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洪峰來襲水位抬升70CM…泥流奔湧沖便道
記者呂彥、吳泊萱/花蓮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今日(21日)清晨再度因邊坡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堰塞湖。根據林保署花蓮分署監測結果顯示,新堰塞湖已於今晚9時9分測得第一波溢流訊號,洪峰已於晚間9時49分經過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造成水位抬升約70公分高,大量泥水直沖馬太鞍溪橋便道,相關單位呼籲民眾不要進入或靠近河道以策安全。
稍早前,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遭泥流吞沒後,一度傳出被沖垮。對此,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臨時便道並無沖毀情形,由於林保署預測馬太鞍新堰塞湖約於今晚開始溢流,故於19時30分宣布預警性封橋,而溢流約於21時前開始,並於22時前溢淹過便道路面。
水位已於22時45分降到便道以下,且溢流皆保留在疏濬的水道,兩側堤防安然無恙,目前便道上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紐澤西護欄也有部分走位情形,交通部公路局將儘速進行整理,並於評估儘速開放通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中離奇墜樓案!貨梯故障「開門後上升」…員工3樓墜B1「手見骨」慘死
閃兵案延燒!修杰楷、陳柏霖、書偉3人均50萬交保…小杰交保金額最低
放話要「超越鄭捷」!嘉義26歲男臉書PO文預告「火車大屠殺」…下場慘了
強風意外!蘭嶼工人慘摔胸口遭「鋼筋貫穿」…驚悚畫面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穩定!達4條件「解除紅色警戒」
[Newtalk新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2)日宣布,由於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目前已達到溢流水位穩定、完成深水槽疏濬、已加固堤防,並確認撤離措施執行完畢4項標準,故宣布自今日下午13時起,將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由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 林保署說明,由於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水位穩定,且下游已完成深水槽疏濬、加固堤防和撤離措施。今日下午13時起,將把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但不排除未來是否再度發布紅色警戒。若後續因強降雨或地震等天災再度發布紅色警戒,住在下游的居民則務必配合必要的疏散和撤離措施。 根據林保署花蓮分署監測結果,截至今日上午為止,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蓄水量約150萬噸,較潰決之前下降了119.4公尺,蓄水量僅為原本的1.7%。此外,潰決之後的天然壩體體積約1.1億立方公尺,下游坡度約6度,相當平緩,無潰決跡象。監測系統方面,10月20日林保署已將日本協助提供的「投入式水位計」投放至堰塞湖湖區,和原有的「側岸式水位計」同步監測,可即時觀測水位變化。 至於昨(21)日在馬太鞍溪溢流河道下游800公尺處新出現的小型堰塞湖,林保署指出,目前該堰塞湖湖面積約為1
新頭殼 ・ 3 小時前新堰塞湖溢流 季連成:驗證災後疏濬足以引導溪水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2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將屆滿1個月,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說,昨天新堰塞湖溢流驗證災後河道疏濬足以引導溪水,原紅色警戒調降為常態警戒,未來保持高度戒備跟監控。
中央社 ・ 6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便道堆積淤土及漂流木 (圖)
馬太鞍溪上游新堰塞湖溢流,水位抬升漫淹下游台9線臨時便道,公路局22日上午確認涵管無受損,已派遣怪手等重機具進場清理路面積土及漂流木,目標中午清理完成,待評估路基狀況,確認安全後便可開放通行。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公路局:搶修後便道恢復通行 限速30公里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新堰塞湖昨晚溢流,水位抬升漫淹過下游台9線臨時便道路面。公路局今天上午進場搶通,清除淤土、雜木及加固路基,中午12時恢復南北便道通行,限速30公里,禁行全聯結車。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9 小時前
馬太鞍溪第二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沖刷實施「預警性封橋」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受到共伴效應影響,東北部地區近日迎來豪大雨,先前遭到堰塞湖溢流沖刷的光復鄉,還沒等到家園重建,近日又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發現一個新的堰塞湖,受到雨勢影響,今天(21日)晚間9點左右下游水位開始升高,研判新的堰塞湖已經開始溢流,公路局先行「預警性封橋」。在22日21:00前後開始有溢流,約在22:00水位淹過便道,但22:45左右就已經退到便道以下。
民視 ・ 9 小時前
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蓄水量60萬噸「這天恐潰決」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表示,上午8時30分搭乘直升機進行空中勘查,發現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原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發生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初步研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溢流!下游溪水快速上升 水勢暴漲沖毀便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空勘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依現地初步判定,湖體壩高約40公尺,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林保署認為,若山區降雨持續,預估小堰塞湖24小時內可達蓄滿狀態,屆時水量約達60萬噸並在30分鐘內潰決...
CTWANT ・ 20 小時前
馬太鞍便橋迅速搶通 季連成豎大拇指「堅固程度非大陸豆腐渣可比」!
