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讚高市早苗內閣名單 搞好日本經濟是執政穩定與否前提
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昨天(21日)被國會指名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並完成組閣。國策研究院今天(22日)舉辦座談會探討高市早苗上任後的台日關係,多位專家學者誇讚內閣兼具經驗老道跟耳目一新的人選,看好高市早苗的執政之路。
國策研究院22日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日本首相指名選舉暨對台日關係影響」座談會,由當代日本研究學會會長王宏仁擔任主持人,邀請到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副會長何思慎、常務監事楊鈞池、秘書長劉奇峯、前會長郭育仁等人出席座談。
李鎮宇指出,高市早苗自從當選自民第29任總裁以來,日股漲了7%,日經指數逼近5萬點大關,他從沒看過任何日本新任首相人選出爐後,市場反應如此樂觀。
何思慎認為,高市早苗內閣必須回應日本社會對經濟發展的期待,如果缺乏經濟方面的執政表現,高市早苗的內閣沒辦法走得太遠。
關於日本新任內閣名單,劉奇峯認為,曾擔任防衛大臣的木原稔專長在於情報協調跟危機應變,由他出任內閣官房長官具有穩定行政群的作用;另外,劉奇峯指出,赤澤亮正在過去一年來是日本對美關稅談判的主導者,由他出任經濟產業大臣將有助於穩定日本對美經濟關係,此外,他認為,年僅42歲的美日混血政治人物小野田紀美出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主導知識產權保護及關鍵技術審查等工作,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人事安排。劉奇峯說:『(原音)總而言之,我覺得高市的新內閣展現出團結內幹部的氣息,而有助於未來在外交安保政策上,高市本人曾任經濟安保大臣,所以她曾經也推動《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對半導體、AI、量子等技術的出口管制跟投資管制的經驗都非常豐富,所以,我想,她的外交思維將受到她過去經驗的影響,會把她所謂一直強化的技術主權推向外交的主要的agenda(政策方針)。』
關於新任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楊鈞池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日本政府曾公開捐贈疫苗給台灣,當時的外務大臣就是茂木敏充,楊鈞池相信,茂木敏充內心把台灣視為重要角色;何思慎也指出,茂木敏充是絕對有能力當首相的優秀人才,他不只英文能力很好,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頗有私交,他相當看好茂木敏充出任外務大臣,並直言,這樣的人事安排是一步好棋。(編輯:許嘉芫)
其他人也在看

高市內閣有2年餘裕 學者曝台日將深化五大安全合作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後,台灣學者普遍認為台日合作將進一步加深。國策研究院副院長、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郭育仁今指出,高市的政治節奏「天時、人事皆有利」,至少2年內沒有大型國政選舉,執政空間寬裕,台日未來可望在海上安全、太空、情報與高科技,以及海底電纜保護等安全領域加速且深化交流。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植入晶片重見光明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目前無法治癒,正常情況下,黃斑部的感光細胞負責產生清晰、細緻和彩色的視覺。當病情發展到地圖狀萎縮階段時,感光細胞會退化並死亡,患者會失去中心視力,這時,直視前方物體,可能會變得模...
大愛電視 ・ 18 小時前日相高市布局官邸人事 國家安全保障局長成最大驚喜
(中央社東京22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配合新內閣上任,也更換首相官邸主要幹部。日媒點出高市與前首相安倍晉三布局人事的相似處,並分析國家安全保障局(NSS)局長的人事是最大「驚喜」。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曾被高市早苗盛讚「我憧憬的女性」! 蔡英文暖送新首相「這段話」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日本執政「自由民主」新魁高市早苗,今(21)日正式於眾議院的首相指名選舉勝選,成功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更是該國史上首位女相。對於這項不容易的成就,我國前總統、曾被高市公開讚譽「我憧憬的女性」的蔡英文,稍早發文表達恭賀,但也提醒「未來的道路將更加艱難」。即便如此,蔡英文仍向高市早苗,分享一段自己珍視的話,並暖心打氣說:「我衷心祝福您一切順利,並展現卓越的領導與風采」。
民視 ・ 1 天前
暴雨狂炸東澳嶺!雨量警戒值達標 台9丁線恐預警封閉
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的雙重影響,宜蘭地區連日降下大雨。今(22)日清晨5時,東澳嶺雨量站24小時累積雨量已達200.5毫米,突破預警封路標準。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台中養豬場疑似非洲豬瘟 關務署持續加強查緝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2日電)台中市梧棲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反應,農業部嚴陣以待防疫情擴散,財政部關務署今天下達各關區,要求加強查緝、絕不鬆懈。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坤達涉閃兵案50萬交保 現身回應:知道很多人對我失望
據了解,坤達與多數藝人相同,15年前透過友人介紹,牽線上閃兵集團,花費新台幣約2、30萬,找來槍手偽造「血壓異常」假病歷,藉此達到免役標準。坤達所屬經紀公司昨也發聲明道歉,表示15年前未能深思熟慮、體認社會責任而錯誤申請免役,辜負社會大眾及粉絲的期望,對此深感自...
