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靠保養品!新研究找到熟男「不老關鍵」 抗老力勝年輕人2.6倍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有些男性越活越年輕,有的卻越顯疲態,其實與荷爾蒙有關。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幫助延緩老化,甚至有機會「逆轉」,當身體失去睪固酮保護時,老化速度明顯加快,平時透過健康飲食與運動,能穩定睪固酮。
一篇刊登於《eClinicalMedicine》的跨國研究,整合中國、美國、英國的四個大型健康資料庫,分析超過1.7萬名男性血液檢測數據,以「生物學年齡」(身體機能的實際年齡)作為指標,結果顯示,在美國與中國的三個大型隊列中,睪固酮每增加一單位,老化加速值下降0.01至0.078年,證實睪固酮能幫「老化時鐘」踩煞車,60歲以上男性的抗老化強度,甚至是年輕人的2.6倍。
英國研究團隊在針對同一批男性,追蹤了約4年後再次測量後也發現,睪固酮提升幅度最高的前25%男性,老化加速值平均下降0.12年。簡言之,睪固酮顧得好,身體老化時鐘會變慢,甚至有機會「逆轉」,但當身體失去睪固酮保護時,老化速度明顯加快。
另外,該研究還針對38名前列腺癌切除手術患者發現,他們在接受雄激素剝奪療法(ADT)後,睪固酮濃度下降,生物學年齡加速值就像被「催了油門」,平均增加1.804年。
周建安指出,睪固酮下降並非僅年齡造成,現代男性久坐、外食、熬夜與壓力過大,都會使身體長期處於高皮質醇狀態,抑制睪固酮生成,而睪固酮低下又與肥胖、胰島素阻抗形成惡性循環。此外,脂肪組織含有大量的芳香化酶,會將睪固酮轉為雌激素,造成男性荷爾蒙更低、代謝更慢,脂肪更難以消除,疲態感加劇。
周建安建議,若想穩定睪固酮、重啟代謝,首先「控糖與體重管理」,減少含糖飲料與精緻澱粉,增加蛋白質與蔬菜比例;「規律運動」特別是重量或阻力訓練,每週2至3次,促進睪固酮自然分泌;「充足睡眠與減壓」,維持每晚7至8小時睡眠,能降低皮質醇濃度。
周建安提醒,睪固酮不只是性功能指標,更是男性整體代謝與健康的核心。若長期出現疲勞、情緒低落、肌肉流失或體脂上升等狀況,應尋求醫師與營養師協助,進行胰島素阻抗與荷爾蒙檢測,並規劃個人化飲食與減重策略,讓身體在安全狀態下恢復活力。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日常4毒」養出癌細胞!醫:少碰降50%罹癌風險 多聊天助排毒
比健忘更早出現!醫揭「失智症6大前兆」 性情大變=大腦在求救
板機指≠手太操!恐是慢性發炎 醫點名「3類人」是高危群
不喝酒卻肝硬化!醫揭「1關鍵」釀禍 腹肥胖風險增1.8倍
其他人也在看

以為只是累?夜間盜汗、牙齦出血…當心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醫示警6症狀:60+熟齡族最常見血癌
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引起社會關注。急性白血病進展迅速,治療必須與時間賽跑;相較之下,另一種「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病程較緩慢,但仍是65歲以上長者最常見的血癌之一。特別是當病人帶有某些基因變異時,傳統化療常常力有未逮,這時候標靶藥物就成了關鍵選擇。
幸福熟齡 ・ 1 天前國中軟式棒球聯賽田沅羲投打俱佳 向上奪隊史首冠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台北17日電)國中棒球聯賽(軟式組)冠軍戰為「台中內戰」,向上國中今天靠著隊長田沅羲投打俱佳,率隊以2比1力克中山國中,抱回國中軟式棒球聯賽隊史首座冠軍。
中央社 ・ 1 天前
熟男慢老有解!醫:「睪固酮」下降老化速度加快 「3招」改善重啟代謝
