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忘東忘西怎麼辦?日本名醫曝「健腦關鍵」:做到2件事才重要
大腦是人體重要器官,許多人會透過保健品來健腦,但究竟什麼方法最有效?日本腦神經專科醫師岩立康男於《遺忘力 大腦最強本能》一書中,解析「記憶的本質」和「記憶被刪除的過程」,帶領讀者察覺能忘的記憶、不好的記憶,以及找到維持「不該忘記的記憶」方法,打造能夠遺忘的大腦。以下為原書摘文:
睡眠影響大腦壽命
「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是減輕大腦疲勞最有效的方法,但毫無疑問,睡眠對於「大腦的休息」極其重要。儘管存在被掠食者捕獲的風險,但所有擁有大腦的動物都沒有進化到無需睡眠就能生存。這是為什麼?
因為如果沒有睡眠,神經膠質細胞就無法維持大腦的運轉。神經膠質細胞負責為神經元提供營養和排泄廢物,來支撐大腦中的神經元,但它們只能在夜間睡眠時充分活動。為了讓維護大腦的神經膠質細胞發揮作用,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睡眠也是「記憶維護」的時間。使記憶定型的工作,包括與記憶相關的蛋白質合成,都是在夜間睡眠期間進行的。蛋白質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在細胞內稱為內質網的地方正確折疊來發揮作用的。
當人睡眠不足時,內質網就無法正常工作,蛋白質折疊也無法順利進行,劣化的蛋白質會開始積累,使記憶的形成困難重重。另外,內質網壓力的加速也會導致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死亡,這同樣會損害記憶的形成。
此外,已知以星形膠質細胞為中心的腦內廢物排出系統「膠狀淋巴系統」,也是在夜間睡眠期間活化。如果沒有這個系統,舊的、錯誤折疊的劣化蛋白質就會在大腦中聚集和積累,直接成為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因子。這些劣化蛋白質等廢物的積累,與死去的細胞一樣,會引起慢性發炎,導致神經元細胞加速死亡。
睡眠可以說是維持大腦健康和記憶力的核心時間。所有哺乳動物都有充分的理由冒著被掠食者捕獲的風險,來獲得充足的睡眠。
3大營養素強健大腦
從保養大腦的角度來看,不僅是睡眠,「飲食」也很重要。也許是因為飲食的重要性已為人所知,只要搜尋「記憶力」這個關鍵字,就會跳出很多「對大腦有益的健康食品」、「提升記憶力的食物」等廣告。這些東西真的有效嗎? 想必許多人都抱持著期待和疑慮。
當然,這些產品能帶來的效果千差萬別,必須謹慎。那麼,為了接近本書所強調的「確保必要記憶的同時,逐漸消除可以遺忘的記憶」的理想狀態,我們應該透過飲食來補充什麼呢?
首先是「脂質」。大腦的細胞富含非常細小的突起,保持它們的形狀需要大量的脂質,而這些脂質是組成細胞膜的成分。雖然人們傾向用減肥等方式避免攝取脂質,但適量食用含有脂質的食物對維持大腦功能很有效果。
作為細胞膜的成分,脂質中的「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尤其重要,服用這類補充劑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當身體富含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時,細胞膜的靈活性和流動性就會提高。儘管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根據報告指出,讓腦功能障礙患者和腦部成長階段的孩童攝取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除非是非常極端的攝取方式,多吃一點omega-3 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絕對不會有負面影響。
除了脂質之外,「蛋白質」也是必需元素,因為它是創造記憶的基礎。作為構成記憶的材料,我們必須攝取胺基酸,尤其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胺基酸」。肉、魚、蛋、乳製品和大豆等食物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要好好攝取。
此外,作為神經元唯一能量來源的「葡萄糖」也需要適當補充。只有從葡萄糖中獲取能量,才能讓神經膠質細胞運作,支持神經元的電流活動。這就是為什麼大腦是一個超乎想像的大胃王,消耗了全身所用葡萄糖的25%。
所以,為了讓你的大腦發揮最佳狀態,最好適當攝取碳水化合物。最近很流行限醣飲食來減肥,但攝取量過少會對大腦造成嚴重影響,思考能力和記憶力也會下降,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只有在攝取「過量」時才會成為壞人。
目前為止提到的「脂質」、「蛋白質」和「醣類」(碳水化合物),被稱為三大營養素,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營養素,也是記憶力極其重要的元素。所以無須採取特殊的飲食限制,要在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
順帶一提,少突膠質細胞的代謝負荷很大,需要龐大的能量,得適當攝取營養物質以保護少突膠質細胞。但為此所需的神經酰胺這種物質,很難從腸道吸收,幾乎不被腦內使用。少突膠質細胞消耗的神經酰胺,大多數是利用其自身細胞內的蛋白質和酶合成的。
