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停滯、人才外流!醫直言「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醫療系統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哲綸醫師警告,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導致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他提醒民眾「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並建議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1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醫療崩壞現象早在10年前就已出現,但疫情後惡化速度明顯加快。他解釋,雖然醫美與健康管理需求持續增加,但健保給付價格長期停滯甚至下降,導致依賴健保的救命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形成惡性循環。年輕醫護人員不再投入臨床工作,資深人員則因負荷過重而陸續離職,使臨床經驗逐漸流失。
對於醫療系統未來發展,許哲綸提出幾種可能情境。最理想的情況是民眾提高健保支出,改善醫療環境,但他認為可能性不高。次佳方案是健保外自費醫療持續發展,讓民眾能以自費方式取得醫療服務。
另一種可能是引進廉價藥物或外籍醫護,以較低品質維持健保救命醫療。最差的情況則是醫療持續下探,可能形成國際醫療需求,只有部分民眾能出國接受較先進醫療。
面對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許哲綸建議有慢性病者務必控制病情,未固定就醫者應盡早做完整健康檢查,以防患未然。在日常生活中,他呼籲民眾保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並注意安全,降低意外風險。
許哲綸強調,短期內民眾應以自身健康為首要保障,靠自己維持健康比依賴健保更可靠。在醫療系統調整或改善前,民眾應提高警覺、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延伸閱讀
白線停車遭開罰討拍!兩派網戰翻 線寬15公分路肩才能停
回鍋接國民秘書長?李乾龍急回:傳言都是亂講一通
金鐘60/張鈞甯沒得視后「替楊謹華開心」 連炳發暖捐獎金助移工
其他人也在看
「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醫示警醫療崩壞 及早做1事保障
台灣醫療系統面臨挑戰,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加上疫情後惡化速度加快,導致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提醒,「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人力崩潰為壓垮健保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伯璋籲「調整合理專業給付」
就醫方便,醫療費用便宜,全民健保始終為政府滿意度最高的政策,但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直言「人力崩潰將成為壓垮體系的最後一根稻...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醫療品質加速崩壞中 醫示警「未來5年不要生病」建議做1事更保障
許哲綸醫師今(1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發文表示,台灣醫療崩壞並非短期現象,早在10年前便已開始,但疫情後向下探底的速度來到新高。健保給付制度的停滯不前,甚至一再壓低救命醫療的價格,使得醫療資源不斷向高報酬的醫美與健康管理產業移動...
CTWANT ・ 10 小時前
「深部腦刺激」晶片植入術 助七旬「巴金森」婦生活如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七旬的林阿姨在十多年前發現手部顫抖、動作遲緩、肌肉僵硬與關節疼痛等症狀,甚至出現左手捲曲、左腳拖行等症狀。直到就醫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初步先以服藥方式控制,但四、五年後陸續出現藥效下降與副作用,嚴重時甚至會突然癱軟無法移動,得靠大聲呼救才得以脫困,也讓她害怕外出。 長期藥效波動像開關 影響日常生活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千岱表示,巴金森氏症病友長期口服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藥物後,會出現藥效波動的現象,此時運動功能就像開關一樣,在藥效來時能自由行動,如同進入「On」的狀態,而在藥效減弱時突然寸步難行,如同切換至「Off」斷電般。此現象與多巴胺濃度波動有關,是巴金森氏症常見的病程進展之一,若經過藥物調劑仍無法改善且嚴重影響生活,就得尋求其他治療方式。 「深部腦刺激」治療大幅改善症狀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羅偉倫醫師指出,深部腦刺激是一種透過微創開顱手術,以精準的立體定位技術,將長度15毫米、直徑1.5毫米如此微小的晶片植入腦部深處特定神經核,以電刺激方式穩定神經活動,藉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顫抖、僵硬與動作障礙,並降低因藥物導致的異動症、幻覺或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
長榮空服員猝逝 民航局調查報告揭「未註記組員身體不適」
民航局指出,針對長榮航空的不幸事件,民航局長何淑萍在事發後即已要求長榮航空檢視請假制度,建議透過勞資座談,與工會討論如何溝通改善,後續也提醒所有業者,應從員工角度出發,建立更完善的差勤機制。由於民航局在事發後的調查發現,長榮航空該架航班事務長並未在組員報...
