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家人成顯學 打造人寵共生共食共學幸福台灣
作者:p’adore寵愛教養食育專校 創辦人暨營運長 陳蓁
「寵物家人」已成為生命價值與新生活型態的顯學。根據2022年內政部統計與農業部推算,寵物每2.4分鐘就成為台灣家庭成員,遠超過人類新生兒每3.4分鐘一位。當高齡與少子、單身成為全世界趨勢,越來越多人傾向不婚不生,寧可養寵物,因此毛孩的數量超越小孩亦是必然的結果。
英國肯特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新研究,貓狗帶給我們的幸福感如透過金錢方式來衡量,一隻寵物相當於每年帶來高達8.4萬歐元(約台幣287萬元)的收入;另外瑪氏集團旗下Waltham寵物護理科學研究所,攜手逾20個國家跨國研究訪問超過3.5萬人,結果顯示 58–65% 飼主認為寵物比配偶更具壓力排解功能,能促進情緒健康與日常專注力,都足以證明毛孩給人類帶來的快樂,並提供了生活上的各種支持。
從寵物經濟到家人經濟的轉型,除了考驗國家政府在民生、法治上的各項福祉施政能力,也考驗社會對待家人毛孩的友善態度與素質。
日本在1990年代起即推動「人與動物共生社會」政策,2006年國土交通省指導都市規劃中納入「人寵共生住宅」,出現許多專為人寵共住設計的集合住宅、老人照護設施、共學場域。2014年結合新法擴大範圍,推出新10年計畫,希望能達到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社會,因此特別強化飼主責任教育(終生照護),鼓勵讓寵物成為「家庭成員」,並將寵物納入高齡化社會的陪伴與療癒功能,成為全球最早提倡人寵共生國家之一。
歐美寵物友善國家,不僅養寵物須經過多次審核,除了要對你個人資格條件的確認外,還需要對你和你的寵物同時進行飼養教育,尤其德國則是全球最早將動物「尊嚴」入憲的國家。在德國有很多寵物學校,不是教寵物如何培養成「玩物」,而是要將寵物培養成「家人」,如何更好地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寵物與人同享居住空間與法律保護,許多老人機構與庇護住宅允許寵物陪同入住。
在荷蘭的動保法律核心價值中,寵物被視為擁有自己價值的個體,而非被主人擁有的物件。強調牠們與人相對地位平等,各地有緊急動物救護中心、有動物救護車、公園裡安排狗兒散步專用通道,以及其他可以攜帶狗隻進出的大眾運輸工具和商店等。
許多國家願意為實現人寵共生社會而努力,包括定期開設相關課程傳授正確的飼養觀念及方法,提高毛家長的飼養意識,明禁飼主不能在外出活動散步時鬆開狗繩、不清理貓狗糞便。部分國家如日本則會設置地方自治、巡視員制度,增加地區巡視和清理、安全防護,還會積極向周圍飼主發放宣傳單加強提醒,降低街區餵食產生的環境汙染與破壞自然保育。
當寵物數量大幅增加後,人寵之間的親密感關係,和共同生活上的各種情緒價值滿足需求也與日俱增。尤其網路社群媒體不只帶來了便利性,卻也加深了人際的疏離與不安,這種孤單寂寞感與傷害,讓更多人轉而尋求毛孩給予的慰藉和依賴,因此在陪伴生活中和相關消費上,延伸出各式有待滿足的需求。
例如在台灣,單身、高齡者在居住選擇的安排上,常常會因為飼養寵物而需投入更多心力時間去尋找、協商與談判,即便願意付出更多的費用,或是簽署不合理的寵物條款,仍無法得到相對的尊重及友善對待。另外在日常生活及健康照顧上,總是必須犧牲自己更多,很難同時兼顧個人與毛孩的需求,最後毛孩如果老齡或罹患重症疾病,則往往壓垮自己,感覺心力交瘁甚至瀕臨崩潰。
還有不少缺乏良心、專業,只為搶佔市場利益或資金挹注的商家企業,在寵物食品中添加有害成分,或是長期推廣違法照顧服務,誤導消費者,吸引有興趣者加入接案,都無疑是對整個產業、社會的進步「拖後腿、拉倒車」,也對飼主毛孩造成直接傷害。
產業或國家要走向真正的友善共生、進步的發展,需要提升人的質量,並具備責任、終身教育的思維,同時也要兼顧沒有養寵物者的權益及環境保護。地方和政府應該要正視養寵家庭的需求,提供完善配套的法治及解決方案,增加動保管理人力,才能改善現行基層各項執行上的窘境。
