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
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曾任世界銀行的訪問學者,是台灣國際級的經濟學家。一直以來,他提倡台灣央行不應過度干預匯市,同時該面對壽險業龐大美元資產部位潛藏的匯率風險。
這次商周與謝長泰對話,請他分享當台灣可能進入一個「央行不干預匯率」的新世界時,大家該怎麼做、如何思考?以下為採訪摘要: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近期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的聯合聲明?提高公布匯市干預資料的頻率,會讓央行變得更透明嗎?
謝長泰答(以下簡稱答):我不認為改成每季公布會帶來任何實質差別。因為央行仍然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干預。
央行對《經濟學人》的聲明基本上是在說:「過去二十年我們從未干預匯市。」如果是這樣,與美國財政部的聯合聲明又代表什麼?如果央行說它從未干預,那麼它完全可以天天公布外匯操作,因為根據它的說法,它根本沒有操作過——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公布的。
所以既然他們宣稱「我們什麼都沒做」,那公布週期變成每季或每天又有什麼差別?這不會改變任何事。
問:你一直以來的主張,是台灣央行應該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嗎?
答:比較正確的說法,不是央行應該「主動讓新台幣升值」或「維持弱勢的新台幣」,真正的目標應該是讓市場自行決定匯率,才能避免金融系統被扭曲。不是要央行去「做」什麼,而是央行應該停止它一直在做的事情(干預匯市)。
我認為現在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央行過去所做的一切,是否真正符合此時台灣的利益?
問:但外界都推估,央行不干預匯率,新台幣很可能就是會升值?
答:日本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當日本停止干預後,最初的後果是日圓大幅升值。但後來,市場力量改變,於是近三、四年,日圓開始走弱。這沒問題,因為那是市場的均衡反應。所以,停止干預後,匯率不一定會升值、也不一定會貶值。真正會發生的是:匯率會回到市場力量決定的位置。
問:但如果央行真的放手讓市場決定新台幣匯率,這是台灣從未經歷的事,該怎麼做才能讓衍生的負面衝擊更和緩?
答:我認為這正是央行的關鍵角色之一。許多國家的央行都會採取的做法是:先宣布一個長期目標。例如央行可以宣布:「未來四年,我們的目標是讓新台幣每年溫和升值四%。」並補充,如果市場在短期內暴衝,我們會出手干預。
像今年年中,台灣(匯市)遇到巨大投機資金湧入,那正是央行應該出手干預的典型情境。
問:但若新台幣升值,很多低毛利、傳產出口業該怎麼生存?
答:毫無疑問,傳統出口商確實會受(新台幣升值)影響,會讓機械工具、汽車零組件等公司受到傷害,但你也須看看帳本的另一端——也就是台灣其他內需產業。台灣有七成工作來自內需企業(編按:服務業就業人口占台灣六成),這群人是台灣的多數族群。
那些會因新台幣升值而受傷的公司,也往往付不出更高薪資,因為他們的利潤太薄,但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台灣勞工得到更好的待遇,那就必須允許這個過程(新台幣升值)發生。
問:你認為大家應該開始學習改變視角?
答:我舉一個例子。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輝達(Nvidia)挖走了台積電一位資深主管。許多評論都在喊:「糟了!這會造成問題,因為輝達開高薪,會逼得台灣公司也必須加薪。」很多人把這視為「壞消息」。
但你真正該問的是:這究竟是好事還壞事?我們該禁止輝達在台灣挖角、提供高薪嗎?還是我們該為台灣勞工終於能拿到更高的薪水而感到高興?
問:你認為大家不該害怕一個「央行不干預匯率」的新台灣?
答:如果你阻止變化,經濟就會停滯。這不只在台灣,全球各國都一樣:越害怕變化、越阻止市場調整,經濟就越下滑。因為你失去了競爭、新企業無法出現、新科技無法成長、薪水也無法提高。
問:如果以總統的高度來看,針對匯率議題,政府現在應該做什麼?
答:第一件事,就是金管會應明確實踐監管原則。近年,金管會一直為壽險業者創造例外。這使得壽險公司的股東在景氣好時賺錢,但虧損時,他們卻不承擔損失,變成全台灣人民一同承擔。
另一大重點,就是台灣的總經政策與目標是什麼?過去二十年來的財經政策是否符合國家利益,這是此時政府與社會需要開始討論的議題。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社會從未真正討論過、更未真正意識到這些後果。
問:你對台灣未來的匯率政策樂觀嗎?
