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電扶梯! 都是「軟膠鞋」錯? 款式、穿法成關鍵
穿拖方便的軟膠鞋、洞洞鞋,不少人都有一雙,不過搭電扶梯時要小心,鞋店業者點出,最好穿合適大小,也建議挑有後跟帶的款式,比較不會滑掉。其實穿拖鞋、懶人鞋等其他鞋款也要留意,搭電扶梯時沒穿好是大忌,如果分心、或是鞋子靠近邊緣處摩擦,都可能出意外。
記者劉育瑄:「有些人外出為了求方便,會穿像這樣的洞洞鞋,但是如果你要搭手扶梯、電扶梯的話,可要留意,因為一不小心,像這樣的鞋子很可能就會卡進縫隙裡。」捷運新埔站電扶梯突暫停,多人跌倒受傷,就是洞洞鞋惹禍,卡住縫隙讓電扶梯自行啟動安全停機。
非當事鞋店業者劉小姐:「因為這種鞋子它造型會做得像老爹鞋一樣比較大一點,所以你就要注意一下。」鞋店業者則點出,穿洞洞鞋要注意,首先要穿合適大小,太大太小都不OK,鞋子很容易滑掉,也建議挑有後跟帶的款式,讓鞋子貼合腳型,不會走一走飛出去。其實多數後跟帶能翻上去,變成拖鞋兩穿設計,但如果搭電扶梯時,有後跟帶會比拖鞋型態更安全。另外,如果淋到雨或是流汗,要記得清洗擦乾。非當事鞋店業者劉小姐:「因為個人的腳他會流腳汗,會流腳汗,那汗垢在裡面,它就會遇到水就滑滑的,那如果說回到家的時候,你的腳底要洗,而且鞋子偶爾也要保養一下。」
而電扶梯業者也示警,其實不只是洞洞鞋,一般拖鞋或是懶人鞋也要小心,許多人習慣穿一半,後腳跟露在外面,但搭電扶梯鞋子沒穿好是大忌。鬆掉的鞋帶也很容易被夾進縫隙,褲管、裙襬過長更危險。另外,扶好扶手、別玩鬧、不分心玩手機都很重要,有小朋友、寵物的話,也能選擇改搭電梯。非當事電扶梯業者謝來欽:「第一個電扶梯力道很強,再來一個就是說它那個角度的問題,那個間隙大概是3mm左右。」鞋子穿法不注意,或是搭電扶梯時分心,都很可能會出意外。
更多 TVBS 報導
港鐵意外!乘客腳「卡月台門與列車縫隙」 驚險照片曝光
南非遊獵園傳悲劇!39歲千萬富翁遭自家大象「撞倒、踩踏」慘死
「襪子配拖鞋」遭酸買不起鞋?網友發文引熱議 內行人曝真相
夏天穿它要小心!「這種材質」拖鞋曬太陽恐縮水 網驚呼像變魔術
其他人也在看


"新新併"成攻防焦點! 台新新光金喊坐下談 蔣萬安:市府立場清楚
財經中心/楊思敏、黃啓豪 台北報導輝達台灣總部原本屬意北士科T17、T18基地,但新光人壽與北市府卻僵持不下。台新新光金總經理林維俊呼籲市府,不要隔空喊話,大家坐下來談,還希望中央政府出面協調。但北市府主張"新新併"無法承接原本地上權,市長蔣萬安強調,市府立場清楚,也會盡一切努力爭取輝達落腳台北。
民視財經網 ・ 9 小時前

川普對中國加徵100%新關稅 專家預估國際金價持續攀升
國際各預測機構,對黃金4000美元預測提早達陣,石文信表示,理由很簡單,近1年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關稅打亂全球供應鏈,經濟局勢相當動盪,宛如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只是與以往使用核彈、砲彈,現在是採用關稅為武器,今年以來已上漲5成以上。石文信分析,關稅戰把世界供應鏈...
CTWANT ・ 6 小時前
55688大車隊營收 創歷年9月單月歷史新高
[NOWnews今日新聞]大車隊近日公告2025年9月份合併營收為2.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創歷史新高;累計1月至9月合併營收為23.1億元,累月較去年同期成長3.97%,計程車媒合累月提...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毒駕男撞茶行1死1傷 出院移送穿6千喬丹鞋
台中劉姓男子有多項毒品前科,9日凌晨毒駕,開進口車在西區狂飆,撞進路衝的知名茶行,87歲李姓老婦當場斷腰死亡,兒子張姓屋主後腦也縫了4針,劉姓男子顱內出血昏迷,住院第3天終於出院,被移送時,穿著至少6千元的喬丹球鞋,但他至今都沒向死者家屬道歉,死者兒子說茶行損失至少300萬,希望政府重視毒駕、要嚴懲重罰,別讓悲劇再上演。 #毒駕男#喬丹鞋#毒駕
東森新聞影音 ・ 6 小時前
捷運新埔站手扶梯遭膠鞋卡住 民眾跌倒受傷(2) (圖)
台北捷運板南線新埔站,11日中午傳出站內手扶梯遭乘客的膠鞋卡住(圖),手扶梯故障晃動造成乘客跌倒。消防局將其中1名傷者送醫治療。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板橋捷運手扶梯突然故障!疑洞洞鞋卡住 2女跌倒送醫
警方初步調查指出,疑似有乘客穿著的「洞洞鞋」卡進電扶梯縫隙,才釀成機械故障。當下其中一名女子經現場救護人員包紮後表示無須送醫,另一名女子則由119送往衛生福利部新莊醫院台北醫院,所幸無生命危險。台北捷運公司對此表示,事故發生後已第一時間封鎖並暫停該部手扶梯運...
