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可以成就非凡」:Netflix新劇集如何喚起對美國悲劇總統加菲爾德的回憶
19世紀末,美國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承諾推動進步與改革。但在就職僅四個月後,他遭槍擊身亡。Netflix全新連續劇《雷殛元首》(Death by Lightning;又譯《閃電之死》)探討了他的生平與遺產。
1880年,美國正處於十字路口。曾經被奴役的人是否終能享有完整的公民權?根深蒂固的分贓制度將聯邦政府職位分配給內忠誠者,而非最合資格的候選人,這是否能夠改革?在6月的共和全國代表大會上,加菲爾德針對這些問題發表演說,懇請國家兌現對所有人的承諾。聽到他雄辯的演講,數百名代表起立歡呼,隨即要求這位來自俄亥俄州的國會議員成為他們的參選人。
加菲爾德曾試圖拒絕內提名。他堅稱自己無意成為總統。但對加菲爾德的支持浪潮——這位如同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般從貧困中崛起,並在南北戰爭中以聯邦軍指揮官身份立下功勳的人——勢不可擋。他最終在1880年11月當選美國第20任總統。
接下來發生的事,是美國總統史冊上最悲慘的篇章之一:在就職僅四個月後,加菲爾德遭槍擊,最終死於敗血症。作家坎迪斯·米拉德(Candice Millard)在暢銷作品《共和國的命運:一段有關瘋狂、醫療與總統遇害的故事》(Destiny of the Republic: A Tale of Madness, Medicine, and the Murder of a President)中,精準地重現了這段歷史。這本屢獲殊榮的書籍,成為2016年美國公共廣播電視網(PBS)播出的兩集紀錄片《總統遇害》(The Murder of a President)的基礎。
直面美國歷史上一大「如果」
如今,Netflix推出一部雄心勃勃、製作華麗的米拉德作品改編的劇集。《雷殛元首》是一部四集劇情片,麥可·馬科夫斯基(Michael Makowsky)編劇,邁克爾·珊農(Michael Shannon;麥可·夏儂,米高·沙朗)飾演加菲爾德,馬修·麥克費登(Matthew Macfadyen;馬修·麥費狄恩)則飾演槍擊他的查爾斯·吉托(Charles Guiteau)。
觀眾能從劇集中獲得甚麼啟示?米拉德告訴BBC:「我希望這能提醒大家,改變歷史進程並不需要一場大事件。在這個案例中,一個人的瘋狂,加上另一個人的無知與微不足道的野心,摧毀了整個國家。」
在槍擊加菲爾德之前很久,吉托就已顯露精神不穩定的跡象,但在當時精神病學仍處於初級階段,他既未接受治療,也未被收容。
自信滿滿、堅持監督總統治療的威爾弗雷德·布利斯醫生(Dr Wilfred Bliss),則對最新的傷口消毒方法嗤之以鼻,使用未消毒的器械,甚至用自己的手指探查加菲爾德脊椎附近的傷口。總統的死,責任無疑在布利斯身上,米拉德在書中以令人痛心的細節揭示了這一切。
編劇馬科夫斯基在「買一送一」的特價書桌上挑選了米拉德的《共和國的命運》,帶回家後一口氣讀完。他立刻構想出一部電視劇。
他告訴BBC:「我打電話給作者,一開始她拒絕了。我必須說服她信任我,把這個項目交給我。」
馬科夫斯基能道出自己過往改編真實事件的經驗。他為HBO撰寫的犯罪電影《壞教育》(Bad Education;《不良教育》),講述紐約羅斯林鎮(Roslyn, New York)一名貪腐的學區總監法蘭克·塔索尼(Frank Tassone)的故事,並在2019年獲得艾美獎。
講述加菲爾德的故事意味著直面一個長存歷史上的「如果」:如果這位前途光明的總統未遭暗殺,他能成就甚麼?馬科夫斯基說:「他本可以成為我們最傑出的總統之一。他擁有非凡的智慧。他如今被貶為默默無聞的腳註,實在是一種悲劇。」
馬科夫斯基的關鍵任務,是從米拉德對暗殺歷史的詳盡探究中篩選內容,並構建一個能吸引電視觀眾的敘事:《共和國的命運》涵蓋共和內部派系之爭、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推崇的傷口消毒法,以及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發明的初代金屬探測器,後來被用來尋找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
馬科夫斯基選擇聚焦於吉托與加菲爾德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他說:「兩個人都極度渴望被世人認識。一個人將自己推向國家最高職位,另一個人追求偉大卻始終未能實現。」
殺手的動機
相比之下,吉托先後在律師、記者和福音派傳道者的角色上失敗。他甚至在加入的自由戀愛公社中碰壁。正如米拉德所述,沒有任何女性願意與他同床。然而,他始終相信上帝為他安排了偉大的使命。
加菲爾德在意外獲得提名後,吉托對他產生了執念,並於1880年夏天前往紐約,決心在大選中扮演關鍵角色,確保其勝利。吉托不斷騷擾加菲爾德紐約競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直到獲准發表一場冗長的演講,為候選人背書。
加菲爾德公開反對分贓制度,即將高薪職位分配給支持者,但吉托卻極力擁護該制度。他認為,作為回報,加菲爾德在成為總統後,應給他一個重要職位,首選是駐法國大使。
這名妄想者前往華盛頓,與大批堅持索取職位的人一樣,每天現身白宮。吉托甚至曾在總統辦公室與偶像面對面,並遞交一份自己的競選演講副本,上面潦草寫著「巴黎領事職位」,並用一條線將這些字連接到自己的名字。
