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啟動333計畫 賴總統:30年內打造3領域3位諾貝爾獎得主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11)日上午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葉均蔚院士,肯定他們在生物統計與高熵合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深刻影響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材料科學發展及關鍵產業創新。賴清德也宣布,希望在30年內,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賴清德致詞時首先向兩年一次的「總統科學獎」得獎人梁賡義院士、葉均蔚院士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並感謝兩位院士的努力與堅持,成就對世界科學發展的貢獻。同時也感謝廖俊智召集人及吳誠文副召集人,召集總統科學獎委員會及相關工作人員,以最公正、最嚴謹的態度,完成這項艱鉅的評選任務。
他並指出,「總統科學獎」從2001年設立,今年已邁入第13屆,歷屆得獎人都懷抱對學術研究的熱誠,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創新,不僅在國際上享有盛名,也讓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向上提升。
賴清德提到,梁賡義院士從小就熱愛數學,當大一其他同學考慮畢業出路,紛紛準備轉系時,他則是更加確認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堅持走下去,後來在生物統計領域大放異彩,所提出的「廣義估計方程式」不但為統計方法學帶來劃時代的突破,而且影響無數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無論是科學研究、人才培育、還是參與公衛決策,梁院士總是鍥而不捨、勇往直前,並在疫情中引導快篩、藥物與疫苗研發,對台灣的科學教育、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定,做出卓越的貢獻。
賴清德提及,被譽為「高熵合金之父」、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葉均蔚院士,30年前提出顛覆傳統思維的高熵合金構想,遭他人認為觀念有誤時,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積極投入研究,一步步實驗、驗證,開創出全新的材料科學典範,帶動全球高熵合金研究的潮流。現在,高熵合金已經廣泛應用在智慧機械、綠能、生醫、國防以及太空科技等領域,對推動基礎科學、產業創新與高階人才培育,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賴清德表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曾說,「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今天兩位得獎者的故事告訴大家,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也一樣。
他也說,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是近10年來的最佳表現。其中,「科學建設」位居全球前5名,「每千人研發人力」更高居全球第2,展現堅實的科學基礎與研發能量。並表示,台灣能有這樣的表現,都是無數科學家、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與民間長期攜手合作,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
展望未來,賴清德期盼,政府將持續做好基礎科學教育,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以及發展研究中心。昨天「台灣橋樑計畫」已經啟動,由台灣大學和中研院共同主導,與全國10所頂尖學術機構一起推動,從今年到明年一共邀請31位諾貝爾奬得主來台,以公開演講、小型討論等多元形式進行國際學術交流。
針對具體目標,賴清德說,政府將繼續努力加深台灣與世界的合作連結,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也會在科學領域採取策略性的做法,結合民間力量,致力培育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環境,讓台灣為世界的科學發展做出更多貢獻,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最後,賴總統再次恭喜梁院士和葉院士,也感謝現場各位親友的支持,讓兩位院士能夠全心投入研究,促進台灣科學發展也增進人類的福祉,並盼未來台灣科學研究繼續創造豐碩成果。
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中研院院長暨總統科學獎委員會召集人廖俊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暨總統科學獎委員會副召集人吳誠文、教育部長鄭英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法正等亦出席此次活動。
原文出處:快新聞/宣布啟動333計畫 賴總統:30年內打造3領域3位諾貝爾獎得主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蕭美琴IPAC演說驚豔全球 賴清德盛讚:跟國際社會做朋友是好事
鳳凰逼近高屏 賴清德視察災變中心籲:全體國人務必提高警覺
出席工業節活動 賴總統喊話企業主:拜託幫員工加薪
其他人也在看

猛瑪象死前幾分鐘「基因在做什麼」?科學家解碼 4萬年前RNA奇蹟保存改寫歷史
根據《細胞》(Cell)期刊最新發表研究,Yuka的遺骸於2010年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中被發現,保存狀態極佳,皮膚與肌肉組織仍清晰可辨,毛髮顏色呈紅褐色。研究團隊估計其死亡時約5至6歲。此次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學與瑞典古遺傳學中心合作進行,主要負責人為基因學者馬爾莫-桑契斯...
CTWANT ・ 1 天前地球上方出現罕見「電漿巨洞」 中大團隊揭開磁暴神秘現象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教授劉正彥與教授趙吉光帶領團隊,去(2024)年母親節期間觀測到地球電離層出現罕見的電漿密度空洞(plasma density hole),橫跨數千公里,顯示在極端太空天氣事件下,電離層結構可能發生前所未見的變化,此突破性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Geophysica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央大學發現罕見「電漿巨洞」 解開磁暴神秘面紗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觀測到2024年母親節期間,地球電離層出現罕見的電漿密度空洞(plasma density hole),橫跨數千公里,顯示在極端太空天氣事件下,電離層結構可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吸引馬斯克和卡戴珊的3I/亞特拉斯彗星是什麼?為何掀起外星人揣測?
