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將大修!三大變革擬116年上路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衝擊480萬人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102年1月1日起正式上路的補充保費制度即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福部明年修法,將現行「每月結算」改採「年度計算」,只要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年度累積超過2萬元,就需繳交2.11%補充保費,預估,480萬人受到影響,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
健保補充保費將有3大變革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估計影響480萬人
衛福部社會保險代理司長陳真慧說,目前補充保費費率為2.11%,為了增加來源,著手修正「健保法」第31條,已啟動行政作業,預計明年與各部會及外界溝通、討論,如有初步共識,將擬訂修法草案,再送行政院審議,期待116年上路。
目前健保補充保費計有6大類,包括利息、股利、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及超過薪資4倍的獎金,補充保費費率為2.11%,修法將出現大三變革。
▸健保補充保費【變革1】:現行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徵收,係以每月結算一次,不少人透過拆單,將每筆收入壓在2萬元以下,就不用多繳。為此,衛福部著手修法,將採「年度計算」,一年累計逾2萬就要收取,估計影響高達480萬人,預計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
▸健保補充保費【變革2】:補充保費扣繳上限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影響約1000人高所得者,可增健保財源6億元。,
▸健保補充保費【變革3】:在獎金扣繳部分,目前起徵點是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基本工資2萬9500元4倍以上。如以月薪4萬的上班族為例,現行獎金超過16萬,才會開徵,修法後,獎金只要超過11萬8000元,就需繳補充保費,預計200多萬人受到影響,約增加70至80億元。
健保補充保費新制引發眾怒! 財經專家齊聲示警:存股族、房東難逃
財經專家表示,這項修法若順利於116年上路,補充保費制度邁向「年結算、全面計算」新階段。對於高額利息、股利(如ETF)、租金及獎金等族群衝擊最大,應及早檢視自身所得結構。
不少財經博主批評新制不公,理財達人Min發文批評,「不去檢討健保體制漏洞,並把錢坑補起來,而是想盡辦法,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好課滿,我就問:踏踏實實辛苦工作賺錢、努力存錢,買股票存股領息的存股族,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理財達人股魚貼文,「不論你是股東、房東、還是員工,通通都跑不掉,一個一個都要為健保貢獻」、「目前看起來,『極樂的淨土』只剩下債券ETF的海外所得 750萬免稅還沒動到」、「強烈建議投信能推出更多不配息ETF產品,讓投資人有更多元、有利的選擇。」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
其他人也在看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Newtalk新聞] 為了替吃緊的健保財務開源,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拋出明年啟動《健保法》修法,其中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為「年度計算」,只要全年累計收益逾 20,000元就要課徵;另外,單筆扣繳上限從 1,000萬元拉高至 5,000萬元,最快民國 116 年上路。 現行健保的補充保費除了收取一般保費外,另針對6項特定所得收取 補充保費。這六項包括利息、現金及股票股利、租金、非所屬投保單位發放的兼職收入、沒納入投保金額執行業務所得,以及由所屬投保單位發給,全年累計逾當月投保金額 4倍以上的獎金。 衛福部社會保險代理司長陳真慧表示,在現行健保費率 5.17%不調整之下,經盤點找尋補充保費的調整空間,目前補充保費費率為2.11%,而此必須修改《健保法》第31條。 首先,針對利息、股利、租金採年度結算,將由現行的每月扣繳,調整為一整年結算一次,以避免民眾「拆單」,將每筆收入控制在 20,000元以下。估影響 480萬人,健保收入將增加 100~200億元,但勢必會增加行政成本,各有利弊。 其次,補充保費扣繳上限從 1,000萬元提升至 5,
新頭殼 ・ 6 小時前
補充保費租金利息股利擬結算制 估影響480萬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5日電)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3大改革,包含提高單筆扣繳上限、獎金扣除額調整為每年最低工資4倍,及租金、利息與股利改採結算制,結算制影響達480萬人,挹注健保約新台幣100億至200億元。
中央社 ・ 7 小時前
中職頒獎典禮 陳傑憲獲外野金手套 (圖)
中華職棒統一獅當家球星陳傑憲(圖)頂著「台灣隊長」頭銜幫助球隊勇奪世界棒球12強冠軍,且連續4年榮獲外野手金手套獎,他5日晚間在高雄出席頒獎典禮受訪表示,感覺今年過得很充實。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拆單避稅行不通!健保補充保費擬改年度結算 估增收逾百億
健保補充保費將大改制,衛福部長石崇良4日表示,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健保補充保費將從現行「單筆計算」改為「年度結算制」,未來若一年利息、股利等收入累計金額超過2萬元,即須繳納2.11%的補充保費,預計最快2027年上路,可望為健保基金每年挹注100至200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假日急症中心反應冷 衛福部:應變練兵、滾動檢討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4日電)假日急症中心UCC首日255人就診、8據點為個位數。衛福部長石崇良說,UCC平時分流輕症,特殊期能作為急救中心,為未來危機練兵;除將加強宣導,在運作一段時間後也會滾動檢討。