尤其台灣各縣市政府動保人員,人力有限卻要管轄整個縣市、地區的各種雜務,不僅要面對民眾、飼主,處理人的問題和情緒,還要面對各種動物、各種情況的緊急醫療、救援,兼顧行政庶務,真是勞心勞力壓力山大。長久以往已經維持不易,更不用講要如何提升改善了。
由衷期盼有更多民間單位、企業可以共同加入,發揮企業責任和影響力,打造適合人寵 「共生 × 共食 × 共學」的幸福台灣,讓寵物友善不要只是一種順便的福利與施捨,而是一種自然美好的陪伴日常。
更多文章請看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
其他人也在看

21世紀不動產加盟店前進花蓮馬太鞍救災 以行動傳遞中秋團圓的力量與溫度
(記者張芸瑄/花蓮報導)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21世紀不動產南屯十三期與青埔國中加盟店的夥伴們,主動前往花蓮馬太 […]
引新聞 ・ 7 小時前
明國道交通量上看1.2倍 11大路段恐塞車
[NOWnews今日新聞]今(9)日為國慶日連續假期前一天上班日,西部國道於下午16時後車流逐漸增加,高公局表示,國道車多路段包括國1南向內湖至圓山、路竹至岡山、高架堤頂至環北、北向林口至泰山轉接道;...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篩檢打疫苗 可換健康幣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一位,年奪逾五‧四萬人,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我們的篩檢率一直撞牆,一直很難再提升上去,不只是乳癌,其他的癌症的篩檢也一樣,都碰到瓶頸、無法突破上去。在健康台灣的願景之下,如何提高國人對健康的重視、對自我照顧的提升,包含接種疫苗、篩檢等預防保健,將推出健康幣。現在講的都是說未來可能比較少生病,那健保費少支出,可是對個人來講,好像沒有那麼快可以兌現,那個是好像很久以後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健康幣變成一個可以即時的回饋,讓全民動起來,點數未來可作兌換折抵,希望在明年第一季上路。過去「健康存摺」只有數據,未來還可存「健康幣」、可做兌換。石崇良舉例,最近「左流右新」疫苗開打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
挺台灣 貝里斯、聖露西亞訪台出席國慶大典
為慶賀我國國慶,貝里斯總督察芙拉(H.E. Dame Froyla Tzalam)及聖露西亞總督查爾斯(H.E. Sir Cyril Errol Melchiades Charles GCSL, GCMG)今(9)日凌晨先後抵台。察芙拉說,貝里斯堅定支持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將持續在國際場域為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獨家/台中老茶行祖孫3代同遇車關 嬤睡夢中遭撞死「義肢猛男」孫奔喪
台中市西區五權路、五權西路口今(9)日發生一起離奇死亡車禍,43歲劉姓男子凌晨3時21分駕駛BMW轎車行經該路段,沒踩剎車,高速撞進一間茶行,睡在一樓臥房下鋪的87歲老婦人,首當其衝,全身多處外傷致休克死亡,睡上舖的兒子逃過一劫。巧合的是,死者的32歲孫子,小時候也曾被垃圾車撞倒輾過,導致左腳截肢,憑藉著樂觀與毅力,練成健身猛男,勵志故事獲得多家媒體報導。想不到多年後,奶奶因一場離奇車禍喪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高市早苗人事麻生色彩濃 自民內部團結挑戰大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9日專電)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7日成立的執行團隊中,石破茂的主流勢力被徹底排除,核心成員由副總裁麻生太郎以及在選舉期間力挺高市的議員組成,多半在石破時期都非核心,親近前首相安倍晉三的保守派也增多,內傳出「簡直是麻生二次政權」,讓內團結挑戰很大。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抖音瘋全球!「無限推播」憂鬱內容 兒少心理健康現隱憂|#鏡新聞
