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K他命、冰毒、安非他命、大麻真實危害:為何少量也可能猝死?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
近期「毒品驗出多項成分」案件引發熱議,K他命、安非他命、冰毒、大麻等娛樂性用藥的危害再度受關注。本文以專家觀點解析常見毒品對中樞神經、心臟與泌尿系統的影響,揭露「少量無害」迷思與猝死風險,提醒民眾遠離毒害、及早求助。
近期媒體大幅報導「毒品驗出多項成分」相關案件,引發台港馬等地輿論熱議,也讓許多民眾開始重新關注所謂「娛樂性用藥」的真實危害。在網路搜尋中,「K 他命副作用」、「安非他命多可怕」、「大麻 THC 合法嗎」、「毒品驗尿能驗多久」瞬間成為熱門關鍵詞,可見社會對毒品議題並非陌生,但仍存在「少量無害」「只是助興」「能提神不算毒」等迷思。
從醫學觀點來說,這四類常見濫用藥物,都可能影響中樞神經、心血管、呼吸系統與泌尿系統,其中部分更有明確證據可造成永久性器官損傷。以下以專家視角,解析這四種毒品對人體的危害,以及「為什麼有人會突然猝死」。
一、安非他命(Amphetamine)
中樞神經興奮劑
常被誤認為能讓人「精神變好、思緒更清楚」
醫學機轉:
促使腦中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 導致亢奮、心跳加速、血壓升高。
可能造成:
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猝死
高體溫與脫水,嚴重者會橫紋肌溶解 → 腎衰竭
焦慮、幻聽、妄想、攻擊性行為
極強成癮性,戒斷期易出現憂鬱與自殺意念
專家提醒: 台灣法務部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統計,安非他命仍是國內主要濫用藥物之一,且常與酒、咖啡因飲品或其他毒品混用,使風險倍增。
二、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俗稱冰毒)
破壞力比安非他命更強
多國醫學研究證實「長期使用可能造成永久性腦損傷」
醫學研究顯示:
甲基安非他命會造成腦細胞氧化壓力與神經退化,使記憶力與認知能力下降。
臨床上常見:
心悸、胸痛、心臟衰竭
幻覺、偏執、暴力行為
營養不良、免疫下降、皮膚潰爛、全口爛牙(俗稱「冰毒臉」)
危險迷思:
「看起來精神很好、不累、很瘦」
→ 其實是心血管高負荷+長期失眠+器官慢性損壞
三、K他命(Ketamine)
多數年輕族群誤以為「只是助興」「不會上癮」
然而醫療文獻已證實:長期使用可造成「膀胱萎縮,嚴重者需切除」
臨床案例顯示:
許多K他命使用者每天跑廁所上百次、膀胱容量縮小,只能滴尿甚至血尿。醫師無法逆轉器官損害,最終只能進行膀胱切除或導尿改道。
其他症狀包括:
幻覺、時間空間錯亂
行走不穩、昏迷
與酒精、鎮靜劑併用 → 高風險呼吸抑制
搜尋熱點:「K他命多久成癮?」過去研究顯示,少量多次使用即可形成心理依賴,影響工作、學業與人際關係。
四、四氫大麻酚(THC)
大麻中具精神活性成分
網路常流行「大麻比酒安全」「國外合法=沒問題」
但醫學證據指出:
反應時間延長、判斷力下降
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青少年長期使用會影響記憶、學習與 IQ
與酒精並用時,事故與死亡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合法 ≠ 無害,尤其高濃度萃取的大麻製品風險更高。
為什麼有人「突然倒下」或「在浴室猝死」?急診最常見三大致命機轉:
心律不整與心臟猝死
刺激型毒品使心臟跳動失控,可能瞬間停止。高體溫與脫水
體溫飆升導致腎衰竭、休克,來不及送醫就致命。昏迷後吸入性窒息
嘔吐、倒臥水中、沒人發現 → 無法呼吸。
臨床觀察顯示,許多致命情況「不是用很多」,而是「混用、喝酒、在密閉空間暈倒」,往往來不及獲救。
如果身邊的人懷疑吸毒,該怎麼辦?
優先尋求醫療與社福系統協助
不要嘗試自行排毒、戒斷
若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意識模糊一定要「立刻送醫」
台灣有戒癮醫療資源、心理諮商與社工介入,越早處理越能避免悲劇發生。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The Lancet Psychiatry – Cannabis & Psychosis
Journal of Urology – Ketamine-associated cystiti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Drug-induced arrhythmia guidelines
台灣法務部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衛福部食藥署毒品分級說明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原文出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專家解析】K他命、冰毒、安非他命、大麻真實危害:為何少量也可能猝死?
其他人也在看


阿北發燒「雙眼化膿」險失明 醫示警「1月爆5例」!
