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揭開中聯部的神秘面紗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寫道,中央對外聯絡部(簡稱中聯部)聽起來只是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官僚機構,實際上卻在中國的對外關系領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的任務是建立國際網絡、動員中國的支持者、並有針對性地影響其他國家的輿論風向。 這篇題為《中國共如何暗中操控國際輿論》的評論寫道:
”對中聯部在歐洲的活動進行一番系統性分析後不難看出,從本世紀初期,尤其是習近平上任之後,中聯部明顯加強了在歐洲的活動力度。今天,中聯部同歐洲150個政建立了聯系,網絡遍及幾乎歐洲所有國家。中聯部還定期組織會議、互訪、研討會以及培訓活動。中聯部在歐洲建立的關系網絡中,不僅包括執政和反對,也包括智庫、媒體和經濟協會。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聯部明顯在聚焦歐洲各國議會中的關鍵性人物。鑑於當下有關中國的討論越來越具批判性,中聯部此舉想必是希望強化親華派的聲音。
中聯部的行動策略非常靈活,隨時可以根據各國政治環境的不同進行調整。在德國,它的工作重點是社民和基民盟等大。在英國,則以經濟精英和商業組織為主要合作伙伴。而在捷克,中聯部會對一些人脈廣泛的商人提供支持。2008年,由於捷克對西藏的人權狀況提出批評,中捷關系一度跌至冰點,而中聯部則在努力緩和雙邊的政治關系。正是基於這種靈活性,使中聯部有能力強化中國的國際參與,同時還能在歐洲推動北京的經濟和政治議程。
中聯部不僅會利用它的關系網來推動北京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還會借助這一關系網有的放矢地在歐洲公共輿論中傳播中國式的敘事和話語權。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不再只追求物質層面的增長,而是更加關注所謂‘話語權’的擴張。今日的中國已經放棄了以往的防御性公關策略,即只對國際社會的批評做出反應,力求減少損失。而是會選擇主動出擊,將中國的政治制度描繪成合法且更為成功的一種民主模式,是西方模式的替代性方案。”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通過策劃訪問與交流活動,中聯部系統性的向歐洲政界和輿論界傳播中國的官方敘事,也會鼓勵相關人士在國際媒體上為北京背書。
“出於面向中國國內的宣傳目的,中聯部也會有針對性地同歐洲的共進行接觸,盡管這些政在所在國家幾乎毫無政治影響力可言。來自這些政的友好言論,或許從歐洲人角度而言純屬禮節性表述,但會被作為開展國內宣傳的政治資本。中聯部的滲透和影響力問題之所以如此敏感,恰恰在於它的靈活性和多面性:它時而搞政交流,時而接待外國代表團來訪,時而又會暗中進行政治撮合。有鑑於此,歐洲的政治人物、政府官員和學者們都應捫心自問:談判中的中方代表到底是什麼來頭?他代表的是何方利益?自己的言論是否會在歐洲或中國的媒體中被人利用?
中聯部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全球性的權力轉移,並不僅局限於經濟和軍事領域,這同時也是一場影響公共輿論話語權和解釋權的競爭。”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寫道,在基礎科學研究和某些工程技術領域,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趕超西方。這也使西方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
“一方面,西方擔心他們的技術被竊取,也擔心間諜活動以及研究成果被用於軍事目的,畢竟中國是一個正在同俄羅斯和伊朗開展合作的國家。過去幾年,多個國家的情報機構就對華合作發出警報,絕非空穴來風。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也期待能夠分享中國科技進步的成果。例如,想要在核聚變或電動車研發方面跟上時代腳步,密切關注中國的最新動向顯然是個明智的選擇。
當然,在軍事相關領域,如無人機或武器系統研發,暫時不同中國開展合作的道理也不言而喻。但是,不涉及軍事的非敏感領域還有許多,例如地表深層探測、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植物新物種研究,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對雙方都有利,而且也完全沒必要時刻提高警惕。
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國同西方的激烈對抗很有可能會持續很久。而在烏克蘭或台灣問題上,中西方的對抗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激化。而開展學術合作,則可以為在技術層面上保持溝通渠道提供一種選項,從而建立起個人層面上的信任和理解。但做到這一步,仍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當然也不應對這類合作抱持過高期待。對西方而言,在可預見的未來,同中國的科技合作仍將是險象環生的‘走鋼絲’行為。在可能的情形下,還是應盡量優先考慮亞洲的其他伙伴,韓國、日本和台灣等國同樣擁有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卻不存在像中國那樣的政治風險。”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對美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 北京:反制是正當防衛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1日電)中國對美祭出反制措施,14日起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中國商務部表示,這是對美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反制措施,屬於正當防衛,期盼透過平等磋商與合作解決問題。
中央社 ・ 1 天前大陸懸賞台灣18名心戰大隊線索 國防部:手法粗糙拙劣 動機昭然若揭
