與感謝。國民表示,該將秉持「親美友日和陸」與「2D戰略(Defense與Dialogue)」的外交與國防方針,積極推動更緊密的台日關係。國民期待雙
台灣好新聞 ・ 6 小時前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中國點台灣問題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自民總裁高市早苗今(21)日在日本臨時國會投票中,被指名為第104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高市被認為對台友善,將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國際看門道》打破「玻璃天花板」的高市早苗,究竟是女權模範、還是自民大佬的魁儡?知名學者上野千鶴子又為何「對她不抱期待」?
日本作為一個女性在職場與政壇長期被嚴重邊緣化的國家,在自由民主與日本維新會達成「閣外協力」的合作方針後,預計21日的國會特別會議將選出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但是這位將柴契爾夫人奉為偶像的女性政治家,在女權這條戰線上卻引發了從歡呼到憂慮的複雜反應。重量級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擔憂,高市恐怕會延續那些長期束縛日本女性的政策;高市的政敵更指出她不過是內大老們......
風傳媒 ・ 1 天前
如花大改造喊「今天嫁給你」嚇壞羅志祥 何妤玟助攻:妳符合他理想型
如花近日上中天《綜藝OK啦》錄影進行改造,一登場就興奮地對著主持人羅志祥又摟又抱:「我今天是為了小豬而來,只是我到底要叫你小豬還是羅志祥?我叫你志祥又很奇怪,還有你的缺點就是太高了,我今天應該要穿高跟鞋來才對。」開口就希望羅志祥能幫她圓夢:「我今天沒親到你,我回家睡不著覺。」讓羅志祥當場回絕說:「有些心願是永遠不會實現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高市早苗成為首位女首相 矢板明夫:對台海和平來說 是一件好事
[Newtalk新聞] 日本保守派高市早苗成為首位女首相,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今日表示,她將帶領自民結束與公明長達26年的聯盟,轉向與維新會合作。今後,日本會加強和美國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和台灣的互動也很可能有所突破。這一變化,會增加中國武力犯台在軍事上和外交上的難度,對台海和平來說,是一件好事。 印太戰略智庫(IPST)發布最新《台灣海峽情勢報告書》,執行長矢板明夫指出,近一個月全球出現四個重大變化,整體呈「三好一壞」,台海情勢溫度指數降低0.5度,降至36.9度。智庫認為,外部環境相對有利,但台灣內部政局與社會撕裂仍須警惕。 首先,美國促成以色列與哈瑪斯停戰,為中東局勢帶來緩和。哈瑪斯軍力受創,使美國能將外交與軍事重心轉向印太,有助穩定台海。 其次,中國解放軍高層爆發罕見清洗,包括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在內九名上將因貪腐被免職,多數來自福建沿海部隊。這動搖習近平軍中威信,也削弱對台軍事指揮體系,短期內有助降低武力犯台風險,對台海的和平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第三,國內政治現負面變數。中國國民主席選舉中,親中立場鮮明的鄭麗文當選,傳統主流派失勢。智庫警示,這恐助加深對台滲透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更新/自民維新已正式達共識組聯合政府 高市早苗21日料當選首相
根據共同社快訊,日本自民與日本維新會,20日就組建執政聯盟正式達成共識,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當上日本第一位女首相「幾成定局」。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維新會首吉村洋文,在當地時間晚上6時,於國會內舉行會談並簽署協定文件。維新會當前僅採取閣外協作方式,其成員不進入內閣。而眾院的自民團和維新會團的議席數合計接近過半數,臨時國會將於21日召集,預計高市將在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自民與維新會正式結盟 高市早苗首相大位在望
日本將在明(21)日的臨時國會中舉行首相指名選舉。日前公民退出了執政聯盟,一度使自民新總裁高市早苗能否成為首相充滿變數。不過自民今日稍早已經和維新會正式簽署聯合執政協議,一般預料明日的首相指名選舉,高市可能在第一輪表決中順利過關,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高市早苗當選首相 日學者:對台延續安倍路線 對中立場選擇有限
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今天(21日)下午當選日本首相。日本學習院大學政治系教授江藤名保子下午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高市早苗的對台政策預料會延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路線;但因為中國已經選擇與美國對抗,高市早苗的對中立場選擇有限,某種程度上會跟美國站在一起。 日本國會21日下午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眾議院465個席次中拿下237票,在第一輪投票就獲得過半數支持,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針對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對台灣與對中國的政策,日本學習院大學政治系教授江藤名保子下午在「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高市早苗對台路線應該會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立場。 至於日本未來對中國的態度,江藤名保子表示,因為中國已經選擇與美國對抗,無論誰擔任首相,對中政策的路都已經相當狹窄。她說:『(英文原音)無論誰當下一任首相,對中國立場的道路很窄,因為中國已經選擇與美國對抗。』 江藤名保子也表示,高市早苗某種程度上可能會選擇與美國同一陣線,以比較自信的態度面對中國。(編輯:許嘉芫)
中央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
才保證全員免役「合情合理」!阿緯遭打臉 發聲道歉了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王大陸閃兵案延燒,檢警展開第三波調查,其中男團「棒棒堂」成員小杰(廖允杰)已被警方帶回,稍早也鬆口認罪。而日前才在...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文化科技大會登場 XR影展、交易所兩大主題
[NOWnews今日新聞]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的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今(21)日起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正式開跑,,今年以「AI共創×內容新經濟」為主題,結合亞洲最大XR影展「XRDREAML...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李明璇胞妹最高票當選國民代表!網友盛讚「政壇最美姐妹花」
國民發言人李明璇過去參選立委時,胞妹李玟蓁常伴身旁,兩人都擁有亮眼外貌,相當吸睛;如今李玟蓁也投入代表選舉,並以全台第一高票當選,讓不少網友大讚李明璇姊妹是「政壇最美姐妹花」。對此,李明璇表示,4年前自己參選代表也是勇奪全國第一高票,如今看見妹妹接棒,感覺這些年的努力也被看見、肯定,她感到特別感恩。
鏡報 ・ 11 小時前賴祝賀高市當選日相 媒體人嘆:鄭麗文只迎來「你哪位」
日本參眾兩院今(21)日下午舉行日本首相指名選舉,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先後在眾議院、參議院選舉中勝出,成為日本第104任、也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總統賴清德稍早也祝賀其當選。對此,資深媒體人樊啟明直呼,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半個小時,賴清德早早就準備好祝賀文,反觀鄭麗文的當選,「只迎來不知你哪位的發言」。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