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被低估!台大醫曝罕病XLH病人「骨頭如缺水泥磚牆」 掉牙是症狀
低磷酸鹽佝僂症(XLH)是一種性聯遺傳罕見疾病,為染色體基因缺陷導致。一般民眾遇骨質疏鬆,可用補鈣、補磷緩解,XLH病友卻無法藉此改善。台大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表示,基因異常讓XLH病人身體無法「留住磷」,導致病童骨骼發育不全、容易變形,骨頭就像「缺了水泥的磚牆」,易變軟、彎曲。
童怡靖說,XLH病人成人期治療與支持需求不可忽視,當出現以下症狀,就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從小腿彎、X型或O型腿、身高比同齡明顯矮、常有膝蓋、腳踝或腰部疼痛、牙齒琺瑯質脆弱、容易蛀牙或掉牙等。
童怡靖表示,XLH不是單純營養缺乏,而是基因異常造成身體無法留住磷,這會讓骨骼發育不全、容易變形,這種疾病來自X染色體上的PHEX基因缺陷,導致FGF23過度活化,使磷酸鹽從腎臟流失,導致骨頭變軟、彎曲,上最新國際期刊發表診療指引,已有針對病因「單株抗體標靶藥物」,能直接抑制FGF23的過度活性,讓磷留在體內。
馬偕醫院兒童骨科資深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缺磷會讓骨頭變軟,兒童容易出現O型或X型腿、長不高,成人則常有關節痛、假性骨折或骨軟化,甚至需要助行器,有些病友因疼痛連樓梯都難爬、長時間站立或走遠路都成挑戰,新型治療可讓病友的骨痛感大幅減輕、活動能力提升、能走得更遠,並且能有效減少手術的次數。
罕見疾病基金會今天與XLH病友聯誼會共同舉辦病友分享會。病友聯誼會會長蘇瑞臻說,許多XLH患者的人生,都從一場「長大就會好」誤判開始,有一群50歲以上、成長於小兒麻痺流行的年代的病友,童年因腿部畸形曾被誤診送至小兒麻痺收容所矯正。出院後直到成年,婚後孩子確診或骨骼再次變形就醫時,才驚覺自身罹患XLH罕病。
目前台灣通報的XLH患者約156位,他們面臨兩大困境,包括通報數嚴重低估,以及其中約8成為成人病友,卻缺乏普及的治療認知與支持。蘇瑞臻表示,XLH病友必須與每天的骨痛、牙痛、關節痛為伍,疾病帶來的骨骼變形和外型差異,造成從小被霸凌、走路困難,甚至工作不穩定,盼政府及社會能提供更多支持,減輕長期治療的經濟負擔,讓所有患者活得更有尊嚴與品質。
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指出,隨著台灣醫療與藥物選擇日益豐富,基金會將持續作病友後盾,積極關注創新療法引進,為病友爭取改善生活品質的機會,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罕病族群更多的理解、包容與支持,共創友善共融的環境。
更多udn報導
摸肚安心亞懷孕了?阿Ken親回應「進度」
基隆廟口潛規則?點「滷肉飯」老闆秒拒絕
一轉側身不得了 影后「側乳溢出」身材太逆天
1根吸管揪真凶!41年前性侵命案終偵破 3人服近20年冤獄
其他人也在看
1分鐘看世界/三星董座李在鎔家屬擬賣股 趁股價新高套現 繳遺產稅
申報文件顯示,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的母親與兩個妹妹計劃脫售價值1.73兆韓元(12.2億美元)公司持股,用來繳遺產稅和償...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原型食物勝超加工食品 211飲食效果差2倍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指出,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研究,以55名成年人為對象,BMI介於25~40間,依隨機順序,前8周攝取最低程度加工食品(MPF)、4周緩衝期恢復原本飲食,後8周再攝取超加工食品(UPF),另一組則順序相反。結果顯示,兩種飲食雖然都能讓體重下降,但...
CTWANT ・ 1 天前

真理大學國際雙聯學制 再添佳績
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持續推動國際雙聯學制,成果再添佳績。該系大四學生戴嘉祐同學,於今年七月啟程前往英國密德薩斯大學音樂系就讀,展開為期一年的深造課程。完成課程後,戴同學將可分別獲得真理大學與密德薩斯大學的音樂學士學位,實現「一份努力,雙份收穫」的國際學習目標。此次赴英參與雙聯學制的學生,亦包括航空事業學系林瑀玲同學。真理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陳雅齡表示,「每年皆有學生透過雙聯學制赴英進修,密德薩斯大學對國際學生提供完善的支援系統,讓學生能無縫銜接國際課程。歷屆返國學生普遍給予高度肯定,也成為推動該制度最有力的見證者與口碑行銷者。」密德薩斯大學位於英國倫敦北部的亨頓鎮,為一所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該校交通便捷,搭乘地鐵與火車僅需二十至三十分鐘即可抵達倫敦市中心,不僅學習資源豐富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張智霖大方認「怕老婆我第一」!只要袁詠儀數到1就投降,順從的背後是27年深情
香港銀色夫妻張智霖與袁詠儀互動一向是粉絲焦點。近日張智霖在綜藝節目《你好星期六》中,幽默舉手自認「怕老婆我第一 […]
姊妹淘 ・ 1 天前
對抗病魔道心堅定 感性錄影告別人間
慈濟志工凌滿堂罹患大腸癌十一年,歷經多次手術與病痛折磨,仍堅持不懈,陪伴癌友、帶領慈青,用生命實踐慈濟精神。臨終前,他錄下最後的告白,留下的是愛的足跡。慈濟志工 凌滿堂:「今天應該是最後一次,我跟...
