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訪日外國客創新高!台灣逾59萬人排「第三名」 僅次韓國、中國
日本觀光客人數激增,根據日本政府統計,今年10月訪日外國旅客超過389萬人,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其中台灣排名第三,達到59萬5900人。不過隨著中國政府對發出赴日旅遊提醒,可能會對觀光市場造成影響,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密切掌握。
近期去日本的觀光客人數激增,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的最新統計,今年10月訪日的外國旅客人數達到389萬6300人,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7.6%,也創下歷年來10月同期新高。
10月的訪日旅客來源以韓國最多,達到86萬7200人、年增18.4%;其次是中國,達71萬5700人、年增22.8%;第三就是臺灣,有59萬5900人、年增率24.4%。
日本政府調查,受到日圓疲弱帶動之下,今年包含1月到10月累計的訪日旅客數已經達到了3554萬人,呈現歷年來同期最快的增幅,預計在今年一整年訪日的旅客人數有望突破4000萬人大關。
中日關係緊張! 日觀光廳:密切掌握市場影響
不過先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出涉台言論後,中國政府便發出了避免赴日的旅遊提醒,也引發部分中國旅客取消到日本出遊的行程。日本政府正密切掌握是否會對整體市場造成影響,但日本觀光廳長指出,中國在日本入境市場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未來仍會持續推動包含中國在內的國際旅客相關宣傳措施。
台視新聞/楊祥瑜 責任編輯/施佳宜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中客不來「經濟損失恐達3580億」 日經濟大臣:過度依賴是風險
9月訪日旅客首度突破300萬人次 台灣遊客衝52.7萬人創新高
台中市數位局訪日本微軟AI共創實驗室 深化AI交流打造智慧城市
其他人也在看

快訊/共同社:中國今通報停止進口日本產水產品
中日兩國關係因多項議題而持續緊張,不僅在經貿領域出現重大舉措,更觸及區域安全與自衛權的敏感地帶。根據日媒《共同社》報導,中國除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旅行,今(19日)通報停止進口所有日本產水產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片岡剛士稱,財政支出效果待觀察,日本央行3月前升息機率低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核心顧問小組的一位成員表示,日本央行3月之前不太可能升息,因當局需要確認大規模增加開支在提振國內需求。政府經濟成長戰略小組成員片岡剛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財政政策是起點。他估計本財政年度需要追加約20兆日圓(1,290億美元)的預算,這遠高於高市早苗前任一年前編制的13.9兆日圓補充預算案。片岡表示,如果預計在本週稍晚時公佈的經濟刺激方案得到有效實施,國內需求最快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擴張,視情況而定,最快3月可能具備升息條件。片岡曾擔任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是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的堅定支持者。片岡的觀點表明,儘管大多數經濟專家預計日本央行最遲將在1月升息,尤其是考慮到日圓近期走軟,但升息時機仍存在延遲風險。與此同時,片岡的表態也顯示出市場對日本央行升息路徑應保持不變的共識。在2022年7月結束的五年日本央行政策委員任期內,片岡始終主張加碼貨幣寬鬆,經常反對按兵不動的決定。同時擔任PwC Consulting首席經濟專家的片岡表示,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應該根據物價和實際經濟狀況逐步走向正常化。他指出,日本經濟「未必處於良好狀態」。日本第三季度G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抵制措施再升級?中國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中日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根據日本《共同通訊社》報導,中國政府今(19)日通知日本政府,將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方已在上午透過正式外交管道接獲中方通報。報導指出,此舉可能與日本首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憂抵制升級 日企籲雙方對話
日本市場18日全面走低,日經指數重挫逾3%、日圓兌美元貶破155關口並創今年新低,債市亦承受拋售壓力。此外,首相高市早苗面臨地緣政治風險,也造成市場緊張。中國日本商會17日發表聲明,呼籲陸日加強溝通,以緩解因高市近期言論引發的緊張。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職場霸凌員工撞牆還阻就醫? 竹市東區戶所:調整職務溝通有就醫
新竹市東區戶政事務所傳職場霸凌?有員工控訴因不滿長官欲調整職務,卻未徵求其意願,就直接要求到所內其他單位服務,因溝通無效導致情緒失控而自撞牆,結果該長官還拒絕叫救護車,讓員工控訴遭職場霸凌及欺負。對此,東區戶政事務所主任陳淑惠回應,與事實相反,是因該員工多次想調整職務,且該主管發現其自撞牆後還上前阻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日本10月外國旅客數創新高 中國籲避免赴日成隱憂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8日專電)日本政府觀光局今天公布10月訪日外國旅客數為389萬6300人次,其中約71萬5700人次來自中國(不含香港),約占18.4%,在日圓貶值等因素帶動下,刷新歷來10月最高紀錄,也創下史上單月第二高紀錄。但中國呼籲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令日本觀光業前景蒙上隱憂。
中央社 ・ 1 天前

