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帶狀皰疹出現疼痛,不只是皮膚受損,當皮膚疱疹消失後的部位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醫師,我這幾天背後痛得像被火燒!」當病人掀開衣服,一條沿肋骨排列的紅疹與水泡出現在眼前,醫師指出,這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它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的結果。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多年後,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
帶狀皰疹的症狀
帶狀皰疹是神經發炎造成的痛,常在皮疹出現前就開始。病人描述的疼痛包括灼熱、針刺、電流竄動或酸麻。若神經嚴重受損,皮疹癒合後仍可能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痛感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帶狀皰疹的高風險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亦屬高風險族群。年齡愈大,病毒再活化的機率愈高。
帶狀皰疹的治療
帶狀皰疹的治療越早治療越好。皮疹出現後,盡早使用抗病毒藥(如:Acyclovir、Valacyclovir),可明顯減少後遺神經痛。多數患者以口服藥為主,必要時可加上神經止痛藥(如:Gabapentin、Pregabalin、Amitriptyline等),或外用止痛貼片、神經阻斷注射等輔助治療。
帶狀皰疹何時需要打針治療?
徐廷儀醫師表示,大部分帶狀皰疹患者,只要盡早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效果通常都很理想,不需要打針。但若有下列情況,病毒可能擴散或造成嚴重併發症,就可能需要靜脈注射治療:
•併發皰疹性腦炎。
•侵犯眼角膜、視網膜或外陰部,感染範圍廣、症狀劇烈。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化療、器官移植、AIDS等)。
•新生兒水痘,或水痘合併肺炎、腦膜炎需住院者。
•骨髓移植病患在術前或術後為預防感染。
若發作帶狀皰疹時期出現發燒、意識混亂,或病患本身為高風險群,應立即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住院與針劑治療。
皰疹出現在特殊部位要特別小心
若皰疹出現在臉部或耳朵:
•眼周可能導致角膜發炎、視力受損。
•耳部或臉神經可能造成臉部歪斜、耳鳴或聽力下降。
這些都需神經科與眼科、耳鼻喉科共同治療。
打疫苗預防帶狀皰疹最有效
帶狀皰疹不僅痛得難以忍受,還可能留下長期神經痛,讓人生活大受影響。好在現在有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皰疹疫苗能有效提升免疫力,預防率高達九成以上。建議50歲以上成人接種兩劑(間隔2至6個月),即使過去曾得過帶狀皰疹,也可以再施打,降低復發與併發症風險。
徐廷儀醫師最後提醒,出現以下清况要注意:
•發作帶狀皰疹盡早就醫、遵照醫囑服藥。
•保持患部乾淨、避免搔抓造成細菌感染。
•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免疫力恢復。
•若皮疹靠近眼睛或耳朵,務必立刻就診。
徐廷儀醫師強調,帶狀皰疹不只是「痛」,而是神經發出的警訊。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就能遠離長期神經痛與併發症。若出現劇痛或全身不適,不要撐、不要拖,盡快就醫,讓專業醫師為您評估最合適的治療。
【延伸閱讀】
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研究:逆轉糖尿病仍會「傷心」!周建安醫師:留意糖尿病前期5大警訊
顏面神經麻痺治療有黃金期!周大翔中醫師:身心飲食3點調整,助快速復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8/972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其他人也在看

寒流來襲釀腦中風!66歲男「突頭暈走不穩」竟腦幹梗塞
一名66歲許先生今年初寒流來襲時,起床後感覺頭暈但不以為意,仍前往教堂參加活動。教友發現他走路不穩,休息後仍未改善,陪同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乾癬反覆發作別害怕!醫師教你 7 大預防誘發因子
