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共同社:中國今通報停止進口日本產水產品
中日兩國關係因多項議題而持續緊張,不僅在經貿領域出現重大舉措,更觸及區域安全與自衛權的敏感地帶。根據日媒《共同社》報導,中國除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旅行,今(19日)通報停止進口所有日本產水產品。
中國出手:重創日本觀光與水產貿易
中國政府已於今日正式通報日本政府,停止進口所有日本產水產品。此舉對日本漁業及相關產業造成直接打擊。
此外,中國先前對公民發出避免赴日旅遊的提醒,預計將導致中國觀光客大幅減少,對日本經濟造成顯著損失。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中國抵制赴日旅遊可能令日本經濟損失高達1.79兆日圓(約新台幣3,580億元)。中國外交部和文化和旅遊部已從13日起不斷升級抗議,並發布了相關提醒。
台日翻臉:台海議題與集體自衛權爭議
這起中日衝突,起源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明,若發生「台灣有事」,有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此言論被視為日本在區域安全議題上更趨積極的表態,隨後即引起中國升級抗議行動,成為近期兩國關係惡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更多鏡週刊報導
劉品言生了!女兒臉圓鼻高腿長長「衝著漂亮來的」 連晨翔反應曝光
反共蔣中正遇親共國民會說啥? 葛如鈞AI小編超誠實回答網笑翻:出包啦
北捷天花板黑到嚇人!通風口灰塵結塊 民眾直呼:這真的有清?
其他人也在看

抵制措施再升級?中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中日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根據日本《共同通訊社》報導,中國政府今(19)日通知日本政府,將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方已在上午透過正式外交管道接獲中方通報。報導指出,此舉可能與日本首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日中緊張下 中國國安部稱破獲日本間諜機關竊密案
(中央社台北19日電)日中關係近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發言不斷惡化,中國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今天發文表示,近年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了一批日本間諜情報機關針對中國的滲透竊密間諜案件,堅決捍衛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中央社 ・ 1 天前

抵制再+1! 共同社:恢復日本牛肉出口中國磋商「中方喊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中日緊張關係升溫,今(19)日中國已通知暫停進口日本海鮮,就連日本牛進口中國的磋商也被喊卡。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9日透露,根據中國方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共同社:中國通知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今(19)日透露,中國政府已向日方通報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中方當天早晨通過正式的外交渠道聯絡日方。此舉可能是針對首相高市早苗圍繞「台灣有事」國會答辯的反制措施。中...
華視 ・ 1 天前日本生產「愛國者飛彈」首次出口美國 不會轉供第三國
日媒19日報導,日本政府已在日前將一批授權生產的地對空誘導「愛國者飛彈」出口美國。這是日本在2023年修改規定後,首次出口完成品的殺傷性武器。美國方面不會將這批飛彈提供給第三國。日本的愛國者飛彈是依據美國授權,由日本企業(主力為三菱重工)在國內生產,屬於「授權製造」的防衛裝備品。日本在2023年全面
自由時報 ・ 1 天前中國貿易施壓日本 日媒:雙邊恐陷長期戰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025年11月19日專電)中國今天通報日本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並中止恢復日本牛肉對中國出口的磋商。有分析認為,中國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判斷美國總統川普不會介入;另一方面,日相高市早苗似乎也認為,與中國的摩擦不會動搖她的高支持率,因此這場衝突恐演變成長期戰。「集英社」報導,事件起因為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針對「台灣有事」的答詢。高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是日本政府首次明確舉出具體狀況,並首次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成為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對象。報導指出,習近平政權將台灣議題視為「核心利益」,即便採取武力統一,也不容許外國介入。1972年的「日同聲明」中,日本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關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立場,「中國將此解讀為,日本確認台灣是中國領土。因此對習近平而言,兩岸紛爭是中國內戰,憑什麼讓自衛隊介入,這就是中國的邏輯」。事件隨後迅速升級,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X發表「斬首說」,即使遭到日本政府強烈抗議,但中國外交部並未認為該言論不妥。於是形成「日本譴責薛劍、中國譴責高市」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10月訪日外國客創新高!台灣逾59萬人排「第三名」 僅次韓國、中國
日本觀光客人數激增,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今年10月訪日外國旅客超過389萬人,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其中台灣排名第三,達到59萬5900人。不過隨著中國政府對發出赴日旅遊提醒,可能會對觀光市場造成影響,目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外交緊張升溫 中國遊客退潮恐重創日本經濟
(中央社東京1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因外交爭端呼籲公民勿前往日本的短短幾天內,位於東京、以華人為主要客群的「株式會社東日本國際旅行社」今年剩餘行程的訂單流失8成。
中央社 ・ 1 天前
10月訪日遊客數創新高 台灣今年逾563萬人次「全世界排行第三名」
日本政府觀光局1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0月訪日遊客達389萬6300人,較去年同期成長17.6%,再度顯示旺盛的赴日旅遊需求。台灣旅客10月以59萬5900人名列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計更超過560萬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在日中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中國旅客10月與今年累計人數皆位居前段,日本觀光局表示將持續關注相關動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中國又翻臉禁日水產 日學者:前波禁運已促出口多元化 再禁影響有限
