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月份生產者物價連跌37個月 對美國出口大減25%
10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連續第7個月出現兩位數的跌幅,減幅高達25%。(圖片來源/pixabay)
支撐中國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全面熄火,陷入通縮。其中10月份出口意外萎縮,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是連跌37個月。
《CNBC》報導,中國上周四公布10月份出口約兩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後,周末公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下跌2.1%,延續3年多下跌趨勢。
但是受假期季節需求的支撐,中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恢復上漲,反轉今年大部分時間的負增長,顯示通縮壓力有所緩解,同時批發價格的跌幅也有所收斂。
10月份PPI連續37個月下滑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CPI年比小漲0.2%,高於分析師預期的0%。10月份CPI為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也是自6月以來CPI首次出現正成長。
9月份CPI年比下跌0.3%,今年從2至6月以及8、9月等7個月時間,中國CPI均處於負成長。
食品價格一直是拖累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主要因素,10月份食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下挫2.9%。但是月比上漲0.2%。
工廠出廠價格(PPI)年減2.1%,低於路透先前調查預測的2.2%的跌幅,通貨緊縮有所緩解,但已連續3年多處於負值區間,10月份生產者物價月增0.1%。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麗娟的聲明表示:「10月份,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繼續發揮作用,加上國慶節和中秋節假期的提振,推動經濟增長。」
四中全會10月23日閉幕,結束為期4天的閉門會議,除大規模開除14名中央委員學者,還承諾未來五年將提升國內消費與科技自力更生能力。
中國推出一些遏制降價戰、刺激需求的措施似乎已初見成效,9月工業企業獲利增長超過21%,但專家警告稱,中國地方政府對稅收的依賴,會鼓勵企業持續生產,加劇競爭和產能過剩,除非進行實質性稅收改革。
工廠生產連續7個月萎縮
根據10月30日公佈的官方調查,中國10月分製造業活動降幅超出預期,萎縮至6個月來的最低水準,來到49,低於市場預期的49.6。該數據低於50,代表製造業生產萎縮,自今年4月份以來,製造業一直處於萎縮的狀態。
10月份生產、新訂單、原料庫存和就業等分項指數全面進一步萎縮,顯示製造業成長大幅放緩,需求疲軟。
今年以來,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國內消費信心疲軟的影響,中國製造商一直處於需求不確定的困境之中,北京方面正努力應對持續的房地產低迷和出口下挫的逆風環境。
11月6日公佈的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出口意外萎縮1.1%,這是自2024年3月以來的首次萎縮,也遠不如市場預期的增長3%,而9 月的出口成長率為8.3%,創6個月新高。
中國對美國出口大減25%
10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連續第7個月出現兩位數的跌幅,減幅高達25%,累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銳減17.8%。
展望未來,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南韓會晤期間達成貿易休戰協議,緩解可能引發全面貿易戰的潛在緊張局勢,出口跌幅有望緩和。
兩國同意取消一系列懲罰措施,包括高額關稅、中國放寬對關鍵礦產和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而北京承諾購買更多美國大豆,並與華盛頓合作打擊芬太尼流入美國。
根據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估計,美中貿易休戰後,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實際關稅稅率降至31%。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不要再搞綠電?總統府澄清後 龔明鑫再出面強調「絕無此事」
總預算案卡關 黃國昌:任何預算僵局算在民進政府頭上
關稅紅利分配 川普喊2000美元排富普發
其他人也在看

COP30氣候大會登場:中美領袖缺席 森林永續基金承諾逾50億美元
聯合國第30屆氣候變遷大會(COP30)今(10)起於巴西貝倫(Belém)上場,但領袖峰會已提前於6日與7日兩天召開。經濟局勢動盪,氣候承諾不明的情況下,本屆出席的國家領袖不到60國,而且三大...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
《大陸金融》人民幣貶值0.2分 中間價7.0856元
【時報-台北電】根據大陸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今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7.0856元,較前一交易日貶值0.2分。 大陸人民銀行授權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11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7.0856元,1歐元對人民幣8.194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4.6151元,1港元對人民幣0.91113元,1英鎊對人民幣9.3287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6137元,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3.9966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4476元,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8.7927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0541元,人民幣1元對1.1311澳門元,人民幣1元對0.58795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11.3682俄羅斯盧布,人民幣1元對2.4412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204.87韓元,人民幣1元對0.51747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2834沙特里亞爾,人民幣1元對46.9406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1727波蘭茲羅提,人民幣1元對0.9114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3442瑞典克朗,人民幣1元對1.4325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5.94806土耳其里拉,人民幣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新北10月CPI較去年同期漲1.45% 平均消費支出增加逾千元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發布10月份新北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10.88(110年=100),較今年9月上漲0.29%,比去年同期上漲1.45%,主因為房租、肉類及外食費等價格較去年高,在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情況下,平均消費支出會較去年10月增加1012元。
