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破兩千?台灣付主角代價、下個輝達浮出…2026斷層新世界經濟大預測

斷層、鴻溝、分化,這是未來一年全球經濟的面貌。
「全球金融系統面臨深層斷層線,」國際清算銀行(BIS)說。
「大分化」(TheGreatBifurcation),花旗集團報告描述。
「尖銳的區域斷層。」這是世界經濟論壇(WEF)首席經濟學家展望報告,對明年全球經濟的註解。
斷層(Fault),不只是地面裂一條「縫」。它的定義是:地壳在長期力量作用下,發生破裂、位移,導致原本連續的一整塊地層,被分成2塊或更多,並開始以不同速度、不同方向移動。
地緣政治與AI的崛起,正從各國政府到企業競爭,國家內部都正出現斷層。
斷層的一邊是贏家,另一邊則是被拋在後面的輸家,他們之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下個輝達與OpenAI浮出?菲律賓成類金磚
2026年全球股市、經濟是好或壞,就看AI!但輝達傳出財報有鬼,Google正把OpenAI踢下王位,下個輝達與OpenAI浮出,AI泡沫化還沒來,已出現巨大位移!世界變得又笨、又慢、又貴,債成最大亂流、菲律賓成類金磚國、下笨工夫的企業翻身了。
斷層新世界,每個人都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新局。這將是2026年最大課題。
AI熱潮成唯一支撐!
經濟成長率四小龍第一,薪資卻墊底
以下讓我們先看台灣。2026年,台灣將成為全球經濟要角之一,但這些斷層另一邊的輸家,就是台灣成為要付的代價。
明年,台灣經濟數據將非常亮眼,經濟成長率和香港並居亞洲四小龍之冠,人均GDP更將首次突破4萬美元,超車日、韓。台股市值也已位居全球前10大,比德國還高。
但,另一邊卻成了輸家。
當台灣電子科技業出口屢創新高,傳統產業卻幾乎躺平;當台灣人均GDP將超日本,卻有1/2勞工每月經常性薪資不到新台幣4萬元;當台積電晶片供不應求,台灣自行車外銷美國卻幾乎腰斬。
現在,全球正從一個世界,變成3大陣營:中國、美國,與其他,高關稅導致的不確定性仍會持續,所以大家會說明年是分化年。
國際貨幣基金2025年10月報告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美國大約只能「保2」,中國則從去年5%掉到明年4.2%。
貿易順差是台灣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之一,而貿易順差前2大來源就是美、中。若這2大經濟體減速,台灣貿易受衝擊,也將影響經濟。
目前,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亮眼,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熱潮。但AI幻覺籠罩下,只靠AI經濟是危險的。若科技產業一旦反轉,其他部門無法接棒,整個經濟恐將失速,這是未來隱憂。
2025年10月初,全台放無薪假人數逾8,500人,是半年前3倍以上,增加最快的來自民生與化學工業。
只有少數人富的狀況,加上通膨壓力,讓台灣內需力道減弱,大家在台灣消費更保守,今年1至9月單月零售額,只有3個月和去年相比是正成長。
內需消費源自一般民眾購買力。雖然2026年台灣人均GDP突破4萬美元,超越日、韓,但台灣薪資水準在亞洲四小龍裡墊底。
2大資金排擠效應!
重押美國與國防,好壞參半
明年,我們除了要更小心的去應對科技與非科技業,GDP與薪資間的巨大落差外,台灣還要面對另一個斷層,那就是資金排擠效應。
第一,為了換取美國關稅下降,台灣將可能對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這會排擠廠商對台灣本地的投資。
第二,2026年台灣國防支出大幅成長逾22%,來到約新台幣9,500億元,這將會排擠公共建設等支出。
迎戰斷層新世界,從政府、企業或個人,大家都得認真做「取捨」。
當你選擇在斷層的這一邊,也就意味著放棄另一邊。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沒有通吃的空間,要麼選這邊或那邊,中間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若不選擇,就是打迷糊仗。
同時,因為斷層出現,原本一體的社會與經濟,被割裂成2邊。多數人民的相對剝奪感更嚴重。可以想見,明年的台灣會更敏感。
製作人:楊少強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商業周刊
Gemini 3怎麼用?Gemini 3 Pro免費開放功能、費用、使用教學一次看
每天只做3件事,人生變真的輕鬆!瑞典主管的待辦清單法,竟然超有效
3種人正在被職場淘汰:凡事比較、害怕分享⋯過來人嘆:差點就成為第三種
用讚美代替責罵,為何養出「玻璃心」的孩子?
