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登場 習近平大權在握?自我革命?
俗稱「四中全會」的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今天(20日)起到23日在北京舉行,外界關切高層人事異動,並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消長。學者分析,相關傳聞具有3種可能性,包括不排除是習近平自己主導的「自我革命」,但就現階段情況來看,習近平仍然「大權在握」。
罕見! 軍方打破「媒優先」鐵律
四中全會20日登場,中國國防部選在會議舉行前、17日率先公布政治局委員兼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名上將遭懲處的消息,打破了「媒優先」的鐵律,旅美中國時事評論人蔡慎坤表示,軍方繞過的「宣傳系統」,直接向社會發聲,顯現出軍方「先聲奪人」的異常態勢。
蔡慎坤:『(原音)第一次在四中全會之前,還沒有開會就採取了先宣佈免職、開除軍職,只是四中全會來追認的一種程序,也就是「先斬後奏」,這在政治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央委員今後也沒有哪一個是進到「保險箱」的,究竟為什麼要這樣做?』
蔡慎坤指出,四中全會之後緊接著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如此緊湊的安排,值得注意,代表在四中全會上會有重大的人事調整,只是目前沒有哪一方能真正清楚謎底,尤其是關於習近平權力消長的問題。
3種可能性 不排除習近平主導自我革命
海內外近來有各種傳聞,他認為,有3種可能性,一種是「反習聯盟」倒逼成功,以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為代表的軍方勢力,和內元老集體結盟,通過清洗「習家軍」,削弱習近平的權力基礎,最終迫使讓渡部分或全部的權力。
另一種是由習近平自己主導的一場「自我革命」。蔡慎坤:『(原音)因為習近平上台之後,通過清洗不可靠的軍中的親信,來重建這種忠誠的體系,在這種敘事中,習近平可能發現軍中這些親信不忠的行為,或者有腐敗的問題,決定以「壯士斷腕」的方式,進行徹底的清洗,而宣傳系統的冷處理,可能是為了避免給外界造成自相殘殺的印象,而軍方的積極配合,體現了對最高軍隊領導的絕對服從。』
他提到,第三種可能性則為各方協調失靈的「雙輸」局面,由於軍方的危機應對與宣傳系統的風險評估出現了分歧,導致程序與口徑的破裂,缺乏總體協調,最終形成互踢皮球的情況。
觀察人事任命 關注媒口徑能否迅速統一
蔡慎坤說,接下來還需要更多驗證,四中全會首先要觀察新人事的任命速度和人選特徵,如果是迅速補位,且高度集中在某個派系,就暗示某一方已取得決定性優勢;反之,如果任命過程緩慢,或這些人選的背景相當多元化,就表明各方還需要繼續博弈。
另外,他提到,除了要關注四中全會最終的公報和相關決議的措詞,也要觀察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要媒,能否迅速達成統一口徑?如果可以,說明政治分歧得到了控制,若持續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代表內部分歧仍然非常嚴重。
蔡慎坤:『(原音)真正的關鍵不是某一派在當下得與失的問題,而是這個制度和程序能不能夠快速的回歸到正常的途徑上來,真正的口徑是不是最終能夠統一?或者這個權威性能不能得到繼續的維繫?當然,無論是哪一種結局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習近平權力消退? 要有「最壞打算」
海外最近熱議,習近平可能會在四中全會被問責下台,蔡慎坤指出,如果看了「解放軍報」近日的社論,就會對習近平的下台,打上很大的問號,社論當中提到,這次處置的9名將軍,表明了中央、中央軍委將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彰顯了軍中絕不允許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的鮮明態度,是和軍隊反腐敗鬥爭取得的重大成果,全軍和武警部隊的官兵要堅決聽從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指揮,如果從這篇社論看來,要在四中全會讓習近平「半退」或「全退」的可能性,可以說「一點都沒有」。
台灣國策研究院執行長王宏仁也認為,習近平現階段仍是大權在握。王宏仁:『(原音)可以理解有些人希望他趕快下台,所以會把自己的期望往這個地方投射,可是你從證據顯示,目前還看不出來,並沒有顯示說習近平要辭去什麼職務,甚至要準備下台,比如說他權力已經被架空了,現在看不出來有這個跡象。』
王宏仁說,其實習近平當年剛上任時,他下的命令,有些地方官員會草率的以一些公文來敷衍他,等到第二任期的時候,習近平就將這些地方官員革職了。所以,從習近平現在可以拔除這些公開或未公開的高階將領,包括自己的親信,其實可以顯示出,既然他連自己的親信都敢動了,還有誰是他不敢動的,這也代表習近平權力穩固,才能這麼做,期待他下台的人,心裡還是要有「最壞的打算」。
其他人也在看

為四中全會「騰空位」? 解放軍36將領兩日內遭免職 專家 : 結局只有這3種.....
