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憂鬱藥=很潮?TikTok網紅狂推「快樂藥丸」的真相:上億點閱光環背後,卻是性慾喪失、情緒麻木的慘痛告白
曾幾何時,抗憂鬱藥物是人們避諱莫深、帶有汙名化標籤的處方藥;但在千禧世代與Z世代網紅的巧手包裝下,這些藥丸搖身一變,竟然成為象徵「開明」、「賦權」的時尚生活配件。《華爾街日報》18日的調查報導指出,從#lexaprobaddies(#樂賽普辣妹)到#livelaughlexapro(#活出歡笑樂復安),這些潮感十足的標籤,正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年輕女性,將服用SSRI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視為一種自我關懷的酷炫行為。
在這股由演算法與商業利益共同推動的數位浪潮下,無數年輕追隨者被網紅們光鮮亮麗的「服藥日記」所吸引,但在透過遠距醫療取得藥物後,許多人迎來的並非解放,而是情緒麻木、性慾喪失、體重增加,以及停藥時地獄般的戒斷症狀。《華爾街日報》透過追蹤多位網紅與她們的粉絲,揭示了在這場「抗憂鬱藥時尚化」運動中,個人真實的痛苦經歷如何被正向敘事的巨大聲浪所淹沒,以及遠距醫療公司如何在這股熱潮中,投入數億美元行銷預算,將心理健康議題變成一門誘人的生意。
「副作用徹底搞砸了整件事」
德州家庭主婦柯琳·拜爾利(Corinne Byerley)的故事,可說是這起現象的縮影。在被孤獨、焦慮與自我懷疑所淹沒的日子裡,既沒有健保也無力負擔心理治療的柯琳,偶然在Podcast聽到一位前MTV明星盛讚抗憂鬱藥物「樂賽普」(Lexapro)。好奇心驅使下,她在TikTok上搜尋了這個藥名,然後發現許多年輕女性樂於分享這種藥物如何「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於是柯琳心動了,她先是上傳了一支求助影片,很快有人向她推薦遠距醫療公司「Hers」。僅僅透過一份線上問卷,一位護理師便為她開立了樂賽普的學名藥。幾天後,藥瓶就出現在她家的信箱裡。
柯琳興奮地記錄下這一切,她拍攝自己衝向信箱取藥、第一次服藥的影片,並驕傲地打上#lexaprobaddies、#gethelpmama等標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她成為了這場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向她的上萬名粉絲熱情分享服藥帶來的好處。
不過在光鮮的濾鏡背後,現實卻悄悄變質。34歲的柯琳開始感到情緒麻木、腦霧,更糟的是,她完全失去了性慾。她開始變胖,這也更讓她羞於啟齒。遠距醫療公司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任何副作用通常都很輕微,而且很快會消退。」起初,柯琳還試圖在影片中淡化這些不適,告訴粉絲「總體來說,我感覺非常好。」但她為了解決性功能障礙,私下又向精神科醫師求助,然後拿到另外兩種藥,可惜一切並沒有如預期般改善。
於是柯琳崩潰了,並突然停掉了所有藥物。直到最近,她才終於鼓起勇氣向粉絲們揭露真相——那長達數週的劇烈頭痛、體重增加以及所有難以啟齒的戒斷症狀。她對《華爾街日報》坦承,藥物初期確實有幫助,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卻「徹底搞砸了整件事。」
疫情後的藥物激增與安慰劑效應之謎
柯琳的故事並非個案。根據《華爾街日報》對2023年美國聯邦數據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間,抗憂鬱藥物的使用量顯著成長,尤其是在20多歲至30歲出頭的年輕女性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於《小兒科》期刊的研究數據更顯示,在18至25歲的年齡層中,女性的抗憂鬱藥物處方調劑率遠高於男性,並在2020年後呈現穩定攀升。
與此同時,社群媒體上的相關討論也呈現爆炸性增長。數據分析公司Exolyt的資料顯示,自2022年到2025年,TikTok上與抗憂鬱藥物相關的四大熱門標籤(如#antidepressants、#lexapro、#ssri等),其影片觀看次數、按讚、分享與評論數均急劇上升。其中,#antidepressants(#抗憂鬱藥)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13億,而#lexapro的觀看數也增長超過三倍,突破5億。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討論的正面貼文數量幾乎是負面貼文的兩倍。
