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陽光運動男「探病順便檢查」發現恐怖真相 已長50顆瘤
日本一名男子每週都健身5次,維持良好運動習慣,過去還曾是橄欖球員,全身都是肌肉,一直覺得自己很健康。直到他的家人罹患胃癌,他去探病時,被醫生告知「直系親屬有可能遺傳」才順便做檢查,沒想到卻被確診胃癌,胃裡面已經長了50顆瘤,最後只能全胃切除。
據日媒Women's health報導,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2019年統計指出,男性一生罹癌機率達65.5%、女性為51.2%,意味著每2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罹癌一次,但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離自己很遙遠的事。
一對現在看起來非常健康、都有健身習慣的夫妻接受採訪,丈夫泰生今年44歲,14年前在他30歲那年,他的身材非常壯碩,體重115公斤,從事銷售工作,生活忙碌,加班到深夜是常態,喝酒抽煙也只是為了社交。泰生曾只是一個普通的、精力充沛的30歲年輕人。
「在被診斷出癌症的前一天,我胃口很好,沒有任何症狀,所以我吃了兩大碗牛丼,」泰生回憶道:「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打橄欖球,所以每週5天都會去健身房。」
泰生人生的轉捩點出現在一位近親被診斷出胃癌的時候。當他去醫院探望這位親戚時,醫生建議他去做檢查,對他說:「這種病有可能遺傳,為了保險起見,為什麼不去做個檢查呢?」泰生於是接受了檢查,沒想到被檢查出胃癌,讓他相當震驚。
當時的檢查結果,泰生的胃癌還是早期,但卻是一種特殊的癌症類型,胃裡已經長出了大約50顆腫瘤,部分切除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選擇就是將整個胃都切除。醫生還告訴他,如果當時沒做檢查,泰生將活不過1年。
從確診癌症到手術的時間很短,泰生不需要抗癌藥物或放射線治療,只需手術切除胃即可完成治療。然而,真正的戰鬥從此拉開序幕。報導指出,因為沒有胃的人會患上「傾倒綜合症」,也就是說吃下食物之後,食物被快速排入小腸,引發冷汗、心悸、頭暈等症狀。
183公分高的泰生說,那段時間自己非常討厭吃東西,因為害怕進食會讓自己生病,所以體重直直下降,甚至不到70公斤。而且因為手術的關係,他的腹肌無法訓練,就算臥推,也沒法自己站起來,但泰生還是堅持要運動,他說:「如果什麼都不做,只會越來越虛弱。我一開始就盡力而為。」
泰生和妻子是在2018年認識的,當時泰生已經戰勝胃癌,且透過訓練恢復了健康的身體,他還通過了5年一次的體檢,醫生告訴他病情「緩解」。妻子說,她對泰生的第一印象是「一個正常、健康、肌肉發達的男人」。
妻子說:「我們開始約會後,我聽說他以前得過胃癌,而且他沒有胃。一開始我很驚訝,因為他看起來很健康,我根本無法想像這一點。」不過,即使泰生已經戰勝胃癌,到現在也無法一次吃下大量食物,所以他總是少量進食來補充一整天的能量。
泰生說,自己越來越注重細嚼慢嚥,每天都堅持運動,妻子也說剛認識泰生的時候,泰生很瘦,腿瘦得像竹竿,現在他們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都很健康。經歷過胃癌之後,泰生最想告訴人們的就是「外表健康與是否會罹患癌症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即使像我一樣,有肌肉、活動量大,癌症也可能在體內悄悄蔓延。雖然很多人在公司體檢時感到安心,但這些檢查並不一定是為了發現癌症,所以我希望大家到了30歲之後,能以『主動出擊發現癌症』的心態去做檢查。」他說。
泰生的妻子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健康意識,她說:「到目前為止,我只做過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但每當收到叫我去做子宮頸癌篩檢的通知時,我都會立即去做。而且,我覺得我對同事中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也變得更加體貼和友善了。」
報導指出,10月是粉紅絲帶月,是仔細檢視自己身體的絕佳機會,民眾不妨藉此機會思考一下做癌症篩檢,就算在忙碌的生活中,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做出明智的選擇,也還是最重要的事,立刻行動,做個檢查吧!
