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逢不相,共不知名。』
南泉普示云:
佛出世,只生不道。若不因善知,名自;若因善知,忽引作——若自作得主,不引,最省心力;若引,他眼作自己眼,不得自由。
大道一如,自。若能如如不,故不曾迷。化非真佛,莫法身——凡果皆是影,若著,即常生也。而,毫不立。理性,一切全。如世界未成,洞然空廓,佛名,生名,始有少分相。直向那了,行履,不凡果位。
本而,少法可得。三乘五性,差名?!但是有因有果,常生也。是出世安立假名相,非本事。
道不是明暗物,一切莫著。大道冥通,智莫能。故云:『相逢不相,共不知名。』
* 宗所言「明」、「暗」,非眼所之明暗。,有知,有意,醒位或位,之「明」;不,知,意,睡位,之「暗」。*

『如何是祖西意?』
(1)僧(州):「如何是祖西意?」州云:「庭前柏子。」
(2)僧(州):「如何是祖意?」乃敲床脚。僧云:「只莫便是否?」云:「是即取去。」
(3)僧(山道):「如何是祖西意?」曰:「汝不。」曰:「如何得?」曰:「待吾後,即向汝。」
(4)泐潭法(祖):「如何是祖西意?」祖曰:「低,近前,向汝道。」便近前,祖打一曰:「六耳不同。且去!日。」至日,入法堂曰:「和尚道。」祖曰:「且去!待老上堂出,汝明。」忽有省,遂曰:「大明。」乃法堂一匝,便去。
(5)僧(石霜性空):「如何是祖西意?」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意。」僧曰:「近日湖南和尚出世,亦人西。」沙:「拽出死著。」
(沙即仰山。山後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源曰:「咄!!在井中?」山山,召慧寂,山,曰:「出也。」仰山住後,常前曰:「我在耽源得名,山得地。」)
(6)沙寺振朗初石,便:「如何是祖西意?」曰:「取露柱。」曰:「振朗不。」曰:「我更不。」俄省悟。住後,有僧,召:「上座!」僧,曰:「孤去也!」曰:「何不?」乃拭目而之,僧。
(7)僧():「如何是祖西意?」曰:「井底寒蟾,天中明月。」
(8)雪峰存一僧:「甚?」曰:「山。」曰:「山有何言句?」曰:「某甲曾『如何是祖西意?』山坐*。」曰:「汝肯他否?」曰:「某甲不肯他。」曰:「山古佛,汝速去悔。」
(玄沙云:「山老蹉山也。」) * 坐,或踞坐,不拘就地而坐。
(9)初,:「如何是祖西意?」曰:「你解救糍*?」曰:「解。」曰:「且救糍去。」
後到玄泉,:「如何是祖西意?」泉拈起一皂角曰:「?」曰:「不。」泉放下皂角,作洗衣,便拜曰:「信知佛法。」泉曰:「你甚道理?」曰:「某甲曾,曰:『你解救糍?』救糍也是解粘**。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粘,所以道。」泉呵呵大笑,遂有省。
* 救糍:一人在石臼中打糍粑;另一人糍粑石臼底部撕,再放回到捶打的位置,就叫「救糍」。 ** 解粘:除去垢染,分粘附。均皂角洗衣救糍的作用。
(10)仰山山:「如何是祖西意?」指曰:「大好。」仰曰:「莫只便是?」曰:「是甚?」仰曰:「大好。」曰:「果然不。」
(11)僧(仰山慧寂):「如何是祖意?」以手於空作相,相中佛字。僧。
(12)州游方到院(州院),在後架洗脚次。玄便:「如何是祖西意?」州曰:「恰遇山僧洗脚。」近前作,州曰:「即便,啄*作什?」便方丈。州曰:「三十年行脚,今日人下脚。」
(瞎堂慧云:「甚是州人下注脚?」良久云:「家自可,路愁人。」) * 啄,又啖啄,以取食的作比喻取相分。
(13)僧(石霜楚):「如何是祖西意?」曰:「三日,五日雨。」
(14)牙居遁,州人也。因翠微,乃:「人自到和尚法席一月,不蒙一法示,意在於何?」微曰:「嫌甚?」又洞山,山曰:「怪得老僧?」
(法眼云:「祖也。」居云:「此三人尊宿,有也?若有,哪?若,眼在甚?」)
又翠微:「如何是祖意?」微曰:「我板。」遂板,微接得便打。曰:「打即任打,要且祖意。」又:「如何是祖意?」曰:「我蒲。」乃蒲,接得便打。曰:「打即任打,要且祖意。」後有僧:「和尚行脚,二尊宿祖意,未二尊宿明也未?」曰:「明即明也,要且祖意。」
(云:「中道,『佛法即有,是祖意。』若恁,有何交涉?作生『祖意』底道理。」)
德山落底*,因自省,遂止于洞山,。一日:「如何是祖西意?」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始悟厥旨,服勤八稔。
* 牙德山:「人仗邪,取如何?」德山引近前,曰:「!」牙曰:「落也。」德山呵呵大笑。牙後到洞山,前,山曰:「德山道甚?」牙曰:「德山。」洞曰:「莫道,且德山落底呈似老僧看。」牙方省,便。