中央社 ・ 1 天前補充保費改革 專家建議兼職薪資可採差別費率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5日電)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3大改革,如租金、利息、股利擬結算制等。醫界人士認為,改革方向正確,而目前補充保費費率皆為2.11%,可討論「差別費率」,如兼職薪資等可調整。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健保「補充保費」大變動 醫界支持喊:有錢人應助經濟弱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明年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法,改革「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其中針對利息、股利、高額獎金三項,將改採年度結算,以杜絕民眾利用拆單來規避,預計影響480萬人,能讓健保多1至200億入帳。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5)日表示,站在醫界立場是支持的,方向非常正確,回歸健保「有錢人幫助經濟弱勢」初衷,有...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住院負擔上限 擬依收入訂高低
現行健保住院部分負擔,規定每人都採一致標準,以今年為例,單次最高自付5.1萬、一年最高8.6萬,超過部分則不用再付。但對經濟能力不好的人來說,要付到8.6萬元恐有困難,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為避免民眾因病而貧,未來住院部分負擔將採個人收入對應健保級距計算,分別訂定不同的天花板,明年擬修正施行細則,拚後年上路。另現行一般保費費率上限為6%,若收支連動的機制成熟,不排除修法不訂定費率上限。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社會》補充保費採年結 在野質疑變相調漲
【時報-台北電】針對健保補充保費包括股利、租金及利息等,衛福部將修健保法採年度結算,綠委林月琴說,肯定補充保費「結算制」與獎金門檻連結基本工資方向,可有效防堵拆單、提升量能負擔與制度公平;同時也會請部會提出影響評估與試算,並控管行政成本,同時注意政策連動的檢視,例如租屋補貼等是否受影響,需事先規畫緩衝與弱勢保護。 藍委廖偉翔則表示,補充保費的改革目的是希望在不調整費率情況下,找到最精準、影響最小的開源方式,然而此項改革需要修改《健保法》第31條關於補充保費的規定,而現行《健保法》中有許多條文與現實操作不協調,也意味著修法過程可能涉及較大範圍調整,必須全面考量。 白委陳昭姿認為,衛福部此舉就是從人民身上多收保費,應坦誠「這就是調漲保費」,且健保有改革必要,但不該做半套,更不只有二代健保需要調整,重要的是過去數十年來政府負擔部分保費,用計算方式納入各種支出充數,實際根本沒滿足法定36%的政府負擔,更應提出改革。 民進立委賴惠員表示,為有效「結算制」運作,需要把健保署、財政部、國稅局等機關資訊能串聯,建議修法時同步增訂「資訊揭露義務」、「租賃/利息/股利資料自動通報機制」、「拆單分散規避罰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存股族哀嚎!健保法啟動改革 用「月月配」閃繳補充保費未來無效
[Newtalk新聞] 存股族要注意了!根據《中國時報》報導,為了替健保開源,衛福部將啟動《健保法》修法,其中「補充保費結算」的改革引發關注。預估最快民國 116 年上路,可為全民健保增加 100~200億元收入。 目前,健保補充保費計有六類,包括利息、股利、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以及超過薪資 4倍的獎金。過往,有投資人或兼職的打工族為規避繳納補充保費,會將其「拆單」,將每一筆年收入控制在不超過兩萬元。然而,石崇良日前指出,將修改現行補充保費採單筆計算的方式,未來將導入「年度結算制」,將優先從利息、股利、租金等項目開徵,只要年度加總額度超過 2萬元,就要繳納補充保費。 此外,此次補充保費改革還將扣繳上限自 1,000萬提高至 5,000萬、費率維持 2.11%,預估可替健保挹注約 100~200億元。對此,理財達人陳重銘指出,「假設年領 2,000萬股利,原本上限是 1,000萬,所以只要繳 1,000萬 x 2.11% = 21.1萬補充保費;如果提升到 5,000萬,那麼就要繳交 2,000萬 x 2.11% = 42.2萬。對於股利大戶來說,補充保費只是零頭,最重的還是所得
新頭殼 ・ 10 小時前促自由貿易及打擊跨國犯罪 泰國稱已重回國際舞台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4日專電)泰國外交部今天總結出席APEC和東協峰會的成果。發言人表示,泰國在兩場峰會中,推動綠色與數位轉型、倡議永續發展,強調打擊跨國犯罪並舉行多場雙邊會議,深化與各經濟體的合作;相關倡議獲國際肯定,顯示「泰國已重回國際舞台中央」。
中央社 ・ 1 天前
南投長輩健保補助 最快明年3月上路
南投縣議員陳淑惠4日在縣政總質詢,再度關切補助長輩健保自付額何時施行?縣長許淑華指出,上月縣府還清91億元負債,達到零負債目標,預計明年在議會臨時會提追加減預算,若通過議會審議,即能兌現承諾,長輩免繳健保費最快明年3、4月上路,未來若財政許可,將增加育兒、生育等津貼,完善社會福利。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曼谷變「漂漂河」淹水慘況曝!地鐵站也遭殃 台人嘆:前所未見
泰國曼谷近期遭遇嚴重暴雨成災,路面積水深度超過半個輪胎高,交通嚴重受阻!旅居當地台人反映今年雨季較往年更長且更猛烈,連地鐵站都出現淹水情況,排水系統未見改善。當地台灣冰球選手Michelle表示,雖然每年都會到泰國4到5次,但這種嚴重的淹水情況是她第一次見到。國內旅行社則表示,目前當地團客行程暫未受到影響,必要時會調整行程或安排替代景點。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停砍軍公教年金決戰倒數!民團揭5萬起薪公職不香原因:屎缺難撐,快沒人補了
軍公教年金改革(年改)議題成為近來朝野攻防焦點,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明(5)日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國民團主張「停砍年金」;民眾團今(4)日表示,將提出再修正動議,主張今年起所得替代率停砍,依物價指數調整。另一方面,昔日被視為「鐵飯碗」的公職,卻出現缺額的狀況,「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今在臉書對此直言,公務人事制度改革若仍停留在獎金、......
