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先生在《理》〈後〉:「文作法我有一套家,表形式定取法夏尊的《文心》。我少《文心》,追慕夏老,曾在自《昨天的》中述梗概。」〔一〕
梗概如下:「是夏尊先生中生的,我一口完它,老的例子,是本中取材。然中偶有不甚精密的地方,但我非常喜它,它我的影大,大到我也希望能的,大到我暗想我也作夏尊吧。」〔二〕
《文心》於民23年由明店出版,距今已75年。全以故事成,一般列式的作文指籍相比,多了份趣味切。怪王鼎先生那喜《文心》,而仿照其例成《理》。以下是重摘要:
1. 〈序三 朱自清〉自己也在中教五年文,得有三大困。第一,是是作,生不容易感到的需要。第二,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得而忽略的展,字句的修,篇章的,的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想作,又急於表。〈14〉
2. 景物是外面的,於景物的感想是部的。……譬如天上的星在,是景物,是外面的。星是在冷眼,是作文的人星的感想,是部的。外面的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面的各人不同。如果和外面的合在一的候,比容易懂得。像,全然是作者那人的心境的,是粹的部的。我除了作者自己得如此之外,更什可以解的了。……真能懂的怕只有作者迅自己了。但是迅能真懂,也法解你哩!……你尚是孩子,今後所的文字都是成的西,不是代的大人做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他只自己的外,不你的。〈26-28〉
3. 文言和白的只有,一是用字的多少,一是的不同。〈30〉
4. 作文同吃、、做工一,是生活中缺少不的事情。生活中包含多目,作文也是一。……作文是付需要的一件事情,如、算一。……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36〉
5. 我把所要的西叫作『容』,把全篇的名叫作『目』,依自然的序,一定先有容,後有目。……在用上,一篇文字的目往往是完篇之後才取定的;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於,什了不起的。〈37-38〉
6. 本,出目可以分作派。才提起的是一派。是不管的人的,要你什你就什,……另外一派就不然,先揣度的人於什是有的、得的,才把什作目出你作。而且所什只是一,得很,你出哪一角度都可以。,然先有後作文,同付需要作了文,末了加上一目的差不多;出目不引起你的意趣了,所的容是你自己原就有的。〈38-39〉
7. 你感新秋的到然未必由於牛花,但一定有各自的感;也就是,各自的文字各自有原就有的容。大家拿出就是了,是最便利的事情,也是最正的事情。……〈文章〉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看,有一句、一字得不妥就得改,改到可再改才手。必成:做不什事情能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40-41〉
8. 作文、是一的,在承接和折的地方最要留心。一句有不得不一句的毛病;承接和折的地方弄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糊了。得在平日成,每逢口不用一承接的、折的,一定要辨前面後面的意思,那的用,作文的候自然不用了。〈46〉
9. 特意求深切,果往往平平;有意中句、句,重行回味,便是深切不的了。於表情感,常有等情形。你作的多了,也就知道。〈47〉
10. 能外,原是好事。但是不但益而且是有害的。你在校有多功,每日自修又需要好的,外的暇很是有限,故非力求不可。〈50〉
11. 像你的年,小是很相宜的。……了一部,再第二部。〈52〉
12. 子然是值得的,但在初中代恐暇遍。史更繁重。普通人向也只四史,就是《史》、前後《》和《三》。你正中已有史科,用不著再了。子和史不必,但作篇的文章,文科中有教到的候。那最好能把原略加翻,明白原的裁。〈53〉
13. 我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家分知、情、意三。知是知,情是感情,意是意欲。於一事物明它是什,的事物有什,是知的作用。於一事物,生喜、怒或悲哀,是情的作用。於一事物,要想把它怎置,是意的作用。……情意如不知的,就成了盲目的西。〈58-59〉