同時,加菲爾德把雄心勃勃的總統議程展開,包括升級美國海軍、擴展與拉丁美洲的貿易,以及倡導民權。他任命曾為奴隸的社會改革者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為哥倫比亞特區契約登記官,成為首位擔任重要聯邦職位的非裔美國人。
與此同時,加菲爾德還必須對抗羅斯科·康克林(Roscoe Conkling)——來自紐約的共和聯邦參議員。他憑藉對紐約港豐厚關稅收入的間接控制,有爭議地成為全國最有權勢的政治人物。
康克林不喜歡加菲爾德的進步理念,也反對他對分贓制度的抵制。他早在加菲爾德競選時,就強行安排自己的盟友切斯特·A·亞瑟(Chester A Arthur)謀求副總統一職。如今,康克林試圖阻撓加菲爾德的內閣人選。
吉托古怪的舉止和反覆無常的情緒爆發讓他被禁止進入白宮後,他開始頻繁現身國務卿詹姆斯·布萊恩(James Blaine)的辦公室。有一天,他直接向布萊恩懇求,卻被明確告知,他永遠不會在加菲爾德政府中獲得職位。
在身無分文、前途渺茫之際,吉托退回他破舊的寄宿公寓。躺在床上時,他獲得了後來稱之為「神聖啟示」的念頭:加菲爾德並非「真正的」共和人,與他的副總統不同。在妄想狀態下,吉托斷定自己必須殺死加菲爾德,讓亞瑟成為國家領袖。
不幸的是,總統並非難以成為目標。他總是在毫無保護下四處踱步,即便約翰·威爾克斯·布斯(John Wilkes Booth)在僅僅16年前刺殺了總統林肯。加菲爾德在信中寫道:「暗殺就像雷電致命一樣無法防範,最好不要為其中任何一種擔憂。」
在跟蹤加菲爾德幾天後,吉托於1881年7月2日在華盛頓巴爾的摩與波托馬克火車站(Baltimore and Potomac Railroad Station)向他開槍。
加菲爾德被「雷殛致命」一說令馬科夫斯基印象深刻,他將其選為劇集標題。他與導演馬特·羅斯(Matt Ross;麥特·羅斯、莫·羅斯)合作挑選演員,並慶幸能邀請邁克爾·珊農飾演加菲爾德,以及剛在《繼承之戰》(Succession,《傳媒家族繼承人》)中飾演倒霉陰謀家湯姆·萬姆斯甘斯(Tom Wambsgans)的馬修·麥克費登出演吉托。
馬科夫斯基說:「在選角方面,我們超越了自身的實力。」作者米拉德在匈牙利探班後也表示認同:「珊農在捕捉加菲爾德的才華與尊嚴方面表現驚人,尤其是他的善良,這是我非常在意的特質。」
她補充說:「至於麥克費登,我在許多角色中看過並欣賞他,他完全化身為查爾斯·吉托,展現出他的怪異、妄想與令人心碎的瘋狂。」
馬科夫斯基的劇本部分緊貼歷史,部分則採取藝術加工。吉托與總統在白宮的一次會面,現實中可能只是簡短而正式,但在馬科夫斯基的重新構想中,這名瘋狂男子有機會向加菲爾德傾訴近乎絕望的渴求。
麥克費登奉上了震撼的表演:「我是你的最佳人選。」他顫抖著聲音,眼神飽含情感地說:「幫我像你一樣成功。打開這扇門⋯⋯我求你。告訴我,我如何能像你一樣偉大。」
儘管他犯下了可怕的罪行,並於1882年6月30日被絞死,馬科夫斯基希望觀眾能對吉托產生某種同情。
這位編劇說:「要將他一筆勾銷很容易,但他在世界上遭遇的極端疏離感、持續的拒絕,顯然深深傷害了他,而當時沒有任何機制能幫助他。最終,國家為此付出了代價。」
加菲爾德的政治遺產
在布利斯醫生災難性的照護下,可憐的加菲爾德飽受疼痛、發燒與持續不適的折磨。隨著死亡逼近,他開始思索未來會帶來甚麼。正如米拉德所述,他曾問一位朋友:「你認為我的名字會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嗎?」
加菲爾德確實帶來了改變。他在49歲時遭遇暗殺,舉國悲痛,而這促使公務員制度改革呼聲高漲。公眾認識到,儘管吉托的憤怒源於妄想,但起點卻是他被拒絕授予一個自認應得的職位。而如今成為總統、哀悼這位能幹且受人喜愛的前任的亞瑟,則放棄了讓他上位的腐敗分贓制度。當國會於1883年通過《彭德爾頓法案》(Pendleton Act),建立聯邦政府任用的功績制標準時,亞瑟簽署使其成為法律。
傳記作家,《加菲爾德總統:從激進派到團結者》作者CW·古迪爾(CW Goodyear)寫道:「這開啟了聯邦官僚體系的專業化,確保美國人與政府的互動不再受個人政治影響。這給其後幾代帶來的成果不可估量。」
其他人也在看

謝志偉「嗆韓」挨轟 林佳龍:我不熟金瓶梅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被總統點名後,回應「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被我國駐歐盟代表謝志偉,以《金瓶梅》比喻,他說國民像是潘金蓮、大陸像是西門慶,台灣則是武大郎。對此,藍營也批評民進「放任謝志偉打嘴砲」。而外交部長林佳龍則說,自己對金瓶梅不太熟,會再進一步了解。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于北辰道歉「對不起,不會有下次」 原因與韓國瑜有關!
中國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展開立案調查,還發出通緝令,總統賴清德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沈,但韓卻稱這是自己生病卻要別人吃藥。桃園市議員于北辰看到韓國瑜的相關言行,覺得很後悔曾投票給韓,「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6誰當新北市長最看好? 近6萬人網路投票結果驚人