近年來「抖音」風靡全球,憑藉短影音的推播,讓民眾無時無刻都在刷手機,不過抖音平台在台灣卻沒有相關規範,保障兒少網路安全,像是憂鬱等心理主題影片無限推播,甚至是個人資料蒐集,其實都對青少年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立委也呼籲修法,希望NCC進一步協助,規範業者停止推播不當內容。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毛衣暗藏8隻保育動物 台男涉走私曼谷機場被捕
(中央社曼谷8日綜合外電報導)泰國公共電視台報導,一名台灣旅客7日在曼谷廊曼機場(Don Mueang Airport)被捕,原因是他企圖將多隻保育動物走私到台灣。
中央社 ・ 1 天前歐盟執委會主席挺過信任投票 感謝歐洲議會堅定支持
(中央社史特拉斯堡9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天在歐洲議會面臨兩項不信任動議,最終均順利過關。儘管這些挑戰未對她的領導地位構成實質威脅,卻凸顯議會內部的緊張氛圍。
中央社 ・ 4 小時前
4生肖慎防健康亮紅燈 「寒露」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今(8)日24節氣正式進入「寒露」,「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命理專家楊登嵙建議,寒露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鏡報 ・ 1 天前
臨時性工務所、停車棚 應依規定申報並繳納房屋稅
因特定目的臨時搭建的建築物,如展覽、競選活動候選人服務處、展售中心或工程施工期間的工務所、臨時停車棚等,雖屬短期或暫時性使用,嘉義縣財稅局提醒民眾,仍應依規定申報房屋稅籍並繳納房屋稅。財稅局指出,依建築法及房屋稅條例等相關法令規定,此類臨時建物為特定臨時性目的(如展覽、競選活動、展售中心、工程施工等)而搭建,多為暫時性使用或其使用期限較短,其目的達成後可能即予拆除。其中為建築施工目的而興建之「工務所或停車棚」,既屬建築物範疇,當然即屬房屋稅課徵範圍,應由「工務所或停車棚」建造人於建築完成可供使用之日起30日內向稽徵機關申報房屋稅籍,依法繳納該臨時建物存在期間之房屋稅。臨時性「工務所」係為建築施工目的而興建,等到工程完成,「工務所或停車棚」會因工程合約完成而配合拆除,為保障納稅義務人權益,仍請納稅義務人記得於「工務所或停車棚」拆除後,向稽徵機關申報拆除以註銷房屋稅籍,才會停止課徵房屋稅。財稅局表示,如需進一步瞭解,上班時間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76969洽詢,將有專人提供服務,或撥打總局電話(05)3620909分機101至108,民雄分局電話:(05)2260505分機211至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辻利茶舗買一送一抹茶控必吃!辻利濃茶卷拿鐵週年慶優惠必追
辻利茶舗,買一送一,抹茶,辻利,濃茶卷,拿鐵,週年慶,優惠 來自日本京都的百年品牌「辻利茶舗」自10月16日起至11月16日止,連續一個月推出超值優惠「抹綠成金應援祭」!活動內容包括人氣商品限量「買一送一」、每日限定「每日一物」加碼優惠,以及全檔期飲品88折、切片蛋糕任選兩件249元等多重好康,抹茶控們絕對不能錯過!
