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4民日第19版高市要
最近泛出路之,的核心在於「中民」一政治符能不能、要不要接受?此一路必然台政局展具有重要影。
一方面是民青派立委,阿扁完全理解下,提出「新文化述」,其要在於「中民」此一政治符的接受和承,主未二、三十年恐怕有改的境,「中民」具有安定中的保作用,而民是「中民政」,「中民是台」等等。和青派立委相接近的,有新潮流大老乃仁提出「民生」、不一定要持在2006年制;此外,先前提出不再以「台」作求的沈富雄立亦相近似。
另一方面,是派大老辜敏等人求阿扁,明要求其在520就演中不要再提「四不一有」,辜敏「四不一有」已超越限,也限制台民主正常展,他,倘若在就典上到「四不一有」,他毫不豫的「立即退席」。以上路歧大,其相互拉果亦一定程度的在阿扁五二○就演中呈出。
台持台主性,要台朝一「正常家」目。正名、制、公投在320前被阿扁宣的沸沸,得以台主流意的急速升,致阿扁激增150票而得以任,三被支持者奉主流值的工具,可一旦任即被之如蔽履,台不需正名?台不需新?台不需公投?如果民三均予否定答案,那我可以很肯定,台也不需阿扁了!
台主立看,就算「中民」一政治符具有某渡性的工具性值,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反成拘限台主性伸的障,否台永法成一「正常家」。
自李登前所、台全身先士卒投入推的二二八手台,起主流民意的而空前成功,台就已成同台主性意的「品牌」。因此,不民路之最後如何收,台是始一的捍台。(台高市立委志明教育博士)
文章定位:
人(85) | 回(0)|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