朝野各積極備戰2026新北市長選舉。入口網站「Yahoo奇摩」10日起至14日針對「2026新北市長選戰,你最看好誰當選?」進行網路投票,46%的網友最看好國民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選新北市長。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王義川質疑與新壽解約涉圖利 她這句話反嗆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亞洲總部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台北市議會昨日審議新光人壽願意解除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的解約金內容,朝野團一致通過。不過,民進立委王義川今(...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王義川1句話打臉自己人!他直呼:刀刀見骨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落腳T17、T18,新壽解約案昨(12)日送議會備查,藍綠白議員一致支持。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在12社群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問題?」;對此,粉專政客爽今(1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要中國人「暫勿前往日本」!原因曝光 他酸爆:這麼危險我們去就好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昨(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公告中的原因竟是「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旅日達人林氏璧就狠酸,「這麼危險的地方,我們去就好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花蓮陸籍配偶村長遭解職提訴願成功 縣府撤銷原機關處分
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為在台陸籍配偶,2022年首度參選並當選,但在8月1日遭鄉公所解職,成為全國首名因中國國籍問題遭解職的村長。鄧萬華提起訴願,經花蓮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分,認為富里鄉公所違反行政程序法,並要求鄉公所另為適法處理。鄧萬華得知後,僅簡單回應,還沒收到正式公文,不便多說。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獨家/高嘉瑜真的要來了?傳拍板代表綠營參選港湖議員 內人士曝真相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民進前立委高嘉瑜,先前表態2026年地方選舉「原則上應該會選」,讓外界好奇是否會披綠袍參選南港內湖議員,甚至是地方縣市首長;不過,現傳出高嘉瑜已被拍板定案會代表綠營角逐港湖議員。對此,內人士也向《民視》透露真相,相關內容也曝光了!
民視 ・ 6 小時前
「台灣有事」言論發酵? 中國外交部突發「暫勿前往日本」通告
日本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起中國不滿,兩國因此議題關係緊繃,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今(14日)突然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這項緊急通告援引日本社會治安持續惡化以及政治言論衝擊兩大理由,形同對日本發出非比尋常的旅遊警示,可能將影響兩國的人員交流和觀光產業。
鏡新聞 ・ 1 天前
中國當局接力罵日本!2細節曝已做反制準備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引爆中國強烈不滿,外交部及駐外使館、國防部、國台辦及官媒連日抨擊。中國《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分析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花蓮縣府撤銷「陸配村長」解職處分 內政部出手了:地方不能另行解釋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有陸配身份的花蓮富里鄉村長鄧萬華,因未放棄中國國籍遭解職,她事後向花蓮縣政府提起訴願,縣府訴願委員會決議「撤銷原處...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北京將如何反制
日本高市早苗首相的涉台發言引發一連串的中日外交風波,中國以強勢的戰狼外交風格回應讓中日關係的脆弱本質立即曝光。中國強勢批評高市言論干涉內政,將造成嚴重後果。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民進又有「黑馬」了 2026台北市長最「夢幻」人選是陳建仁!