(15)僧(牙居遁):「如何是祖西意?」曰:「待石解,即向汝道。」曰:「石也!」曰:「向汝道甚?」
(16)僧(潞州水和尚):「如何是祖西意?」云:「庭前花?」僧。
(17)襄州村和尚煎茶次,僧:「如何是祖西意?」茶匙子。僧曰:「莫只便否?」向火中。:「如何是其音而得解?」火筋打柴*:「汝否?」曰:「。」曰:「不解?」
* 火筋,即火箸,火筷子。柴是寺中管柴薪的位。
(18)僧(首山省念):「如何是祖西意?」曰:「吹日炙。」
(19)僧(大普山玄通):「如何是祖西意?」曰:「咬骨出去!」
(20)僧(草法):「如何是祖西意?」曰:「炒浮。」
(21)僧(恩寺慧明):「如何是祖西意?」曰:「汝香?」曰:「某甲未,乞指示。」曰:「香也不?」:「却目前,如何是西意?」曰:「汝何不曰:『恁即委是*去也』?」曰:「也是施。」 * 委是,。
(22)僧(州覆船和尚):「如何是佛?」曰:「不。」:「如何是祖西意?」曰:「莫祖。」
(23)居道膺洞山:「如何是祖西意?」山云:「黎,他後有把茅,忽有人,如何?」居云:「道膺罪!」
(24)光孝慧,至清文益。:「近甚?」云:「州。」云:「承州有柏子,是不?」云:「。」云:「往皆僧:『如何是祖西意?』州云:『庭前柏子。』上座何得道?」云:「先此,和尚莫先好。」
(山杲云:「若道有此,蹉嘴。若道此,又蹉法眼。若俱不涉,又蹉州。直不恁,有透一路,入地如箭射。鼓山云:「嘴,名不得,只是不曾州。」)
(25)僧(汾德):「如何是祖西意?」云:「青扇子足。」
(26)有一庵主在山畔卓庵多年,不剃,作一柄木杓,去溪舀水。有僧:「如何是祖西意?」主云:「溪深杓柄。」僧,似雪峰存。云:「也甚奇怪。」一日同侍者去佗,乃剃刀去。相,便:「道得即不剃汝。」主便水洗,便佗剃却。
(27)僧(石霜楚):「如何是祖西意?」云:「家送上船。」
(28)僧大梅:「如何是祖西意?」梅云:「西意。」僧到官前,官云:「一棺材,死。」玄沙云:「官是作家。」雪云:「三也得。」
(29)布袋和尚常在通衢。或:「在此何?」曰:「等人。」曰:「也!」曰:「汝不是人。」或解布袋,百物俱有。撒下曰:「看!看!」又一一起,人曰:「作什?」或袋探果子僧,僧接,乃手曰:「汝不是人。」或僧行,乃拊背一下。僧回首,曰:「把一子!」有倚袋日憨睡,或起行市肆,小逐之。或拄杖,或珠,。
有僧:「如何是祖西意?」遂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僧曰:「此,更有在?」拈起布袋,肩而去。
(30)子和尚,久雪,晦古。白日*充,夜向堆宿。*疑之,先入中坐。子夜,遂堆。云:「如何是祖西意?」云:「神前酒。」再拜之。
* xiàn,扁螺。 ** :京兆寺休,子和尚同洞山良价法嗣,之前人不相。
(31)僧():「如何是一曲?」云:「月二十五。」云:「唱者如何?」云:「且。」:「如何是祖西意?」云:「日看山。」
(32)在知大中首座。僧知:「如何是祖西意?」云:「老僧。」却僧:「忽然上碑*,合著得什?」有僧下皆不契。云:「汝去首座。」洎至,乃前。云:「也不。」云:「著得什?」云:「有人如何是祖西意,但云『』。」知深肯。
* 上碑:震古今的言句,值得刻在碑上流芳百世的言句。
(33)僧(三慧然):「如何是祖西意?」曰:「臭肉。」(化云:「破脊上足。」)
(34)僧(南):「如何是西意?」云:「即今是什意?」
(35)汾州祖。祖其貌,音如,乃曰:「巍巍佛堂,其中佛。」跪而曰:「三乘文,粗其旨。常即心是佛,未能了。」祖曰:「只未了底心即是,更物。」又:「如何是祖西密心印?」祖曰:「大德正在,且去,。」出,祖召曰:「大德!」首,祖云:「是什?」便悟拜。祖云:「,拜作?!」
(36)僧(州):「如何是西意?」下床立。僧云:「莫即遮便是否?」云:「老僧未有在。」
(37)僧(香智):「如何是西意?」以手入,出拳展之。僧乃跪膝,以手作受。曰:「是什?」僧。
(38)因僧(山):「如何是祖西意?」起拂子。後僧遇王常侍*,侍:「山近日有何言句?」僧前。常侍云:「彼中兄弟,如何商量?」僧云:「借色明心,附物理。」常侍云:「不是道理,上座快回去好,某甲敢寄一到和尚。」僧得遂回,持上,拆一相,「日」字。云:「知千里外有知音!」仰山侍次,乃云:「然如是,也是俗。」云:「子又作生?」仰山却一相,於中「日」字,以脚抹却。乃大笑。
* 王敬初,湖北襄州常侍,山俗家弟子。
(39)僧(雪峰存):「如何是西意?」曰:「是即是,莫。」
(40)僧():「如何是西意?」云:「床上,有粥有。」
(41)僧:「如何是西意?」云:「若有意,自救不了。」云:「既意,云何二祖得法?」云:「得者是不得。」云:「既若不得,云何是不得底意?」云:「向一切求,心不能歇。所以祖言:『咄哉丈夫!。』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求,知身心祖佛不,下事,方名得法。」