CTWANT ・ 1 天前

年花600億!「這疾病」全台1成人得「第4期還不知罹病」醫嘆耗能怪獸
台灣洗腎人口長年居高不下,傳統到院血液透析被醫界形容為「耗能怪獸」。根據最新研究模型揭警訊,2027年全台慢性腎病人口恐破300萬。(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醫療寒冬要來了!醫警告「未來5年不要生病」:4件事要做好
台灣擁有廉價、快速的醫療,不過也面對護人力持續流失,急診與醫療體系更是「瀕臨崩潰」,新陳代謝科醫師許哲綸警告,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建議民眾儘早做完整的健康檢查,生活中也可做4件事,用健康的身體度過醫療界的寒冬。
鏡報 ・ 11 小時前
裴琳賣雞蛋糕突喊「不公開行程」 怒斥:藝人也是人!
女星裴琳以少女團體「Kiss」出道,當時才16歲的她便進入演藝圈,後來轉往戲劇圈發展,演出《吐司男之吻》、《求婚事務所》、《娘家》、《戲說台灣》等作品。近年她開啟斜槓人生,投入副業賣雞蛋糕。怎料近日她突然宣布暫時不公開擺攤行程,透露某些民眾不得體用詞,讓她心情大受影響,說重話表示「藝人也是人」。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隔夜菜都不能吃?專家點名「4食物」風險高易中毒 最佳冷藏天數曝
「隔夜菜」都不能吃?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鐵再爆違規遭罰120萬!「2起人員資格不符」成主因
台鐵公司再度因違反《鐵路法》遭交通部鐵道局開罰,兩起案件共計罰鍰120萬元。鐵道局指出,今年至7月底為止,共評議「潮州站派任未完成訓練運轉員獨立執行業務」與「維修工程車駕駛未適性檢查」兩案,皆確認違規,各罰60萬元。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這也算起司蛋糕?她收到「起司片加奶油蛋糕」 網友笑翻:創業新模式
這名女子名為Pragya,使用帳號@mishpragya分享她的母親節悲喜交加經歷。她在影片中表示:「我訂了起司蛋糕想讓媽媽嘗鮮,結果打開後發現是個破破爛爛的奶油蛋糕,重點是上面還鋪了幾片起司片……這就叫cheesecake了嗎?」她接著吐槽說:「他們就這樣把幾片cheese丟在蛋糕上就當...
CTWANT ・ 6 小時前
43年老公寓不到千萬!她好奇問「值得買嗎」 網:這1地可考慮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房價節節攀升,想要買到千萬以下的房產越來越難,更別說是在寸土寸金的雙北地區。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身邊的同事看中...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未來一週天氣!東北季風+颱風環流攪局 「雙北、宜花」豪雨恐持續
受東北季風增強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低壓帶帶來的暖濕空氣影響,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9)日至下週日(26日)全台天氣不穩,北部及東半部降雨機率偏高,宜蘭、花蓮及基隆北海岸等地區恐有局部大雨甚至豪雨等級降
台視新聞網 ・ 5 小時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以為很健康!38歲女愛吃「這類食物」確診乳癌 醫曝風險恐增6成
乳癌持續是國內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衛福部數據,我國婦女乳癌發生高峰落在45至69歲,每十萬名婦女約有188至194人確診。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死亡率為12.0(每十萬人口),換算下來,平均每天有31名婦女確診乳癌、6人因乳癌失去性命,藝人朱俐靜、李玟也都因乳癌病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4 小時前
吃完血糖就失控!營養師點名「麻醬麵、羹麵」是碳水炸彈
糖尿病患者外食時常感困擾,尤其在中式麵店點餐更擔心血糖失控。營養師李婉萍建議,糖尿病友到麵店用餐時應優先選擇湯麵,因為油脂較少且份量容易控制;而乾麵、麻醬麵和羹麵則被她列為「碳水炸彈」。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每種魚都降血脂!醫點名「這4種」才有效:防糖尿病、脂肪肝
魚肉有益健康,眾所週知。醫師魏士航表示,眾多研究顯示,魚油能降低發炎反應、降低三酸甘油酯,一般人只要每週吃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就能達到理想攝取量,但若吃鱈魚、鯛魚、養殖魚等Omega-3含量低的魚,上述保健效果就恐大打折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