也就是說,即使服用大量的神經酰胺補充劑,也完全沒有效用。就算服用膠原蛋白補充劑來保養皮膚和膝軟骨,很多時候都沒被吸收,毫無用處。重要的是,這些生物成分必須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時候合成。
均衡飲食才能保護少突膠質細胞,包括脂質、蛋白質以及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神經酰胺,相較於過去,任何食材在現代社會都很容易取得,除非極度偏頗的飲食習慣,與其在飲食上加加減減,不如重視飲食平衡。補充劑終究只是輔助,改善飲食習慣的平衡才是首要。
(本文摘自/遺忘力 大腦最強本能:忘掉想忘的,記得該記的,重新校正腦力健康/高寶書版)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戀愛時大腦會產生什麼變化?醫揭「4激素」狂分泌:真愛出現在熱戀後
「健忘」代表大腦正在進步!日本醫教「2招健腦法」別回想過去經驗 | Uho優活健康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常常忘東忘西怎麼辦?日本名醫曝「健腦關鍵」:做到2件事才重要
其他人也在看

痛啊!企業老闆尿尿咖啡色又卡1.8公分結石 險敗血症
尿色像咖啡可不是小事!70歲陳姓男子為中部知名塑膠射出工廠老闆,長年忙於事業忽略健康,近日發現排尿困難、尿味又臭又濃、顏色深如咖啡,驚覺異常緊急就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德祺指出,經檢查發現,陳先生左側輸尿管被一顆約1.8公分的結石卡住,造成嚴重腎水腫與輸尿管彎曲,若再拖延恐引發腎功能受損甚至敗血症,所幸透過軟式輸尿管鏡結石碎除手術,順利清除結石、保住腎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人類遠古基因復活! 科學家用CRISPR成功逆轉痛風關鍵機制
痛風源於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累積,而尿酸本應由尿酸酶(uricase)分解。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在約2000萬年前喪失了此基因。科學家推測,高尿酸在遠古時期能幫助靈長類將果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能量,是一種「演化的幸運」,如今卻成了現代疾病的根源。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網站報導,為挑戰此一演化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英國爆「致命黴菌」蔓延72家醫院:90天內6成死亡 傳染力強、可潛伏多年
許多黴菌無色無味,卻會對身體帶來致命殺傷力,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一份機密文件顯示名為「耳念珠菌(Candidozyma auris)」的高致死黴菌正在悄悄擴散,醫院調查發現,這種真菌很難從物體表面清除,包括暖氣葉片、窗台和醫療設備上都有痕跡,且對多種抗真菌藥物逐漸產生抗藥性,對於免疫系統脆弱的病患恐有致命風險。
鏡報 ・ 16 小時前權威研究推翻「麩質敏感」迷思 多數腹脹不適與麩質無關
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一篇刊於10月22日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最新權威研究指出,廣為人知的「麩質敏感」(gluten sensitivity),在大多數情況下,其症狀並非由麩質(gluten)本身所引起。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83年!榮登全球婚齡最長 美國百歲人瑞揭夫妻相守之道
美國邁阿密1對都已是百歲人瑞的老夫妻結婚已83年,榮登「全球婚齡最長夫妻」的新紀錄保持人。他們表示,維繫婚姻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深愛彼此」。107歲的愛蓮娜‧吉廷斯(Eleanor Gittens)接受長壽研究網站LongeviQuest 訪問時說:「我們彼此相愛。」108歲的丈夫萊爾‧吉廷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吃到芬普尼蛋怎辦?毒物醫:1招加速排毒 天天吃要小心
食藥署9日公布彰化一處蛋雞場經檢驗發現農藥芬普尼代謝物含量超標,15萬顆雞蛋流入9縣市。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芬普尼為可能致癌物質,過去誤食病例,多是輕微頭痛、頭暈不適,多喝水能幫助排出體外,但很多人天天吃蛋,就擔心「排的速度追不上吃進去的速度」,早點釐清汙染源,是有必要的。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高雄跨年《2026雄嗨趴》卡司超豪華 告五人壓軸倒數,八三夭熱力接棒
告五人連續兩年登上高雄跨年舞台,他們表示:「每年跨年演出都像是一種陪伴,特別期待能與哈瓜們在高雄相見,到時候一定要一起大聲歡唱、開心迎接新的一年。」擔任跨後演出的八三夭說:「每次回到高雄,都能感受到南部觀眾最熱情的能量與支持,也能順便回味我們最懷念的高雄...
