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登場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4.8%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放緩至一年來新低,符合外界預期。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以及貿易緊張局勢損害了需求,持續為決策者帶來壓力,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來鞏固經濟動能。
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至9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成長4.8%,比第二季的5.2%放緩,符合路透社調查的分析人士所預測的4.8%。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GDP季增1.1%,優於外界預測的0.8%,也優於上一季的1.0%。
在強韌的出口與強勁的股票市場的支持下,中國當局今年推出了溫和的刺激措施,但美中貿易緊張的再度升級仍構成風險。北京也面臨到要重新平衡經濟、逐步增加消費的艱鉅挑戰。
儘管仍有祭出額外刺激措施的空間,但分析人士對於決策者今年是否會採取行動意見分歧。
與華盛頓的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升級,突顯了中國失衡經濟的脆弱性,也就是高度依賴製造業與海外需求。這也增加了人們的預期,認為中國領導人可能會接受痛苦的轉型,重新平衡經濟成長,轉向國內消費。
儘管中國出口9月反彈,但近期的許多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失去了動能,儘管政府努力遏制產能過剩與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但通縮壓力仍然存在。
高層從今天起至23日將舉行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討論「十五五規劃」等各項議題,由於與美國的競爭加劇,十五五規劃預計將優先發展高科技製造業。(編輯:宋皖媛)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現金怎麼花? 國泰金最新調查出爐 逾四成民眾會「這樣做」
國泰金控20日發布《 2025年10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本月時事題為「民眾對於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以及普發現金資金使用的調查」,針對普發現金的用途,調查結果顯示:41%民眾預計將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其中26%的民眾選擇在國內旅遊及消費,15%民眾將用於國外旅遊及消費,另外,32%民眾則規劃用於投資(如股票、基金或外幣等),14%的民眾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大陸經濟》統計局/前3季GDP增長5.2% 頂住壓力前行
【時報-台北電】大陸國家統計局表示,國民經濟頂住壓力仍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經初步核算,2025年前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 個別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 前3季貨物進出口總額33兆6078億元,同比增長4%;單看出口19兆9450億元,增長7.1%;進口13兆6629億元,下降0.2%。 前3季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兆1535億元,同比下降0.5%。若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則增長3%。 前3季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8%。(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各報要聞》川普經濟施政支持率 探底
【時報-台北電】最新民調顯示,政府關門與通膨衝擊下,美國民眾對就業和經濟前景更悲觀,川普經濟施政的支持率持續下探,降到兩個任期的最低水準。他的整體支持率也降到44%,不支持率升至52%。 據第三季《CNBC全美經濟民調》(All-America Economic Survey),42%受訪者贊同川普的經濟政策,55%反對,淨支持率(贊成減去反對)為負13個百分點,是該民調在川普兩個任期調查的最低紀錄。 CNBC在全美調查1,000位民眾發現,53%受訪者將政府停擺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害,歸咎於川普及共和國會議員,僅37%認為民主該負責。 川普的整體支持率也從第二季的46%滑落到44%,不支持率微升1個百點至52%。川普的第二任期,呈現經濟施政滿意度低於整體滿意度的趨勢,但在第一任期恰恰相反,經濟政策支持率多維持正值,且高過整體支持率。 儘管川普政府一再保證會壓低物價,在通膨與生活成本方面,僅34%受訪者認同川普政策,多達62%不贊同,寫下他第二任期最差紀錄。 56%受訪者不滿川普的關稅政策,支持的占41%,關稅政策淨支持率降至負15%,明顯低於第二季調查的負6%。 共和籍民調顧問羅伯
時報資訊 ・ 1 天前普發現金1萬元 調查:4成民眾估用於旅遊與消費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5年10月20日電)立法院會近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最快11月上旬執行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41%民眾預計把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包含國內與國外旅遊),32%規劃用在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傾向拿來儲蓄。國泰金今天發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時事題部分,詢問民眾對於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以及普發現金資金使用的調查。針對普發現金的用途,調查顯示,41%民眾預計將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其中可分成國內與國外兩部分,整體26%選擇在國內旅遊及消費,15%民眾將用在國外旅遊及消費;32%民眾擬用在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關於民眾對「好孕3方案」對家庭生育決策影響程度的調查,調查顯示,44%民眾認為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有限,37%認為完全沒影響,16%會因好孕方案而部分提高生育意願,僅有3%民眾表示會明顯提高生育意願。此外,調查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轉佳,大額消費意願也同步上揚。大額消費意願指數提高至5.9,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走揚至-14.1。買房意願微幅上升至-45.1,賣房意願指數走升