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11日發佈懸賞通告,對外徵求18名台灣「政治作戰局心戰大隊」的「犯罪」線索。對此,國防部回應,此舉充分展現極權政體的霸道與顢頇思維,目的在於分化國人、矮化我國政府,意圖實施認知作戰,手法粗糙拙劣,動機昭然若揭。國防部呼籲國人明辨是非,勿受假訊息與心理操作影響!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中國廈門公安懸賞抓台軍「心戰大隊」!國防部:認知作戰 攻擊伎倆技窮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中國大陸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今(11)日發布懸賞公告,徵集18名台灣軍方「政治作戰局心理作戰大隊」(簡稱「心戰大隊」)核...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中懸賞我國「心戰大隊」 國防部:認知作戰意圖明顯、手法拙劣
中國再出招,福建省廈門公安局發布懸賞公告,宣稱掌握我軍方「心戰大隊」18名人員的資料,呼籲民眾提供相關線索,懸賞金1萬元人民幣。對此,我國國防部今(11)日回應指出這是「認知作戰」、意圖分化國人,且手
台視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台中最美排水溝! 清水米粉寮大排欒樹披彩衣
時序入秋,台中市清水米粉寮大排水溝欒樹逐漸轉色,綿延約2公里樹木披上彩衣,初秋時節,目前整排欒樹綠葉逐漸轉為紅褐色,樹海綿延相當壯觀,連假期間吸引民眾悠閒漫步拍照,欣賞欒樹之美。清水米粉寮大排水溝被喻為台中最美的排水溝,排水溝兩側種植逾百棵台灣欒樹,每年秋風吹起,欒樹葉片會由綠轉黃色,結果時逐漸轉為
自由時報 ・ 1 天前新竹縣在地文化扎根有成 「竹風縣藝」奪英國FADA金獎
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為推廣公共文化平權,自2022年起執行的「竹風縣藝」展演計畫,榮獲2025年英國 Future Art & Design Award(FADA)的展覽與活動概念設計類金獎,肯定新竹縣深耕社區的文化創意實力。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秉持「以有限資源創造最大效益」的精
自由時報 ・ 1 天前馬查多獲和平獎 聯合國:反映委內瑞拉人對民主追求
(中央社奧斯陸10日綜合外電報導)南美國家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今天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她表示自己聽聞消息時感到「震驚」。聯合國則說,她的獲獎反映委國人民對民主的渴求。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北韓總理會談 李強:支持符合國情發展道路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1日電)中國國務院李強今天上午在北韓平壤與北韓勞動中央政治局常委、內閣總理朴泰成會談。李強表示,支持北韓勞動帶領人民走符合國情發展道路、落實兩兩國最高領導人共識。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母冷藏愛女遺體20年!她勒斃女兒藏屍廚房冷凍櫃 自首揭駭人真相
根據《週刊女性PRIME》報導,警方到場時,在森惠子家中1樓廚房的家用冰箱旁,發現一台大型商用冷凍櫃。冷凍櫃高約85公分、寬95公分、深60公分,容量達205公升,足以存放整塊肉品或大型魚類。當警方打開上掀式門把檢查時,從毛毯縫隙間隱約可見人類指尖。警方將整台冷凍櫃移至...
CTWANT ・ 1 天前


印度杜爾迦女神節現川普「惡魔像」 居民喊:他的政策是現代惡魔
根據《CNN》的報導,這座雕像的出現不僅是宗教節日的創意展示,更帶有濃厚的政治諷刺意味。穆爾希達巴德市杜爾迦女神節組委會成員桑傑巴薩克表示,「印度和美國曾經關係良好,但自川普上台後,他試圖壓制印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川普描繪成被杜爾迦女神征服的惡魔。」作為印...
CTWANT ・ 1 天前
Qualcomm因收購以色列Autotalks遭中國調查,跨境併購可能再陷地緣政治漩渦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稍早宣布,已對美國晶片業者Qualcomm展開反壟斷調查,原因是該公司在收購以色列車用安全晶片設計業者Autotalks的過程中,未依規定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而這情況,再次凸顯當前科技業者在中美對抗與國際監管高壓之下的複雜處境。
Mashdigi ・ 1 天前許家豪專欄-股市紛創新高後的投資下一步
儘管川普貿易戰2.0尚未落幕,但消息面衝擊已有緩和,從最新美國聯準會會議中可看出,關稅影響有望受控,雖然聯準會對外發言淡化市場對積極降息的憧憬,但這恰恰反映穩健基本面支持政策保持彈性。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親子飯店爆奇招!客人退房「贈送青蛙活體當紀念品」惹議 網看傻:根本不是玩具
《現代快報》報導,事件由一名遊客在社群平台發文爆料,指控飯店將活體動物作為退房贈禮,擔心客人未必能妥善照顧,最終導致動物被隨意丟棄。文章一出,引發網友激烈討論。有人直批:「根本不尊重生命」、「小動物不是玩具」、「住的是外地人,怎麼可能帶得回家?」也有部分...
CTWANT ・ 1 天前

德國政府擬放寬歐盟2035「燃油車禁令」
德國汽車業面臨競爭壓力與電動車轉型困境之際,德國政府希望在歐盟層面推動放寬2035年燃油車禁令。總理梅爾茨與副總理克林貝爾在汽車峰會後達成共識,主張為混合動力及合成燃料技術留出發展空間。這一立場贏得產業界與工會支持,但環保組織擔憂此舉或削弱歐洲向電動化轉型的動力。
德國之聲 ・ 1 天前
科技+號誌預警機制 防人車事故
《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與《公路法》修法,政府訂定2030年行人死亡減少30%目標,並要求各縣市建立「以人為本」的通行環境。學者建議,可透過BlueCity系統地磁感應或小範圍路口紅綠燈增設號誌,提前預告該區有行人或駕駛人通過,減少意外發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總教練羅伯斯罕見對大谷翔平說重話!直言:這種表現贏不了世界大賽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擊退費城人闖進國聯冠軍賽,朝著衛冕之路持續邁進,雖然「二刀流」大谷翔平在季後賽以投手身份表現穩定,但打擊表現卻陷入前所未有的超大低潮,對此總教練羅伯斯(Dave Roberts)也罕見的點名愛將說重話,除了表示大谷必須好好檢討在場上的打擊表現,更直言「如果以他那樣的表現,我們在世界大賽是贏不了的。」
FTV Sports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