答:我認為這次會不一樣。因為社會開始有討論了,人們開始更想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哪一方的論點在根本上比較正確?回想台灣早年民主化,很多人講了很多年,一直都沒有任何改變,但最終還是改變了,改變需要時間。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Google Gemini 3一戰封神!狠甩ChatGPT,7年來市值首超微軟內幕
其他人也在看

推動AI國家戰略!新加坡政府攜CloudMile,成為ECI計畫策略夥伴
亞洲AI科技公司CloudMile萬里雲近日正式獲新加坡政府數位產業辦公室(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DISG)指定為國家級 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ECI)計畫的科技顧問夥伴,攜手推動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實現企業轉型。E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提前卡位職場!強化青年AI競爭力,桃青局攜日本西武集團啟動青年海外實習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今(24)日舉辦「洄游之光–AI青年創意挑戰賽」頒獎典禮,市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見證桃園青年在AI應用與創意實作上的亮眼表現。典禮中,桃園市政府與日本西武集團旗下西武王子大飯店國際株式會社(SPW)及其治理子公司橫浜八景島株式會社正式簽署海外實習合作備忘錄(MOU),開啟桃園青年赴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 天前
台灣壽險業「特殊中的特殊」!壽險業年投千億資金抗匯率波動,金管會彭金隆:長期以往恐弱化產業體質
台灣壽險業的財報表達,長期受到匯率波動影響,為了維持資產負債平衡,壽險業一年投入上千億資金進行避險,匯率避險比率普遍高達65%~70%,遠高於實際外幣短期現金流量曝險約10% 的經濟需求。
今周刊 ・ 1 天前
1.25兆國防預算讓軍工股全瘋了!雷虎、漢翔、中光電…哪些產業大利多?顧立雄:將創9萬個工作機會
2027武統意圖明顯,台灣總統賴清德週三(11/26)宣布大幅增加8年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帶動無人機、無人船採購商機題材,軍工族群週三股價全面點火,雷虎、漢翔、亞航、晟田、中光電等均亮燈漲停。 不過,這筆預算仍必須通過藍白多數的立法院。國民主席鄭麗文質疑,賴清德此舉是在玩火,重提兩國論、向台獨邁進,並非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樂見,「千萬不要成為麻煩的製造者、台海變成了火藥庫。」 國防部長顧立雄、經濟部長龔明鑫在記者會中公布相關細目,顧立雄表示,未來重點籌購精準火炮、遠程精準打擊飛彈等7大項目,強化所需作戰能力;且本次國防帶動龐大經濟效益,預估可創造4000億產值、9萬名以上工作機會。 龔明鑫表示,將聚焦無人機/船、航太、船艦、機器狗、衛星,國防產業發展可以衍生出巨大商機,例如漢翔整合20家業者爭取國防部F16維修商機,並且進而爭取波音、奇異公司商機。 目前協助業者取得國防部3422架軍用無人機68.8億量產標案,並打入美國第一大無人機Skydio、全球第二大無人機Parot(法)供應鏈。
今周刊 ・ 1 天前
■FONDA 香氛診療室|脈輪遇見香氣,開啟減藥生活
在與植物分子相遇的過程中,精油不只是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更重新「聽見身體發出的聲音」。她深深體悟到——芳香療法,不只是氣味的美學,而是一門可被實踐的「生活修復術」,讓植物的能量透過一呼一吸,重新校準身體的節奏,讓身心再次合拍。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鴻海科技日》FoxBrain如何治矽谷AI巨頭的致命傷?
鴻海科技日上,人工智慧帶動下一波商機的動能鮮明。但除了硬體設備,鴻海在軟體模型的布局也不可輕視。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的鴻海,為什麼要自己做模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點出了 OpenAI、Google、Anthropic等巨頭的「致命傷」,也正是發展利基。究竟身為少數持續推進基礎模型研發的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影片|「我們領先一個世代!」輝達回擊市場疑慮背後:GPU跟TPU差在哪?Google真的會動搖AI霸主地位嗎?
輝達稱其 GPU 平台「領先一個世代」,可在各種環境執行各類 AI 模型,回應外界對 Google TPU 競爭的疑慮。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和泰車股價能守穩600元?還有近萬輛訂單未交、今年市佔逆勢近4成!明年車市如何,法說會說分明
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周三(11/26)法說會,除公布第3季財報,也釋出全年展望。即便台美經貿談判未定案,和泰車仍將全年銷售目標維持在16.5萬輛,市占率逆勢逼近4成。 和泰車公布公布財報,第3季稅後純益55.83億元、年增30.4%,EPS 10.03元,前3季累計營收2119億元,稅後淨利138億元、年減13.7%,EPS達24.86元。
今周刊 ・ 1 天前
稀土也要與中國脫鉤,美日歐澳急建「去中供應鏈」能成嗎?