這幅由演算法描繪的玫瑰色氛圍,可能掩蓋了藥物效力的殘酷真相。一篇2022年的研究分析了從1979年到2016年藥廠提交給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232項臨床試驗數據後發現,對於重度憂鬱症患者而言,只有15%的人在服用抗憂鬱藥物後,獲得了超越安慰劑(沒有藥效的假藥)的實質性益處。
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前FDA官員馬克·斯通(Dr. Marc Stone)直言,大多數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感覺變好,僅僅是因為他們「正在服用一顆藥」的心理作用。他強調,抗憂鬱藥物的潛在益處,必須與性功能障礙、停藥反應(如焦慮、躁動)等風險進行權衡。他最擔憂的是,醫病雙方缺乏「如果在沒有重大改善的情況下就停止用藥」的紀律。
網紅光環下的隱形傷害
擁有770萬TikTok粉絲的網紅艾莉克斯·厄爾(Alix Earle),則是這股用藥風潮的代表人物。在2022年一支觀看數超過610萬的影片中,這位24歲的女孩晃著藥瓶,坦承自己從高中起就因焦慮症服用樂賽普。她的坦率讓無數粉絲感到被理解,「她真的跟我一模一樣」、「這讓我感到安心」。一位粉絲留言道:「得知厄爾也是『樂賽普女孩』,證明了最酷的女孩也有變成殘廢的焦慮。」
然而這種強大的共鳴感,卻也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一位24歲的英國女性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她在兩次嘗試抗憂鬱藥都只感到情緒麻木和性功能障礙後本已放棄,但看到厄爾的影片後,覺得服藥的風險「不過就像戴副處方眼鏡」,於是決定試第三次。結果,藥物非但依舊無效,更引發了持續超過一年的認知問題和情緒麻木。
24歲的麥肯齊·蒂德威爾(Mackenzie Tidwell)則在TikTok上自稱是「驕傲的佐洛夫特(Zoloft,中文藥名為「樂復得」,多用於憂鬱症、強迫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社交恐懼症、經前不悅症)使用者」,分享著藥物如何幫助她擺脫了「有人在我水瓶下毒」等困擾性思緒。她告訴5700多名粉絲,她的副作用很輕微,並鼓勵大家:「別讓社群媒體上的恐怖故事嚇到你。」她甚至說:「我對佐洛夫特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更早開始服用它。」
這些故事給了許多人尋求幫助的勇氣,但也共同構成了過於樂觀的單一敘事,掩蓋了硬幣的另一面。
遠距醫療公司如何將「去汙名化」變現?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這股用藥熱潮背後,遠距醫療公司扮演了關鍵的推手角色。以Hims & Hers Health為例,根據廣告追蹤公司MediaRadar的估算,自2021年以來,該公司已在數位行銷上投入超過5.21億美元,其針對女性的業務部門「Hers」在Instagram、TikTok和Facebook上花費了鉅額預算。
他們打出「在沙發上就能拿到憂鬱症藥物」的廣告,並支付3000至10000美元不等的費用給網紅,讓她們發布合作貼文,傳達「為憂鬱和焦慮服藥並不可恥」的訊息。這些商業合作通常會以#herspartner、#ad等標籤進行標示,但是追捧網紅的粉絲們不一定意識到這代表了什麼。
諷刺的是,一些接受贊助的網紅,其真實經歷與她們在鏡頭前展示的形象大相徑庭。網紅娜迪亞·岡本(Nadya Okamoto)就是一個的例子。2022年12月,她為Hers發布了一支付費合作的Instagram影片,但事實上,當時的她正在私下尋求醫師協助,試圖減少佐洛夫特的劑量,因為藥物已嚴重影響了她的性慾、更導致她夜間盜汗。
幾個月後,在一個Podcast節目中,岡本嚴厲批評醫療行業過度推銷抗憂鬱藥物的現象,她說醫師們讓她感覺自己「理應麻木無情」,而不是承認悲傷本是人性的一部分。她直言:「感覺就像在傷口上貼滿了無數OK繃,而非逼自己真正從根源解決問題。」
痛苦的停藥之路
當藥物的蜜月期結束,副作用的痛苦浮現,停藥便成為許多人必須面對的下一個挑戰。然而,這條路遠比開始服藥時要艱難得多。32歲的艾瑞拉·夏芙(Ariella Sharf)曾告訴粉絲,沒有佐洛夫特,她只能「默默掙扎」。但如今,她向6500名追蹤者傳達了完全不同的訊息:那些曾救了她一命的藥丸,也「幾乎毀了我」。
去年,夏芙決定逐步停用佐洛夫特。近幾個月,她在Instagram上詳細記錄了戒斷的過程:身體顫抖、頭暈目眩、「噁心感從喉嚨爬上來」、「眼睛和嘴唇比撒哈拉沙漠還乾」。她在七月底寫道:「在情感、精神和身體上都承受著難以言喻的折磨。」