CTWANT ・ 17 小時前
我國20年首次!台中驚現非洲豬瘟 盧秀燕:與中央合作避免擴大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農業部今(22)早證實,昨天台中梧棲檢出1例「非洲豬瘟陽性」,這是自從2005年彰化縣發現最後案例,我國首次再次出現新病例。台中動保處及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立即至該豬場,進行移動管制、並且預防性撲殺195頭場內豬隻;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受訪時則表示,這件事情不容小覷、因為養豬業是我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發生這種狀況當然要高度重視。她承諾,將與中央吸收合作,避免此事進一步擴大。
民視 ・ 17 小時前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不會解散國會提早改選 要「果斷進步內閣」
[Newtalk新聞] 昨(21)日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高市早苗在官邸召開第一場記者會時表示,她不會解散國會提前大選,並宣示新政府是「果斷進步內閣」。 在議會內閣制國家,總理或首相為了尋求多數國民支持,有時會在國會議員的任期尚未屆滿時,解散國會提前改選。但結果未必總如執政者預期。剛卸任的石破茂便曾在去年甫當上內閣總理大臣時就曾解散日本眾議院,結果導致當時聯合執政的自民與公明失去眾議院多數席位。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高市早苗首相於21日在首相官邸舉行了就任以來的首次記者會時堅稱:「我們將打造強大的日本經濟,並通過外交和安全保障徹底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她對長期的政治真空表示歉意,並表示:「組建新內閣需要時間。」 高市早苗任命與自民聯合執政的日本維新會國會事務委員會委員長遠藤敬國為首相特別顧問:「我期待他能夠運用他的經驗、人脈和知識,發揮積極作用。」新的聯合政府將進行大幅改革。具體而言,高市將致力於修改法律,以防止首相和內閣大臣的薪水超過其在國會的年度薪資。 高市早苗也將與反對進行政策討論。 她表示:「我們將提高103萬日圓的起徵點,增加稅後收入,並減輕家庭負擔。」「只要不與自
新頭殼 ・ 22 小時前
政最新民調! 民進回升2%.國民支持度下滑
國民魁之爭落幕,但根據最新民調,政支持度不增反減,比起上個月,國民下滑3.3個百分點,加上鄭麗文才剛當選,卻不斷被質疑立場偏向「親中」,尤其日前喊話「九二共識是通關密語」,被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批評...
華視 ・ 20 小時前可寧衛面額一拆10股價漲停 舊股交易至11月5日
又有股票面額進行分拆,證交所公告,可寧衛(8244)股票面額將由每股10元變更為1元,將全面換發股票,舊股票交易到11月5日,分拆後新股預計11月17日上市交易。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
俄烏戰爭停火破局?雙普會喊卡 川普:不想白費力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就烏克蘭戰爭舉行面對面會談的計畫被擱置後,「不想開一場白費力氣的會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非洲豬瘟防疫破功! 卓揆召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補破網
針對台中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陽性事件,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22)日表示,院長卓榮泰將於今天下午2時30分召集主持「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李慧芝指出,農業部在昨(21)晚檢驗結果出爐後,即有向行政院正副院長、秘書長回報檢驗結果及初步評估。卓揆指示農業部長陳駿季立即召開應變會議,確認後續處置方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盧秀燕危險 鄭麗文:內政治明星不只一位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不過,台中市團書記長李中質疑,鄭麗文一直沒表態「不參選總統」,憂心主席想參選總統,國民失去執政機會恐再次上演。對此,鄭麗文今(21)...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國民主席投票率僅39%過低!郭正亮揭主因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18日舉行主席改選,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不過,外傳投票率僅39.46%主因為「員失望」、「沉默抗議」等。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昨(21)日揭露,鄭麗文有告訴他,因為注意到...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綠營反對再修年改法案!羅智強嗆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提案修《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20日也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民進批國民又要反對年金改革,國民立院團今(22)日開記者會反擊,勞保即將破產,...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