男性過了50歲之後,睪固酮開始下降,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不穩、性功能衰退等問題,有些人以為是年紀大了,體力也跟著衰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表示,關鍵因素是「睪固酮的分泌減少」,甚至影響男性生理機能的表現。一項刊登於《eClinicalMedicine》的跨國研究證實,睪固酮能幫「老化時鐘」踩煞車,60歲以上男性的抗老化效果強度甚至是年輕人的2.6倍。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彰檢持續偵辦文雅畜牧場雞蛋芬普尼超標案 (圖)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檢出芬普尼超標,案件由彰化地方檢察署偵辦中,17日指揮彰化縣調查站約詢3名畜牧場員工,檢察官複訊後請回。圖為畜牧場外觀。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孩子調皮長大就好?研究揭:家庭結構影響ADHD發展 隔代教養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孩子只是太調皮?等長大懂事就會比較好嗎?」其實沒那麼簡單!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江國樑醫師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相對地,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江國樑醫師率領團隊分析近八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並將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Children》,揭示「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影響。 隔代教養若缺乏親子互動 孩子出現精神疾病機率較高 團隊將「隔代教養」定義為祖父母支付保費、且子女未與父母同住。研究結果顯示,這類孩子後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兒童。其中,人格障礙風險最高,高出9.23倍;躁鬱症約2.9倍、適應障礙則約2.2倍。江國樑醫師指出,雖然隔代教養能提供家庭支持,但若缺乏親子互動或教育觀念落差過大,孩子容易承受更高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情緒與人格發展。 雙親年齡兩端化 孩子出現躁鬱或自閉症機率也較高 若父親20歲以下者,其子女躁鬱症的發生機率為一般族群的3.58倍;母親20歲以下者,則約2倍。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有吃也不吸收 胰臟癌飲食管理不易!營養師揭5大狀況應對策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癌症治療多需搭配飲食控制,但胰臟癌患者因疾病影響容易吃不下、或是吃很多也還是瘦,飲食管理非常困難。李婉萍營養師提醒,胰臟掌管分泌消化酵素與胰島素兩大功能,癌症本身或術後、化療常造成「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狀況常見有體重下降、脹氣、腹瀉、便秘等,飲食策略應配合症狀表現調整。 吃很多還變瘦?胰臟癌飲食狀況3大常見特徵 胰臟癌病友家屬可能擔心親人怎麼都不吃?李婉萍營養師進一步說明,胰臟分泌消化酵素,把蛋白質、油脂、澱粉分解,讓人體吸收;胰島素則讓血糖進入細胞轉為能量。「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PEI)」,指的是酵素到不了小腸,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不佳,影響營養吸收。 臨床最常見的胰臟癌飲食困擾包括,脂肪與蛋白質未充分分解,腸胃症狀明顯,出現脹氣、腹瀉、油便、灰白大便等,有時剛吃幾口就得跑廁所;以及營養流失,體重與肌肉量也會下降,吃很多卻持續變瘦。另外,胰臟癌患者胰島素分泌變差,易發生血糖不穩,甚至糖尿病,因此「胰臟癌飲食」通常也同時是「血糖控制飲食」,不是少吃甜就好。 少量多餐、每餐要有蛋白質 飲食策略配合症狀調整 要維持體力、阻止體重下滑,重點不是要逼自己硬吞,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南韓軍方提議與北韓會談 釐清軍事分界線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7日專電)南韓軍方今天就非武裝地區(DMZ)內軍事分界線(MDL)基準線設定的問題,正式向北韓提出軍事會談邀請,以避免未來在邊境地區發生衝突。