[Newtalk新聞] 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北京軍方高層卻爆出史無前例的「將領集體陨落」風暴。根據中國國防部與多家海外媒體報導,自 10 月 17 日起短短 2 天內,共有 36 名解放軍高級將領遭到免職、開除籍或降級處分,波及中央軍委、火箭軍、海軍、武警及多個戰區核心單位,引發外界對軍權穩定的高度關注。 10 月 17 日深夜,國防部公告開除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委員苗華及 7 名上將籍與軍籍,移送檢察機關審查。官方稱其涉及「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隔日,軍委再宣布免去 4 名現任上將職務,包括裝備發展部長許學強、聯參部副參謀長徐起零、火箭軍政委徐西盛、國防大學校長肖天亮,並波及 9 名中將與 15 名少將。兩日合計,共有 36 人遭處分,規模之大前所未見。 解放軍 7 名將領被解職,外界針對這次大規模肅清看法不一。 圖:翻攝自X 《解放軍報》社論強調,這是「深化軍隊反腐鬥爭」的重要行動,要「徹底清除害群之馬,確保槍桿子永遠聽指揮」。官方定調為「反腐整頓」,但外界輿論普遍質疑這場清洗的真正動機。 流亡評論人士蔡慎坤 10 月 19 日指出,這次調整由習近平
新頭殼 ・ 1 天前
北京觀察》四中全會開議「十五五規劃」與人事洗牌:軍中反腐後,習核心下一步是什麼?
四中全會今日在北京召開,為期三天。按照慣例,代會一般不對外公佈相關內容,直到大會結束才公佈。此次四中全會將聚焦於「十五五規劃」和「人事調整」。其中,十五五規劃則是對今後五年內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涉及的內容著重「國內、國外經濟雙迴圈」的韌性,同時也要提防美國關稅大棒。四中全會召開之際,大陸A股市場全線飄紅,上證指數午間收報3866.09......
風傳媒 ・ 1 天前
見習近平前施壓? 美軍雙航母群駛入中國近海 川普提3條件北京都說「No」
[Newtalk新聞] 中美新一輪經貿談判尚未登場,氣氛卻已劍拔弩張。時事評論員「藍星筆記」分析指出,日前美國在確定談判時間與地點後,旋即在軍事上動作頻頻,將兩支航母戰鬥群同時駛入中國近海,被外界視為一種「以武逼談」,意圖以軍事壓力迫使中國在經貿議題上讓步。但據《Newsweek》報導,美國航母群的行動僅為「例行行動」,並無任何意圖。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談判前提出 3 項條件:中國須恢復進口美國大豆、全面開放稀土供應,以及禁止芬太尼出口,作為美國降低對中關稅的交換籌碼。不過中國態度強硬,將 3 項要求全數拒絕。 上(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為 0 。 圖 : 翻攝自騰訊網 上(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罕見為 0 ,是近七年來首見;儘管數據來看中國整體大豆進口量創新高,但主要來源改為巴西與阿根廷,將美國大豆徹底排除在外。此舉對美國農業打擊沉重,恐令美國農民損失數十億美元。 除了農產品,中國也在戰略資源上出招。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9 月稀土磁鐵出口量下滑 6.1%,終止連續三個月的增長。稀土作為半導體與國防工業的關鍵材料,此舉不僅影響美國供應鏈,也讓歐洲國家感受到
新頭殼 ・ 23 小時前2025/10/21 Rti精選新聞
總統: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不可能得到和平 僑委會年度僑務委員會議20日揭幕,賴清德總統致詞時再次強調,古今中外都很清楚,不可能倚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得到和平,「也不可能接受侵略者的條件」,亦即九二共識,接受一中原則,同樣不可能得到和平。 共伴效應帶來豪雨 氣象署示警:未來3天上看1200毫米 受到東北季風和輕颱「風神」外圍環流共伴效應的影響,大台北24小時累積雨量已超過350毫米,中央氣象署20日中午啟動大規模豪雨預報,同時提醒未來3天的累積總雨量恐上看1,200毫米! 水庫光電板引爭議 彭啓明:盼年底前訂出水面型光電環評 台南烏山頭水庫的浮動光電板引發影響水質爭議,環境部長彭啓明20日表示,全世界各國目前沒有一國對水面型光電有環評機制,但不代表台灣不能做。環境部希望年底前訂出水面型光電的環評。 卓榮泰:若增加移工也是補充性質 一定以本國勞工為主 為解決產業缺工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曾表示,勞動部預計會重新調整引進外籍移工的配額與機制,引發討論,他20日表示,若增加移工也是補充性質、一定以本國勞工為主。 「海鯤」難交艦 顧立雄吐露現實面困難 依約每日可開罰台船19萬元 潛艦國造計畫延宕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四中全會為「十五五」 定調:高科技擺脫對美依賴
