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談甲骨文毛利微薄 要有耐心
媒體披露甲骨文(Oracle)公司出租搭載輝達晶片的伺服器事業毛利微薄,拖累甲骨文股價7日收盤大跌2.5%,並導致費半指數重挫,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投資一項新科技一開始「完全有可能沒賺錢」,甲骨文的AI雲端事業終將賺進「不可思議的利潤」,暗示投資人應保持耐心。
外媒「The Information」引用甲骨文內部文件報導指出,甲骨文上季配備輝達晶片的伺服器出租事業,營收約9億美元,毛利卻僅約1.25億美元,相當於毛利率僅14%,遠低於甲骨文整體毛利率(約70%),也不如許多非科技零售業者。報導指出,該事業過去一年來的毛利率平均約為16%,反映輝達晶片成本高昂。
更多udn報導
蛋白過量會洗腎?醫揭1形式補充恐害腎壞掉
26歲甜美網紅遭棄屍山中 兇手竟是「VIP金主」
砸錢不夠?從小補到大英文仍堪憂 家長揪3關鍵
不是酒!研究揭「1飲品」讓肝病死亡率暴增
其他人也在看

甲骨文雲端毛利僅14%?黃仁勳:長線將獲利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股價週二在盤中一度下跌7%,終場下跌約3%,美媒《TheInformation》昨突發出一篇報導指,甲骨文在使用輝達晶片提供雲端業務時,面臨...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富世達公司派做多?9月營收創歷史高今日衝天價1190元
奇鋐(3017)子公司富世達(6805)除供應摺疊手機軸承,也切入水冷快接頭等AI伺服器零組件應用,表現同樣出色。富世達今天公布9月營收12.2億元,年增58.24%,月增3.1%,同樣改寫歷史新高,連3個月營收衝破10億元大關。
理財周刊 ・ 1 天前
9月營收暴增63%! 神達全年營運挑戰高峰
AI資料中心建置潮正全面引爆,伺服器組裝與機櫃整合大廠神達(3706)成為最新焦點。公司公告9月營收達100.25億元,月增63%、年增91%,創下歷史新高並大幅優於市場預期。今日股價上漲4.5%來到95.5元。
理財周刊 ・ 10 小時前
不僅投資OpenAI 彭博:輝達將投資馬斯克的xAI
AI晶片設計龍頭輝達(NVIDIA)上月底宣布投資OpenAI千億美元後,最新消息指出,輝達決定將投資馬斯克的AI新創公司xAI,金額達20億美元。
太報 ・ 1 天前《熱門族群》甩關稅陰霾 成衣廠9月回神
【時報-台北電】關稅衝擊落底,加上客戶拉貨動能強勁,成衣廠9月業績翻揚,其中儒鴻9月合併營收32.4億元、年增1.59%,創同期新高,振大環球也出現年月雙增,廣越則是創同期次高。 儒鴻指出,訂單回流,積極提升新產品的占比,且以新匯率報價,預期下半年的營運逐季成長機率大增。對於第四季,儒鴻指出,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明朗化,品牌客戶的補庫存態度逐漸轉為積極,加上市場需求的回穩。未來將視歐美服飾市場假日季的銷售狀況,若終端市場表現良好,品牌客戶可望釋出更多追加訂單,進一步推升業績。 振大環球9月營收8.19億元,月增23.04%、年增20.50%,創近三年單月新高,公司指出,隨10月進入耶誕節前出口旺季,再加上客戶的新品拉貨啟動,第四季營運預期能優於去年,全年營收有望挑戰2022年的歷史高點。 廣越9月營收24.9億元、年增23.6%,預期出貨旺季將延續到第四季,對全年營運維持正向展望,全年以美元計價營收仍有望改寫歷史新高,目前也正積極與品牌客戶洽談2026年度訂單。 振大環球指出,今年營收大幅成長,不僅電商客戶基本款服飾及網紅系列推升訂單,實體通路及高階品牌客戶也有不錯表現。 依目前在手訂單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IMF總裁估,美國今年仍可能再降息,關注服務通膨與關稅轉嫁風險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指出,美國經濟呈現「不那麼明朗」的混合訊號:去通膨動能有停滯跡象,但經濟也略顯轉弱;在此情境下,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仍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但必須在支撐成長與抑制通膨間精準拿捏。「若服務類通膨(仍高於疫前水準約1個百分點)與關稅成本轉嫁同時升溫,通膨前景將更令人擔憂。」