中央社 ・ 1 天前《交通》野柳里步道 山海美景盡收
【時報-台北電】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登山步道」是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山海同框」秋日遊程中的亮點之一,全長約1公里的步道沿途林蔭翠綠,2處觀景平台可眺望野柳漁港與海岬壯麗景致,無論是攜家帶眷或獨自漫步,都能在輕鬆的節奏中,感受北海岸的自然魅力與靜謐氛圍。 觀旅局指出,野柳里步道起點位於野柳漁港旁農會前港東路3號旁巷內,步道著重於融合自然環境,以舊有鐵道枕木鋪設結合碎石工法,提升步道透水性,也為山徑增添懷舊風貌。步道坡度平緩、階梯平整,適合親子、家庭出遊漫步;沿途設有2處觀景平台,遊客可俯瞰野柳漁港出海船隻與地質公園岬角的雄姿,可遠望翡翠灣波光,見證山與海交會。 此外,漫步後不妨順道前往鄰近的「野柳地質公園」,這裡擁有聞名國際的奇岩景觀,包括「女王頭」、「蕈狀岩」與「豆腐岩」,被譽為「地球最像火星的岩石地形」。 另沿著海岸散步幾分鐘,就能抵達野柳漁港,感受漁船往返與鹹風撲面的漁村氣息,漫遊欣賞駱駝峰地景風貌。此時恰逢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新北海派」活動期間,還可拍照上傳社群抽獎;走入龜吼市集嘗鮮,現買現蒸的萬里蟹香氣撲鼻,讓人一邊吃、一邊聽著漁港浪聲,完整體驗「從山到海」的旅行節奏。 新北市觀旅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蘇澳獨居婦自家溺斃 家屬控太晚通報.鎮長致歉:會檢討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鳳凰颱風造成的「1111水災」影響還沒完全解除。宜蘭縣蘇澳鎮公所災防中心昨(16)日公告,在蘇北里有一名獨居婦人在自家一樓客廳溺斃。家屬今(17)日出面質疑,明明12日就已經 發現並 通報檢警,鎮公所卻到昨天下午才通報風災傷亡紀錄,蘇澳鎮長對此向家屬表達歉意,並承諾會檢討通報鏈。而在煙波大飯店蘇澳四季雙泉館,也有住客愛車因大水灌入地下停車場,變成泡水車,部分住客今天表示要提出集體訴訟,對此業者強調會負責任。記者VS.罹難者家屬說:「淹一層樓高。」站在住家門口,用手指著牆上的水漬,上面淹水致災的痕跡仍清晰可見,雖然大水已經退去,但這場無情天災也帶走了親愛的媽媽,讓家屬好不捨,罹難者家屬說:「對啊,都停電了,拿蠟燭,一定很容易出事。」蘇澳11日受到鳳凰颱風影響,降下暴雨,短短不到2小時,水已經幾乎淹到一層樓高,罹難婦人的子女,12日聯絡不上母親,從外縣市趕回來,卻看見媽媽倒臥在客廳,趕緊打電話呼救,不過婦人已經明顯死亡,沒有送醫直接通報檢警,13日法醫進行相驗,確認婦人是因為溺水身亡,隔天轉報相關單位,直到16日下午4點,鎮公所才通報風災傷亡紀錄,讓家屬怒控根本是延誤通報。宜蘭縣蘇澳鎮鎮長李明哲說:「我們未來一定要針對這樣的通報鏈,還要再做非常深切的檢討。」蘇澳鎮長對此深感抱歉,並承諾會改善流程,而惡水不只奪走一條寶貴生命...,住宿民眾說:「擋在下面,這邊水一直流進來是沒用的。」11日晚間,宜蘭煙波大飯店的蘇澳四季雙泉館,地下停車場也傳出淹水災情,有住宿民眾反映當天下午想把車開出去,卻被飯店人員阻止,等雨勢趨緩才發現,有超過30台車泡水滅頂。部分住客17日透過律師聲明,列出飯店五大疏失,包含未及時預警導致錯失移車黃金時機,嚴重錯判防災能力設備失靈等,怒轟根本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將提出集體訴訟求償,飯店回應說:「不論飯店的保險金額是多少,只要是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釐清權責後,本集團將會承擔起應負的責任,絕對不會有推諉的行為。」業者也曾解釋,當時外面已經淹到小腿肚,才會希望旅客能待在飯店,但還是難滅車主怒火,承諾會負起責任。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尋仇找錯人?騎士撞進機車行又砸店 業者:不認識
台南市安平區一間機車行,昨(16)日晚間突然被一名機車騎士撞進店內,騎士接著爬起來開始砸店,一路砸到店外,最後騎車和同伴逃逸,當時車行業者不在,業者的朋友一開始還以為他們是要來修車,殊不知對方竟然衝撞...