外界關注綠營2026推誰挑戰台北市長蔣萬安。繼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爭取提名,包括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民進立委王世堅、沈伯洋、吳思瑤、莊瑞雄、秘書長徐國勇、前立委高嘉瑜,甚至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都曾被點名。不過,最新爆料,綠營在北市最夢幻的人選,就是前副總統陳建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從沈伯洋到八炯、閩南狼:北京為何對這些台灣人發出「紅色通緝令」?
中國官方近日先後對台灣民進籍立委沈伯洋,以及網紅「八炯」與「閩南狼」發布通緝令並懸賞追捕,指他們涉「從事分裂國家活動」。學者分析,北京對台政治人物的制裁行動正逐步升級。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馬英九以「躁進言行」評論高市早苗 他痛批:迎合北京視角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前總統馬英九今(15)日在臉書發文稱,最近看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躁進言行,錯誤引用「集體自衛權」,攪動台海情勢,引發中國方面強烈反應,為此深感憂心;對此,民進立委陳冠廷極度不認同,並批評馬英九,竟以北京視角評論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發言,內容多處迎合中國敘事,甚至以「中國方面強烈反應」作為評判標準。陳冠廷表示,台海局勢近年之所以緊張,原因一向非常清楚,中國軍機、軍艦持續擾台,跨越中線成為新常態,灰色地帶行動不斷升級;包含網攻、間諜案、外交打壓等複合式威脅,都是真實存在的安全挑戰。馬英九卻把焦點放在日本,而避談中國持續加大的軍事壓力,這不但本末倒置,也會造成國際誤解。「日本針對區域安全提出關切,是基於自身國家安全現實與印太局勢的判斷」,陳冠廷說,這並不是像馬英九所說的「攪動台海」。至於馬英九引用的「集體自衛權」議題,陳冠廷則說,馬在指責日本之前,完全無視中國從未放棄武力犯台、並以國家法律名義將「非和平方式」列為選項的現實。日本、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對台海和平的關注,正是因為台灣正在面對威權強權的壓迫,而不是因為台灣「挑釁」了誰。馬英九的論述,反而把台灣帶回那種「只要吞忍不惹怒中國,就會有和平」的錯誤邏輯。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當國際社會願意為區域和平發聲,我們理應珍惜,而不是以中國的反應作為判斷基準。陳冠廷強調,我們必須清楚表達「台灣的未來,不能也不會由中國說了算」。原文出處:快新聞/馬英九以「躁進言行」評論高市早苗 他痛批:迎合北京視角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季連成又返花蓮視察水災!霸氣喊「不需道謝」:我是為了國家做事泥流衝明利村「水利署的鍋」?季連成急喊不應責備 理由全說了藍白又聯手修財劃法!陳其邁怒斥「講不聽」 親揭重大建設隱憂
民視影音 ・ 23 小時前
「你們到底在怕什麼?」民進怒轟藍白:為何對聲援沈伯洋避而不談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面對立案調查民進立委沈伯洋,並揚言全球抓捕,民進團今(14)日在院會遞案,要求以立法院名義譴責中國跨境鎮壓,...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要中國人「暫勿前往日本」!台灣網友笑翻:第一次這麼支持中國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昨(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公告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台灣網友更狠酸,「第一次這麼支持中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國發「黃海實彈射擊」警告 總統府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針對中國近日對日本採取旅遊限制措施,今(15)日起更在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各界對區域情勢的高度關注一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經貿上亦共享...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內政部將再行文解職中配村長 陸委會:沒有模糊曖昧空間
花蓮縣中配村長鄧萬華因國籍問題遭解職,鄧向花蓮縣政府提出訴願,縣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上月決議撤銷原處分。內政部表示,解職處分於法有據,將再行文富里鄉公所應依國籍法及中央主管機關的解釋辦理解職。對此,陸委會表示,行政機關應依法行政,沒有模糊曖昧的空間,充分尊重並支持內政部的立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惹禍!北京勸阻人民赴日 觀光業恐受衝擊
據《NHK》報導,高市早苗7日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例如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就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不過仍要看實際發生的個別具體情況。由於前日相安倍晉三在2021年12月1日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