中央社財經 ・ 22 小時前《大陸政治》大陸四中全會登場 聚焦十五五規劃
【時報-台北電】第二十屆四中全會20日起於北京登場,核心議題之一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稿,確立大陸未來五年(2026年~2030年)的經濟與產業發展方向。 此外,市場也高度關注大陸統計局今日公布的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及消費、投資等多項宏觀經濟數據。 綜合外媒報導,「十五五規劃」預料將延續「穩增長、調結構」主軸,強化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同時化解部分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仍是習近平推動的「科技自主」戰略,特別是在人工智慧(AI)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布局。 「十五五規劃」除聚焦半導體、AI、綠能與電動車等戰略性產業外,也預料將重申「擴大內需」與「抑制結構性供需失衡」的政策目標。不過,觀察人士指出,這兩個方向長期存在矛盾,如何在維持產業動能與提升民間消費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 報導指出,大陸過去10年的經濟成長幾乎完全仰賴製造業與投資帶動,而非消費成長。這種模式雖支撐出口與產能擴張,但也導致通縮壓力升高與債務風險累積。分析人士認為,在大國競爭下,北京仍將選擇強化製造實力,以鞏固經濟「硬實力」。 路透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表示,「十五
時報資訊 ・ 1 天前中國第3季GDP4.8% 2025年以來增速最慢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為4.8%,是今年以來增速最慢。統計局表示,第3季GDP增速回落是由於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性加大,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大陸經濟》陸Q3經濟增長4.8%略降 官方提4有利條件:全年目標可期
【時報-台北電】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請問如何看待三季度經濟運行表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第一,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初步核算,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國際看,第三季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從國內看,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存在陣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行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但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轉型中的問題,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不斷發展壯大的。 第二,儘管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經濟穩中有進發展態勢沒有變。從增長水平看,中國第三季4.8%的經濟增速水平仍明顯高於多數主要經濟體,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經濟體尤為難能可貴。第三季經濟總量達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政治》政院版財劃法 地方批想集錢集權
【時報-台北電】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年底前要推出院版《財劃法》,財政部預計21日(周二)邀集22縣市政府討論。據知,該會議將避談「垂直分配」,只鎖定縣市「水平分配」,現在公式曝光。依據分配公式,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中,財政部保留1%調節款和優先彌補財政基準差額。對此地方批評,中央表面是要調節各地方「財政盈虛」,實際依公式兩階段有作手腳的空間,就是想掌握「分配權」,進而「集權」。 依據《財劃法》規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96%是依據公式分配給地方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是屬地方經常性財源,因此「公式」、「權重」牽動著地方每年獲配財源多少,但雙北財政官員直批,許多的數額僅有中央部會能看,其他縣市無法窺見全貌,不希望21日是「開盲盒」的會議,建議財政部還是應以中央釐清事權分配及補助款設算方式後,再行研商水平分配公式。 依行政院版的《財劃法》規劃,96%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中,有1%先保留給中央做為調節款,如設算若地方獲配的財源增幅未達全國平均,財政部可依該地方財政情況調節彌補。剩餘的95%,還要先彌補地方的基準財政差額,扣除之後的餘額,才依據財政努力(40%)、基準建設(60%)兩大類指標,水平分配給22縣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川習會月底登場!明居正揭中國「3層談判目標」並警告:全球通膨恐升高
美國總統川普17日證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月底在南韓舉辦的亞太經合會中會面,而近期美中貿易戰戰況激烈,讓此次即將到來的川習會面成為國際焦點。對此,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理論上川習雙方目前都希望能見面對談,因為雙方都有求於對方。若本次川習會拍板了要談判的決定,底下團隊便會再去商談細節,但是否談得出結果不一定。 明居正......
風傳媒 ・ 1 天前四中全會 20日起在北京召開
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20日上午在北京開始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總書記習近平會中代表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
四中全會今登場!「十五五」審議、高層整肅...焦點一次看