她提到,9月已降息1碼至4.00%-4.25%後,政策立場仍屬限制性,後續是否再降息將取決於就業與物價的邊際變化。就關稅影響而言,雖然名目加徵使貿易加權關稅率約在17.5%,但「有效關稅率」目前仍低於10%,主因包括企業先前備貨與以利潤吸收部分成本,消費者尚未全面承受漲價壓力。IMF關注的重點在於「何時、以何種幅度」出現成本轉嫁。她直指,低價耐消與日用品等區塊最值得觀察,一旦企業利潤緩衝用盡,售價上調恐加劇服務通膨黏性,迫使貨幣路徑更複雜化。在全球貿易格局上,她認為美國提高關稅發生在長期低關稅的大背景之後,當前趨勢正推動經濟體走向更「多極化」:多數國家加速區域與跨區域(多邊—區域性)合作。東協、海灣地區與非洲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美國2025財年赤字估約1.809兆美元,關稅收入大增但難抵支出擴張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週三公布,截至9月30日止的2025財年,聯邦政府預算赤字估計為1.809兆美元,較2024財年的1.817兆美元小幅縮減80億美元(約0.4%),顯示財赤規模仍處高檔。2025財年聯邦財政收入年增6%至5.22兆美元,支出年增3%至7.035兆美元,收入增幅不敵支出基數與結構性壓力,赤字維持龐大。單計9月,帳面為1640億美元的預算盈餘。關稅入帳明顯擴張成為亮點。CBO估算,因川普政府加徵關稅,2025財年關稅收入達1950億美元,較前一財年的770億美元大幅增加。但在醫療、社安、利息支出等剛性項目推升下,關稅增收仍難扭轉整體赤字態勢。利息負擔持續墊高亦是關鍵結構因素。長短天期利率雖有下行預期,但在存量債務龐大與再融資成本抬升的交互作用下,淨利息支出對支出占比恐續走高,擠壓可自由調配的財政空間。展望中期,CBO預計未來十年美國每年借貸規模將接近2兆美元。這意味著即便景氣溫和、關稅入帳增加或稅收體質改善,若無更積極的支出節制或收入面改革,財赤與債務占GDP比重仍面臨緩升壓力。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Fed對降息持謹慎態度,紐約匯市週三美元指數連三升,日圓跌勢加深
【財訊快報/劉敏夫】紐約匯市週三美元兌換一籃子主要貨幣上揚,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揚,因聯準會9月會議記錄顯示,出於對通膨的擔憂,官員對降息採取謹慎態度。追蹤美元兌換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揚0.34%,報98.915。美元兌歐元升值0.0029美元,報1.1628美元兌換1歐元;美元兌日圓升值0.79日圓,報1美元兌152.69日圓;美元兌換瑞郎升值0.0037瑞郎,報1美元兌0.8019瑞郎。歐元兌日圓升值0.50日圓,報1歐元兌177.57日圓;歐元兌瑞郎升值0.00197瑞郎,報1歐元兌0.93255瑞郎。英鎊兌美元貶值0.0022美元,報1英鎊兌1.3404美元;加幣兌美元貶值0.0001加幣,報1.3951加幣兌1美元。週三發布的聯準會9月會議記錄顯示,多數與會者強調通膨前景面臨上升風險。此外,日圓跌勢加深,投資者提出日本當局進行干預的可能性。週三發布的數據顯是,日本的工資成長速度為三個月來最慢,實際工資繼續下滑。美元兌日圓一個月期風險逆轉三年來首次轉正。亞洲和歐洲的交易員表示,對沖基金在即期和期權市場上持續加碼做空日圓。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各報要聞》輝達重金入股馬斯克xAI
【時報-台北電】輝達繼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後,再加入馬斯克麾下新創公司xAI籌資計畫。xAI目前進行的新一輪募資規模已超出規劃達到200億美元,當中包括輝達約20億美元股權投資。黃仁勳8日證實這項消息,表示對xAI正進行的融資情況非常興奮,希望能參與馬斯克涉足的幾乎所有領域。 外媒報導,xAI的融資將分為約75億美元股權與最多125億美元債務,輝達透過股權投資約20億美元,且擬透過一家特殊目的公司 (SPV) 的股權和債務執行,將購買輝達圖形處理器(GPU)並租賃給xAI,為期5年,主要應用於「Colossus 2」數據中心,即xAI最大的數據中心。AI晶片巨擘輝達積極協助客戶加速AI發展,此類獨特的交易結構以圖形處理器(GPU)為擔保而非公司本身,可作為尋求降低債務風險的科技公司籌資參考範例。 科技業掀AI投資熱潮,OpenAI甫宣布與超微達成AI晶片供應協議,Meta Platforms簽下數筆數十億美元交易,包括一項290億美元的資料中心融資計畫;甲骨文為擴建基礎設施舉債籌得380億美元。而馬斯克成立xAI意欲與OpenAI的ChatGPT一較高低。CNBC稍早報導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