「乾癬和霉菌癬是完全不相關的兩種疾病。」敏敏的症狀是典型的乾癬症狀,患有乾癬的人,其外觀會覆有鱗片屑的感覺,但乾癬並不會接觸傳染或是飛沫傳染,而「癬」則指的是黴菌感染,由此可知,乾癬患者被誤會有多深,都被大家以會傳染而保持距離。 家醫科醫師陳柏臣指出,乾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是一種免疫調節異常的發炎性疾病,俗稱「牛皮癬」或「銀屑癬」,好發在秋冬季節。大多數的患者因為頭皮、臉部或身體出現隆起的紅色脫屑斑塊而就診,臨床症狀表現明顯而且容易復發,所以,一般人常會誤以為乾癬是會傳染的皮膚病,實際上乾癬的發生來自於遺傳,而且不具有傳染性。 乾癬真正的發病因子,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陳柏臣依照臨床經驗表示,乾癬發病的原因,多半來自遺傳,當父母雙方有一人有乾癬的疾病,子女患病的機率就很高。除了遺傳相關性的原因,當患者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時,也是發病的時機! 乾癬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病灶由於乾癬是屬於遺傳性的免疫失調造成的皮膚病,面對病灶只能控制,但無法根治。陳柏臣表示,這種疾病成因不明、出現的症狀也無法單就一項目視之,所以,也難找到可以藥到病除的特效藥。 針對乾癬的治療,陳柏臣指出,醫師多半依據紅斑塊及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賴清德挺日本海產 台外交部次長:台美日具共同利益
日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引爆中日外交風波,台灣總統賴清德吃日本海產支持日本,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接受DW訪問則強調美日台具有共同利益。美國國務院也表態「對美日同盟與日本防衛的承諾堅定不移」。
德國之聲 ・ 1 天前水產又被禁 北海道扇貝業者:通路早「去中國化」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1日專電)中國19日停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手續,但北海道扇貝產業沒有明顯動盪,因為從2023年8月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以來,業者積極拓展美國、東南亞等銷售管道,通路逐漸「去中國化」;先前重新開放以來,北海道僅有1家獲准進口。
中央社 ・ 1 天前
美售日「破風者」 強化嚇阻區域威脅
記者賴韋廷/綜合報導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19日宣布,國務院已批准一項對日本的軍售案,內容包含GBU-53/B「小直徑炸彈II型」(SDB II)及
青年日報 ・ 1 天前蔡上兵殉職事件 尹錫悅涉嫌施壓操縱調查遭起訴
(中央社首爾21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前總統尹錫悅今天因為「蔡洙根上等兵殉職事件」涉嫌從外部施壓、操縱調查結果,與前國防部長李鍾燮、前國家情報院院長趙太庸等12人一起遭起訴。
中央社 ・ 1 天前
感冒好卻突然中風?醫示警:病毒感染後1個月是心血管高峰期…胸悶、呼吸急不能拖
我在診間,經常聽到有人問我:「醫師,我爸兩週前才剛感冒,怎麼昨天就中風了?」。多數人以為感冒好就沒事,但最新的《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大型研究指出:病毒感染後的1個月,是心臟與腦血管的「高危期」。
幸福熟齡 ・ 1 天前嘉市打擊噪音車 成效顯著
嘉義市政府為遏止噪音車擾寧,自去年起整合局處力量強化噪音車管制,提高夜間環警監車輛噪音聯合稽查取締頻率,並加強科技執法應用,今年為再提升執行力道,並精進各項管制作為,啟動「靜嘉專案」跨局處及單位合作強化噪音車源頭及末端管制,展現還靜於民的決心,維護市民安寧、安全的交通與居住環境。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靜嘉專案」攜手市府警察局、建設處、都市發展處、交通處及交通部公路局嘉義區監理所嘉義市監理站,於今年十月正式啟動。從多面向強化著手,包含改裝車行管理、非認證改裝排氣管查緝、聯合稽查及科技執法效率提升、屢遭陳情案件改善、交通寧靜區設置、噪音管制法第八條公告研擬修正等,希望透過專案執行更精準打擊噪音車輛,維護嘉園安寧。環保局表示,今年整體車輛噪音陳情案件較去年同期減少十二%,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抗發炎+解毒最強食物!名醫曝5大超級營養素:提升免疫、抑制癌細胞!
慢性發炎、癌症、免疫下降…這些問題該怎麼補最好?今天邀請到名醫劉博仁來告訴大家,營養素=身體代謝與修復的「零件」,這些零件平常該怎麼保養才能讓它不生病? 5類抗發炎天然食物超簡單,看完你一定也會做!台灣人90%缺鈣!鈣不只預防骨鬆還能抗癌!劉博仁醫師指出,大部分人都是缺鈣的,我們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也容易有血管緊繃的問題,也可能會造成失眠,鈣質最重要的還具有......