日政府/日銀"沒討論匯率" 日圓貶破157、10個月低
MoneyDJ新聞 2025-11-20 06:08:35 蔡承啟 發佈日本央行(日銀、BOJ)、日本政府在19日下午於東京都舉行會談,而因會談上未針對匯率進行具體討論,讓市場對日銀/日本政府干預匯市的警戒減弱,引發日圓匯率(相對於美元)重貶、貶破157關卡、創10個月來新低水準。 根據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19日重貶0.94%、收156.98日圓兌1美元,盤中最低貶至157.04、為1月15日以來首度貶破157關卡;截至台北時間20日上午5點55分為止,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貶值0.11%至157.16,稍早最低貶至157.18、創約10個月來(1月15日以來)新低水準。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在19日下午和日本財長片山皋月、經濟財政大臣城內實進行了會談,片山皋月在會談後向記者表示,「在推動經濟政策營運方面,日本政府和日銀將緊密合作」。片山皋月指出,「會抱持高度警戒、關注各種動向」。關於匯率問題,片山皋月表示,「(會談上)未進行具體討論」。 報導指出,片山皋月上述「未具體討論匯率」的發言,讓市場對日本政府/日銀進場干預匯市的警戒減弱,加上高市
Moneydj理財網 ・ 8 小時前
蘭指部上尉二度不假外出遭送辦 坦承犯行獲緩刑
陸軍蘭陽地區指揮部一名畢姓上尉連長今(2025)年3月擔任部隊留守主官期間2度「開小差」,未經請假便溜出營區,只為了一杯咖啡和一盤鍋貼。離譜行徑被檢舉後,憲兵隊調閱監視器查獲送辦,全案法院判畢男1年4個月徒刑,但因坦承犯行故給予緩刑,但需向公庫支付5萬元。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又翻臉禁日水產 日學者:前波禁運已促出口多元化 再禁影響有限
中國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強烈反彈,近期「禁日令」連發。中國政府今天(19日)再次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才剛剛開放的日本水產品。對此,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副教授勝川俊雄認為,自從上次禁運後,近年來日本水產對其他出口已大幅成長,即使中國再次暫停進口,對日本也影響有限。另一名經濟評論員門倉貴史也認為,中長期來看,日本應該高度重視過於依賴中國海鮮出口的風險。 中國政府19日上午透過正式外交管道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理由稱有必要就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進行監測。近日中國不斷升高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接受議員詢答時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說法的反彈反應,再度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是最新的反制策略。 前波禁運對其他國家出口成長創新高 對於中國再次禁止日本水產進口,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副教授勝川俊雄貼文表示,自中國政府(2023年間)禁止進口日本海鮮以來,近年來日本海鮮出口在不依賴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持續成長。統計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日本對中國海鮮出口額僅佔總出口額的3.8%,因此即使再次暫停進口,對日本的影響也有限,預計日本海鮮出口將在不依賴中
中央廣播電台 ・ 22 小時前

1~10月3554萬人次遊日創新高 台灣逾563萬人次排第三
不少人愛去日本旅遊,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18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訪日遊客數量達到389萬63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7.6%,創下單月新高紀錄。其中,台灣10月訪日旅客人次排名第三。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德國巨額基建投資來了,在德中企准備好了嗎?
德國中國商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仍是中資企業在歐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而德國政府計劃的5000億歐元基建基金也吸引了在德中企,但多數企業仍缺乏具體方案。
德國之聲 ・ 1 天前10月訪日「陸客破70萬人」!大阪業者憂巨大打擊:景氣恐衰退
日本政府觀光局昨(18)日公布2025年10月訪日外國旅客數,總計有389萬6300人,與9月相比,大陸旅客的排名從第一名下滑到第二名,韓國旅客則排第一。由於大陸政府14日呼籲民眾避免赴日旅行後,陸客紛紛取消機票、訂房,預估未來陸客赴日旅遊人次將進一步降低,有大阪巴士業者坦言,如果出現取消的情況,無疑是巨大打擊;也有燒肉業者憂慮,未來景氣會發生衰退。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磋商觸礁 陸促日方收回發言
中日關係近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挺台言論急遽惡化。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急赴中國,18日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會談,盼為衝突降溫。不過雙方會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嚴肅敦促日方收回錯誤言論」,顯示雙方並未達成降低衝突的共識。分析稱,日方拒不撤言論,難平北京怒火,兩國正在「刀鋒邊緣」。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 德國幾乎無牌可打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稱,在對華依賴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柏林在與北京的較量中已近乎毫無籌碼。而此次克林拜爾的中國之行,就是這種無力感的展示。《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戰略布局的同時,德國經濟界卻嚴重缺乏戰略眼光。
德國之聲 ・ 1 天前傳羅唯仁帶走台積電先進製程資料 高檢分案了解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8日電)媒體報導,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退休前疑似帶走2奈米等先進製程等資料,並傳出回鍋英特爾。台灣高檢署今天表示,智財分署已分「他字案」了解,釐清是否涉及不法。
中央社 ・ 1 天前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受災道路全數搶通 台電將進場協助復電
颱風鳳凰日前襲台,造成馬太鞍溪水暴漲,洪水衝擊萬榮鄉明利村及鳳林鎮長橋里。花蓮縣府表示,今天搶通明利部落聚會所往河堤的2公里產業道路,災損路段全數恢復通行,台電將接力進場修復,展開全區復電工作。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3 小時前台積電退休老將帶2奈米等機密投靠英特爾? 龔明鑫:已派員了解狀況
晶圓代工台積電再傳洩密案。媒體報導指出,台積電已退休的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退休前疑似利用職權帶走2奈米、A14、A16等先進製程影印資料,並傳將「帶槍投靠」老東家英特爾(Intel)。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18日)下午出席活動,並在受訪時坦言,今早已請同仁了解實際狀況。 媒體報導提及,75歲的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自台積電退休,但在退休前傳出以資深副總身分,要求下屬幫他影印大批的2奈米、A14、A16等先進製程資料,並要求下屬對他做簡報。 報導指出,羅唯仁10月底將回鍋老東家,同時也是台積電競爭對手英特爾擔任研發副總,恐有拿台積電先進製程機敏資料「帶槍投靠」的可能性,報導並稱,台積電現正蒐證,可能對其採取動作。 針對台積電機密可能有外洩疑慮,龔明鑫指出,早上已請同仁了解實際狀況,但基於尊重,仍是要由公司對外說明。(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