風傳媒 ・ 1 天前
股票族、包租公要多繳補充保費了 總收入逾2萬就要繳 480萬人受影響
衛福部長石崇良4日接受本報專訪透露,為避免拆單規避補充保費,未來將修法導入結算制,優先從利息、股利、租金做起,加總超過2萬元就得繳。獎金方面,則從薪資的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的4倍以上就開徵。另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升至5000萬。社保司初估,結算制、獎金的改革預估分別影響480萬人、200多萬人,分別增加100~200億、70~80億收入,而上限調高則影響高所得者,約1000人,將新增6億健保收入。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健保明年拿480萬人開刀! 利息股利「補充保費」改年度結算搶錢200億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開源,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拋出啟動修法,預計明年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其中為了杜絕民眾藉「拆單」手法,把利息、股利、租金等每一筆收入壓低在2萬門檻以下,將祭出「年度結算」殺手鐧,預估影響480萬人,可為健保增加財務約1至200億。另外,單筆扣繳上限也將由1千萬提高到5千萬;獎金扣補充保費門檻則將調整為最低工...
匯流新聞網 ・ 8 小時前
川普「被釘十字架」現身藝廊!雕塑逼真嚇壞路人 英藝術家駭世創作曝光:聖人還是罪人?
政治藝術玩太大!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又登上國際焦點!這次不是競選,而是被「釘上十字架」。英國藝術家梅森・史托姆(Mason Storm)推出一座驚世駭俗的雕塑——川普身穿橘色囚衣、被五花大綁在白色十字架上,神情平靜卻詭異。這座逼真到讓人毛骨悚然的作品,名字就叫《聖人還是罪人?(Saint or Sinner)》。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高嘉瑜捲土重來2026不缺席! 何孟樺:鳳凰不與雞爭食
生活中心/孟嘉美、陳泊翰 台北報導前立委高嘉瑜,挑戰連任失利後,傳出要回鍋2026議員選舉。今天高嘉瑜藉著買到爛地瓜之名,出面開記者會,更直球對決,說自己不會缺席2026,證實參戰,讓現任內同志瑟瑟發抖。因為高嘉瑜曾經在港湖拿到3萬4千多票,可以說是超級吸票機,就怕他的加入,有人會因此落馬。
民視 ・ 3 小時前補充保費改革 醫界樂見量能負擔 民團憂創造更多不公平
衛福部拋出補充保費改革的構想,除了改採年度結算,也拉高單筆扣繳上限,引發兩極意見。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今天(5日)表示樂見改革方向,盼量能負擔;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則認為此舉將創造更多不公平,呼籲政府改革一般保費才是正途。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構想,現行補充保費就源扣繳將改為年度結算,以避免民眾「拆單」規避課徵,單筆扣繳上限也將由1千萬元提高至5千萬元,並研議將獎金的起徵點由投保薪資4倍改為最低工資薪資的4倍,此舉引發兩極看法。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受訪時肯定相關改革方向,他表示,健保開辦的初衷便是有錢人幫助經濟較弱勢者,提高租金、股利、利息所得等資本利得的徵收上限可增加健保收入,他認為甚至可針對首富族群提出差異化課徵門檻,用以照顧更多需要被照顧的民眾;他也認為補充保費費率應差異化,如降低兼職薪資所得的費率,以顧及身兼數職的年輕人。他說:『(原音)譬如說他的總收入越高的,那當然他的這個徵收的這個附加保費的門檻能夠再把它提高,如果在實務上面是可行的時候,我也支持這樣的做法。』 洪子仁也提醒,補充保費改為年度結算可能在執行上會有困難,衛福部應與相關專家討論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