哈佛大學教授洛布推測,可能有「技術性火箭引擎」在推動這個7月剛被發現的彗星,這引發媒體與社交平台上大量關於外星母艦的標題與迷因。
BBC NEWS 中文 ・ 23 小時前
1600 顆 Blackwell GPU 登場!RIKEN 攜手 NVIDIA 打造日本最強科研平台
[Newtalk新聞] NVIDIA (17日)宣布,日本領先的國家研究機構RIKEN正在將 NVIDIA GB200 NVL4 系統整合到日本的兩台新型超級電腦中,一台是為科學人工智慧而建,另一台則是為量子運算而建。 以下是輝達發布最新產業動態: 首個系統將部署1600個NVIDIA Blackwell GPU,採用GB200 NVL4平台,並透過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網路連接,作為理研「人工智慧助力科學」計畫的一部分。該系統將推動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氣候與天氣預報、製造和實驗室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究。 第二個系統專用於量子運算,將配備 540 個 NVIDIA Blackwell GPU——同樣採用 GB200 NVL4 平台,並透過 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 網路互連——以加速量子演算法、混合模擬和量子經典運算方法的研究。 「理研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之一,如今更是引領著計算領域的新時代,」英偉達超大規模和高性能計算(HPC)副總裁伊恩·巴克表示,「我們將攜手幫助日本構建自主創新的基礎,從而推動突破性
新頭殼 ・ 5 小時前中大觀測電離層電漿空洞 揭祕2024母親節磁暴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7日電)中央大學太空中心團隊運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等資料來源,觀測到2024年「母親節磁暴」引發橫跨數千公里的電離層電漿密度空洞,藉由解析電離層,有助提升太空天氣預報能力。
中央社 ・ 1 天前
MLB/誰是大谷翔平?歐尼爾認原本不認識 聽到年薪嚇傻以為「搞錯了」
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用「二刀流」身手風靡全球,不料NBA傳奇中鋒歐尼爾(Shaquille O’Neal)竟在節目上坦言原本不清楚這位4屆年度MVP是誰,直到有天他不小心發現大谷是位握有10年7億身價的球員,才意識到大谷的影響力有多巨大,甚至還直呼聽到這個薪水以為「搞錯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大集合》玩坐氣球襲胸籃籃?胡瓜慘遭炎上 節目急發116字聲明道歉
綜藝天王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17日到雲林麥寮出外景,有網友PO出錄影截圖,發現胡瓜玩坐氣球遊戲過程中,不小心摸到助理主持人籃籃的胸部,遭網友炎上批評,不過許多網友也緩頰說:「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的。」對此製作單位今天也做出回應。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百萬小學堂》小西瓜長大了!近照曝光變正妹中醫師 網驚呼:門診要爆了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綜藝節目《百萬小學堂》昔日人氣「小學生智囊團」成員小西瓜(廖書嫺),在節目播畢後一路專注課業,如今已經是林口長庚中醫師。她的近照今(16日)曝光,網友看了驚呼「門診要爆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館長對決大師兄「過一天風向變了?」 鄉民揭他1敗筆:根本豬隊友
「館長」陳之漢近日遭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高階主管小偉毀滅式爆料,稱館長曾要求小偉陪睡老婆館嫂,以及投資內幕等。一名網友表示,一開始不少人都在嘲笑館長,感覺對方聲勢應該會下跌,沒想到才過一天風向竟然180度轉變,好奇其中原因,掀起眾人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其他電》2025鴻海科技日21日登場 秀亮點「6個最、6個更」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將於21、22日舉辦「2025鴻海科技日」(HHTD25)活動,發言人巫俊毅今(18)日在展前說明會時指出,今年以三大智慧平台為核心,全面整合AI技術應用,以「六個最、六個更」亮點展現鴻海在AI時代的重要布局,活動規模為歷年最大,迄今已有近萬人報名。 巫俊毅指出,鴻海科技日自2020年舉辦以來,展示主題隨集團轉型脈絡不斷深化,從電動車、AI伺服器到量子計算、人型機器人與大型語言模型,皆為鴻海「3+3+3」科技策略的重要成果,今年活動大致可從「六個最」及「六個更」亮點來理解。 「六個最」為最完整AI應用路徑、最完整垂直整合、最紮實智慧製造能力、最前瞻技術集結、最多元國際合作夥伴、最多參觀者與媒體參與,「六個更」為更多元的論壇、更多電動車展示、更大的展區面積、更多外部企業參與、更豐富的抽獎禮品、及更具特色的鴻海小物。 巫俊毅指出,今年科技日將首度完整展示結合AI後的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等三大智慧平台新面貌,並以AI伺服器為例,展示從關鍵零組件、模組至整機組裝的完整供應鏈能力,包括自動化設備、醫療與工廠機器人等多款智慧製造設備也將以實機亮相
時報資訊 ・ 2 小時前
教授夫妻涉侵吞幹細胞技術遭起訴 台大、北醫估損失122億
台北醫學大學特聘教授黃彥華與其丈夫、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研究所所長林泰元,被控將台大與北醫的幹細胞研究成果據為己有,並私下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新藥臨床試驗,導致北醫無法參與,估計損失新藥上市利潤高達122億元。台北地檢署經過3年偵辦,於11月18日依背信、洩漏工商祕密罪起訴黃、林夫婦及業者朱寶麒、高禎祥等4人,並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不是日本!這國家「中國客變少了」 當地人鬆口氣讚:挺好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其實不僅日本,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人也大幅度下滑,但比起政府的頭痛,泰國人卻開心表示「其實挺好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台積電再爆內鬼?傳21年老將跳槽英特爾 帶走2奈米機密
台積電前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退休,結束在台積電長達21年的職涯。當時,半導體業界便傳出他可能前往英特爾掌管研發部門;近期供應鏈消息再度指出,羅唯仁已正式加盟英特爾任職,此外,還傳出他在退休前帶走大批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機密資料,台積電目前正積極蒐證。對於相關傳聞,台積電暫未作出具體回應。
中時財經即時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