夏芙的坦白引發了廣大迴響。她告訴《華爾街日報》:「看到人們談論停藥有多麼困難,這真的很美好。很多醫生根本不相信情況能糟到那種地步。」無數有著相似經歷的追隨者在她的貼文下找到了慰藉,她說:「他們很高興終於有人談論這件事了,他們感覺不再孤單。」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70歲男性4.5%精子帶有害突變 晚育父親風險更高?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隨著男性年齡增長,其精子中可能有害的DNA突變會不斷累積,這可能影響遺傳給子女的突變數量,並增加下一代患病的風險。根據科學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與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金鐘60/曾莞婷金鐘開紅曝媽祖幸運符加持 謝張鈞甯:最懂我
出道27年的曾莞婷,終於以《影后》首度叩關金鐘獎並拿下獎座。她坦言得獎當下腦中一片空白、來不及反應,直到慶功宴結束已接近清晨。今(19日)清醒後,她在社群發文分享得獎心情,並特地補上昨晚來不及致謝的好友張鈞甯,透露對方送的「幸運符」真的帶來好運,直呼對方是「最懂她的人」。
鏡報 ・ 15 小時前
中國製造內捲化 華爾街日報:可能導致普遍停滯
[Newtalk新聞] 儘管中國在未來的產業諸如人工智慧、再生能源、機器人等領域追求全球主導地位,其經濟衰退卻是一個無法掩蓋的事實。《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稍早報導,「內捲化」(involution)正在侵蝕中國經濟:它陷入了激烈的競爭循環,這種競爭正在摧毀利潤,引發工人之間殘酷的競爭,並加劇了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報導指出,內捲化意味著,即使經濟的大部分領域仍在進行一場逐底競爭,這有可能導致普遍的停滯。 價格戰和供應過剩也日益成為地緣政治的負擔。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跌已進入第四年,而消費者價格幾乎沒有變化,顯示需求不足。由於國內市場供應緊張,中國製造商的出口量不斷增加,而世界各國政府則抱怨廉價中國商品的湧入損害了當地產業。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川普政府認為,中國經濟的這些弱點將使北京在談判中處於弱勢,而美國可以透過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額外關稅來給中國帶來更大的痛苦。 未來一周,中國領導人將召開重要的政策制定會議,討論國家下一個五年規劃時,內捲化將成為首要議題。他們面臨著一場高風險的平衡之戰。預計技術創新仍將是北京路線圖的決定性特徵,然而
新頭殼 ・ 14 小時前

石崇良桃園出席聯新醫院30週年同樂會(2) (圖)
衛福部長石崇良(圖)19日出席聯新國際醫院30週年同樂會,致詞時表示,聯新醫院推動的運動醫學中心不僅培育奧運隨隊醫師,更將專業導入社區,期勉未來能持續引領醫療創新。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大S逝世8個月!小S喪姊心聲曝光「我不行了、不好笑了」
藝人小S因姊姊大S逝世,消失沉寂好一陣子,直到本屆金鐘獎頒獎典禮時終於出席亮相,再次展現她的黑色幽默與犀利話語。她的好友賈永婕透露了小S這陣子以來的心聲,表示2人這段時間每天都有聊天。小S沉寂一段時間
台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胸痛才是心臟病發作? 小心延誤就醫!醫教心臟病發作正確4因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突然捂著胸口、倒地不起?如果你以為心臟病發作都像這樣,小心會錯失真正的警訊。醫師提醒,實際上,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常被忽略,有些人甚至完全沒有胸痛,延誤就醫時間。而一旦心臟病發作時,務必牢記有4個步驟可以因應,以避免心臟病發作大多不是「發現太晚」就是「處理太慢」造成的悲劇。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周杰倫水逆?才捲入魔術師上億金錢糾紛 再爆煩惱竟和泰勒絲有關
「周董」周杰倫近日才爆出疑似受到魔術師友人蔡威澤牽連,雙方牽涉上億元金錢糾紛,周董除了公開尋人,也取消關注對方,感覺上已鬧翻。昨晚周董又提到另一大煩惱,這次竟與西洋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有關。昨周董在限動寫到「有誰比我更煩,這種靈感相同的事」,原來,他的煩惱是意外和泰勒絲《星夢人生》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金鐘紅毯/曾莞婷超辣戰袍亮相 謝瓊煖笑回嗆聲:我非常期待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台北報導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昨(17)日圓滿落幕,緊接著今(18)晚登場的是「戲劇類」頒獎典禮。本日紅毯主持人由黃鐙...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曾莞婷摘金鐘60戲劇女配 難掩激動情緒 (圖)