不只傷眼睡不好!最新研究揭:躺著滑手機入睡「這疾病」風險飆67%
其他人也在看

1.25兆國防預算讓軍工股全瘋了!雷虎、漢翔、中光電…哪些產業大利多?顧立雄:將創9萬個工作機會
2027武統意圖明顯,台灣總統賴清德週三(11/26)宣布大幅增加8年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帶動無人機、無人船採購商機題材,軍工族群週三股價全面點火,雷虎、漢翔、亞航、晟田、中光電等均亮燈漲停。 不過,這筆預算仍必須通過藍白多數的立法院。國民主席鄭麗文質疑,賴清德此舉是在玩火,重提兩國論、向台獨邁進,並非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樂見,「千萬不要成為麻煩的製造者、台海變成了火藥庫。」 國防部長顧立雄、經濟部長龔明鑫在記者會中公布相關細目,顧立雄表示,未來重點籌購精準火炮、遠程精準打擊飛彈等7大項目,強化所需作戰能力;且本次國防帶動龐大經濟效益,預估可創造4000億產值、9萬名以上工作機會。 龔明鑫表示,將聚焦無人機/船、航太、船艦、機器狗、衛星,國防產業發展可以衍生出巨大商機,例如漢翔整合20家業者爭取國防部F16維修商機,並且進而爭取波音、奇異公司商機。 目前協助業者取得國防部3422架軍用無人機68.8億量產標案,並打入美國第一大無人機Skydio、全球第二大無人機Parot(法)供應鏈。
今周刊 ・ 1 天前
專家看盤》台股量凍回測月線!外資放假、內資撐場、政策題材受矚目
[Newtalk新聞] 「台股今天(28日)因美股休市、外資放假,量縮橫向盤整。」分析師林漢偉表示,電子權值股買盤縮手,中小型股由內資主導,表現相對活潑。台股今回測月線,預期量能急凍。 回顧美股表現:美股昨天因感恩節休市一天。美元、美債市場同步休市。台指期 -24 點,跌幅 0.09%。台積電 ADR 休市一天。 以下是林漢偉解析今天盤勢重點: 一、指數技術面與量能 外資現貨連買、期貨空單續減,籌碼轉為中性。 櫃買指數挑戰季線,中小型股買盤持續回流。 二、傳產與題材概念股 IC封測回穩:福懋科、南茂、超豐、京元電。 BDI指數續漲(航運受惠):慧洋-KY、中航、裕民、四維航。 集團概念股啟動:南亞、台塑、華東、信昌電。 政策題材受矚目:雷虎、邑錡、華城、新盛力。 三、電子與科技類股焦點 台積電夜盤期貨 5 元,收 1445 元,挑戰月線。 PCB 強勢族群:金像電、定穎投控、楠梓電、精成科。 AI 高價股投信加碼:台光電、富世達、信驊、穎崴。 散熱族群漲多整理:奇鋐、雙鴻、建準、健策。 記憶體受惠報價創高:南亞科、華邦電、群聯、旺宏。 投信認養中低價股:信邦、美時、瀚宇博、欣興。 矽光
新頭殼 ・ 8 小時前
和泰車股價能守穩600元?還有近萬輛訂單未交、今年市佔逆勢近4成!明年車市如何,法說會說分明
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周三(11/26)法說會,除公布第3季財報,也釋出全年展望。即便台美經貿談判未定案,和泰車仍將全年銷售目標維持在16.5萬輛,市占率逆勢逼近4成。 和泰車公布公布財報,第3季稅後純益55.83億元、年增30.4%,EPS 10.03元,前3季累計營收2119億元,稅後淨利138億元、年減13.7%,EPS達24.86元。
今周刊 ・ 1 天前
稀土也要與中國脫鉤,美日歐澳急建「去中供應鏈」能成嗎?