更多鏡報報導
男子發現被詐騙 找上假律師、假警察…最終被騙5次損失500萬
有保護令也沒用!少年遭父「槍擊大腿」連賞3巴掌:不要跟社工講
遭控長期家暴「持槍威脅」自己老婆 台中鄉代前主席第三任老婆公開遭虐片
其他人也在看

大愛劇真人實事 《接住流星的人》
即將上檔的大愛劇《接住流星的人》,舉辦媒體茶會,這齣戲講述三重課輔班拉長情擴大愛的故事,找來資深演員柯淑元,搭配新生代演員,詮釋父子角色,戲劇張力十足。 演員 柯淑元:「我現在54歲。」「我是全台...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全運會雲林代表授旗 金牌獎金加碼估奪21金
114全國運動會在雲林10月18日至23日登場,雲林代表隊今(14)日授旗,有選手448人、隊職員194人,共參加28項,本屆雲林縣睽違20年承辦,縣府特別提高金牌獎勵金為35萬元,預估奪21面金牌。今天授旗由縣長張麗善將縣旗交給選手代表鄭竹玲,期勉選手旗開得勝,為雲林爭取佳績。張麗善表示,感謝所有
自由時報 ・ 1 天前網路販售高劑量維生素 中市查獲17件違規裁罰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4日電)高劑量維生素屬藥品管理,禁止在電商平台販售。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今天說,自113年至今查獲17件違規案件,多自日本購買高劑量維生素後上架網售,合計裁罰達新台幣54萬元。
中央社 ・ 1 天前
《黑暗榮耀》鄭星一宣布離婚!與前妻共同撫養兒子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韓國男星鄭星一近年因在影集《黑暗榮耀》演出惡女朴涎鎮的豪門老公河度領爆紅,戲外他與圈外妻子結婚9年,育有1子。怎料,...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匯聚11年研發成果 農科院10/18首開放五大展區揭農科多元面貌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週六(18日)在新竹市香山院區首次開放院區,除有5大展區顯示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像是用毛豆殼研發的環保貓砂,還有監測茶葉發酵熟成的溫度監測器,更有白蝦養殖防病菌設備,可讓民眾了解生活中各種與農業科技相關成果,開放日也會與工技院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期透過展覽、講座、互動遊戲及市集,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遭爆補簽9/21撤離名冊!災民質疑「偽造文書」 光復鄉公所急發澄清聲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造成下游光復鄉嚴重災情。不過昨(13)日有民眾在社群平台貼出影片,指光復有鄰長拿著保全戶清冊調查表格,要居民簽名,但因為文書上的日期寫著9月21日,被質疑是補做撤離...
