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在對抗與對話之間尋求平衡
(德國之聲中文網)《科隆城市報》發自北京的報道稱,德國總理梅爾茨原本計劃今年十月訪問中國,但直到今天一直未能成行,而外長瓦德富爾則在起飛前最後一刻臨時取消了訪華行程,因為北京方面除了和中國外長王毅的會談之外,不願為他安排任何其他日程。 在此背景下,德國財長克林拜爾的北京之行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了。這篇題為《克林貝爾在北京走鋼絲》的文章寫道:
“於是,財政部長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就成了首位訪華的德國部長。周四,克林拜爾再次強調了此次出訪的理由:‘我們不應該只是討論中國,而是應該同中國開展對話。’這位現年47歲的部長對德新社表示:‘當今世界上的許多問題,只有同中國合作才能得到解決。’
然而,人們仍有理由質疑,德中雙方開展所謂‘對話’時,他們是否真的在講同一件事情。至遲從習近平出任總書記以來,中國外交官就表現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居高臨下,講話的口徑也越來越高度的一致。尤其在談及人權侵害或不公平競爭等問題時,不僅會被置若罔聞,甚至根本不給對方表達觀點的機會。
前不久,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就對此有過切身體會。過去幾個月當中,這位基民盟政治家曾對中國提出過直言不諱的批評。他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和台灣海峽‘咄咄逼人的行為’,他批評中國政府向俄羅斯提供所謂‘軍民兩用’物資,從而幫助普京能得以繼續其侵烏戰爭。瓦德富爾很快就為他的直率付出了代價:原定今年十月底的訪華行程前,中方給他來了一道名副其實的‘閉門羹’。”
克林拜爾啟程前曾表示,他認為中國政府很喜歡‘不掩飾意見分歧、開誠布公的對話’。從瓦德富爾的經歷來看,克林拜爾的說法顯然需要打上問號。”
《科隆城市報》指出,中德之間實力對比的深刻變化,決定了克林拜爾此次北京之行的艱難程度:德國對中國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而與此同時,德國在一系列關鍵領域已經對中國產生了深度依賴。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德國企業率先開辟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並為推動中國的現代化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現如今,在專制體制的鼎力支持下,中國競爭對手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德國企業。德國企業也對此有著切身體會:以前是紅地毯待遇,現在幾乎無人問津,甚至還往往遭遇各類貿易壁壘。
對於上述問題,克林拜爾及其包括銀行和保險業代表在內的隨行經濟代表團想必會在德中財金對話中有所提及。但北京會對相關批評做出回應嗎?幾乎沒有可能。相反,北京將會嘗試利用聯邦政府內的各種矛盾。‘分而治之’是的慣用伎倆。此前的德國政府就已有過這類經歷,綠籍德國前外長貝爾伯克在北京遭到冷遇的同時,前總理肖爾茨則得到了相對熱情的接待。對待歐盟也同樣如此,北京一方面對布魯塞爾不屑一顧,另一方面卻在極力挑撥個別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
有鑑於此,德國政府如果能在對華政策問題上發出共同的聲音顯得至關重要。克林拜爾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表示此次訪華前已同總理府、外交部以及布魯塞爾歐盟代表進行了密切的溝通。”
克林拜爾率先訪華 凸顯德中關系的復雜性
《維澤信使報》文章認為,德國新政府首位訪華的高級官員,既不是總理,也不是外長,而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克林拜爾,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當前德中關系的“復雜性”。
“德國高層政治家出訪中國,都會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中國不喜歡來自西方的教師爺,但與此同時,有些話題卻是德國政治家無法回避的。中國常常因嚴重侵犯人權而受到批評,而西方訪客還必須就台灣問題表明立場。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盡管過去幾十年來,這座島嶼一直由民選政府所治理。