14. 的所以,全在有厚的情感,次之是的律,不在乎藻的修。〈75〉
15. 〈文章常的〉三毛病:用、用不;意的欠缺和累;意不,欠照。〈85〉
16. 本有法。……把走哪,到哪,看什,什,平平板板地下,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把接到的景物端表出,如用做一幅一般,又是一法。前一法是通常的「」,後一法便叫做「印象的描」。〈89〉
17. 作文在是回事,分看待。普通人都以就是作文,作文上去,在是大特的解。籍原用文字成,但不只文字,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容意趣,否只是文字的而已。作文的材料,到都是,非在中,中去文字,即使得好,也只是言老套,有什用呢?我你勿只把文字文字,勿只文字上去文字。〈112〉
18. 有新得,作文有新味。最重要的是的功夫。所,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要是自己的新的才好,……於有字的以外,更留心去有字的,在你眼前森象的事物上得新的。〈112-113〉
19. 把衣服穿在身上,最污的是和袖。因污的故,洗濯特吃,每件衣服先破的大概是袖部分。袖是容易染污的,容易遭破的。衣服的袖如此,社上的所袖又何不如此!〈115〉
20. ,原是很重要的,前的人,大都不文法,不重解,只在上用死功夫。他朝夕,到後,文字也自然通了,文也自然解了。一人的通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需他文字的腔,就可知道。近生在校「」或「」,其和念的候很少,一般生只做到一「看」字而已。我以的功且不管,如文、英文等科是言科,不只用眼心,眼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就是心、眼、口、耳用的一方法。〈120〉
21. 音的差,不外高低、弱、急三。〈121〉
22. 文科的教材以文作品,一本,一篇西,是文作品才用,不是文作品就不用。〈137〉
23. 「」是一常不妥的名。文字是,代各家的本、是「」,《尚》和《左》是「」,、、歌、也是「」。好比不不的多人物穿著同一的外衣,算什意思呢?按照本,文字、哲、史、文,不、明白?〈138〉
24. 我想在人字,有四,就是迅速、、整和合式四。〈145〉
25. 我真要富,只留意於普通用是不的,普遍地留意於各地各人的用才好。此外,有一功夫做,就是於的感力的磨。……的意即使相同,情味常有。……究用的於的意以外,留意到的情味上。的情味可好方面辨,有的字面上去推敲,有的音上去吟味。〈155-156〉
26. 文字只是表思想感情的工具,思想感情各方面收得,只偏重了文字,果文字也就空而。〈158〉
27. 近法是因了近而更物大小高低的法。〈160〉
28. 一的言,自有一言的造,英文和的造不同,英文,仔互相比。翻成,要合的造才妥。……〈英文老〉他叫我翻一句「It is a bad habit to speak ill of another behind his back」,有的,「是一不好的,人的,在他背後。」有的,「是不好的,背後人的。」他都以不好。果成「背後人的,是不好的」,才算完。〈161〉
29. 歌德曾,「不懂外的,於本也只能懂得一半。」借翻作文,是最切的方法。〈162〉
30. 小的作者把意寄在故事的述上,不特明,人家看了他的述,自然省悟他的意是什。……因要把意寄在故事的述上,所以整故事的每一目都含有暗示的力量;作者便不得不做一番和置的工夫。〈178〉
31. 事文的本是事情,事便是他的目的;小的本是作者人生中看出的意,事只是它的手段。……事文好比照像,只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是,面上的一切全由家的意、情感支配著。〈179〉
32. 中文字有一特性,是宜於偶合的。一的相合,如果不成偶,就不易口。例,「父母之命」很口,「父命」或「母命」,也有什不口,如果改「父母命」,起就有些不便了。……字的其他字的相合成字的或句,是有障的。如「吃」、「天明」、「家」之都口。字的,如果是形容,有的勉可字的相接,如「毛毛雨」、「部」、「心」、「藏家」之,有非加「之」字、「的」字不可,如「先生之道」、「寂寞的人」……。至於字的,大概不能字的相合。「翻籍」是可以的,「翻」就不了,「子」是可以的,「」就不成了。〈183-184〉