(42)州林玄素。僧:「如何是西意?」曰:「即不,疑即不疑。」又曰:「不不疑底,不疑不底。」
(43)僧(利山和尚):「如何是西意?」云:「不如何。」僧云:「什如此?」云:「只如此。」
(44)福州石山。有僧到,敲,行者後便出去。其僧入,拜,:「如何是西意?」云:「出去者是什人。」僧近前,便托出,却。
(45)汝州穴延沼。:「如何是西意?」曰:「山水山。」
(46)僧(投子大同):「如何是西意?」曰:「不。」
(47)僧(洞山):「如何是西意?」曰:「古路不逢人。」
(48)潭州水西南和尚。僧:「如何是西意?」曰:「靴。」
(49)福州升山白院道希。:「如何是西意?」曰:「汝什?」
(50)州院休悟空。:「如何是西意?」曰:「汝道此土有?」
(51)祖示云:「汝等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佛。磨大南天竺,至中,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悟。又引『楞伽』,以印生心地,恐汝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以佛心宗,法。夫求法者,所求,心外佛,佛外心,不取善不。,俱不依怙,罪性空,念念不可得,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及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色,皆是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言,即事即理,都所,菩提道果,亦如是。於心所生,即名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著衣,胎,任,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吾偈曰: 心地,菩提亦只。事理俱,生即不生。」《祖道一(四家卷一)》
(52)僧祖云:「和尚四句百非,直指某甲西意。」祖云:「我今日心情,汝去取智藏。」其僧乃藏,藏云:「汝何不取和尚?」僧云:「和尚令某甲上座。」藏以手摩云:「今日痛,汝去海兄。」其僧又去海,海云:「我却不。」僧乃似祖。祖云:「藏白,海黑。」
(53)洪州水老和尚初祖。:「如何是西的的意?」祖云:「拜著。」老拜,祖便一蹋,老大悟,起掌呵呵大笑云:「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量,只向一毛上,便得根源去。」便拜而退。後告云:「自一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54)僧(祖):「如何得合道?」祖曰:「我早不合道。」:「如何是西意?」祖便打曰:「我若不打汝,方笑我也。」
(55)裴休檗:「何者是佛?」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故云即心是佛,若於心,更佛。」云:「若自心是佛,祖西如何授?」云:「祖西唯心佛,直指汝等心本是佛,心心不,故名祖。若直下此意,即超三乘一切位,本是佛,不假修成。」《檗宛陵》
(56)僧(州):「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如何是祖西意?」云:「水牯牛生,也好看取。」云:「未此意如何?」云:「我亦不知。」
(57)僧(州):「如何是祖西意?」云:「壁上挂葫,多少也?」
(58)僧(州):「如何是祖西意?」云:「如你不作祖意,未在。」云:「本底如何?」云:「四目相睹,更第二主宰。」
(59)僧(雪峰):「如何是西意?」云:「青天白日,寐作?!」
(60)僧西山和尚:「如何是祖西的的意?」山拂子示之。其僧不肯,拜出去。後雪峰,:「什?」僧云:「淅中。」云:「今夏在什?」僧云:「州西山。」云:「和尚安否?」僧云:「福。」云:「何不且容?」僧云:「佛法不明。」云:「有什事?」僧前。云:「汝作生不肯佗?」僧云:「是境。」云:「汝州城里人家男女否?」僧云:「。」云:「汝路上林木否?」僧云:「。」云:「凡人家男女、大地、林沼是境,汝肯否?」僧云:「肯!」云:「如拈起拂子,汝作生不肯?」僧乃拜云:「人取次*言,乞慈悲。」云:「乾坤是眼,汝向什蹲坐?」僧。
* 取次:造次,便。
(61)唐州大乘山慧果。:「如何是祖西意?」曰:「天晴日出。」曰:「人不。」曰:「雨下泥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