CTWANT ・ 13 小時前
中職》林子豪暌違4年季後賽登場 想要先做好守備
統一獅林子豪今天扛下獅隊五棒一壘,繼2021年台灣大賽後,相隔4年於季後賽亮相,今賽前他直言:「終於不是在電視或手機看季後賽了。」2020年選秀第一指名的林子豪,隔年就有機會在台灣大賽亮相,一度以19歲243天創下獅隊史最年輕紀錄,直到2024年才被張皓崴超車。即便獅隊前2年都有季後賽可打,林子豪2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郝康選國民主席 也搞「抗中保台」搶票
(記者謝自宗台北報導)國民主席選舉進入倒數階段,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開記者會指控大陸介入國民主席選舉,在網路散播假消息,認為這已經是國安問題,國安單位應該調查。趙少康的指控並無證據,被指是選舉策略,...
自立晚報 ・ 5 小時前網球》喬科維奇上海4強遭爆冷!瓦舍羅成大師賽爭冠最大黑馬
2025年上海男網賽4強戰大爆冷門,步履蹣跚的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飽受傷勢和濕熱天氣所苦,3:6、4:6不敵會外賽殺出的摩納哥陌生敵手瓦舍羅(Valentin Vacherot), 38歲的塞爾維亞第4種子無緣在此挑戰第5冠,也讓世界排名204的瓦舍羅締造職業生涯最重要勝利,榮膺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梨形身材其實更健康?研究揭示下半身脂肪的保護力
很多女性對於「屁股大、大腿肉多」既愛又恨,但科學研究顯示,這樣的梨形身材其實可能比蘋果形(腹部脂肪多)更健康。 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指出,對於體重正常的人來說,臀部和大腿脂肪的堆積,反而能幫助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梨形身材:脂肪主要存在於臀腿,屬於「安全儲存」,不易進入心臟或肝臟。 *蘋果形身材:脂肪容易集中在腹部,增加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 為什麼臀腿脂肪比較安全?研究者解釋,臀部和大腿的脂肪較「穩定」,不像腹部脂肪容易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糖、膽固醇上升,增加疾病風險;甚至有研究顯示,大腿脂肪還能儲存對大腦發育有益的ω-3脂肪酸。 研究也發現,雖然BMI正常,但下半身脂肪太少的人,代謝風險反而更高,罹患心臟病與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人更大;大約20%的正常體重族群,其實代謝並不健康。 臀腿脂肪 ≠ 壞事臀腿脂肪並非壞事,適度的下半身脂肪對心臟與代謝反而有保護作用,但不代表越多越好,腰臀比例才是重點。 健康的關鍵還是在於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而不是單靠身材形狀。 資料來源:Stefan N、Schick F 和 Haring HU。 《人類代謝不健康正常體重的成因、特徵及後果》。《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航太、散熱產品需求夯!騰輝吃紅利 9月營收穩住陣腳年成長1%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印刷電路板(PCB)材料製造商騰輝電子-KY(6672)公布9月合併營收3.38億元,較8月略降2.06%,但較去年同期仍成長1.07%。...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台南關子嶺溫泉噴發泥漿 水柱高4公尺
台南白河關子嶺溫泉,上午6點多,突然噴發泥漿,水柱大約達4公尺的高度,民眾直呼,大開眼界,不過不到5分鐘就停了。 #噴發泥漿#水柱高4公尺#台南#白河#關子嶺溫泉
東森新聞影音 ・ 12 小時前
鋼筋水泥裡長出的綠意 從工地起步的減碳行動 永續工務所打造循環經濟|解密綠行動
從鋼筋水泥到綠色工地,傳產的轉型,不只是一場技術革新,更是一場時代的抉擇。國內知名營造商,就選擇從工地工務所開始革新。使用二手貨櫃取代一次性組合屋,回收木棧板化身辦公隔間,原本高碳排的水泥,換成耐震性能不輸傳統的低碳石灰石混凝土。再加上可重複使用上百次的鋁模系統,以及隔熱降溫、來自廢棄物回收的石膏砂漿,將低碳工法落實到每個細節。從溫室氣體盤查到供應鏈合作,他們用行動證明,即使是傳產,也能翻開永續新篇章,讓每一塊建材,都成為減碳的起點。
鏡新聞 ・ 5 小時前
屋主驚見牆壁長毛!網笑「牆在取暖」 師傅曝真相:不是壁癌是外牆在哭
一名宜蘭民眾在臉書社團《宜蘭知識+》發文,表示自家白牆上不知何時冒出一坨坨「像棉花項鍊」的白色物體,細看還有毛茸茸的質地。她疑惑這到底是什麼?是否危險?希望有內行人能幫忙解答。貼文曝光後,立刻掀起熱議,不少人留言笑說:「宜蘭潮成這樣,牆壁都想長毛取暖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