出道27年的演員曾莞婷(左3)18日以戲劇「影后」獲第60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她哭著說這27年真的不好走,前往後台受訪時仍難掩激動情緒。
中央社 ・ 1 天前「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醫示警醫療崩壞 及早做1事保障
台灣醫療系統面臨挑戰,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加上疫情後惡化速度加快,導致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提醒,「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拜登久違現身天主教彌撒!第4期癌症治療中 額頭留明顯疤痕
[FTNN新聞網]記者王稚婷/綜合報導正在接受第四期前列腺癌治療的美國前總統拜登(JoeBiden),周六(18日)首度現身出席天主堂晚間彌撒。拜登在離開白宮後,...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美中較勁 SpaceX載人重返月球進度落後
太空總署(NASA)選定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執行登月任務,預定2027年實現逾50年來人類首次重返月球表面,但中...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超商「幽靈包裹」詐騙猖獗!他慘噴千元買防曬霜 4大關鍵挽回損失
近年,網購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尤其以「超商包裹詐騙」手法最為猖獗。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數據統計,2025年9月份網路購物詐騙報案件數高達3,625件,為各類詐騙手法之首,顯示詐團利用民眾網購習慣行騙,仍為現行主要詐騙類型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颱風風神共伴效應花蓮恐有強降雨 馬太鞍溪橋便道不排除預警性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沖斷台9線馬太鞍溪橋,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日前剛完工通車。交通部公路局今天表示,受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花蓮恐發生強降雨,為確保民眾用路安全,針對臨時便道啟動預警性防災應變機制,不排除實施封閉措施。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4 小時前
阿北「筋骨超軟Q」是吊車大王!網見1幕:難怪賺大錢
娛樂中心/李汶臻報導以擁4妻14子女聞名的「竹北吊車大王」胡漢龑,積極投身花蓮救災行動的種種暖舉,感動全台民眾。日前,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在他5億元羅浮宮豪宅,二進二出並停駕賜福,相關畫面在網上掀起熱議。外界也持續關注胡漢龑的私下生活,近日就有一系列他現蹤海邊、化身「撈魚阿北」的影片流出,網友們看完後忍不住湧入留言大讚他:「台灣資方楷模!」、「活該賺錢」。
民視 ・ 12 小時前
50歲謝金燕「上班穿搭」不科學!逆齡身材震驚全網
娛樂中心/李明融報導「電音天后」謝金燕(姐姐)的逆齡模特身材經常成為討論焦點,儘管已經50歲了,體態依舊維持相當好,近日她在社群平台上發文稱「權威女團上班」,分享舞台造型,只見她的招牌川字腹肌再度炸出,讓不少網友看了直呼「這不科學啊」。
民視 ・ 13 小時前
2026年MBC 7大韓劇陣容曝光:IU&邊佑錫《21世紀大君夫人》引爆期待、徐玄振二搭柳演錫《謊言》、李聖經&蔡鍾協羅曼史《在你燦爛的季節》
眼看2025年剩不到3個月就結束,已經進入倒數階段,不少2026年韓劇蓄勢待發,目前不少電視台已經陸續公開2026年韓劇陣容,其中MBC電視台明年韓劇多題材還有吸睛卡司,掀起劇迷們的關注,包括像是頂級男女神IU&邊佑錫聯手主演的《21世紀大君夫人》引爆期待、徐玄振二搭柳演錫《欺詐》、李聖經&蔡鍾協羅曼史《在你燦爛的季節》等劇都即將在明年陸續播出,趕緊搶先來一睹為快!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