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位置在哪?現況如何?太魯閣封園、合歡山封山惹議又是發生什麼事?【Yahoo議點通】
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事發後,太管處、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公路總局等單位迅速啟動緊急應變,進行封路與預防性撤離,引發各界關注。究竟燕子口堰塞湖發生什麼事?【Yahoo議點通】帶你快速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各方觀點。
Yahoo議點通帶你快速掌握熱門事件脈絡與各方觀點,新聞「一看就通」, 不再霧煞煞!
燕子口堰塞湖位置在哪裡?現在情況如何?
近來,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加上花蓮有地震發生,讓堰塞湖的安全備受關注。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燕子口路段,台八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的舊路,發生大規模邊坡坍方,導致立霧溪發生堰塞湖情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19日表示,燕子口堰塞湖當前水位為265.2公尺,距離壩頂高程270公尺,尚有4.8公尺安全距離,蓄水面積約10.5公頃,蓄水量約175萬噸(滿庫為230萬噸)。
而因燕子口堰塞湖呈現夢幻的Tiffany藍色,也意外引發網友討論。對此,專家解釋,太魯閣峽谷岩層主要由大理岩構成,溪水中的微酸會溶解岩石內的碳酸鈣微粒,產生光散射效應,所以湖水才會倒映出優美的藍色色澤。雖然景色很漂亮,但安全第一,籲請讀者朋友,千萬不要貿然前往。
燕子口堰塞湖有溢流的風險嗎?官方目前怎麼做?
鑑於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結構不穩定、發生滲流作用,林保署花蓮分署已會同成功大學針對燕子口堰塞湖情勢進行即時監測。經研判,燕子口堰塞湖短期內有壩體破壞或壩頂溢流之虞,19日已針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緊急通報單與示警簡訊,將台八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和立霧溪沿岸,列為高風險區域。
面對燕子口堰塞湖的安全危機,太魯閣國家公園17日便已公告禁止進入園區,並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花蓮縣政府於18日發布紅色警戒,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富世村民樂社區及秀林村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也於18日建請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崇德瑩農場周邊地區與東部電廠員工撤離,並勸導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太魯閣、合歡山、南湖大山都因燕子口堰塞湖封閉!正反意見怎麼說?
從上段可知,燕子口出現堰塞湖,為了安全起見,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全面封園,合歡山、南湖大山等步道也因此暫時封閉。但這樣的做法,引起兩派爭論,有登山客認為可以理解,有登山客則怒批政府愚蠢,究竟怎麼回事?
登山部落客雪羊痛批內政部離譜 激化言論引熱議發聲道歉
登山部落客、山林作家雪羊(黃鈺翔)痛批,「拿燕子口出現堰塞湖,來封閉整個國家公園,只要對台灣地理有一丁點認知,都會知道離譜至極。」雪羊並質疑,「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竟然會去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只為了展現救災決心?」除了在文中痛批下令封閉的內政部高層,雪羊也在留言區回應網友稱「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一番言論引發社群熱議。
19日,雪羊再發文「氣頭上的一句留言,竟然被很多同立場的人截去大戰特戰,實在是始料未及」,解釋自己是因對任意封山與政府做事毫不在意程序與事理,由上而下壓著做的行為實在太敏感,對於自己在情緒上用了「激化言論」深感抱歉。(鏡新聞)
高山醫學權威王士豪:山難救助資源稀缺、暫時封山是避險
同為登山好手的高山醫學權威王士豪醫師則持不同看法,表示自己理解且感謝其他登山客極力爭取登山權力;並緩頰,部分登山客之所以對政府落實的封山政策有誤解,是因沒有參與過救難資源部署的過程,政府的山難救助資源稀缺,這次合歡山與南湖大山暫時封山,是一種避險舉動。
王士豪進一步說明,當燕子口堰塞湖可能形成天然災害,未來需投入大量救難資源時,政府自然會把救難資源,優先應對堰塞湖可能造成的災害;此時,合歡山區、南湖山區的山難救援,就比較沒辦法有資源來因應。呼籲熱愛登山的朋友暫時忍忍,理解並體諒政府,「當災害平緩、資源部署回歸,大家又可以去爬山了!」(三立新聞網)
內政部:考量地震頻繁及交通動線不穩
面對部分登山客對封山決定的抨擊,內政部解釋,由於堰塞湖崩塌面積土石量龐大,且近期地震頻繁,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考量交通動線不穩定,才會做出封園的決定。(太報)
現在還能去花蓮嗎?