另一個議題則是中國在俄羅斯侵烏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克林拜爾表示:‘我會向中國傳遞這樣的信號:我們認為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希望中國能向俄羅斯施加壓力,盡快結束這場違反國際法的戰爭。’一般認為,中國對俄羅斯擁有極大的影響力。本月初,中國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剛剛在北京會晤了來訪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
瓦德富爾取消訪華行程,而總理梅爾茨恐怕明年才會訪問北京。在此大背景下,有人批評克林拜爾此次北京之行是社民在搞影子外交。隨同克林拜爾一道訪華的還有一個較大規模代表團,代表團成員將出席德國社民同中國共的傳統對話活動。有人擔心,中方會將兩對話活動包裝成政府磋商的形式以此在執政聯盟伙伴間制造更多芥蒂。”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其他人也在看

印尼中爪哇省連日豪雨釀山崩 增至6死17失蹤
(中央社雅加達15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尼中爪哇省(Central Java)近來持續降下豪雨,並在13日發生山崩掩埋多間民房的慘劇,當地媒體今天指出,這起事件已經造成6人喪命、17人失蹤。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北港百年糖廠迎新生!《光之祥雲》啟用在即 全台首座大型玻璃公共藝術點亮文化廊帶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北港糖廠即將以全新面貌再度亮相,縣府攜手出身雲林的藝術家楊士毅於「北港1
互傳媒 ・ 1 天前
長平觀察: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爭議事件中的粗言穢語
在所謂民族大義面前,髒話是否更有力量?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觀察了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爭議事件中的粗言穢語,警醒政治暴力語言對年輕人的示範作用。
德國之聲 ・ 18 小時前
喝到「彈簧」?知名飲料店商品疑出現「封口機零件」
手搖飲在許多台灣人的生活中,實在不可或缺。不過有一名消費者在網路上分享,近期在一間知名飲料店買飲品,喝完才發現杯子裡出現類似彈簧的異物,讓他感到十分驚訝。對此店家在得知消息後向當事人致歉,並承諾將全力...
華視 ・ 1 天前
演唱會門票「留給外國人」挨批 黃捷籲交通部:不該犧牲國人權益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我國演唱會經濟蓬勃發展,台北大巨蛋、林口體育館、高雄世運主場館等,均為韓團開唱的熱門選項。不過,交通部陳世凱近日提出,明(2026)年將保留大型演唱會部分票券給國外旅行社,以吸引觀光客振興國旅,引發許多追星族不滿。對此,民進立委黃捷呼籲,不應犧牲我國粉絲權益,她將持續與交通部溝通。
民視 ・ 1 天前

北車站移工義診 陪伴在異鄉安心打拚
近年來,台北市移工人數逐年增加,他們離鄉背井在台打拚,健康是本錢,但經常因時間或語言溝通因素延遲就醫,慈濟與台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合作,一年會舉辦四場健康關懷活動。今年的最後一場在11月上旬進行,...
大愛電視 ・ 1 天前
中國網路AI微短劇爆紅 低成本高收益成新寵
在中國,一場由人工智能推動的「微短劇革命」正迅速改變網絡內容生態。這類短劇無需演員或攝影棚,AI僅需數小時便能生成由俊男美女主演、情節誇張的「狗血」故事,點擊量輕易突破百萬。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前環保署長林俊義辭世 彭啓明細數貢獻:表達最深的敬意
前環保署長林俊義13日辭世,享壽87歲。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得知林俊義前署長離世,我深感不捨與哀痛」,並細數林俊義在帶領環保署時期的貢獻,包括:建立事業廢棄物管制制度、推動多項關鍵環境法規、啟動二仁溪整治等,都是在他的努力下逐步建立,「向他表達最深的敬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BBC就剪輯特朗普演說道歉 但拒絕賠償要求
BBC就其《廣角鏡》(Panorama)節目剪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演說片段一事,向特朗普道歉並表明不再播出涉事報導,但拒絕了他的賠償要求。記者分析BBC提出三大論點反駁特朗普的索賠要求,律師團隊認為誹謗指控難以立案。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爭議繼續升級 中日互召大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日外交齟齬持續升級。中國外交部13日召見日本大使,要求高市早苗撤回該發言。日方則重申,對台立場沒有改變,呼籲北京對駐大阪領事薛劍的激進發言采取行動,並召見了中國駐日大使。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國家隊護盤 1,700億銀彈上膛