自由時報 ・ 1 天前COP30巴西登場 中美印領袖缺席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10日正式登場,全球5萬名代表齊聚巴西城市貝倫(Belem)商討如何解決氣候危機。但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總統川普選擇缺席,也不派高階官員參加,加上中國與印度僅派出代表團,兩國領袖也不會親自出席,令外界擔心這次會議最終成果可能令人失望。
中時財經即時 ・ 15 小時前
野村投信 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
為響應金管會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野村投信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於2025年11月3日正式啟用新辦公室。這不僅象徵野村投信業務版圖的再擴展,更是野村躍進新里程碑的重要一步,開啟嶄新、璀璨的發展階段。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川普拋健保補貼加關稅紅利大餅 貝森特:非正式提案
(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週末拋出直接支付美國民眾醫療健保費用,並以關稅收入發放2000美元紅利的想法,但財政部長貝森特隨後表示,這些並非提交給聯邦參議院的正式提案。
中央社 ・ 1 天前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中午暫收31.000元,升值4.5分
11/10新台幣兌美元匯價中午暫收31.000元、升值4.5分,成交金額4.91億美元。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Moneydj理財網 ・ 23 小時前
李心潔變身畫家開畫展 梁詠琪力挺一口氣買四幅作品
梁詠琪買下的四幅畫作裡,有一幅名為「白糖糕」是梁詠琪很愛的作品,第一眼就相中這幅作品,李心潔告訴梁詠琪:「白糖糕這一張,我想像是一個男孩,他很愛大海,他好喜歡去大海裡游泳,他游著游著就變成了一條魚。」而GIGI梁詠琪一眼就選中,這樣心有靈犀的行為,讓李心潔感...
CTWANT ・ 21 小時前《商情》高位回落 SCFI指數轉跌3.6%
【時報-台北電】綜觀上周上海出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SCFI),因不同航線各自的供需基本面差異,使運價走勢自高位回落。歐洲航線部分,運輸市場運價經過連續上漲後出現回落,雖10月歐元區綜合PMI終值進一步升至52.5,但其中法國因政治不確定性令經濟表現疲軟。北美航線部分,美國政府持續停擺已創歷史最長紀錄,目前該國就業市場整體勞動力需求仍在放緩,薪資增長持續停滯,經濟前景充滿變數;根據CIP商品行情網最新報價顯示,SCFI綜合指數1495.10點,較前周跌3.6%;歐洲線20呎櫃較前周減少21美元;美西線40呎櫃報2212美元,較前周跌16.4%;美東線40呎櫃則較前周減少590美元,跌幅17.2%。(編輯:王聖為)(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
美國10月CPI要沒了? 聯準會摸黑降息難度高
這兩項數據將直接影響市場對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的預期,若通膨數據高於預期,可能強化聯準會維持高利率立場,導致美元走強、資金回流美國,對新興市場與台股形成壓力。聯準會主席鮑爾在10月例會的會後記者會指出,Fed面臨就業放緩與通膨偏高的雙重威脅,致使內部利率立場...
CTWANT ・ 1 天前共和參議員提案 ACA補貼直接發給民眾
川普總統8日呼籲共和參議員,將目前根據「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 ACA)支付給保險公...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0 小時前特斯拉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3年新低 市占率剩3.2%
(中央社北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0月在中國銷量降至2萬6006輛,創3年新低,反映在當地競爭激烈市場面臨的需求疲軟挑戰。但其在中國製電動車10月出口卻衝上2年新高3萬5491輛。
中央社 ・ 13 小時前美密西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50.3,為2022年6月來新低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50.3,為2022年6月以來新低,較10月最終值53.6明顯下滑。最長紀錄的政府停擺擴大對民生與出行的干擾,從食品補助到航班延誤的連鎖效應,放大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憂慮,信心惡化橫跨派、年齡與所得層級。調查顯示「K型經濟」特徵仍在,高資產族群受益於股市走強,信心相對有撐;低所得與無股族則因就業與生活成本壓力而轉為更謹慎。這種分化意味,總體消費的韌性愈發仰賴高所得前20%家庭(貢獻約40%消費),景氣對弱勢族群的衝擊先行顯化。通膨預期方面,美國民眾1年期預期自4.6%小幅升至4.7%,5年期長通膨預期自3.9%回落至3.6%,仍高於疫情前常態區間,顯示價格黏著與關稅傳導的尾韻未盡。在Fed政策利率已降至3.75%-4.00%區間的背景下,決策者對12月是否續降仍持保留,市場對物價路徑的信心尚未鞏固。就業面,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上升的受訪者占比躍升至1980年以來高位,反映企業招工與裁員雙雙轉趨保守的「不增不減」格局。官方勞動數據受停擺影響缺席之際,週度失業金與企業裁員公告成為替代參考,短期難以扭轉民眾對就業前景的悲觀看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陸10月通縮壓力緩解!CPI年增率今年首見正增長
據《CNBC》報導,在CPI中,一直拖累指數的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9%,但較上月則上漲0.2%。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通縮則有所緩解,同比下降2.1%,略優於《路透社》(Reuters)調查分析師預估的2.2%降幅,結束了連續3年的負增長態勢;按月計算,10月生產者物價上漲0.1%。中國國家...