CTWANT ・ 11 小時前美參議院通過臨時法案審議!美政府重啟邁出關鍵一步
美國參議院在美國時間9日推動一項旨在重啟聯邦政府、結束長達40天的政府停擺的法案,在當天深夜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的投票,推動對該支出措施的審議,此為美政府邁向開門的關鍵一步。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賴總統宣布組觀光國家隊 南投縣長許淑華建議扭轉國旅太貴觀感
針對總統賴清德日前出席台北國際旅展宣布將組「觀光國家隊」,推動台灣整體觀光發展,南投縣長許淑華今(10日)表示,許多民眾認為國旅太貴,紛紛跑到國外旅遊,但事實上國內也有許多平價實惠旅遊,政府要推動觀光產業,交通部觀光署第一件事應加強宣導扭轉國旅太貴觀感,並多編列預算支持各縣市的季節性觀光活動,加強振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顛覆醫學常識! 研究發現每天1杯咖啡 可減少心房顫動風險
1項由美國和澳洲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咖啡可保護心臟免受心房顫動的侵害。心房顫動是1種可能導致中風和心臟衰竭的疾病。此實驗結果與醫學傳統觀點相悖,醫生與患者普遍認為咖啡會加重心律不整。根據《NEW ATLAS》報導,此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澳洲阿德萊德(Adel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台鐵埔心-楊梅平交道區間車撞機車 24列上班時段大誤點
桃園市楊梅區1名機車騎士今(10)日上午6時32分行經台鐵埔心-楊梅間東正線瑞塘里平交道時不慎滑倒,該騎士由路人協助緊急拉離,機車則遭1107次區間車撞及,該區間一度以單線運轉,已於8時01分排除,並恢復雙線行車,共影響24列次、369分鐘。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颱風假影響普發現金入帳? 財金公司:原則上領得到
普發現金1萬元從今(10)日開始全面開放登記,對於鳳凰來勢洶洶,有立委問到,如果放颱風假是否會影響到入帳?財金公司董事長林國良表示,原則上都可以領得到,但有些較為小型的金融機構,批次作業可能會延後。
公視新聞網 ・ 9 小時前胸悶、心悸,心臟卻沒問題? 小心「胃心症候群」作怪,4指標分辨是胃痛還是心痛
你是否曾胸悶、心悸,心臟卻查不出原因?你可能罹患的是「胃心症候群」,什麼是胃心症候群?腸胃道生病為何會影響胸腔和心臟? 50多歲楊先生是一名業務主管,白天喝咖啡,晚上時常要加班應酬,平時會服用降血壓及血脂藥物控制。身材微胖的他,血糖也偏高,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卻未多加理會。 但最近1個月來,楊先生常感到胸悶不適,尤其吃完宵夜,半夜更是胸口痛得厲害,到心臟科檢查卻沒問題,反而醫生開了胃藥後,症狀稍有緩解。直到他進一步到腸胃科詳細問診、檢查,才確認是嚴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胸悶不適,是典型的「胃心症候群」,除給予強效胃藥,也請他減重、改變飲食習慣,症狀逐漸獲得改善。 什麼是胃心症候群? 「胃心症候群」指的是因腸胃功能異常,而引起的心臟不適。有研究指出,約5~10%心悸胸悶患者,實際上來自胃部問題。 成美診所院長、腸胃肝膽科醫師陳炳諴解釋,胸腔和腹腔之間遍布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當腸胃不適、附近神經受到刺激,心臟容易連帶受到影響,引起胸悶、胸痛、心悸等。 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胃發炎、胃潰瘍等,都有可能造成胃心症候群,又以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發作時會刺激食道黏膜和附近分布的神經,可能引起胸口灼熱、心
康健雜誌 ・ 21 小時前
ATEEZ暌違3年炸台!預告打造感官盛宴 粉絲搶票預備