台股14日重挫506點,國家隊兵分三路救援台股,包括一、八大公股行庫出手買超133億元,今年單日第四高;二、勞動基金運用局宣布釋出500億元委外代操,最快明年2月後可撥款入市;三、包括上述500億元,待撥護盤銀彈近1,700億元上膛。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德國暫不恢復兵役 但18歲男性需接受強制征兵體檢
盡管德國聯邦國防軍迫切需要數萬名新兵,德國暫不會恢復義務兵役制。經數月拉鋸,執政達成一致:新的兵役制度首先以自願為基礎。但未來所有年滿18歲的年輕男性將必須參加強制性征兵體檢。
德國之聲 ・ 1 天前影/龜吼漁港黃金果4顆988名嘴批坑殺 攤商反擊賣多年:明碼實價
深媒體人彭華幹昨在臉書發文指出,他的朋友日前陪僑胞返台旅遊時,在萬里區龜吼漁港的水果攤購「黃金果」,4顆要價988元,質...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宜縣獲全國農村再生績效考評第一名 以「里山倡議」打造永續農村典範
宜蘭縣政府以卓越的行政效能與創新推動策略,於行政院農業部水土保持署辦理的「全國社區農村再生績效考評」中,榮獲全國第一名及績優甲等佳績,展現宜蘭在農村再生政策推動上的深厚實力與地方特色。宜蘭縣政府表示,此次榮獲全國第一名,是縣府團隊與全縣157個農村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宜蘭以「環保立縣、觀光發展、文化紮根」為施政理念,長期推動「里山倡議」為主軸的農村再生策略,透過社區參與、跨域整合與永續創新,成功打造兼具生態保育、產業活化與文化保存的現代農村。行政效率卓越 執行率高達九成以上113年度宜蘭縣辦理農村總合發展計畫、社區農村再生輔導計畫與年度執行計畫,經費執行率達92.52%,所有案件均無展延或取消,充分展現縣府行政效能與計畫管理能力。縣府更透過提前編列預算、滾動檢視提案,確保工程與輔導案件如期完成,成為推動農村再生行政執行的標竿。創新發展成果亮眼 躍升全國及國際舞台宜蘭縣以「里山倡議」為核心,加入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IPSI)連續兩年有案例入選國際IPSI示範案例,並推動生態農村與有機農業示範區,蘇澳鎮朝陽社區與頭城鎮港口社區更成為全國首位由社區經營主體的「有機農業促進區」。在競賽表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南投信義鄉長選舉 4強爭霸
信義鄉鄉長選舉,由於鄉長全志堅2任屆滿,加上他官司纏身,讓原鄉的議員、鄉長選情生變,目前有4人將角逐鄉長,包括信義鄉公所建設課技士松學海、國軍神祕部隊「後備山地連」連長史慶昇、台中市原民會前主委全秋雄及南投縣原民處文教觀旅科長何明德,幾乎都是泛藍,不過全秋雄遊走藍綠較具爭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財劃法再修 張麗善:只是恢復原來預算規定
立法院昨天三讀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行政院長卓榮泰批在野再次修惡財劃法,將危害政府施政穩定性,行政院將尋求憲政救濟。雲林縣長張麗善反問卓揆「有完沒完?這樣下去人民才是真的苦」,她說,拿到權力的人都想把權力握在手上,應站在百姓立場思考才是人民之福。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職場達人-溫宏駿推穩定幣 要作台灣先驅者
全球幣圈今年的最大熱點,肯定是穩定幣在美國取得法規的護身,由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換到產業面,因為穩定幣議題,台灣新創和美國公開資本市場直接連上,有穩定幣發行商Circle(那斯達克股票代號:CRCL)的台灣原始股東,有穩定幣跨國支付里程架構的奧丁丁集團OBOOK Holdings Inc.在那斯達克直接掛牌上市(股票代號:OWLS)。
工商時報 ・ 1 天前
七大公協會遺憾修法 經部挺業界
立法院三讀通過光電加嚴環評修法,未來大型光電或敏感區設置全部強制環評,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昨聯合發表聲明,對政策未充分討論就倉促通過「深感遺憾」,怒批台灣「政治凌駕一切」,讓光電成為政策角力犧牲者。經濟部也聲明挺業界,指修法不能打擊綠能。環團直言,此次修法恐怕會卡死想透過光電自用或收益的社區及農民,也未納入問題頻傳的室內型漁電共生,是失敗的修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