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Talk秀台語》第二季邀請孫翠鳳擔任飛行評審,首次參與錄影的她,操作OX燈牌時頻頻出錯,誤將被淘汰者評為過關,她害羞笑稱:「就當作『慈悲為懷』吧!」可愛反應讓全場笑成一片。評審長許效舜透露,孫翠鳳在婚前其實一句台語都不會講,如今能成為歌仔戲團主與女主角,完全是努力與用心的成果,也鼓勵所有選手要有毅力學習。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美國就業市場出現趨緩跡象後,聯準會已在9月宣布降息1碼,9月FOMC會後公布點陣圖顯示2025年底前還有2碼的降息機會。上週美國9月ADP就業報告意外爆冷,市場提高聯準會10月底...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輝達(NVIDIA)計畫在台北市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立台灣總部,但因地上權問題卡關。地主新光人壽今(9)日再度發聲明,強調...
民眾主席黃國昌狗仔跟監案扯案外案,曾與國民立委王鴻薇共事的律師柯晨皓爆,王買了黃不要的邊角料,王與助理張凱維多次要求幫打官司卻沒付錢,王辦公室則發聲明駁斥。民進發言人卓冠廷說,很多人都有反蒐證,之後將一個個冒出來。
葡萄牙傳奇球星C羅,雖然已進入職業生涯晚期,但這不但表他賺的錢有變少,他加入沙烏地阿拉伯「艾納斯隊」,靠著奢華合約,讓他正式晉身「全球最富有足球運動員」的行列,身家推估來到14億美元、超過427億台幣。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擁有50萬訂閱的知名YouTuber發布影片指控,女兒就讀新北林口一間雙語幼兒園遭施虐,幼兒園不但全盤否認,創辦人網路上留言反擊意指遭勒索已向警方報案,今又發布聲明強硬反擊,堅稱網路上的相關留言及貼文為不實資訊,林口分局已受理雙方報案及保全證據,報請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9月初的新青安排除水位之外,以及換屋族切結期延長兩利多,加上傳統928檔期的話題激勵,本被期待是否振作信心而帶動房市,如今看來績效不如預期,...
台南地檢署偵辦民進立委林宜瑾涉嫌以人頭詐領助理費案,今(9)日偵結起訴林宜瑾等3人,林宜瑾被控詐領助理費1412萬餘元,她在臉書發文致歉,強調在偵查期間已主動繳回全部犯罪所得。
「紅菱之鄉」台南官田菱角今年種植285公頃,全國最多,在丹娜絲風災後,目前產量已趨穩,官田區農會10月18、19日將在官田遊客中心舉辦菱角節,官田菱角節有史以來首度舉辦2天,災後全力行銷菱角,2天活動共將送出1200碗菱角排骨湯供民眾品嘗。明天(10日)起雙十連假,在農會菱角食農教育體驗田也開放報名
桃園市長張善政9日下午前往苗栗縣,出席「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時,呼籲行政院應儘速召開「桃竹苗大矽谷平台會議」,加速大矽谷計畫行政程序與產業布局,攜手地方因應國際產業變局,共同推動桃竹竹苗成為引領臺灣創新與科技發展的新引擎。他也強調,中央與地方唯有通力合作、積極作為,方能掌握關鍵機遇,讓臺灣在全球競爭中穩健前行。張善政市長指出,當前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全球供應鏈重組與關稅調整加速產業轉移,我國產業發展正面對急迫壓力,中央應正視產業的需要。桃竹竹苗地區具備承接高科技產業與回流資金的條件,若能及時啟動大矽谷計畫,將能開創更大發展契機。張善政表示,桃竹竹苗4縣市是緊密的生活圈與發展夥伴,不僅共享交通與教育資源,更可攜手推動觀光發展。桃園近年積極發展觀光,結合自然景觀與城市文化,若能與竹竹苗三縣合作,形塑完整觀光廊帶,將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帶動區域觀光能量。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展現跨縣市合作成果,本次治理平台共提出15項合作提案,均貼近民意、具體回應地方需求。地方政府是推動政策與守護安全的第一線,建議中央修法增設副縣長及副秘書長職缺,強化橫向整合與施政效能,讓各縣市更
新北林口某雙語幼兒園遭控虐童!知名房地產網紅YouTuber指控,3歲女兒遭老師以封箱膠帶貼住女兒嘴巴、關小黑屋、打臉等不當管教行為,讓女兒因此每晚作惡夢。據了解,涉案的李姓導師初步否認虐同,預計於晚間7時許,李師將與4名證人移送至新北地檢署複訊,檢警將朝《刑法》妨害幼童發育等罪嫌偵辦。
花蓮堰塞湖溢流導致洪水重創光復鄉,有不少來自全台各地的熱心志工,前往災區協助救災,其中一位來自高雄市的夾子車駕駛,更是三度挺進光復鄉救災,就連自己的生日,也選擇留在災區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為了讓他在災區...
2025諾貝爾文學獎在台灣時間今天(9日)晚間7時揭曉,由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aszlo Krasznahorkai)摘下桂冠。諾貝爾獎是全球指標性獎項,根據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留下的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至今邁入第124周年。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針對蓄水量、壩體穩定、災區復原進度等,各界都投入心力與設備監測。探勘人員徒步挺進出水口邊,發現溢流口已經下切超過100公尺,周圍的樹木也都枯死了。而學者也夠過裝設水位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