不想全靠中國供應的稀土,美國急著自建產線、日本偷偷轉單東南亞、歐盟砸錢挖北極圈,只為擺脫這場「科技命脈被卡住脖子」的噩夢。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資源戰,正在悄悄全面開打。稀土,一組17個看似冷僻的化學元素,實則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命脈。從電動車馬達到戰鬥機雷達,再到智慧型手機震動馬達,無一不仰賴稀土材料。從
遠見雜誌 ・ 1 天前
AI幫你購物,怎防亂刷、假客人 直擊Visa、OpenAI信任大挑戰
兩、三年後,當你要參與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些網購促銷時,很可能根本不須輸入信用卡認證,甚至不需要點頭同意,商品就會自動寄到你家——因為AI代理人已經在你的授權下,幫你決定買什麼、更幫你決定「怎麼付」。這場無聲的革命,正讓全世界的銀行、Visa這類發卡與清算組織,與各種既有的支付工具都動了起來。一句話...
商業周刊 ・ 1 天前
台灣壽險業「特殊中的特殊」!壽險業年投千億資金抗匯率波動,金管會彭金隆:長期以往恐弱化產業體質
台灣壽險業的財報表達,長期受到匯率波動影響,為了維持資產負債平衡,壽險業一年投入上千億資金進行避險,匯率避險比率普遍高達65%~70%,遠高於實際外幣短期現金流量曝險約10% 的經濟需求。
今周刊 ・ 1 天前
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推動AI國家戰略!新加坡政府攜CloudMile,成為ECI計畫策略夥伴
亞洲AI科技公司CloudMile萬里雲近日正式獲新加坡政府數位產業辦公室(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DISG)指定為國家級 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ECI)計畫的科技顧問夥伴,攜手推動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實現企業轉型。E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提前卡位職場!強化青年AI競爭力,桃青局攜日本西武集團啟動青年海外實習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今(24)日舉辦「洄游之光–AI青年創意挑戰賽」頒獎典禮,市長張善政親自出席,見證桃園青年在AI應用與創意實作上的亮眼表現。典禮中,桃園市政府與日本西武集團旗下西武王子大飯店國際株式會社(SPW)及其治理子公司橫浜八景島株式會社正式簽署海外實習合作備忘錄(MOU),開啟桃園青年赴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北京2027目標武統台灣,賴清德:1.25兆打造台灣之盾「明年國防預算超過GDP 3%」,演說全文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台灣政府將推出歷史性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國防特別預算,彰顯捍衛民主決心。 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國安團隊已經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全面應對迫切的國安威脅。 賴清德指出將會強化國防戰力,全方位打造國防關聯產業,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 按照北約標準,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賴清德進一步說,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 對於史上最高國防預算,賴清德呼籲在野,或許朝野藍綠各有不同立場和期待,在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自由,確保國家主權,反對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前提下:守護「民主台灣」,不讓台灣被武力或其他強制性方式所併吞、淪為「中國台灣」,必須是政府、朝野以及全體台灣人共同的責任。
今周刊 ・ 1 天前
0052「切蛋糕」價格變低 但絕對不是變便宜!
素有「小台積」之稱的ETF─富邦科技(0052)經歷了分割「1拆7」後,於11月26日重新掛牌,當天成交值高達95億元,受到市場關注!由於股價從分割前的每股240元左右,降至每股不到40元,許多投資人抱著「撿便宜」的心態進場,但佑佑想要提醒:「分割之後不是變便宜,而是買到的東西變少,所以價格變低了!」切勿抱著錯誤的理解而進場。
林帝佑|Yahoo專欄作家 ・ 1 天前
鴻海科技日》FoxBrain如何治矽谷AI巨頭的致命傷?