景點+ ・ 1 天前台鐵產工依法休假案二審敗訴 工會:窮盡救濟方法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8日電)台鐵產業工會申請裁決台鐵命員工春節停休、休假懲處應為不當勞動行為,遭勞動部駁回,工會興訟二審今天判工會敗訴確定,工會表示將繼續救濟主張依法休假無罪。
中央社 ・ 1 天前
有巢氏房屋暨台慶不動產北區經管會 攜手永慶加盟四品牌淡水聯賣區中秋送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中秋月圓人團圓,有巢氏房屋暨台慶不動產北區經管會攜手永慶加盟四品牌淡水聯賣區,特別採購真善美社福基金會中秋禮盒,超過480盒送給華山基金會長年照護關懷的弱勢長者,並與基金會志工一同走訪長者家庭,將月餅與中秋物資親手送到長者手中,傳遞中秋節溫暖與祝福。 華山基金會自1999年成立,長期照護失能、失依及失智的弱勢長輩,每...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國慶演說文稿曝光!揭示影響國家未來30年的國政願景藍圖
總統賴清德10日雙十國慶大會將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文告,演說內容備受國內外高度關注。賴總統國慶演說預計將以「前進的力量 六大關鍵力」作為貫串演說的核心元素,描繪台灣歷史從威權走向自由的「豐沛民主力」、在國際諸多挑戰下仍成功突圍的「創新經濟力」、經濟果實全民共享的「均衡照顧力」,以及結合國際友盟立足世界的「外交夥伴力」、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國防堅韌力」、無私大愛的「公民良善力」,完整勾勒當代台灣最在地的故事。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台軍費漲定? 賴談川普和平獎 白宮聽到了2/套用烏克蘭劇本? 美議員質疑對台4億軍援變軍購
美國參議院軍委會主席韋克爾,昨天在聽證會上質疑,川普政府是否套用「烏克蘭劇本」,將原本應該「無償提供」給台灣的軍援,改成要台灣「付費購買」。對此,美國準印太事務高級官員回答表示,台灣需要「盡自己的本分」,並且重申川普立場,也就是台灣的國防預算應提高至GDP的10%。
鏡新聞 ・ 1 天前備貨、高階載板需求挹注,鉅橡9月營收年增1.1%,維持旺季表現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絕緣材料廠鉅橡企業(8074)今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1.15億元,較去年成長1.1%,累計1-9月合併營收9.8億元,年增率3.6%。展望後續,公司提到,隨著時序進入第四季,電子業仍受關稅政策及傳統季節性需求變數影響,整體訂單能見度需待十一長假過後才能更加明朗。公司分析,9月營收受惠於中國十一長假提前備貨需求,加上部分PCB產業供應鏈回流中國生產,以及平價手機需求仍高等因素,帶動中國市場銷量顯著成長,單月營收維持旺季水準,同時台灣市場在AI與HPC等應用需求持續增溫下,ABF、BT等高階載板需求挹注,推升9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1%。鉅橡進一步指出,目前整體PCB供應鏈仍受關稅議題牽動,部分廠商雖一度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但因產品良率不佳,最終再度回流中國大陸生產,使鉅橡受惠相關需求,挹注整體營收表現,今年前三季中國大陸市場營收更較去年同期呈現雙位數成長,顯示PCB產業鏈在剛性需求支撐下仍維持穩健。
財訊快報 ・ 1 天前阿里山「鄒」健康 部落31人減重53.3公斤好享瘦
嘉義縣衛生局委請嘉義基督教醫院在阿里山鄉南3村(山美、新美、茶山)推動「健康減重COU享瘦」計畫,透過健康存摺任務、培育部落減重引導員等方式,推廣符合部落生活的減重活動,共31名鄒族學員參加,成功減重53.3公斤,8日邀請部落學員,在阿里山鄉樂野服務區健康營造成果展,現身說法減重經驗。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晶片與美五五分 經長:不可能
回擊晶片五五分與護國神山台積電「移美論」,經濟部長龔明鑫8日信心喊話,拍胸脯保證,確認台灣仍掌握先進製程與封裝主導權。他表示,按台、美先進產能落差,不可能五五分,且因台灣廠最賺錢,台積電最先進製程、最主要產能都會留在台灣。
工商時報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