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2月19日,五20:00
地:新加坡 海中心小(Esplanade Theatre Studio)
演出:Cake(Cake Theatrical Productions)《市中者息尚在》
原著:柯思仁
:Natalie Hennedige
演:成、何家、心、Rizman Putra
舞台:Mohd Fared Jainal
光:林莞雯
音效:文
是一「回」(response)柯思仁原著本《市中者》(作於1996年)的,原的,我曾在屏演季看新加坡「必要」(The Necessary Stage)的演出版本,已是十年前的事了;次在新加坡的「聚:新加坡展」(Scenes: Singapore’s Chinese Language Theatre)看到的演出,不是原的重新搬演,而是三十五的混血(Eurasian)女演Natalie Hennedige在原之後,原的感受回,重新以英文下完整的作本,再由青(此君擅中英)成中文台(但感不足),行排演出。
我不打算比原新,且那也不是演原本的作企。
演出有四角色:渴望形的男人、夫、妓女、警察,四人一直困陷於自己的存在境之中,四人的和行有大幅度的展,每人的存在境成整世界的存在,舞台地板置了好橘色的像是小的平台,有平台高深,有很多代表土石的小沙袋,搬小沙袋便象徵著挖,或者是像一置於沙堆之中;右上舞台的小高台上有桶座椅,左上舞台有一棵不怎真的椰子,演或舞台行人有也搬出椅子、衣架等道具;之,是象徵性多於指涉性的表演空,著演的表演演出的行,有可能是特定的地,但多半候都不是很清楚。地方景的模糊化,提供演、群演多表的空,但有些地方理得不是很理想。
由於音效使用的篇幅多的,所以四位演全程配身克,也因此演台的音便全部前舞台上方的座喇叭出,和音效所出的音源是一的,如此一,演的嘴部和台的音就被切分(kind of alienation),感是有怪怪的。其我特注意到了,音效出的,演同的重刻不太多,是可以考演使用自身原本的音,而不需要克的。
接著便是涉到演的表演方式,除了各有各的口音腔之外,台都使用很大的力,如果整演出就是演原的回,而回就是篇一半左右的言的,言的似乎以叫(shouting)居多,口中以多的怒(anger)恐(fear),再加上克的音,整看下,或者下,迫感大的,但也因克和喇叭把演具有差的自然音一平了,失去了音原有的次,上的迫感,到後其很快就成上的平淡奇。再加上演台的方式台的容之,有明的割裂格格不入,人跟是分裂的,所以味也一直跑不出,始多久,趣味就淡化了。
在上,光也扮演了相眼的角色,和音效一,它的表性不下於演的表演;但舞台上所置的那些小平台是固定式的,和我去年12月17日在皇冠小所欣的部《林檎》的似,「舞台基本上上下半有,也大致固定住了的框,能提供元素的部分主要藉由演和光的」(yushanlu/post/1320427276),次看《市中者息尚在》感更深刻,而且很快就生了疲乏感。
天幕全白,只做景若干舞台指示文字的投影,些文字就只是提供一息,而且看起必要性不大,有延伸或化字以外的可能性,譬如文字的形生像的化,或者配合字形字,可以一些音效,如此的或意象的多性,可惜有,那大片的白色天幕,好像有置了。或者,演群的作思,很明地照到了光音效,但偏偏少了影像,似乎不太像一三十世代(七十後、六年生)的作格,何演在演後座上一直她於意象(image)很敏感,我大致只感受到了百分之六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