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師受調查不到千分之六 校事會議難稱浮濫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6日電)教團爭取廢除校事會議,教育部預計年底前修法防濫訴。人本基金會今天說,最近1年校事會議受理1124件,占全國教師不到千分之六(0.57%),「難以被稱為浮濫」,不支持廢除。
教師節連假前,多個教育團體接連透過陳情、記者會、新聞稿等方式發聲,呼籲政府正視濫訴等校園亂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1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113年4月17日至114年5月30日間校園投訴共1372件,受理1124件,最終只有26案達到解聘、停聘程度,可見真正達到停解聘門檻的比例極低,但學校為此耗費的行政資源與人力卻是天文數字。
人本基金會對上述統計數字有不同解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113學年度正式教師有19.6萬人,校事會議每年受理案件1124件,僅占不到千分之六(0.57%)。
人本認為,上述比例在任何工作領域中,都難以被稱為「浮濫」,反而應視為制度運作下的常態監督,是確保專業與倫理的基本機制。
此外,人本指出,校事會議尚未設立之前,這些事件難以被公正處理;解聘、停聘的數字偏低,恐怕是代表校事會議調查人才資料庫,具教師身分者仍占大多數,對嚴重程度的判斷,仍較偏袒教師一方。
人本主張,校事會議制度可朝向更公正、透明、獨立等方向優化,類似幼教不適任人員集中由主管機關調查審議的制度,也可作為討論方向。
人本指出,如果只「廢除」校事會議,形同移除外部監督機制,教育現場將回到過去校內自查自評、難以問責的狀態,不僅無助於教師專業倫理及專業地位,也會使學生在遭受權利侵害時求助無門。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目前的方向是檢討校事會議的分流機制,確立校事會議要處理的只有「不適任教師」,不具名的投訴也不會處理。(編輯:吳素柔)1141016
其他人也在看


紀念創辦人 華梵大學舉辦植樹活動
華梵大學紀念創辦人曉雲導師禪寂21週年,日前舉辦二代梅樹種植活動,吸引200多名師生認養,並同時在校內種下近300株梅花與五葉松樹苗,場面壯觀。 曉雲導師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宗教家與教育家,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海保署偕災防科技中心 建立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6日電)海保署今天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建立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減緩氣候變遷對海洋衝擊,兼顧海洋環境保育,確保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永靖鄉福德國小世界糧食日 從盤中剩食看見地球未來
為響應聯合國世界糧食日,彰化縣永靖鄉福德國小今年已堂堂邁入第三年,精心規劃一場深具教育意義的惜食體驗活動。學校秉持「生態環境,培植淨零實踐力」的教育理念,將閱讀教育、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等核心素養巧妙融入課程中。本次活動特別利用學校午餐剩餘的白飯,結合在地當季新鮮食材,帶領學童親手製作美味的日式飯捲。活動一開始,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的邱慧珊副執行長帶來一場生動活潑的故事導讀。她以繪本《蔬菜逃走》為引,透過故事中蔬菜們的奇妙旅程,引導小朋友們思考食物的來源與珍貴性,並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以及惜食不浪費的生活態度。隨後,在班級導師蕭佩真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捲起袖子,將午餐剩餘的白飯巧妙變身,搭配當季蔬菜、肉鬆等在地食材,親手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日式美味飯捲。這不僅是一場烹飪體驗,更是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華梵大學老梅樹育上百苗 師生傳承種下二代梅樹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6日電)華梵大學校內一棵老梅樹自然落果冒出新芽,育出上百樹苗。校方今天舉辦活動,邀師生一同運用樹苗種下「二代梅樹」,紀念創辦人曉雲導師禪寂21週年,傳承「覺之教育」精神。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香蕉哥哥入圍金鐘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 (圖)