中國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強烈反彈,近期「禁日令」連發。中國政府今天(19日)再次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才剛剛開放的日本水產品。對此,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副教授勝川俊雄認為,自從上次禁運後,近年來日本水產對其他出口已大幅成長,即使中國再次暫停進口,對日本也影響有限。另一名經濟評論員門倉貴史也認為,中長期來看,日本應該高度重視過於依賴中國海鮮出口的風險。 中國政府19日上午透過正式外交管道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理由稱有必要就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進行監測。近日中國不斷升高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接受議員詢答時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說法的反彈反應,再度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是最新的反制策略。 前波禁運對其他國家出口成長創新高 對於中國再次禁止日本水產進口,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副教授勝川俊雄貼文表示,自中國政府(2023年間)禁止進口日本海鮮以來,近年來日本海鮮出口在不依賴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持續成長。統計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日本對中國海鮮出口額僅佔總出口額的3.8%,因此即使再次暫停進口,對日本的影響也有限,預計日本海鮮出口將在不依賴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用美食嗆中國!賴清德大啖壽司力挺日本水產 網友驚呼:在日本電車也看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論」後,中國先是發布旅遊警示,19日再以「放射線檢驗不充分」為由,暫停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今天(20日)在社群平台秀出「午餐照」表示,「今天的午餐是壽司還有味噌湯,有來自鹿兒島的鰤魚和北海道的帆立貝」,表態力挺日本水產,此事更被日媒轉載。
鏡報 ・ 12 小時前
6月才鬆綁!中國又禁水產品 日本漁民冷淡反應笑翻網:被搞第2次就是笨了
中日局勢近期因為台灣相關議題持續升溫,中國近期也多次對日本出手,今(19)日還通報停止進口所有日本產水產品。財經網美胡采蘋也發文曝光日本漁民反應,網友紛紛笑喊,「同樣的招數對聖鬥士是無用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批三立新聞配合罷團挨告 北檢認涉公共利益王鴻薇等5人不起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綠營推動「大罷免」活動時,國民立委王鴻薇、徐巧芯、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發言人楊智伃、名嘴朱凱翔5人各自在臉書、直播中指稱三立電視配合大罷免,分別批評三立「綠媒」幫罷團造勢、製造新聞,遭三立電視控告公然侮辱、加重誹謗,台北地檢署今(19)日偵查終結,檢察官認為,媒體新聞報導方式,關乎媒體公信力,屬可受公評事項,5人發言...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日中外交爭端加劇 共同社: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日本共同社引述政府關係人士指出,中國政府今天(19日)已經通知日本政府,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報導指出,這項消息是今天上午透過正式外交管道傳達的。關係人士指出,中國方面主張,對福島第1核電廠處理水排放的監控是必要的。 此舉可能是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相關發言而採取的回應措施,並將進一步升級亞洲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外交爭端。 中國針對日本將福島第1核電廠的處理水排入太平洋,在2023年8月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日本外務省今年11月表示,中國已恢復先前禁止輸入的日本水產品進口,其中第一批貨品為北海道的6公噸冷凍扇貝已在當月5日出貨。不過,中國仍未開放日本10個地區的水產品進口。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高市一句「台灣有事」引中日交惡擴大!《共同社》: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
[Newtalk新聞] 根據日媒《共同社》今(19)日引述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法,中國政府已向日方通報,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當天一早,中方通過正式的外交渠道聯絡日方。此舉可能是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前於國會答辯的「台灣有事」說,實施進一步反制措施。 中國曾以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排海為由,於 2023 年 8 月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今年 11 月上旬,日本外務省一度確認中國已恢復扇貝等日本水產品進口,但不含福島縣、東京都等 10 個地區。 據相關人士介紹,中方主張有必要就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進行監測。 高市早苗先前鬆口,若「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的情況,恐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番話被外界解讀為有意以武力介入台海,引發中日關係緊張。中國政府先後呼籲該國民眾「暫緩赴日」、發布留學預警。 《朝日新聞》報導,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周二(18日)指出,「對於一個只要遇到不滿,就立刻採取經濟手段威嚇的國家過度依賴,是一種風險」,表示對日本過度依賴中國帶來的危機感,不僅限於供應鏈,觀光產業也同樣脆弱。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中國對日本祭
新頭殼 ・ 1 天前福島排放監測,中國突喊停日本海產輸中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共同社的消息指稱,中國政府通知日本將暫停進口日本海產品。共同社這篇未交代消息來源的報導指稱,中國方面表示,此舉是出於對福島核電廠處理水排放情況進行監測的需要。中國於2023年禁止日本海產品進口,並於今年6月份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首批日本海產品在11月初抵達中國口岸。
財訊快報 ・ 1 天前威剛與巴拉圭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跨界合作加速淨零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5年11月19日電)記憶體模組廠威剛(3260)今天宣布,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上,展示以人工智慧(AI)科技解決永續發展瓶頸,並與巴拉圭Atenil S.A.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自然碳匯專案,跨界合作協助加速全球淨零。威剛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次參與COP30,於國際峰會中展出多項創新成果,以實際行動體現企業如何運用科技推動永續發展,成果涵蓋智慧管理到綠色生態圈的建立。威剛指出,透過AI技術應用於企業風險管理,藉此精準識別與評估各種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相關風險與機會,有助於準確設定永續目標及策略。在碳權開發方面,威剛以跨國合作推動符合VCS標準的電動車充電系統專案TEVCS。以台灣為起點,藉由充電樁碳權的開發,鼓勵充電樁建置,最終目標是形成完整的綠色載具生態圈。威剛並持續優化物流鏈,透過電動三輪車與智能運輸管理系統打造低排放物流網絡,實踐低碳物流,兼顧營運效率與環境責任。威剛還發起ESG for Culture文化永續倡議,執行「One Concert, One Forestry」計畫,結合文創活動與植樹行動,並導入非同質化代幣(NFT)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