依據災害應變中心與氣象署的預報,近日山區將有較大雨勢,且燕子口堰塞湖的危機尚未解除,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的各景點也持續封閉中,請大家切勿靠近警戒區域,以策安全。原定10月25日、10月26日在太魯閣台地舉辦的文化展演活動也已宣布暫停。
友善提醒,山區道路在地震後和連續降雨期間,容易發生坍方、落石,路況難以掌握,非必要請避免進入山區道路,並應隨時注意氣象資訊及道路通阻訊息。關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公路、步道是否開放?讀者朋友可以參考太魯閣國家公園「公路步道開放」。
👍🏻 喜歡今天所整理的新聞重點嗎?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這系列整理式文章,加碼推薦:
編輯團隊365天不打烊,為你天天精選的「本日Yahoo焦點」
篇篇都是「看一篇抵三篇」,新聞學霸就是你!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曾2度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嘆:1地標已淹入湖中消失了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近日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目前持續發布紅色警戒中。太魯閣國家公園表示,同樣的位置曾2度形成堰塞湖,還好現在有科技監測技術,能快速應變、預防性撤離。不過打卡地標「酋長岩」已消失在湖水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議員指輝達案未曝光基地為花博 北市:此區涉文資議題 開發時程不可控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落腳何處各界關注!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天說,台北市政府和輝達在看未曝光基地,確定後對外宣布。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質詢問是否為花博園區?台北市都發局未予證實,但表示此區涉及圓山遺址等文資議題,開發時程不可控。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7 小時前
台積電生態系赴美 葉俊顯:不清楚這件事情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專訪,提到不僅台積電將會赴美投資,也包括整個半導體生態系都會過去。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20)日首次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他對於...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曾兩度上演」 傳地標酋長岩消失湖水下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粉專發文表示,此處在過去曾有兩次形成堰塞湖,傳出酋長岩消失在湖水下,太管處對此澄清了。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鄭麗文拜會國民團 點名這3人2026都贏「我們就出頭天了」!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天(20日)中午應邀前往國民立法院團拜會,團幹部及籍立委都熱情迎接。鄭麗文期許剛挺過大罷免考驗的藍營立委,接下來能有更好表現;也點名柯志恩、蘇清泉及謝龍介「南台灣3人都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法國羅浮宮爆驚天竊案 4竊賊7分鐘搶走9件百年王室珠寶 直擊窗戶破損、還有起重機
法國巴黎羅浮宮10月19日傳出驚天竊案,早上9時30分博物館開門之際,4名竊賊破壞窗戶潛入阿波羅長廊(Gallerie d’Apollon),短短7分鐘內搶走9件拿破崙(Napoléon)等君主時期的王室珠寶,並騎摩托車逃逸,舉國震驚。羅浮宮隨即宣布閉館,目擊者畫面顯示成群遊客魚貫離開;法國文化部稱失竊的展品「無價」。 其中,拿破崙三世皇后尤金妮(Empress Eugénie)以黃金、鑽石、祖母綠打造的皇冠,價值數千萬歐元,不久後在牆外被尋獲,據稱有損壞。先前民眾拍攝的畫面,可見珠寶展出時的樣貌,以及阿波羅長廊內部。 另一個現場畫面顯示遭破壞的窗戶,以及一台起重機。據稱竊賊並未攜帶武器,但過程中以手持砂輪機(angle grinder)威脅警衛。 專家指出,盜竊知名歷史文物其實「極難銷贓」,如同1911年《蒙娜麗莎》失竊一案,根本無法在市面出售;也有專家推測,這次竊案可能是受「私人收藏家委託」,因此珠寶或許能以良好狀態被尋回。 本案凸顯羅浮宮安全問題,法國總統馬克宏已矢言追回珍寶、將罪犯繩之以法。事實上,法國政府今年1月才宣布投入7億至8億歐元(約新台幣251億至287億元),啟動羅浮宮翻新計畫,以因應設備老舊、遊客過多等問題。羅浮宮2024年共吸引870萬人次參觀。
Yahoo奇摩(國際通) ・ 13 小時前
9縣市防雨彈!北北基宜大豪雨特報 今晚至明晨雨勢最大
中央氣象署已於今天中午12時(20日)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晚間8時30分舉行記者說明會時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共伴影響,雙北雨量累積400毫米,今晚至明晨雨勢最大,大台北和宜蘭嚴防大豪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4 小時前
赴大陸交流鄭習會? 鄭麗文「當然要」:怕就不要出來混了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勝出,鄭麗文今接受專訪談到兩岸相關議題,她表示現在抗中牌已經徹底失靈,有六成民眾對這件事情已經反感,因此她有信心國民的主張將成主流民意。至於是否會到大陸交流、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她也強調只要有利於兩岸的和平都會做,她當然會到大陸交流,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豪雨轟炸北台灣!政大「淹成滑水道」畫面曝光 學生傻眼:回宿舍要溯溪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北台灣今(20)日風雨持續增強,昨(19)日深夜開始就豪雨不斷。位於台北文山區的...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美國再現反川普「無王日」抗議 逾2600場抗議橫跨全美 空拍芝加哥街頭擠滿人潮