AI泡沫快吹破了?甲骨文爆雲端毛利僅14% 阮慕驊曝1警訊:世紀大戲將上演
美國雲端巨頭甲骨文因租賃輝達(Nvidia)Blackwell晶片造成虧損,甚至被爆出連伺服器租賃業務毛利率都只有14%,遠低於傳統軟體業務的70%毛利率,導致股價一度重挫,連帶影響台股AI族群。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臉書發文透露1警訊,他直言,這場世紀的科技結合金融的大戲,正以鋪天蓋地和是史無前例的姿態,把全世界帶入一個無人可知的未來。根據國外科技媒體......
風傳媒 ・ 1 天前《國際產業》輝達魅力大 專家:今年再漲5成
【時報-台北電】輝達股價今年來累漲近4成驚艷市場,但金融諮詢機構Melius Research分析師瑞澤斯(Ben Reitzes)認為輝達魅力不止這樣,在科技巨頭不斷投資AI基建下,輝達股價可望升至275美元,等於還有近5成續漲空間。 瑞澤斯把輝達目標價,從240美元調高至275美元,按6日收盤價185.51美元計算,股價可能再飆漲48%。 FactSet追蹤66位分析師對輝達的評估,瑞澤斯的目標價是目前市場預測第二高,僅次於Elazar Advisors分析師希捷爾(Chaim Siegel)預測的的389.73美元。 雖然輝達2日創188.89美元收盤新高,但股價8月初升破180美元後,漲勢不再像4月起漲時兇猛,有人開始懷疑AI技術不會被廣泛應用,令AI熱潮難以持續,無法產生可觀的投資回報,讓輝達未來幾年的增長將呈急劇減速。 但瑞澤斯認為,市場過度憂慮輝達的成長性。因為隨著AI技術愈來愈先進,和自動化設備不斷發展,科技業的算力需求只會急劇增加,從而推升輝達產品的市場需求。 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競爭加劇,像OpenAI計劃在AI基建投資逾1兆美元,只會催化其對手加速投資,讓AI運算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歐股》歐股走揚 歐盟擬將鋼鐵關稅翻倍
MoneyDJ新聞 2025-10-09 06:44:41 黃智勤 發佈歐洲股市8日延續漲勢,歐盟擬削減免關稅鋼鐵進口配額,並將超過配額的進口鋼鐵關稅增倍至50%,帶動鋼鐵製造商股價走高。 泛歐STOXX 600指數10月8日上揚0.79%(4.52點)、收573.79點。產業方面,鋼鐵製造商股票漲幅最大,汽車類股則下挫2.1%。 歐洲主要指數10月8日全線上漲,德國DAX指數上揚0.87%(211.35點)、收24,597.13點;英國FTSE指數上揚0.69%(65.29點),收9,548.87點;法國CAC指數上揚1.07%(85.228點)、收8,060.13點。 歐盟執委會宣佈計劃將進口鋼鐵免稅配額降至1830萬噸(較2024年減少47%),並擬將配額外進口鋼鐵關稅稅率從25%增倍至50%,以保護歐盟鋼鐵業免受全球產能過剩的不公平影響。 歐盟執委會指出,歐盟鋼鐵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2027年產能利用率僅67%(健康利用率約80%),並導致工作機會流失。關稅新制將對鋼鐵業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以保障歐盟就業和歐洲鋼鐵業在脫碳技術方面的努力。 Aperam、安賽樂米塔爾
Moneydj理財網 ・ 19 小時前《業績-數雲端》綠界科技*9月營收為1.70億元,年增19.89%
【時報-快訊】綠界科技*(6763)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4年度 170,072 1,274,332 113年同期 141,861 1,175,012 增減金額 28,211 99,320 增減(%) 19.89 8.45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美股高檔震盪,AI的「速度」和「力道」仍是多頭資金首選