20屆4中全會周一起一連四天在北京召開。在開幕第一天,杭州「宇樹科技」展示了最新的仿生人形機器人H2,似乎有意搭配四中全會,要把「新質生產力」定做未來5年政策重點的會議主軸,並藉此展現中國在科技自給自足上的努力。但會議前夕,北京高層開除9名共軍上將,外交體系也大換血,讓外界對四中全會涉及共高層人事變動,有更多關注。此外,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第三季GDP增速為一年來最低,消費、投資不振,再加上美中貿易戰的大環境,讓民眾夠期待北京高層能在會議中推出更多有利民生的政策。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北京看衰高市早苗 稱「能執政兩年就是奇蹟」
日本今(21)日選出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為日本第104任首相。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希望日本新內閣,能夠信守日本對中國,在歷史與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 郭嘉昆說,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習近平半年前才訪越南 越捷宣停租2中國客機!網驚完蛋:辱華了
辱華了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造訪越南,越南當地廉航「越捷航空(VietJet Air)」隨後向中國承租2架C909客機,沒想到才過不到半年,10月18日就宣布暫停租用,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四中全會 紐時關注禁忌問題:誰是習近平接班人選
(中央社台北21日電)為期4天的20屆四中全會,外界關注高層人事變動。紐約時報今天報導指出,會議更為禁忌的問題是:「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如果習決定讓更年輕官員擔任重要職位,本週會議是觀察下一代領導人的窗口。
中央社 ・ 1 天前
不再信賴美國? 德轉向購買歐洲戰機 加拿大也考慮放棄部分F-35採購
[Newtalk新聞] 德國國防部近日宣布,將斥資 37.5 億歐元採購 20 架歐洲產「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機,引發外界關注。早在 2022 年,德國才以 100 億歐元的預算向美國訂購了 35 架 F- 35 隱形戰機,如今再度回頭選擇歐洲戰機,背後蘊含多重戰略考量。 騰訊網帳號「止戈軍是我」指出,德國目前已訂購的 35 架 F- 35 足以滿足該國核武投放及北約聯合作戰需求。由於德國能掌握的核武數量有限,現有機隊已能完成任務。再加上 F- 35 出色的互聯互通性能,能確保德軍在北約體系中維持高度協同,因此德國並不需要再額外擴充隱形戰機規模,以免造成龐大財政負擔。 F-35A隱形戰機。(示意圖) 圖:擷取自《騰訊網》 其次,交付進度與後勤支援也是德國考量的重點。F- 35 全球訂單超過 3,000 架,產能緊張,德國 2022 年的訂單最快也要到 2026 年才開始交機,若再追加採購,恐需等上十年。相較之下,歐洲生產的颱風戰機能更快交付,且在訓練、維修與後勤系統上與德軍現有體系契合度更高,能迅速形成戰力。 更重要的是,德國此舉也被視為支持「歐洲防務自主
新頭殼 ・ 23 小時前
秦剛活得好好的? 網傳中國前外長出席北京音樂節照片
一張疑似為中國前外長秦剛出席北京一場音樂節的照片,上週末開始在網路流傳。如果照片為真,這名曾是習近平親信、突然被拔官的中央大員,可能是安全「落地」了。
太報 ・ 1 天前
民怨沸騰!民調曝「53.8%不滿意花蓮縣府救災」 比滿意度高一倍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日前因颱風「樺加沙」帶來豪雨,出現嚴重溢流狀況,導致下游光復鄉遭洪水淹沒;更慘的是,至少19人因此罹難、且許多人的家園及財產完全損毀,甚至無家可歸,災情非常慘重。不僅如此,花蓮縣府災前、災後的指揮調度,皆持續遭外界猛烈抨擊;民調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更發表報告指,高達53.8%民眾「不滿意」花蓮縣府的防災及救災表現、僅25.3%表態滿意,差距高達一倍。
民視 ・ 1 天前