風傳媒 ・ 1 天前
全台「3.8萬汽機車」同車號 民眾憂被誤開罰單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民眾因為車牌號碼跟別人相同,警員沒仔細比對車種,結果開錯了罰單,造成困擾,會發生這個情況,原來是因為在2013年,交通部公路局將國內汽機車的號牌改版,編碼的過程中,有3萬8千多輛的汽機車,車牌號碼完全相同,雖然車種是分開管理,但民眾還是會擔心會有法律問題,或者被錯開罰單的情況,公路局監理單位當年主動通知,民眾可以免費更換號牌,但如果這10幾年來沒換號牌,車主有疑慮的話,還是可以向監理單位,請求專案協助。記者林建鋒說:「民眾來監理所辦理號牌領牌業務,發現自己的號碼,跟別人是一模一樣的,那這是幸運,還是困擾呢。」民眾林小姐說:「我會換掉,因為避免麻煩啊。」民眾鍾小姐說:「可能就報警吧,避免一些,比如違規啊,或是什麼上面,或一些問題啊。」包括英文字母與數字,都一模一樣,這不是不可能,2013年交通部公路局發行新式號牌。汽車從AAA往後編碼,機車從ZZZ往前編碼,雖然汽機車在監理資料車種是分開的,但有3萬8千多輛車牌號碼完全相同,發生這個問題,公路局主動通知,相同的車牌號碼可以更換,但只有當年可以免費辦理,民眾認為實在不合理。民眾沈先生說:「不合理啊,這就轉嫁給一般老百姓,應該我覺得,不是很妥當。」為什麼當年汽機車號牌的號碼,會出現一樣的情況,監理單位這麼解釋。台中區監理所車輛管理科股長張登翔說:「發放的初期,這個號牌,汽機車的部分,有部分是重號的,103年的時候,就將這些有重複號牌發生的情形做封存,將系統有增設這個車種的選類。」監理單位強調,汽機車的車牌號碼即使相同,字型也一樣,但號牌的大小還是有明顯差異,如果民眾發現,自己的號牌跟別人一樣,不想增加困擾,可以向監理單位請求免費更換。台中區監理所車輛管理科股長張登翔說:「如果到時候有爭執,局裡應該會有,(專案),對。」監理單位解釋,在公路監理資料裡面,汽機車的車種在系統的欄位完全不一樣,但民眾就是因為,車牌跟別人完全相同,才會被警員開錯罰單,但這樣的號牌已經越來越少,只要多加比對查驗,就可以減少錯誤的發生。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承業醫新董座接班 長照園區動土布新局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承業醫(4164)21日上午於桃園楊梅舉行「杏霖醫院暨長照園區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由上週甫上任的新任董事長李典穎(右起第6位)親自出席典禮,宣告長照事業為其接班後重要布局,此園區...
自立晚報 ・ 1 天前

睡前貼痠痛貼布「內臟恐悄悄被KO」 醫籲:勿超過12小時
肩頸痠痛時,許多人習慣使用痠痛貼布緩解不適,但使用不當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健康粉專提醒,痠痛貼布中的藥物成分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若貼錯位置、貼太久或貼太多,不僅無法有效緩解疼痛,還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胃潰瘍或腎功能受損,因此不宜長期依賴。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打呼與胃酸逆流息息相關: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高達6成有逆流問題
睡眠呼吸中止患者因為睡眠品質變差,就會大幅增加許多慢性疾病風險,長期下來,將提高死亡風險,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呼吸加護病房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林嘉謨指出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危險的是,因為上呼吸道阻塞,導致二氧化碳堆積,使的血中含氧濃度下降,造成身體長期缺氧,且容易引起心臟及大腦血管擴張及增加負擔,進而產生高血壓、心律不整、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大幅提高罹患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嚴重更會增加猝死機率,就連發生車禍意外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出2.47倍。 1.心血管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1.3至2.3倍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為高血壓2.9倍風險、心臟衰竭2.4倍風險、心肌梗塞5倍的風險。 林嘉謨表示,主因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會發生間斷性缺氧,造成血管壁的阻塞,進而引起血壓上升,高血壓易併發心律不整,引起心肌肥大,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發生率。 2.腦血管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腦中風的風險增加1.6倍。由於身體慢性缺氧、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導致血壓升高、動脈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台灣好行樂遊竹縣套票限量開賣 最低99元暢遊獅山線熱門景點
「台灣好行樂遊竹縣套票」全新4款登場!新竹縣政府表示,最低99元起即可享有獅山線公車一日無限次搭乘,並可加選在地美食、手作體驗、伴手禮或遊程體驗等多元內容;套票即日起於ibon售票系統限量開賣,12月7日還將在「Wah!幾散竹東」舉辦「皮皮獅瘋套票」主題活動,鼓勵民眾以更低碳、便捷的方式暢遊竹縣。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醫美新制引爆反彈 醫學會批評修法粗暴恐衝擊上千診所
對於要接受評鑑,邱正宏認為不合理,不知醫策會2年內有沒有辦法全部認證完。另衛福部預告30天,而非60天,他們也認為太突然,學會預計下周二向立委陳情,並喊話衛福部暫緩本次修法。邱正宏表示,執政常說「沒有討論就不是民主」,此次衛福部草案僅預告30天,但非急迫性的草...
CTWANT ・ 21 小時前

心疼子瑜赴韓打拚!媽罕談10年心路歷程 「團員互動真相」全說了
TWICE今(22日)起一連2天在高雄開唱,台灣籍團員子瑜的媽媽「Lydia燕玲」,近日罕見拍片透露心路歷程,坦言等了10年才盼到TWICE首次在台灣開唱,「真的太不容易!」她更首度揭開團員們及其家人長期將子瑜視如己出,連節慶與家族旅行都一起過的暖心內幕,讓粉絲ONCE都動容。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