【財訊快報/黃輝明】甲骨文獲利能力不佳的疑慮雖然在眾多分析師提出不一樣見解下,稍微讓市場安心,但是四處都有AI懷疑論的出現,這也讓美國的科技股放慢了衝高的腳步,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費半指數日前一度超車標普500,雖然我們不能直接拿兩個指數的絕對點位對比,但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速度」和「力道」。事實上,今年4月,在川普等關稅恐慌最高點時,費半曾跌至3388點,而標普500跌至4835點。各位注意!短短半年時間,費半竟然暴漲翻倍!相較之下,標普500的漲幅則是40%左右。這之間的巨大差距,如同聚光燈般清晰地照亮了市場資金的「真愛」:那就是AI與半導體這個主流賽道!台股進入營收公告的高峰,看起來AI供應鏈、半導體上下游還是成長比較鮮明的區塊,像是鴻海(2317) 受惠於AI伺服器機櫃強勁拉貨動能,公布9月合併營收約8371億元,改寫歷史單月新高!前三季累積營收也高達5.5兆元,創下歷年同期最佳紀錄。當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和電動車業務表現平淡時,AI伺服器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鴻海最強勁的成長引擎,再來,廣達(2382)9月的1841億元、緯創(3231)的2034億元、緯穎(6669)的863億元,以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美股盤後】多收紅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9日電)市場聚焦人工智慧(AI)熱潮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降息前景,暫時忽略美國政府關門影響,美股主要指數今天多收紅,標普與那指再創新高。道瓊工業指數持平,收報46601.78點。標普500指數揚升39.13點或0.58%,收在6753.7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55.02點或1.12%,收23043.3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225.43點或3.40%,收6860.20點。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
美股反彈揚升 那斯達克首度站上23000大關
關心美股表現,在科技股帶動下,美股週三反彈揚升,那斯達克強勢上攻,史上首度站上23000點大關,台積電ADR上漲3.57%,標普也創新高,終場收盤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點,收在46601點,那斯達克指數
台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IMF總裁表示,全球經濟展現韌性、風險猶存;關稅全面影響仍待顯現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三表示,全球經濟在多重衝擊與初期貿易擾動後展現韌性,先前對衰退的悲觀預期未成真;然而,她警告各國不可自滿,若政策不審慎,金融市場與成長動能仍可能迅速惡化。她指出,多數經濟體表現「好於此前擔憂、但仍不及所需」,顯示成長質量與動能仍待強化。IMF預期2025至2026年全球成長略有放緩,主因高利率尾端效應、地緣不確定與貿易效率下降的結構性影響仍在發酵。她強調雖迄今避免陷入全面、對等的「以牙還牙」貿易戰,但全球開放度已承受沉重壓力,供應鏈再配置與區域化趨勢推高成本、壓抑生產率提升,對中期潛在增長構成掣肘。就關稅影響,她呼應「滯後效應」觀點,稱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關稅調整的全面影響「仍待展現」。企業先前備貨與以利潤吸收部分成本,延緩通膨與終端需求的實質衝擊,但後續轉嫁風險需持續監測。政策建議方面,IMF主張各國維持「審慎寬鬆」的政策組合:貨幣端在通膨回落與就業放緩間精準拿捏;財政端聚焦定向支持與中期財政規劃,避免擴張性措施與債務可持續性的張力升高;結構面則推進生產力改革與跨境投資便利化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
三大題材聚焦市場 這檔飆股強勢逼近歷史高
作為全球最大HDI大廠華通(2313),受惠蘋果iPhone 17熱銷推動零組件大拉貨和低軌衛星市場的高成長動能,以及雲端服務供應商AI ASIC供應鏈廠商之一,使得近期外資對於華通情有獨鍾,持股比率更是從原先的18.6%提升至30%,值得關注。
理財周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