33. 除了有意的重外,句式及助使交互,勿用同一的句式及同一的助。〈185-186〉
34. 同音或音相近的字面固宜避,但也不一概煞。同音的或音相近的字,可以使句利,是除外的。〈187〉
35. 一篇文字,是一句一句成的,一句一句的然已有毛病,可得上口,若句句的不和,地起仍是不。〈188〉
36. 句子的短,也是句很有的〈189〉
37. 名包括的西很多,凡是含有「的意境」的都可以。所以前的古、府、律句、句固然是,而稍後的和曲也是,代的新也是,只要中含有「的意境」。〈203〉
38. 是最精粹的言,最生的印象,普通散文有那精粹,所以篇幅大概比篇得多;又不取印象,所以「的意境」比差一。就是和散文最粗略的分。〈204〉
39. 新既不依傍我前的和、曲,又何必去依傍外的。新是全新的,形式和意境都是新的。〈205〉
40. 作新的人不主一定要押,但自然音是要究的。〈207〉
41. 古今人所做的,……名有的就叫什「」,有的叫什「」,有的叫什「」,有的叫什「」,此外有的名目。些,普通都是作者有所到,,有的述,有的述自己的感想,有的述心得,容非常。有部普通的,一部是清人梁壬的《般秋雨庵》,一部是清人姚元之的《竹亭》,你看,其中就是什都有的。〈220〉
42. 之中,有不的,心得的。粹的量也著不少。比古的有宋人王麟的《困》。……《困》以後,有名的有慎的《丹》,炎武的《日知》,翼的《廿二史札》,王盛的《十七史商榷》,王念的《》,王引之的《述》,大昕的《十新》。〈221-222〉
43. 古人所作的,普通都是於「史子集」的。另外有一,是於的,叫「」或「」,也可是。不多,古今人所作的量不少。……《苕溪》,是比古而有名的……。〈223〉
44. 〈〉的,代人做的也很多,不大概都收在文集,不是行本了。有周作人的《集》,俞平伯的《拌》和胡的《胡文存》,其中就有多於的文字。〈224〉
45. 是文,全,和普通的文不同。不需藻修,以短宜。除了、理由、例以外,不必多的。〈227〉
46. 修就是整,就是言,修就是整言,使它恰好出我的意思。〈228〉
47. 作文或,普通不外件事:一是「什」,一是「怎」。「什」就是容,「怎」就是形式或方法。〈229〉
48. 但求意上有毛病,在修上叫作消的修。〈229〉
49. 情境有感性,是意思的感的要素,言、文字的音或形也有感性,是言、文字的感的要素。……利用了感的要素,地使所、所的言增加力量的事,在修上叫作的修。〈230〉
50. 同是一字,在只可用消手段的,如算之的文中,只能呆板用,而在可用手段的,如歌及其他的文中,可活用。〈230〉
51. 修在一方面固然所的事情有,在一方面也那事情所感受到的情境有。情境二字包含很,不只所事情的形象、境包含在,就是者者的以及者所居的地位、所的代、所有的心情乃至的上下文的也都包含在。〈231〉
52. 修上的格,名目繁多,一不以情境件。如果能著眼於情境,不一一在碎地方究也可。〈232〉
53. 修到作,……作也格。……作可以就是者的度的表出,是在生活上、品行上有著很深的根源的。有深刻的生活,有幽默的天性,不有幽默的作。生活──日常的或的──作品,是作品的源,修的技,也是修技的源。源上著力,才算不是本逐末的努力。〈233-234〉
54. 常到修,以就是雕粉一的玩意。是一重的。我古有多文人事用藻,在文字的表面形式上用功夫,其只是所小技而已。「五四」以的文,在消方面所做的就是破除一的玩意。〈234〉
55. 文章的原只有三,便是「秩序、、一」。〈240〉
56. 一般作文章的人,他的方法看,大概可以分三流派。一派是就意念的次第信手著的;一派是拘守著公式,把自己的意念像填表格一般填去的;第三派呢,是把怎起、怎穿,先作大的定,然後一步一步下去的。〈240〉
57. 先得了孔子、子思想的基本的概念,再去研求於孔子、子思想的,才是路。〈247〉
58. 就文,便是先要接了文作品,然後文史才有用。因文史上所的以文作品主,於文作品若不曾,徒然知道一些「作家」哩,「派」哩,「源流」哩,「演」哩,便完全是隔靴搔的事情。〈248〉
59. 你要代的代表作品,你要作品的「真味」,其去求教文史,不如去求教比好的本。例如:要,就沈愚的《古源》、曾藩的《十八家》;要,就惠言的《》;要明清小品文,就近人沈的《近代散文抄》。〈250〉
60. 作只是法手腕的;用之作只是付他人和事的西;作才是自己天分的真成。……作是生都可做的,每次大概有一定的著眼;一次作,不必花多的和力。用之作是付他人和事的西;有他人和事在眼前,也不我多,致他人和事有妨阻。至於作,全是自由的天地,可自己的心力忠地做去,做到自己意了才放手。〈255〉
