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拜讀林知衡先生〈煽暴可介入,開罰應有度——館長失言為何不宜開罰〉一文(以下簡稱林文),需要表達進一步辯證的幾點想法。 首先,誠摯感謝林文對此議題的關注與深入分析,以及該文對言論自由的堅定支持。然而,我與林文最大的分歧在於——館長的言論是否仍屬「政治誇張」之範疇,應受憲法保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若說「不宜開罰」,就行政罰而言當然正確;但若司法機關依法介入調查、甚至依法作出輕度判決(或易科罰金),那不僅合法,更屬於憲政防衛的正當實踐。這種「輕罰」並非政治報復,而是一種基本法治教育...
仍有近一半的瑞士選民不信任數位身分證。這反映著社會對數位治理的深層焦慮:一方面認同國家需要數位工具以提高行政效率與安全,另一方面又對政府與科技公司掌握資料抱持戒心。(圖片來源/AI生成圖) 瑞士在今年九月的全國公投中,以50.4%對49.6%的些微差距,通過了《數位身分證聯邦法》(E-ID)。這場公投不只是涉及一張電子證件,而是對數位治理、社會信任與民主韌性的多重考驗。值得注意的,不只是法案本身,而是公投險勝背後反映的社會撕裂,以及對台灣數位治理可能帶來的借鑑。 公投險勝背後的疑慮 瑞士並非第一次嘗試推動數位身分證。早在2021年...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10月5日晚間,網紅「館長」陳之漢在YouTube直播中,以粗鄙暴烈的語言高喊「把賴清德的狗頭斬下來,兄弟我等你」,並呼喚中國「出手」。事發次日,刑事警察局隨即宣布介入偵辦,指出該言論涉及《刑法》第153條「煽惑他人犯罪」及第305條「恐嚇危害安全」等罪嫌,並可能觸及《國家安全法》。總統府隨後發表嚴正聲明,強調「元首維安不容挑戰」。 這起事件,不僅是一場「網紅失言風波」,更是對台灣民主制度成熟度的壓力測試。當「直播語言」跨越憲政自由的界線、從言論自由滑向鼓動暴力...
AI大型語言模型往往對「母國」或「母語」展現更多的好感。在中文語境下,某些模型對中國及其領袖的評價明顯偏正面,而一旦改用英文提問,這種偏好幅度就顯著下降。(圖片來源/AI生成) 今年九月,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學術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在不同語言、不同國家領域中,會出現「非對稱偏好」。 該篇論文發現幾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大型語言模型往往對「母國」或「母語」展現更多的好感。在中文語境下,某些模型對中國及其領袖的評價明顯偏正面,而一旦改用英文提問...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日前,童子賢在台北國際和平論壇開幕致詞時指出,台灣經濟仰賴國際貿易,必須有穩定安全的和平環境;他直言:「不但朋友要對話,我們也應該嘗試與競爭對手對話,甚至可以更勇敢一些,嘗試與敵人對話。」部分台灣網路意見領袖對此並不領情,甚至酸諷「這種話只是來博取道德高度」。此言差矣。童子賢並非為了「博道德高度」而發聲,恰恰相反,他是在明知容易被扣帽子的情況下,仍選擇承擔風險說出對台灣長遠安全更有利的話。 台灣社會已經被「必有一戰」的宿命論籠罩太久。這種說法聽來像是不容置疑的歷史定論...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繼發布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稱「戰爭部」之後,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又發布一則貼文,聲稱芝加哥「將會知道為什麼稱作『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並附上一張疑似人工生成的迷因圖像,畫面中他戴著帽子與墨鏡,背景是芝加哥的天際線,配上「Chipocalypse Now」的文字。 這段言語看似戲謔,卻令許多人心驚膽跳。民主籍伊利諾州州長普利茲克(JB Pritzker)嚴正回應,強調「總統正在威脅要對一座美國城市開戰,這不是玩笑,這不是正常現象」。同樣民主籍的芝加哥市長強森...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王盈勛在〈別被心中的言論自由稻草人綁架──答羅世宏提問〉一文開頭就斷言:「每個受過現代基本公民教育的人,心中都有一具絕對言論自由的稻草人。」這一句話,盡顯他整篇文章的問題所在。因為沒有任何嚴肅的言論自由倡議者主張過「百分百不設防」的言論自由。這在政治哲學、法學與新聞專業倫理等領域裡,都是最基本的常識。即使最強調言論自由的人,也承認仇恨言論、煽動即時暴力或誹謗等例外存在。 因此,王的說法並不是在回應一個真實存在的立場,而是自設一個假想敵,再自己予以擊倒。這就是典型的稻草人謬誤...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類似我國NCC的英國英國通訊總署(Ofcom)最近發布一份政策報告,並且提出高度預警:公共媒體在數位壟斷、政治干預與資源枯竭的三重壓力下,正面臨制度性的傳承危機。 Ofcom的這份報告直言,即使 BBC 仍為英國最受信任的新聞來源之一,公共媒體作為民主制度基礎設施的地位,近年持續遭到侵蝕。報告引用資料指出,雖然 2023 年約有七成英國人仍信任公共媒體,但年輕世代的收視習慣已全面轉向 YouTube、Netflix 等演算法驅動的影視音串流平台...
黃仁勳選擇在聚光燈下表態,把「中國不可或缺」講到檯面上。(攝影/鄭國強)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財報會議上高調直言,若能以具競爭力的產品進入中國,今年至少可望拿下五百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且每年將以五成的速度成長。他還提醒投資人,全球一半的AI研究人員都在中國,多數領先的開源模型(open-source models)也誕生於此。這不僅是對AI產業發展前景的預測,更是一種公開的政治訊號。 換作其他CEO,或許會迎合川普,並且刻意淡化中國的重要性,夸言「沒有中國,我們一樣能成長」...
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圖片來源/AI生成) 近日,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
川普口中的「AI黃金時代」,究竟是全民共享的數位文藝復興,還是另一場以「美國優先」的科技民族主義?(圖片來源/PEXELS) 「我們正在打一場AI競賽,而且美國必須贏得這場競賽。」這是美國AI與加密貨幣特使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在白宮記者會上的宣示。這樣的語調讓人聯想起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也顯示川普政府將人工智慧(AI)視為國力競爭的關鍵戰場。 上個月底,美國白宮正式公布《贏得競賽:美國AI行動計畫》(Winning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