鴻海科技日上,人工智慧帶動下一波商機的動能鮮明。但除了硬體設備,鴻海在軟體模型的布局也不可輕視。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的鴻海,為什麼要自己做模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點出了 OpenAI、Google、Anthropic等巨頭的「致命傷」,也正是發展利基。究竟身為少數持續推進基礎模型研發的
遠見雜誌 ・ 1 天前MLB/合約破億美元前防禦率史上最慘 希斯易失分毛病被看衰
藍鳥隊今天在自由球員市場簽下29歲投手希斯(Dylan Cease),7年合約達2億1000萬美元(約合台幣65億6657萬),美國媒體Yahoo體育指出,這個行情比圈內人士預估還高,儘管希斯近...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台北股市》內資齊加碼 外資卻止步、11月大砍3748億元續偏空
【時報-台北電】周四美股因感恩節休市一天,台股今日續彈漲,接近尾盤大漲241點至27796點,尾盤下壓,終場漲幅略有收斂。本周上漲1191點,周K翻紅、結束連3黑;月線終止連六升,11月下跌606點。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194.6955億元,投信買超48.1732億元,自營商買超116.9948億元、創下今年第四大紀錄,三大法人賣超29.52億元。 今日為1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外資終結連3買轉為賣超近200億,11月來僅有5日為買超狀態,本月再度由空方戰勝,合計大砍3748.96億元,延續10月的偏空操作,今年來累計賣超達5392.58億元,而今年僅剩一個月,能否在年底前翻多? 本土法人部分,今日投信與自營商同步加碼,其中,後者買超約117億元,為今年第四大紀錄,連2日合計買超146.31億元;投信連3日買超244.85億元。 台股今日收漲71點、報27626點、成交量為4715億元。權值股不同調,台積電(2330)漲5元、報1440元,聯發科(2454)勁揚逾4%、報1395元;日月光投控(3711)下跌1元、鴻海(2317)下跌5.5元、跌幅2.3%。 值得注意的是,股王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1 天前
■FONDA 香氛診療室|脈輪遇見香氣,開啟減藥生活
在與植物分子相遇的過程中,精油不只是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更重新「聽見身體發出的聲音」。她深深體悟到——芳香療法,不只是氣味的美學,而是一門可被實踐的「生活修復術」,讓植物的能量透過一呼一吸,重新校準身體的節奏,讓身心再次合拍。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
■正確的事要堅持 對的人總會相遇
「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的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近來腦中偶然總會想起的樂音,也是我近期生活體驗的深刻感受,確實萬事因緣俱足,成果斐然。近日接到知名教育基金會邀約擔任董事一職、另一知名企業主聘我擔任顧問,突然有種花香自來的感覺。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
■《主廚AI 誰來晚餐》季線潛力股
黃仁勳推出的「主廚AI」,成為川普與科技巨擘的大菜,全球AI基建供不應求。台股拉回季線,許多高成長股投資價值浮現,本期《理財周刊》封面故事結合台股歷年12月上漲機率最高與明年還會大成長的相關資訊,篩出可低接布局參與年底大行情的最佳標的。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
靠肥皂攻進半導體業!日本花王海外首座「精密洗淨中心」落腳新竹:為何清洗晶圓,是良率大魔王?
日本化學與家庭日用品大廠花王(Kao)將在台灣新竹設立海外首座化學品精密洗淨中心,目標2026年初投產。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司法園區建設啟動 迎暫緩重劃區機能再升級
土城房市熱度持續,在交通建設與重劃開發持續推動下,生活機能逐步成熟,已成為雙北移居熱門選擇。尤其在金城路沿線的暫緩重劃區、司法園區、市地重劃區等陸續開發,在公共建設、街廓重劃與捷運工程推動下,區域結構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司法園區預售新案「紅布朗花園」主打2~3房純住規劃,訴求全齡適居,即將落成備受自住買家關注。
理財周刊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