韓國人氣男團ATEEZ將於明年1月24日登陸台北,舉辦全新世界巡迴演唱會「IN YOUR FANTASY」台北站!這也是他們相隔近3年後再度來台開唱,讓全台ATINY(官方粉絲名)興奮不已。
鏡報 ・ 11 小時前
15萬顆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 專家揭「3大汙染來源」
民眾日常飲食中少不了雞蛋,不過近期有15萬顆市售雞蛋被驗出農藥殘留「芬普尼」。至於對人體的影響部分,專家指出,芬普尼被美國環保署列為C級人體致癌物質,也可能與甲狀腺惡性或良性腫瘤有關。專家分析,雞蛋會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水喝太多恐傷身?醫示警「尿液變透明」藏4危機:腎臟撐不住
水喝到尿變透明,就代表健康嗎?小心是腎臟在求救!泌尿科醫師王士綱解釋,尿液的顏色,確實是身體代謝與腎臟功能的指標,但如果尿液顏色長期呈現「完全透明」,反而可能是喝水過量、腎臟超出負荷的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輕熟女不明原因自發性高潮 竟是外陰前庭神經炎惹禍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高雄報導 圖:張民傑診所院長張民傑醫師/本報資料照片 有一位辦公室行政人員,經常坐在辦公桌工作時,會突然間自發性高潮,這種狀況一再發生讓她非常困擾。張民傑診
好醫師新聞網 ・ 2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奪命!譚敦慈:魚這樣吃恐成最毒習慣 7症狀像感冒卻奪命
以〈奢求〉等歌曲深植人心的59歲情歌女神坣娜,驚傳於10/14病逝。外界一度猜測是紅斑性狼瘡或胰臟癌奪命,但她摯愛的猶太裔富商老公薛智偉今(31)日悲痛證實,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他透露,4年多前坣
健康2.0 ・ 15 小時前
以為很健康其實傷肝!營養師點名「3種食物」最容易吃出脂肪肝 香蕉也中招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一些損傷,也很少會出現自覺症狀。因此,當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許多人認為:「我不喝酒,所以肝臟沒問題。」然而,造成肝臟負擔的並不僅僅是酒精。近年來,由於飲食過量與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肝臟堆積脂肪、形成「脂肪肝」的人數正在增加。因此,營養師佐藤久美將介紹幾種對肝臟不利的「意外食物」,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攝取頻率,並作為調整飲食習慣的契機。 肝臟容易受損的飲食習慣與高風險食物 1、水果(含罐頭、果汁).水果含有較多糖分,過量會在肝臟轉化為中性脂肪,增加脂肪肝與肥胖風險。.罐頭水果含糖漿,糖分更高。.果汁(即使100%純果汁)若不控制量,容易攝取過量糖分。▲建議:每日約 200g(如 2 顆橘子),避免以水果取代正餐或蔬菜。 2、甜麵包高熱量、高糖、高脂肪,若當主食吃,會造成肝臟脂肪累積。▲建議:.主食優先選擇吐司、法國麵包等低糖版本。.甜麵包當成偶爾的點心,並在當日增加活動量消耗。 3、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過量會導致脂肪囤積與肝功能下降。▲建議:每週 1-2 次為宜,並搭配清淡飲食。 其他需注意的飲食與飲品 高糖飲料與酒精.酒精:肝臟負責分解
常春月刊 ・ 4 天前
德國最新研究:早餐「這樣吃」熱量燃燒多2倍!吃對早餐防生病
不吃早餐卻把晚餐吃得像國王嗎?德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得遲緩,研究還發現,即使攝取相同熱量的食物,若選擇在早上食用,燃燒的卡路里會比晚上多出兩倍,專家建議無論是否正在
健康2.0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