花蓮馬太鞍溪便橋本月10日通車,12天之後就碰到新的小堰塞湖潰決,便橋挺住了沒有被流走,公路局、承包商只花14小時就恢復通車!光復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中午便橋恢復通車後前往視察,季連成說,便橋昨晚共承受兩波洪峰並淹沒路面,但重點是橋沒有被沖毀,這代表「堅固程度完全不是大陸的豆腐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伊朗高官箝制女性自由!女兒奢華婚宴卻免戴頭巾「爆乳迎客」 影片外流遭痛罵雙標
伊朗一場豪華婚禮近日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影片顯示,伊朗前國家安全高層、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的親信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讓女兒身穿低胸、無肩帶婚紗在德黑蘭五星級飯店風光出嫁,現場賓客亦未遵守「強制頭巾」規定。畫面曝光後,輿論瞬間炸鍋,痛批他「虛偽雙標、言行不一」。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馬太鞍溪形成新堰塞湖 預計24小時內溢流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李卉婷花蓮縣21日電)花蓮縣政府今天中午12時發布訊息表示,林保署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形成小型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預計24小時內溢流。
中央社 ・ 1 天前
役男體位從嚴判定 BMI 15至45都要當兵、扁平足改服替代役
藝人修杰楷、陳柏霖、棒棒堂小杰、坤達、書偉等男藝人涉及閃兵案遭新北地檢署送辦。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2日)表示,未來體檢過程將配合役男健保就醫紀錄進行雙方勾稽,確保體位判定符合免役標準。另方面,內政部研擬未來體檢從嚴,BMI 15至45都要當兵,且過去扁平足168度屬於免役,未來恐須服替代役。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秘密基地曝!北投這1地最符合輝達 陳賢蔚出招:T17、18變更為學校用地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持續因為T17、T18土地歸屬問題卡關,傳出除了北士科T12及松南營區外,北市府還提供位在北投區的「秘密基地」給輝達作為備案。民進台北市議員陳賢蔚則發現符合條件的僅有3筆土地,其中新洲美段43地號的學校預定地最為符合。他建議,市府可以「對調」方式突破僵局,學校用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為科專區後,專案設定地上權給輝達,同時和新壽解約收回T17、T18,再變更為學校用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又有颱風直接在台灣近海生成?鄭明典看雷達回波動態指「有可能了」
[Newtalk新聞] 受到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北部雨勢明顯。中央氣象署今(22)天凌晨持續發布7縣市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山區更升級為「超大豪雨」,如今又有颱風可能直接在台灣近海生成。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上午在社群貼出雷達回波圖,稱小低壓變成颱風「有可能了」。 鄭明典今天上午在臉書發文寫道:「看雷達回波動態,強對流似乎把鬆散的環流中心整合起來了,如果強對流再持續一輪發展,這個小低壓就有可能變成颱風了!」鄭明典補充,目前就看世界氣象組織日本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針對該現象「會如何處理」。 鄭明典分析,強對流似乎正在整合鬆散的環流中心,若再發展一輪,就可能具備形成下一號颱風海鷗的條件。目前雲圖與氣象學者王時鼎所定義的「第三類共伴雨型」的相似度極高。這種氣壓型態會加強台灣北部迎風面的地形雨,雖雨勢不特別劇烈,但長時間累積將十分可觀,時雨量15毫米若持續24小時,就達360毫米,那就是大豪雨等級。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回應:「直接在旁邊成颱印象中曾經發生過」、「2004年9月11日的海馬颱風就是這樣形成的」、「北部下雨3天都在下颱風雨很狂的」、「別鬧了,累
新頭殼 ・ 9 小時前
經濟部強調水庫光電板絕對無毒!龔明鑫掛保證:清潔用清水|Yahoo《齊有此理》
為了要拚2050年淨零,台灣正努力發展再生能源。然而近日水庫光電板爭議延燒,經濟部長龔明鑫到Yahoo《齊有此理》接受主持人王時齊專訪時表示,現在確實有點麻煩,只能盡力消除民眾心中疑慮,「只要方向是對的,雖然遇到逆風,我們還是要往前走」。
齊有此理 ・ 7 小時前
花蓮縣府救災廣告挨轟!災民怒嗆:家沒了還在做形象
政治中心/張予柔報導花蓮縣近日遭遇重大災害後,縣府的救災行動與資訊透明度再度引發爭議。花蓮地方報更生日報昨(20)日3版全版刊登縣府救災報導,但在版面最後僅以小字標示「花蓮縣政府廣告」,引來地方議員與災民批評,指責縣府急於塑造形象,而忽略災區實際需求。
民視 ・ 1 天前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恢復通行 限速30公里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2日電)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因上游新堰塞湖溢流造成便道溢淹,公路局今早進場清除淤土、雜木及加固路基,中午12時恢復南北便道通行,限速30公里,禁行全聯結車。(編輯:黃名璽)1141022
中央社 ・ 6 小時前
蕭邦鋼琴大賽結果出爐!台裔鋼琴家陸逸軒奪首獎 睽違十年再戰終於圓夢
第19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結果於波蘭當地時間20日揭曉,27歲台裔美籍鋼琴家陸逸軒(Eric Lu)勇奪首獎,隔十年再戰,終於圓夢。他以細膩的音色及深沉的詮釋力打動評審,為個人音樂生涯再添重要里程碑。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民歌大團圓 潘若迪「動吃」加盟
「臺北大巨蛋 民歌大團圓」將於11月22日登場,倒數一個月之際,吳楚楚率馬毓芬、范怡文公布演唱會5大特色,包含匯聚超過半數原唱齊聲開唱、國際知名交響樂團「灣聲樂團」現場演奏已故音樂人經典民歌、馬毓芬變身「百搭點唱天后」與多位民歌手尬聲,以及名師潘若迪熱力加盟,要帶粉絲一起「動吃動吃」。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蔣萬安搞體能測驗?北市「風雨無阻」上班課 網崩潰:雨水、淚水分不清
今(21)日受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夾擊,北台灣整天雨勢不歇,中央氣象署對多縣市發布豪雨、大豪雨及超大豪雨特報,其中台北市山區雨勢最猛烈,達「超大豪雨」等級。然而,台北市仍「風雨無阻」照常上班上課,讓不少學生與通勤族頂著狂風暴雨出門,苦中作樂在社群上掀起「咕嚕咕嚕」熱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