藝人香蕉哥哥(圖)以台語外景節目「阿猴出任務」入圍金鐘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外型凍齡的他開玩笑表示,「我拿來塗抹的是小孩的微笑」,透過跟小孩的互動,能讓自己充滿活力。
中央社 ・ 8 小時前
高雄肥胖率六都最高!議員推手搖飲糖量分級制度
高市議員張博洋16日赴議會參加警消衛環部門質詢,他提到,高雄人愛喝手搖飲,也導致肥胖率居六都之冠,建議高市府衛生局參考新加坡的「Nutri-Grade」分級標示制度,建立含糖飲料的營養分級標準與標示規範,並推動獎勵措施,對此,衛生局長黃志中回應,將持續推動無糖飲食衛教,並研議規畫無糖店家標章。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三航廈北登機廊廳將啟用 機場公司攜團熟悉動線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16日電)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預計年底前啟用,機場公司今天邀請CIQS公務機關、航空公司等服務大聯盟夥伴,進行旅客動線、員工後勤動線及送貨動線試走,體驗作業動線。
中央社 ・ 9 小時前
以畫筆書寫鄉愁的吟唱 油畫家陳美惠〈大地行吟〉展現土地的呼吸
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第一展覽室的牆上,一幅名為〈鹽山獨白〉的油畫靜靜佇立。層層堆疊的白色與赭色交錯,隱約可見風掠過鹽田的軌跡。觀者不禁駐足,彷彿聽見鹽粒在陽光下閃爍的聲音。畫家陳美惠微笑地說,「那是我記憶裡的風聲,也是時間的味道。」出生於嘉義義竹的陳美惠,從小就習慣在稻田邊、海風裡觀察光影的變化。她回憶:「小時候家旁邊就是鹽田,夕陽會灑在鹽堆上閃閃發亮,那樣的畫面在我心裡一直都沒有褪色。」多年後,這些鄉間的記憶化成她畫布上的主角,也成為她創作的源頭。陳美惠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與美術研究所碩士,長年投身教育工作,曾任教於台中居仁國中與台中家商。雖然已從教職退休,但她仍持續於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與台中教育大學進修推廣部授課。她笑說,「教畫畫,就像在對學生說故事;而我自己的畫,也是在對土地說故事。」這次於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的「大地行吟—陳美惠油畫創作展」,自 10 月 16 日起至 11 月 16 日 展出,展出她近年創作的三大系列,「靜象‧新韻」、「藝境」與「獨白」。水圳的倒影、蚵田的潮汐、鹽山的光與靜默,構築成她筆下的大地詩篇。她說,「我喜歡那種靜靜的風景,它們其實很有力量。」在她的畫
台灣好新聞 ・ 10 小時前古久保健二想用挑戰賽陣容 拚戰總冠軍賽
(中央社記者楊啟芳桃園16日電)中職樂天桃猿隊將於18日迎接總冠軍賽,總教練古久保健二今天表示,因為季後挑戰賽的球員們打得非常辛苦,所以想用挑戰賽名單進軍總冠軍賽,「大家一起努力、拚戰。」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朱蒲青觀點》被1.8萬壓垮的青春 「教育制度殺了他」
[Newtalk新聞] 一名大學生,因繳不出區區1萬8千元的休學費,才能保留學籍,最終選擇從高樓一躍而下,青春的生命就此隕落。這不只是個人與家庭的悲劇,更凸顯教育體制冷血的一面。所謂「依法行政」凌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體系裡,年輕學生因面臨經濟困境,卻無制度可以解救,我們教育的初心,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教育部、地方政府及大學體系,這些單位長期官僚,缺乏彈性的制度,扼殺了這位學生。 為了區區1萬8千元走上絕路,讓社會很多人的心裡抽痛,或許有人無法理解,許多社會底層的家庭,因為貧困無法讓多位子女就讀私立大學,因為高昂的學費,讓他們負擔不起。賴清德總統推動「大專校院學雜費定額減免方案」,確實讓部分家庭鬆了口氣,這是值得肯定的德政。然而,制度仍有盲點——減免方案只能幫助「就學中」的學生,卻救不了「繳不出休學費」的學生。這一環節的漏洞,竟成為了奪命的陷阱。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在112學年度私校申請學雜費減免者高達12萬2423人,可以說國立大學生的2倍,從這數字來看,許多私校弱勢學生,的確承受著相當大的經濟壓力,這裡面還包括他(她)們的家庭。 朝陽科技大學這位學生,就因制度的僵化,被逼到走上絕路
新頭殼 ・ 8 小時前白宮砸80億建宴會廳 川普辦晚宴感謝富豪與企業捐款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舉辦一場奢華晚宴,感謝近130名億萬富翁與大型企業代表為他在白宮砸下2.5億美元(約新台幣80億元)擴建新宴會廳提供捐款。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準颱風「風神」挾大雨來襲!公路局:雨量超標將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