國際中心/江姿儀報導不少人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時,初期病症輕微時,自行購買感冒藥服用,而沒有及時就醫。近日中國1名55歲男子突感喉嚨痛、還發燒,以為只是小感冒,而自行服用退燒藥。沒想到病情加重、差點失明,緊急就醫後確診「化膿性腦膜炎」,接受手術才保住眼球。
民視 ・ 1 天前

台灣長者逾4成「已進入衰弱前期」 北市衛生局出招救肌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衛院報告,台灣65歲以上長者衰弱盛行率約為5.4%至11%,且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最大的警訊是,高達41.5%已進入衰弱前期。台北市衛生局今(17)日提醒,老人家的肌肉流失常被忽略,但只要能及早發現並搭配適當營養與運動介入,可以有效維持肌力、防止衰弱,關鍵在於要「動得早、動得對」。 在台北市十二行政區當中,大安區...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心梗救命速度升級!科技串聯到院前心電圖判讀 成功救回62人
為了搶救心跳的每一秒,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擴大推動「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去年起攜手屏東縣政府及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共同打造「零距離屏東救心網」,以科技串聯緊急救護與醫療團隊,爭取黃金90分鐘的救命時間,2年內搶救62名病患的生命。
自由時報 ・ 1 天前罪加一條! 砂石車司機吸毒後上工 桃園南下苗栗濫倒廢棄物
苗栗縣造橋鄉自然運動公園,今年7月間遭不肖人士挖坑非法濫倒約5公噸的事業廢棄物,砂石車司機31歲陳姓男子及挖土機駕駛49歲張姓男子當場被逮,警方並查獲安非他命、K他命。檢警查出,陳男犯案前,在桃園吸毒後駕車上工;苗栗地院依犯毒駕罪判處他2個月徒刑。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芬普尼毒蛋管制破功! 石崇良:本週擴大抽驗「這種」雞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出現芬普尼「毒雞蛋」,食藥署原本信誓旦旦,畜牧場已採取全面管控,所有蛋品須全面檢驗安全才會放行,沒想到馬上被打臉,台中市竟發現仍有高達4萬顆毒雞蛋在移動管制期間被偷賣,補破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昨終於宣布要全面擴大抽驗。石崇良今(17)日進一步證實,稽查將鎖定同為「編號C」的籠飼雞蛋為主。 芬普尼毒雞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法醫界悼陳耀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7日電)電視劇「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過世,許多人可能都忘記,陳耀昌其實是一名醫者,更是台大法醫所創所所長,他的後輩今天以「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不如點亮一根蠟燭」悼念。
中央社 ・ 1 天前
總統宣布新設兒家署 石崇良透露最新規劃「重要角色」曝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少子化國安危機,賴清德總統宣布將在衛生福利部之下新增設立「兒少及家庭支持署」,究竟要做些什麼?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17)日透露初步規劃,強調未來的兒家署會將原本散落在各單位的兒童業務整合在一起,同時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在涉及跨部會時,扮演推動兒童健康政策的統籌單位跟窗口。 賴總統是在昨宣布衛福部將成立兒少及家庭支持...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台南交通罰單預算嚴重超收 議員痛批市府把市民當提款機
台南市政府交通罰單歲入預算編列5.3億,但每年罰單的實際收入竟達10億以上,顯然市民錢袋嚴重失血。再加上市府最近又新聘18位交通助理員,以開罰單來維護交通安全,終引發民怨四起。市議員盧崑福17日就此提出質詢,痛批市府不應該把市民當作提款機,並要求市府同意於市民申訴後可以取銷罰單。市議員盧崑福說,依照預算法收支對列,歲入多少歲出就編多少,歲出不夠再舉債。如今罰單的實際收入已10億以上,為何預算仍編列5.3億這麼少?顯示市府是依照市府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來規避議會的監督。超收罰鍰1%歸中央國庫、63%歸市庫、24%歸交通局,只有12%讓警察局用來交通安全改善,是讓超收的預算無法可管?難怪台南市的科技執法從6支增到72支,應該都是拜罰單所賜。盧崑福表示,一位交通警察要經過國家考試受訓實習養成才可以有公權力執勤開單,新聘的18名交通助理員只受訓2個月,就前後開了近萬張罰單,難免會引發軒然大波。試問交通助理員開罰單有法源依據嗎?身分適格嗎?這樣不是違規執法?他們所開的罰單有效嗎?他建議市府要讓市民於申訴後可以銷單。盧崑福說,114年10月份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說明記者會指出,1月至7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你媽死了!」高雄詭異黃昏戀女屍案相驗中…同車男子先辦毒品案
高雄鳳山區17日發生一起離奇命案,一名男子載著女友屍體,還致電女友兒子說「你媽死了!」,家人嚇壞趕忙報警找人,鳳山分局獲報展開協尋,最後在88快速道路橋下尋獲目標車輛、女子遺體等,車上也一併查獲注射針筒,警方隨即依毒品罪移送法辦,並於18日相驗女子遺體釐清死因,在判定是否以他殺案偵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80歲母悶死50歲癱瘓兒被判刑 藍籲賴清德特赦並檢討長照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母親獨力照顧癱瘓、重度障礙兒子長達半世紀,最終因身心耗盡親手悶死兒子,台北地方法院日前依殺人罪判處2年6月徒刑,引發社會震動。衛福部長石崇良公開表態支持總統特赦,國民團17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賴清德盡速特赦劉姓母親,並要求監察院針對社家署怠惰全面調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愛喝茶快注意!哈佛醫驚揭「7糟糕習慣」:胃和肝慘了、糖尿病風險狂增
國人喜喝茶,無論是罐裝茶或手搖飲,甚至自行現泡,都很受歡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喝茶的習慣不佳,就算是號稱健康的茶飲,恐怕也會傷害你的胃和肝臟,並指出「7種糟糕的喝茶習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5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一閉眼就睡著?醫揭真相示警:可能比失眠更危險 下午3點別喝咖啡了
你是否也羨慕那些一躺下就能立刻入睡的人?許多人認為「倒頭就睡」代表睡眠品質良好,但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快入睡可能是健康警訊,表面上看似睡得香甜,實際上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近十億人 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下容易「秒睡」 根據2019年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全球約有9.36億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25億人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呼吸道反覆阻塞,血氧濃度反覆下降,使患者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因此一旦有機會躺下就會「秒睡」。未經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至3倍,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約30%,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倍。長期缺氧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研究顯示,約7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同時有肥胖問題,肥胖是此疾病最強的風險因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 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 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中的雙胞胎研究分析指出,約40%的失眠問題與遺傳因素有關。科學家已識別出數百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變異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