中央委員會第二十屆四次全體會議於今(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建議稿。外界普遍關注此次會議的人事調整動向,特別是在多名高層官員接連落馬的背景下,習近平政權面臨的政治挑戰與權力重整。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高盛稱,AI資本支出遠未過熱,占美國GDP不到1%,仍有續航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憂慮AI相關資本開支(capex)過度擴張之際,華爾街投行巨擘高盛發表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美國AI投資占GDP比重尚不足1%,與歷史技術擴張期(鐵路、電氣化、IT等)投資占比高峰的2%至5%相比,仍屬早期階段,離所謂「過熱」有明顯距離。此一判讀意味著AI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敘事依然穩健。這份研究強調兩大支撐,其一是生產力紅利。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可望在未來十年逐步推升勞動生產率,帶動企業營收與利潤率改善,並擴大對軟硬體與雲端基礎設施的長期需求。即便當前可自動化的職務占比仍低,但在程式設計、客服、諮詢等知識密集型領域,效率提升的商業案例已逐步累積。其二是算力曲線仍驅動投資。雖然單位算力成本持續下降,但模型規模與使用量成長更快,推動訓練與推理兩端對資料中心、先進GPU、光電互連、散熱與能源基建的持續拉動。只要「需求增速>成本降速」的關係維持,AI capex的投入就具邏輯基礎。從總量到價值的換算,研究估算生成式AI可為美國經濟帶來可觀的長期價值,其中相當比重將體現在企業部門的資本收益。換言之,未來多年AI投資的累積支出,具備以生產力與現金流改善來「自我消化」的條件,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寒武紀前三季營收飆近24倍連三季轉盈,股價熱度退燒後走勢受矚目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寒武紀(688256.SS)上週五晚間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達人民幣17.3億元(下同),年增13.3倍;今年前三季營收為46.1億元,年比暴增23.9倍,受國產算力需求爆發與AI基礎設施加速建置推動,展現強勁成長動能。獲利方面,第三季純利5.7億元,連續三季年比轉盈,年增3.9倍,但較上季下滑17%;前三季純利達16億元,實現歷史性由虧轉盈,顯示規模效應帶動費用率下行與毛利修復。研發投入維持高檔而更貼近商業化節奏。第三季研發費用2.6億元,年增22.1%,占營收比15%;前三季研發費用7.2億元,年增8.5%,占營收比自456%明顯降至15.5%,反映產品落地後收入放大、費用率快速回落。股價表現方面,寒武紀今年以來股價累漲近90%,自7月以來大致翻倍,8月底一度超車貴州茅台,短暫登上A股「股王」,被市場暱稱「寒王」。不過,受科技類股估值偏高與AI泡沫疑慮發酵影響,股價自高點回落逾20%,上週五收低2.07%報1,247.68元,市值5,219.7億元。該股7月和8月月線各大漲17.96%和110.36%後,9月回吐1
財訊快報 ・ 1 天前普發現金1萬元用途調查 41%民眾計劃旅遊及消費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日電)立法院會近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最快11月上旬執行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41%民眾預計把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包含國內與國外旅遊),32%規劃用在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傾向拿來儲蓄。
中央社 ・ 22 小時前普發現金1萬你會怎麼用?調查發現儲蓄占比最低
立法院在上週三讀通過攸關全民普發新台幣1萬元現金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根據最新調查,對於普發的現金1萬元,有41%的受訪者表示,會用於國內外的旅遊及消費,占比最高,其次則是用於投資,儲蓄占比則是最低。 國泰金控20日發布10月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此項調查是國泰金控針對旗下人壽以及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並成功回收共12,840份有效填答問卷。 本月也特別針對時事議題進行調查。關於民眾對「好孕3方案」對家庭生育決策影響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民眾認為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有限,占比最多,另外則有37%覺得完全沒有影響,只有16%民眾會因為好孕方案而部分提高生育意願,且只有3%民眾表示會明顯提高生育意願。 至於民眾對於普發1萬元現金,會怎麼使用?調查也發現,民眾將此筆現金用於國內外旅遊以及消費占比最高,超過4成。32%民眾規劃用於股票、基金或外幣等投資,14%的民眾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無獨有偶,本月調查民眾在旅遊和聚餐等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也提高至5.9,創下7個月以來的新高,是4月對等關稅宣布以來,相對較高的位階。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經理吳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印尼撒幣救景氣!18.1億美元現金補貼上路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印尼宣布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將向約3,500萬戶家庭發放合計約18.1億美元現金補貼,最快未來一週啟動、持續至年底,同步擴大帶薪實習計畫,釋放就業與內需動能。經濟統籌部長Airlangga Hartarto表示,此次方案疊加9月公布、規模近10億美元的前一輪措施(含糧食補助、臨時基建就業與實習計畫),形成「加碼包」,以緩衝物價與就業壓力、提升基層消費能力。實習計畫方面,原定2萬名的大學畢業生名額擴大至10萬名,新增8萬名名額的預算約為14億盧比,由國務祕書處編列;政府盼藉此強化青年就業銜接、縮短求職磨合期。為刺激年末出行,財政部並發布規定,於12月22日至翌年1月10日旅運期間,政府將承擔經濟艙國內航班11%增值稅中的6%,等同提供票價稅負補貼,以撬動年底假期消費。印尼近月經歷示威動盪,學者將成因部分歸咎於收入不均與就業機會不足,儘管疫後經濟成長已穩在約5%。政府期望透過現金補貼與就業支持「雙管齊下」,改善民生體感、穩定社會預期。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承諾任內將把經濟成長推升至8%、任期至2029年。此次刺激組合被視為朝向提升潛在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
10月信心調查出爐!民眾景氣展望樂觀
[NOWnews今日新聞]國泰金控今(20)日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出「景氣展望樂觀指數持續轉佳,大額消費意願同步上揚」。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轉佳,大額消費意願同步上揚國發會最新公布...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社福服務採購制度存有多項缺失 監委申請調查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0日電)監察委員王幼玲今天說,據行政院工程會稽核報告,現行社會福利服務採購制度,有服務費用編列標準不清、合約設計前後矛盾等多項問題,有必要釐清採購機關是否落實法定採購程序等,因此申請立案調查。
中央社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