[Newtalk新聞] 熱帶擾動96W預計在17日增強為今年第24號「風神」颱風,儘管風神颱風不會通過台灣,但受東北季風影響,其外圍環流仍會為東半部地區帶來劇烈降雨。公路局對此表示,若降雨量超標或馬太鞍溪水位明顯上漲,將預警性封閉日前才開放通行的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溪橋9月23日因上游堰塞湖溢流而被沖毀,經過2週多的日夜趕工,緊急開通馬太鞍溪臨時便道,並在10月15日開放汽機車通行。然而,公路局提醒,由於風神颱風可能和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讓宜蘭、花蓮等東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降下大雨或豪雨。屆時,只要降雨量超標,或是馬太鞍溪水位上漲,公路局將啟動預警性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措施。 公路局說明,馬太鞍溪臨時便道只要遇到中央緊急應變協調中心指示需要封閉便道、林保署通知紅色警戒需要封閉便道、公路局監測涵管便道水位達行動值、地震震度達5弱等情形,就需要立即封閉馬太鞍溪臨時便道,禁止人車通行,並視後續降雨量和水位情形,調整重新開放便道的時間。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北車性侵影像瘋傳惹議!石崇良震怒:揭露被害人身分將重罰YouTube大當機影響80萬用戶!全網一片哀號:根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中市物調券分配失衡 議員轟變特定區專屬品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議會財經委員會今(16)日進行業務質詢,市議員楊典忠、林祈烽針對「物調券發放公平性」問題提出質疑。楊典忠指出,連續三年發放的物調券,許多民眾反映「從沒領過一次」,質疑市...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童子瑋提拆基隆東岸高架橋打開天際線 3方案解決交通黑暗期
基隆市議長童子瑋主張「拆除東岸高架」與親民等三連棟大樓,重現旭川河,沿線規劃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引發熱議,市民憂心交通問題,童子瑋表示,重大工程當然會有交通挑戰需要克服,他提出以大眾運輸取代高架橋、強化貨運專用分流等方案,紓解交通黑暗。童子瑋指出,「水岸城市願景」是一種環環相扣的概念,拆除三連棟讓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美巴高層會談登場 川普施壓巴西放棄金磚貨幣構想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5日專電)巴西外交部長維艾拉(Mauro Vieira)將於16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舉行高層會談,討論雙邊經濟與政治議題。此會談被巴西外交部視為重啟關稅與制裁談判的關鍵契機。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清境火把節邁入第19年 哈尼族祈福長街宴熱鬧登場 宣告年度盛典啟動
【互傳媒/記者 蘇彩娥/南投 報導】邁入第19個年頭的「清境火把節」即將於10月24日、25日盛大登場,15日
互傳媒 ・ 10 小時前
「小手牽大手」青年學子伴新北獨居長輩看京戲 傳承生命經驗
新北市社會局關心獨居長輩的社會參與,與新北市花雅戲曲藝術教育推廣協會合作,透過汐止區公所媒合及忠山里長吳國全牽線,帶領龍馬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獨居長輩,觀賞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演出《緣戲婆媳》(又名《蘭梅記》),婆媳關係從衝突邁向和解的爆笑喜劇,長輩觀賞後心有戚戚焉。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北捷「跑馬燈宣導文」挨轟 「到站抬頭就看到站名」10月底前全線更新
台北捷運於今年8月初,以「到站抬頭就看到站名」為原則,試辦優化中和新蘆線列車到站顯示資訊,成效良好。為進一步提升乘車便利性,目前正逐步進行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及板南線列車到站顯示資訊更新,預計10月底全面完成。北捷表示,這項「到站抬頭就看到站名」優化措施,刪除例行性宣導文字,保留到站站名並精簡轉乘路線等必要乘車訊息,方便旅客快速掌握所在車站位置。列車行駛期間及即將進站時,持續輪播即將抵達車站、前後一站站名及終點站資訊;若為轉乘車站,則以一頁式呈現站名及轉乘路線為主,乘車資訊一目了然。此外,因路網中重要交會車站轉乘資訊較長,將以「換頁方式」調整。例如台北車站除轉乘淡水信義線外,亦為臺鐵、高鐵及桃園機場捷運轉乘站,轉乘資訊相對複雜,因此採取換頁顯示的方式調整,但在第二頁資訊中,仍將持續呈現台北車站站名,確保旅客即時確認所在車站及轉乘資訊。北捷指出,英文資訊部分,由於到站顯示器最多只能呈現36個字元,部分車站因拼音字母較長或轉乘資訊過多,將視情況同時顯示站名、車站代碼或調整為擇一顯示,並搭配轉乘資訊,以兼顧資訊清晰及易於辨識,後續將持續蒐集外國旅客實際體驗意見進行調整。至於文湖線到站顯示資
台灣好新聞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