CTWANT ・ 1 天前日銀會議紀錄暗示「12月加息更近一步」,內部鷹聲漸強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本央行(日銀)週一公布最新會議紀錄顯示,至少一名委員認為「推進政策利率正常化的條件幾乎已滿足」,九名委員對加息時點的評估更趨接近;市場押注最早12月19日即落實,最遲明年1月落地。紀錄同時披露,10月會議以七比二維持政策利率0.5%不變,連兩次有委員投下加息反對票,顯示內部分歧圍繞通膨黏性與匯率傳導正在升溫。市場人士表示,若日銀12月啟動再加息,10年期殖利率上檔將再測前高,曲線趨陡機率提升;日銀對長端波動的容忍度與操作工具(購債節奏、連續限利操作)將成為定錨關鍵。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在利差擴張邏輯下相對受惠,但高估值成長股面臨折現率上行的再定價壓力。分析師指出,日圓若延續偏弱與波動放大,出口權值(汽車、機械、半導體設備)獲利換算受益,但外需循環放緩仍需留意訂單能見度;內需鏈則視工資與服務通膨走勢定價。
財訊快報 ・ 1 天前美資湧入日本創安倍經濟學以來最快紀錄,高盛看多AI主線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經225指數在11月第一週急吐逾4%後七個月來最差之際,高盛日本策略團隊指出,美國資金正以「安倍經濟學」以來最快速度流入日本市場,主攻科技與AI題材;推力來自今年以美元計價的亮眼回報,帶動日股風格由價值轉向成長的「趨勢級」變化。統計顯示,10月後半月外資淨買進日本現貨與期貨約3,840億日圓,投資人參與度升至近年高位。年初以來,在日圓走強與政策利多催化下,日經225以美元計價漲幅約30%,顯著領先美股主要指數。資金結構與偏好正在重塑類股表現。美系長線資金偏好「高成長+高想像」的半導體、雲端、AI運算與自動化鏈條,帶動市場合理化「高本益比」的容忍度;同時,海外配置仍低於過往高峰,後續加碼空間猶存。若企業治理(回購、股利提升)與資本開支效率持續改善,外資部位中期仍有望穩步擴張。但報告內容提到短線風險不容忽視。第一,科技權值股估值升溫,部分子產業的本益比(Price/Earnings to Growth,PEG)已逼近或高於美股「科技七雄」區間,基本面需以更強勁的訂單與利潤率來兌現;第二,若全球長端利率再度上行或美股續回調,成長股折現率抬升將引發評價再壓力;第三,日圓後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陸漁船南韓海域傾覆 2人獲救9失蹤
據南韓媒體報導,一艘99噸級中國籍漁船,今(10)日早上在南韓西部的「全羅北道」「群山市」海域,也就是在大陸青島西南方向約150公里處的海域傾覆,船上有11人,其中2人獲救,另外9人失蹤。 報導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國際政治》大突破!結束政府關門 參院通過程序性投票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在當地時間周日(11月9日)晚間通過了一項撥款協議的第一階段表決。該協議旨在結束這場從10月1日拖到現在的政府停擺僵局。 在8位民主人倒戈後,一項允許該協議在周一推進其他投票的程序性表決已經過關。經過周末日以繼夜的協商,兩終於達成這項協議。該協議將為美國聯邦政府提供資金到明年1月底。 稍早前外媒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參議員們將在周日晚間表決是否推進眾院通過的一項法案。這項由眾院通過的法案將遭到修改,把支應聯邦政府資金到2026年1月的短期撥款措施與一個由三項全年撥款法案組成的方案進行合併。 根據這個與部分民主人達成的協議,共和人同意在12月就延長《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ACA)補貼議案進行表決。在這場激烈的撥款攻防戰中,民主一直都把ACA補貼列為優先事項。 受此激勵,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加速走高,目前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7%,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1.21%。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韓國政府資料中心鋰電池起火引關注 台科大研發新式電池刊國際期刊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減碳壓力下,可再生能源不僅要「夠用」,還需要「夠綠、夠安全」,日前韓國政府資料中心即因鋰電池起火,引發安全性問題。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特聘教授郭俞麟帶領團隊打造新式儲能電池,提升儲能安全與用電自主量能,該項技術成功刊登於專業領域Q1(排名前25%)的國際期刊「Applied S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