不想全靠中國供應的稀土,美國急著自建產線、日本偷偷轉單東南亞、歐盟砸錢挖北極圈,只為擺脫這場「科技命脈被卡住脖子」的噩夢。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資源戰,正在悄悄全面開打。稀土,一組17個看似冷僻的化學元素,實則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命脈。從電動車馬達到戰鬥機雷達,再到智慧型手機震動馬達,無一不仰賴稀土材料。從
遠見雜誌 ・ 1 天前
AI幫你購物,怎防亂刷、假客人 直擊Visa、OpenAI信任大挑戰
兩、三年後,當你要參與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些網購促銷時,很可能根本不須輸入信用卡認證,甚至不需要點頭同意,商品就會自動寄到你家——因為AI代理人已經在你的授權下,幫你決定買什麼、更幫你決定「怎麼付」。這場無聲的革命,正讓全世界的銀行、Visa這類發卡與清算組織,與各種既有的支付工具都動了起來。一句話...
商業周刊 ・ 1 天前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相較於年中618檔期不惜鉅資衝刺營收,韓國電商酷澎在今年雙十一,無論是對廠商的拉貨力道或對消費者的促銷深度,都明顯收斂。然而,正當市場以為其攻勢熄火,酷澎卻又宣布在台注資247.5億元。這家韓國電商巨頭究竟在盤算什麼?雙11冷清背後:策略從衝營收變顧毛利對消費者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獲得銀彈挹注的酷澎...
商業周刊 ・ 1 天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1 天前專家分析短期央行不會結束房市管控 國銀估明年房價續下修
中央銀行在去年9月針對房市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買氣冷卻已逾1年,和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減少近3成,但以雙北來看,房價仍持平。國內銀行近期陸續針對明年房市發表看法,認為央行應會擔憂現在若鬆綁管制,打炒房恐白費,預期在量縮後,明年房價應會面臨較大幅度鬆動,整體房市的調整期會比過往還要久。 全台六都會區日前公布今年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1萬6,989棟,月增5.7%,但年減13.5%。今年前10個月交易量爲16萬8,785棟,年減26.6%。 房市交易量續低迷,房仲業者冀望央行鬆綁房市管制措施。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雖然房屋移轉棟數創疫情以來新低,和去年同期相比跌幅3成,但房價沒有太明顯的下滑,預估央行不會這麼快結束房市管控,可能只會有1、2項鬆綁,免得打炒房做白工。林啟超說:『(原音)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議價空間,最近的一些數字顯示相較於半年前、相較於去年的這個時候是有增大的,雖然還沒有成交、雖然價格還沒有下來,但是當你的量越來越少的時候,最後那個議價空間就會變大。如果這個狀況,央行並沒有去做降息或在第七波信用管制沒有去放寬的話,那可能最後價格還是會
中央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內政部:全民安全指引4梯次普發 115年1月5日前完成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7日電)內政部今天表示,「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第1梯次已發放,第2梯次包括桃園市等4縣市預計12月3日寄送;第3梯次新北市等6縣市12月15日寄送,第4梯次台中市等3縣市12月24日寄送,預計明年1月5日前全數發送完成。
中央社 ・ 1 天前
百變自如× 高效節能!撥切控制LED投光燈/高天井燈照明系統全方位應用升級
戶外照明最重視的,就是穩定度與耐候性。撥切控制 LED 投光燈以 IP65 防水防塵規格為基礎,再加入 內置透氣閥設計,能有效平衡燈體內外壓差,避免水氣滯留造成故障。搭配 SPD 與止水系統一體化結構,提供高達 10kV 抗雷擊突波保護,在多變的戶外環境中依然持久可靠。
設計家 ・ 12 小時前
■司法園區建設啟動 迎暫緩重劃區機能再升級
土城房市熱度持續,在交通建設與重劃開發持續推動下,生活機能逐步成熟,已成為雙北移居熱門選擇。尤其在金城路沿線的暫緩重劃區、司法園區、市地重劃區等陸續開發,在公共建設、街廓重劃與捷運工程推動下,區域結構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司法園區預售新案「紅布朗花園」主打2~3房純住規劃,訴求全齡適居,即將落成備受自住買家關注。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美12月降息機率增 專家估台灣央行利率續凍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聯準會(Fed)12月還會降息嗎?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今(26)日預估,在勞動市場及消費信心趨疲之下,再降息1碼可能性提高,明(2026)年可能再降息至少3碼,...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渴望自由勝過安全感?Z世代拒當俘虜 選擇讓金錢服務人生!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外界常批評年輕世代缺乏儲蓄觀念,但實際上,Z世代面臨高房價、低薪資與通膨壓力,已逐漸形成有別於父母一代的金錢價值觀,更強調財務獨立、生活品質與自我實現。 貝殼小姐 小檔案 原為月領37K的社會新鮮人,2022年開始經營自媒體,並於2023年成為自由工作者...
Money 錢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