華視 ・ 1 天前
高雄月世界淪垃圾山驚見部分來自台南 謝龍介喊話黃偉哲查明真相
位於高雄燕巢區知名景點的「月世界」,其附近麒麟巷山坡地遭大量棄置垃圾,現場數十噸垃圾堆積高度達5層樓,散發濃烈惡臭。環保局人員今(17)日獲報前往稽查,破袋檢查發現部分垃圾來自台南等地,目前已調閱監視器追查不法業者。對此,國民立委謝龍介呼籲台南市長黃偉哲盡速查明真相,並強調,「有錯,我們就認,沒有,一定不能讓市府同仁蒙受不白之冤」。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59歲歌手罹「行走肺炎」病逝 無疫苗!病情易急轉直下
美國鄉村歌手陶德史奈德(Todd Daniel Snider)因罹患「會走路的肺炎」,經治療後仍於14日不敵病魔離世,享年59歲。這位出道30年的資深歌手曾以《Alright Guy》、《Beer Run》等歌曲走紅,其家人已發布聲明證實死訊,指出他因呼吸困難送醫,診斷出罹患肺炎黴漿菌感染症,但病情急轉直下而病逝。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瘦瘦筆爆紅/糖胖症家屬跪求名單 糖尿病學會選出12家醫療機構
在台灣,糖尿病與肥胖早已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彼此牽動、相互加劇的「雙重健康危機」。為了從根本解決「糖胖症(Diabesity)」帶來的國民健康威脅,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攜手全台院所推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並透過跨院所臨床實證,找出真正能同時做到「控糖+控重+心腎保護」的頂尖醫療機構。
鏡報 ・ 1 天前

品薇-酸高市車力
主播/劉品薇 台北報導有關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之前發表的,台灣有事的說法,一番言論不只引發中國不滿,國民最近也砲聲隆隆,最近還有一名網友發文,貼出高市早苗,搭配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中車力巨人的圖片,寫下她真的跟進擊的巨人那個好像,你說她是不是也愛嘴秋。
民視 ・ 27 分鐘前
屏東救心網 近兩年成功搶救62位心肌梗塞患者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攜手屏東縣府及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共同打造「零距離屏東救心網」,爭取黃金九十分鐘的救命時間;統計近兩年成功傳輸逾一千四百例心電圖,搶救六十二位心肌梗塞患者,成效卓著。衛福部健保署高屏業務組副組長何尹琳指出,健保署去年起自醫院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中提撥經費,擴大執行「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爭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救命時間,降低死亡與後遺症風險。屏東縣衛生局副局長林進鴻表示,當救護員發現患者有胸悶、胸痛、冒冷汗或呼吸困難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時,立即以十二導程心電圖監測,並同步將資料上傳至屏縣LINE「安心摩爾ECG通報群組」,由值班醫師即時判讀。若研判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後送至具心導管處置能力的八家急救責任醫院,縮短診斷與治療銜接時間,今年恆春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陸委會曝6大滲透手法 派間諜滲透到台灣各政、科技產業
面對國際關注對台滲透,陸委會今(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台北地方法院國安專庭許凱傑法官揭露對台滲透六大手法,包括洩密、組織、分裂社會、科技洩密、介入選舉及「灰色地帶」行動。另外,司法數據顯示,因中國滲透行為而被起訴的人數,2024年倍增至168人,顯示對台滲透加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三接工程總預算 中油:無規避審查
針對外界質疑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工程總預算增加並未提報立法院,台灣中油公司鄭重澄清,依據行政院一一○年五月三日宣布「三接外推方案」辦理三接第三次計畫修正並調增投資總額為九六五億餘元及展延工期,嗣經行政院一一一年三月廿一日函復秉撙節原則辦理。台灣中油據此調整分年預算編列,核定增加的三○五億元分配於一一三至一一八年度,均依相關預算程序辦理,並無規避審查情事。一一○年五月三日行政院宣布「三接外推方案」,台灣中油據此辦理第三次計畫修正,投資總額由六六○億餘元調增為九六五億餘元,展延工期至一一八年十二月。修正計畫增加之三○五億元於一一二年預算書表達,送立院審議。 ...
台灣新生報 ・ 22 小時前
不需藥物或黑科技!醫曝好的日常習慣「8週就能逆轉生物年齡」
鄧雯心醫師昨(16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篇研究成果,內容聚焦於生物年齡的逆轉可能性。她指出,人體的生物年齡並非等同實際歲數,而是深受DNA甲基化影響;而飲食、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等生活方式,或許是調控基因老化速度的關鍵因素。她在當天研討會中看到的1項研究,正好...
CTWANT ・ 1 天前
高餐大舉辦「2025淨零永續論壇」 跨域交流引領南部永續新動能
由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相信閱讀《Focus聚焦誌》共同主辦的《2025 淨零永續論壇》,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國泰代理校長的開場歡迎隆重登場,為永續列車在南部休閒農業與農業旅遊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的重要里程碑。
品觀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