華視 ・ 1 天前
滙豐協助遠東新世紀 首度進軍馬來西亞永續金融領域
滙豐銀行致力淨零排放及永續發展的未來提供⽀持,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馬來西亞分行日前為遠東新世紀旗下全資子公司 FE Green PET (M) Sdn Bhd提供馬幣1.5億元(約新台幣10.8億元)綠色暨永續連結貸款。此案不僅是遠東新世紀首次在全球進軍綠色暨永續連結貸款,亦體現滙豐如何透過集團的國際網絡、融資實⼒與全⽅位銀⾏服務,為客⼾創造價值。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六大壽險9月合賺近300億元 前3季獲利突破千億年減57%
壽險業今年中歷經新台幣暴力升值之亂,第三季損益狀況逐漸回穩,六大壽險今 (2025) 年 9 月稅後純益合計為 297.55 億元,較前一月大增約 78%,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突破千億、達 1008.63 億元,仍較去年同
鉅亨網 ・ 1 天前
賴總統訪台中2名百歲人瑞 盧市長陪同賀重陽話家常
總統賴清德今天(14日)由台中市長盧秀燕和副市長鄭照新陪同,拜訪百歲人瑞陳活森阿公及洪李英嬌阿嬤,致贈總統府及衛福部聯名的金鎖片。盧秀燕感謝總統關心台中長輩,也送上市府重陽敬老禮金1萬元及科技涼被,誇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1013一人一善 花蓮慈院為光復祈福募愛
響應一人一善運動,花蓮慈濟醫院,昨天在院內大廳發起募心募愛投竹筒,要幫助光復災區重建。 嘩啦啦的硬幣撞擊,只要聽見這個聲音,就代表又有一分善念匯聚。花蓮慈濟醫院募心募愛,要為光復用竹筒撐起重建路。...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一天3顆奇異果改善便秘!研究:提升腸道含水量並軟化糞便
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對此,英國飲食協會(BDA)最新發布的研究指出,奇異果是改善便秘的關鍵食物之一,每天食用約3顆即可促進腸道蠕動。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骨頭劇痛、骨折得餓骨症候群 AI揪骨鬆適時補D
台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不下,每年透析人數約8至9萬人。三總腎臟內科團隊全台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患者與家屬也能透過系統的居家照護APP,隨時查看生化數據,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系統已開放給於三總接受透析服務的約150位患者,未來也希望擴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半數長者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 「高頻熱凝療法」精準止痛不用開刀換膝蓋
超高齡化社會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者越來越多,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終極手段就是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偏偏又不是任何人都適合手術,台北慈濟醫院日前就利用「高頻熱凝療法」緩解了一位8旬長者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劇烈疼痛。85歲的黃爺爺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已逾10年,關節現已嚴重變形、疼痛難耐。多年來黃爺爺曾嘗試藥物治療、......
風傳媒 ・ 5 小時前
脂肪肝炎如沉默炸彈 除了減重、吃藥更應從生活型態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全球肥胖及糖尿病人口增加,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簡稱脂肪肝炎也隨之盛行。台中慈濟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指出,脂肪肝炎病人若未控制,會持續發展成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 肝臟無痛覺神經易延誤病情 體重控制、留意心血管疾病 許景盛醫師表示,肝臟缺乏痛覺神經,許多人是健檢抽血才發現罹患脂肪肝炎,若延誤到出現多種併發症時,代表肝臟已經硬化、衰竭到失去功能。因此要儘早控制甚至逆轉脂肪肝炎,治療方向分為控制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針對脂肪肝炎治療;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仍是治療核心,若病人減少7%–10%體重,發炎與纖維化就能明顯改善。 別忽視脂肪肝隱藏風險 醫:維持健康生活最經濟實惠 許景盛醫師呼籲,千萬別忽視脂肪肝隱藏的風險。他強調,建立並維持健康生活是經濟實惠、負擔最小的治療,也是避免肝臟惡化的最大保障。飲食方面可採用地中海飲食或原型食物,少糖少油;咖啡與檸檬則有助於脂肪肝的保健;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務必戒酒,因為酒精會增加肝臟負擔,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癮君子當心「癌王」小細胞肺癌找上門!免疫加化放療成功擊退癌王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增生快速,惡化速度也快,比其他肺癌(如肺腺癌)快上數倍,常被稱為「肺癌中的惡霸」,它也很容易轉移,一旦診斷,經常已經轉移至腦部、肝臟、骨頭等遠處器官。烏日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胸腔內科許人文醫師表示,
華人健康網 ・ 4 小時前
防黑心豬腸 北市累計抽驗409件皆未檢出 (圖)
防範黑心豬腸於市面流竄,台北市衛生局自7日起稽查市售豬腸,截至15日上午10時止共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皆未檢出。圖為衛生局稽查情形。
中央社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