拿出魄力守住滷肉飯 李彥秀籲政府檢討廚餘養豬根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非洲豬瘟疫情在7年後首度攻破防線,農業部今(22)日上午證實,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檢體經檢驗呈現非洲豬瘟陽性,震撼全台。國民立委李彥秀表示,民進政府過去高喊「守住滷肉飯」口號,如今卻爆出疫情,凸顯防疫鬆懈與決策失誤;她呼籲政府應立刻追查病毒來源、檢討廚餘養豬制度,並拿出魄力真正守住台灣人民的那一碗滷肉飯。 農業部今...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
四中全會本周登場 《紐時》:「誰是習近平接班人選?」成為禁忌話題
[Newtalk新聞] 20屆四中全會目前正在北京召開。《紐約時報》今(21)日報導指出,四中全會除了在討論一項完整國家發展計畫,以讓中國在動盪的世界中鞏固國家實力外,還有一個更禁忌的話題:「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報導指出,如果習決定讓更年輕官員擔任重要職位,本週會議是觀察下一代領導人的窗口。 《紐約時報》21日以「縈繞四中全會的禁忌問題:誰將接班習近平」為題,撰文分析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困境、習屬意的接班人選特質,以及可能接班人是誰。 報導指出,習近平正面臨2個長期執政的專制統治者所面臨的困境。第一是習近平若指定接班人,那可能會形成與他的權力中心,進而削弱他的控制力。第二是如果習近平不選定接班人,那麼恐將危及他的政治遺產,並在高層內部埋下分裂的隱患。 報導認為,如果習近平最終選定接班人,那麼對於習近平的「忠誠」絕對會是首要標準。在上週五,中國人民解放軍開除9名高級軍官,原因是他們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而面臨起訴,這也是習近平用行動表明了他對「不忠」絕不容忍的態度。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認為,習近平肯定明白接班安排的重要性,但他同樣清楚,在不
新頭殼 ・ 1 天前
黃安被爆台灣戶籍被取消!他火大發文嗆:憑什麼?
娛樂中心/周孟漢報導62歲男星黃安近來將工作重心移往中國,過去主打「熱愛祖國」口號的他,經常講出親中言論,導致許多台灣人反感,不過黃安近年因為罹病關係,讓性格有所轉變,幾乎完全沒在談政治。不過,近日外界卻傳出他「台灣戶籍遭取消」,讓他氣得發文再嗆台灣「憑什麼呀?」,甚至直喊「和平要送人了」,引發眾人揣測。
民視 ・ 7 小時前
士林夜市、九份老街都輸了!全台10大熱門商圈排行榜,冠軍讓人超意外
放假來去逛商圈?《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本次透過輿情分析軟體《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整理出近1年10大網友關注商圈,其中不乏夜市型商圈上榜,而逢甲夜市、六和夜市小吃價格、人潮以及治安
食尚玩家 ・ 9 小時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于朦朧案延燒!美術館又多「1真人標本」酷似趙英俊 生前曾挺喬任梁
大陸演藝圈再度傳出詭異傳聞!繼于朦朧與喬任梁離世事件後,近期網路瘋傳「798藝術館」出現疑似藝人趙英俊標本,引起外界震驚與討論,雖然相關畫面真偽尚未獲官方證實,但多位藝人的過往紀錄與失聯時間點再度被翻出,讓「藝人命案連鎖疑雲」一度成為網路熱搜焦點。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大新竹豪宅指標聚落!一座橋串聯竹科鈔能力 「大坪數就怕買不到」全台罕見逆風買氣|豪宅報報
新竹高鐵特區宜居優勢、科技人最愛,科技族群特別重視生活品質、空間尺度與隱私感,成為高總價住宅主要支撐族群。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新竹高鐵站周邊總價4千萬元以上住宅,平均成交單價達每坪63.4萬元,創歷史新高,相較2016年上漲約47%,顯見高端自住族群對竹北生活圈仍具高度認同。。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8 小時前
台男星閃兵「全因4字」!網紅籲封殺不忍了:沒膽的人幹嘛看他作品?
藝人閃兵案21日新北檢發動第三波行動,警方拘提帶回涉案4名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成員張書偉分別以50萬元交保,棒棒堂小杰(廖允杰)35萬元交保。另Energy同團成員坤達也涉案,因工作出國,警方上門時撲空,今(22)日清晨6點30分返抵桃園機場準備面對。對此,網紅「飛鳥7年級大叔的冷笑話」直言,這些閃兵藝人多半是因為覺得「浪費時間」4字而逃兵,就他而言,自己不會再想看這些人的作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