繼2025年6月之後,美國再度出現反川普「無王日」(No Kings Day)示威。全美50州逾2600場遊行10月18日登場,數百萬民眾走上華盛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地街頭,表達對近期當局法治、人權與移民政策的不滿。 芝加哥的集會同時被稱為「別干涉芝加哥」(Hands off Chicago),空拍畫面顯示格蘭特公園(Grant Park)擠滿人群,同時也抗議川普派遣武裝力量進入城市的政策。 據報這些活動大部分充滿「節慶氛圍」,參加者年齡層廣泛,有推著嬰兒車的家長,也有帶著寵物的民眾,沒有任何違法行為發生、無人被捕,場面堪稱「和平熱鬧」。抗議活動反映出許多美國人的情緒,主要是左派日益不安,批評川普起訴政敵、軍事化鎮壓移民等政策。 川普很少評論對他的抗議活動,但在10月17日的福斯財經(Fox Business)節目中,川普表示,「他們說我是國王,但我並不是。」有專家預測,這次的無王日估計是全美現代最大型的抗議活動之一,六月的無王日參加人數約400萬到600萬人。
Yahoo奇摩(國際通) ・ 12 小時前
宜蘭、桃園復興區、花蓮秀林鄉明天停班停課 雙北及竹縣部分學校停班停課
台北市政府今天晚間宣布,依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預報資料,明天(21日)日各機關學校照常上班上課,但基於陽明山區大豪雨及安全考量,台北市湖田實驗國民小學、溪山實驗國民小學和士林區陽明山國民小學、平等國民小學、雙溪國民小學停止上班上課。新北市政府也宣布部分山區學校(新店區直潭國小、新店區屈尺國小、烏來區全區中小學及幼兒園)停班課,其餘地區照常上班上課。桃園市政府宣布明天復興區停止上班上課,其餘地區照常上班上課。基隆市政府宣布明天照常上班上課。。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8 小時前
上對車了!鴻海飆近18年新天價 周增2萬股東每張爽賺3.65萬元
2萬股東追入跟對了!國際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股價近期持續攀高,今(20)日更飆上239.5元,刷新近18年新天價。而根據《Yahoo股市》統計,上周間鴻海股價飆升,股東人數也同步增長,單周狂增近2萬人,在今天刷新天價後,上周上車的鴻海新股東們,每張最多可賺3.65萬元。
Yahoo奇摩股市 ・ 7 小時前台北明天正常上班課!市民灌爆蔣萬安臉書 狂刷「咕嚕咕嚕~」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讓北台灣出現明顯降雨,台北市長蔣萬案今(21)日晚間宣布,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台北市未來24小時平地雨量預估為150-250毫米,未達停班停課標準,台北市明天正常上班上課。不過,網友湧入蔣萬安臉書大罵「蔣不聽」,還有許多網友發出喝到水的聲音「咕嚕咕嚕咕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川普當面咆哮澤倫斯基,烏克蘭這下慘了!《金融時報》驚爆:川普對普京要求照單全收,強逼烏方「割讓頓巴斯全境」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9日晚間引用多位知情人士說法,揭露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7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時,不僅粗暴地拋開烏克蘭前線地圖,更直接轉達克里姆林宮的旨意,威脅澤倫斯基接受俄羅斯總統普京「割讓頓巴斯全境」的苛刻條件,否則烏克蘭將面臨被「摧毀」的命運。《金融時報》指出,澤倫斯基此次再赴華盛頓,主要是想說服川普提供......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賴清德:和平不能有幻想 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不可能得到和平
年度僑務委員會議今天(20日)開幕,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和平固然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不可能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得到和平」;所謂九二共識、接受一中原則就可得到和平,「這是不可能的事」。政府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讓國防產業在供應鏈占有一席之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4 小時前
民眾走讀活動釀8警傷北檢傳喚 黃國昌:坦蕩蕩 沒在怕
台灣民眾8月30日號召群眾舉行「走讀」活動釀衝突,導致8名員警受傷,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9月間通知黃國昌說明,但他因故未到案,警方依涉違集會遊行法,將黃國昌移送北檢偵辦。北檢今天下午傳喚說明,黃國昌受訪時表示,他坦坦蕩蕩,沒有在怕,一切依照法律程序來進行。黃國昌接受檢察官約1小時訊問後被請回。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0 小時前
光復鄉水溝蓋遺失疑被偷 季連成怒:勿發災難財 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花蓮光復鄉上月23日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受災,經過半個月努力,市區約40公尺長的側溝完成清淤,沒想到近日卻傳出多處側溝蓋...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中國社運人士王丹父親辭世 悲喊無法送終極大遺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社運人士王丹今日在臉書表示,其父王憲曾辭世,享壽90歲。王丹悲嘆,無法為父母送終是人生中極大的遺憾和悲哀,但是父母理解支持兒子的選擇,他是無比的幸福。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表態願赴陸談判。矢板明夫警告,這可能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衝擊力將遠超九二共識,對台灣國際地位與內部政局造成巨大紛化。並解析為何放棄「沒落貴族」郝龍斌,以及歷史上前兩次國共合作的教訓。
風向台灣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