大愛電視 ・ 1 天前台灣隊奪義大利耶誕麵包世界盃冠軍 會場現國旗海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8日專電)在義大利北部舉行的2025年世界耶誕麵包錦標賽(Panettone World Championship),台灣隊勇奪總冠軍。當大會18日宣布台灣隊是最後贏家時,現場掌聲如雷,並有多面中華民國國旗在會場四處飄揚。
中央社 ・ 1 天前庫克:蘋果 AI 加速引進大陸 外界預期還在等監管部門批准
蘋果CEO庫克昨(18)日在上海舉辦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明確表示,蘋果AI(Apple Intelligence)正在努...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小學時最高,長大卻沒再長」醫曝1原因惹禍! 常吃番茄醬、水餃注意
你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小學2、3年級時,班上總有1位個子很高的女同學,臉上長粉刺、痘痘,還泛著油光,看起來比同學們成熟許多,但10、20年之後,她還是維持和當初一樣的身高。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性早熟的表現。 中樞性早熟大多無病因 遺傳、腦部創傷皆有可能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牛道明部長表示,性早熟的定義是指女生8歲以前、男生9歲以前開始出現第2性徵,女孩的乳房漸漸長大,這時乳房有小硬塊,摸起來會感到疼痛,男生則是睪丸漸漸長大,以醫院門診測量儀器來看,體積大於4c.c.以上的程度代表發育了。一般性早熟分成周邊型及中樞型2種,牛道明部長說明,周邊型一般較為少見,約佔性早熟的10%可能的病因子包括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等疾病,或是孩子擦了含女性賀爾蒙的化妝品、誤吃到避孕藥而造成。而中樞型性主要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慢慢的發育所引起的性早熟,有些人可能是家族遺傳,也可能是小時候有過頭部創傷,但絕大多數患者是沒有原因的。 臨床觀察發現: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有增加趨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楊佳鳳發現,這3至5年來,男生性早熟患者的人數增加了,尤其是10至12歲這個年齡層,雖然還沒發現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運動降膽固醇「早上vs晚上」哪時最好?專家解答 差別出乎意料
當你拿到健檢報告,發現膽固醇比預期高時,可能會感到緊張不安。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提醒,該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重新把運動排進日程,幫助降低數值。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改善膽固醇,降低「壞的」LDL 膽固醇,並提升「好的」HDL 膽固醇。不過,如果想讓努力更有效,你或許會好奇:有沒有特定時間運動更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此,eatingwell網站訪問了心臟科醫師、運動營養師與健身教練。 運動有最佳時間嗎? 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是否早晨、下午或晚上運動對降膽固醇最好。心臟科醫師 Aaron Feingold 表示,依個人狀況而定,但有研究顯示,早晨運動在膽固醇管理上可能略佔優勢。他解釋,人體的晝夜節律會影響脂肪代謝,膽固醇生成在夜晚達到高峰;早晨運動能打斷這個循環,並在白天提升 HDL 水準。例如,一項針對年長者的研究發現,早晨運動者的 LDL 膽固醇明顯低於下午運動者。另一項研究則指出,早晨運動與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關,而膽固醇在這兩種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下午或晚間運動也有其優勢。運動營養師 Marie Spano 指出,研究顯示,晚間運動可能比早晨運動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因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40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幸福熟齡 ・ 5 小時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1蔬菜」抗癌、解毒還能回春!乳癌女狂吃3個月後神奇好轉
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解毒功能。醫師劉博仁表示,一名乳癌患者經檢測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謝物偏高,長期會干擾內分泌與細胞代謝。劉博仁請患者每天多吃一些「十字花科蔬菜」,3個月後,女子的檢測數據明顯改善,解毒與代謝功能大幅提升。女子也直呼,「精神變好了、皮膚也變亮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每天多吃1食物,可降低罹患乳癌、大腸癌、胃癌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大腸癌疫苗來了!台大研究:預防、治療皆可「腫瘤縮小近8成」
大腸癌威脅國人健康問題有望獲得新解方。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團隊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成功開發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動物實驗顯示能使轉移至肝臟的腫瘤體積及數量減少約8成。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吃完血糖就失控!營養師點名「麻醬麵、羹麵」是碳水炸彈
糖尿病患者外食時常感困擾,尤其在中式麵店點餐更擔心血糖失控。營養師李婉萍建議,糖尿病友到麵店用餐時應優先選擇湯麵,因為油脂較少且份量容易控制;而乾麵、麻醬麵和羹麵則被她列為「碳水炸彈」。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