61. 作全是自己的事,忠於作,就是忠於自己。真正的作不有毫便不真的度,古的山水名家有「五日成一山,十日成一水」的,左太作一篇竟至去了十年的光。作精不多,和力是不能的。〈255〉
62. 作是一造,其生命就在乎有新的意味。文章或,凡是模仿套的西,不配作。作第一步的功夫是材,材是有新意味的才值得定。世的事物,原都是成的,平凡的,有的,所新的意味,完全要作者自己去。……能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是作家的第一格。〈256〉
63. 有材是用的,要成作品,就非有熟的手腕不可。〈257〉
64. 〈作、作用〉三者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作,作是手腕的基本功夫,要作有了相的程度,才能得到用,才能得到作。……作是一切的基,用之作和作都由作出。〈258〉
65. 同是一看,有「」、「」、「」三段。……「」只是感器官上的事,「」是知思辨上的事,「」是整的心理活。不看文章或看,要到了「」的境界。才得上「」。〈262〉
66. 「玩」字很有意味,我以可以明的度。「」有也「玩」或「玩味」,可以「玩」就是「」。「玩」字在上常被人,提起「玩」,都得有些不正。其,「玩」是再正不的,我玩球玩棋的候,不是忘了一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面的?於文章要做到「玩」的地步,不容易。〈263〉
67. 是作者者之的共作用,者的程度如果和作者相差太了,的作用就成立。……的本是「我」,我把「我」努力修才好。〈264〉
68. 於一篇作品,如果要好好地,知是必要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起,以及其他作品有的事件,最好能先知道一些,至少也去翻或人。知本身原不是,能作我上的助,不可的。〈265〉
69. 想像是的重要件,想像力不,力也法使之的。〈266〉
70. 好是事物的方面,那一方面著眼,果都一:知道什西不好,就知道什是好西了。我了一篇不好的文章,如果能一一指摘出它的毛病,等於一篇好文章能一一它的好。〈266〉
71. 文是前人所得的,它告我某句某句文的好所在。我可由它接的得到的指示。〈267〉
72. 望道的《修凡》第十一篇是《文的》;他,所「」,含和格在差不多。……可分四八如下:
〈1〉由容和形式的比例,分,繁;
〈2〉由象的柔和,方健,柔婉;
〈3〉由於藻的多寡,分平淡,;
〈4〉由於功夫的多少,分,疏放。〈276-277〉
73. 影作家格的因素:
〈1〉取材的……作家所的生活、所的境各不相同,因而心意所注的也就各不相同。
〈2〉作者的品性……品行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候也不出十分刻的文章,如品性急躁的作家即使在暇豫的候也不出十分的文章。
〈3〉作者的言……同一意思,教人出未必是同的一句,也一人得很,以就了,而另一人得很唆,以非如此不可:是各人的言不同的故。文章、看又各有和偏好。偶然接某作品,不知不受了它的影,是常的事;特偏好某品,心服受了它的影,更是然的事。
〈4〉作的……有些人信手,意而止,也不再加工修改;有些人下很慢,句斟字酌,似乎不放心的子,等到完了篇,要仔修改,……。是各人作的不同之故;成的劣不在上分。〈278-279〉
74. 考到底不是要的事,只要付得去,能及格,就好了。要的在於了各科目,是否真能充你自己,是否地可以受用。是成功失的,你一切,都可用去考量自己,而知道自己是成功是失。〈282〉
75. 原所接受「文的」是有深的意的。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要文去;代的精美的表方法,我要文去:一句,文是我文化的一部分,我要把它容下去,完全消化了,作我的料,以生我的新血肉!〈285〉
【:夏尊、陶著,《文心──青年的三十二堂作文》。台北:如果,民98年6月】
〔〕
一、王鼎著,《理》。台北:大地,民53年4月初版,民93年7月二版三刷。292。
二、王鼎著,《昨天的》。台北:雅,民94年2月20日初版。56-57。
*延伸*
理.文作法之重摘
anteagle/post/1312521661
智的想
anteagle/post/12807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