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病逝享壽76歲 石崇良淚憶血液腫瘤醫學恩師
有台灣骨髓移植教父之稱的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天(17日)病逝,享壽76歲。衛福部長石崇良曾和他有一段師生情,聽聞恩師離世消息,石崇良泛淚謝人生首席顧問,「我再也無法諮詢他。」另外,陳耀昌也是電視劇《斯卡羅》原著《傀儡花》的作者,集醫師、政治工作者與作家身分,一生熱愛台灣,遺作《東寧狂想曲》及《府城寺廟背後的東寧史》12月將出版。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文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他稍早致電一名陳耀昌好友,對方泣不成聲並稱家屬非常悲傷,仍無法決定該如何公布噩耗。
王榮文說,不久前遠流慶祝成立半世紀,邀陳耀昌到場,但陳耀昌當時就回說不方便,「我還跟陳耀昌相約那遠流60見。」他知道陳耀昌由於手術加病症,身體狀況不如前,全心投入寫作小說《東寧狂想曲》,期待早日問世,未料陰陽兩隔,作品成為遺作,遠流將於12月與散文「府城寺廟背後的東寧史」一起出版。
石崇良上午在台北市出席「2025台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任住院醫師時期,陳耀昌非常愛護學生,「血液科跟腫瘤科的訓練都是他給我的。」
石崇良也回憶在公部門擬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啟動細胞治療於台灣的臨床使用,甚至《再生醫療法》立法過程,「其實他是我最重要的指導者、他是我們的首席顧問。」
石崇良表示,陳耀昌不只學術上有很大貢獻,更是骨髓移植重要推手,曾到越南指導骨髓移植,臨床端也是頂尖高手,甚至直接踏進再生醫療產業,力拚再生醫療更普及,嘉惠一般民眾。
「老師一直有一個夢,他不希望這些高科技的再生醫療技術,只有富人才能使用」,石崇良一度悲從中來、無法言語,只能不斷深呼吸,才能繼續回應媒體。他不斷說,走到產業是很困難的路及非常不易的選擇。
石崇良表示,陳耀昌明明可繼續留在學術殿堂享受光環,卻毅然決然走進產業界積極募資,只為實現理想,希望台灣每個人都能在有需要時接受再生醫療。陳耀昌離世對台灣非常可惜,「我沒有辦法再諮詢他了」,說到這裡,石崇良眼眶泛淚。
前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透過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表示,陳耀昌是台灣骨髓移植及血液腫瘤醫學先驅權威,及幹細胞研究發展重要推手。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王必勝說,陳耀昌不遺餘力維護人權及弱勢,他在職衛福部期間,常與陳耀昌合作相關案件,學到很多,可惜原本還相約討論再生醫療發展,卻已無緣再會。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病逝! 疑癌症復發「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有「台灣骨髓移植教父」之稱的陳耀昌醫師,17日傳出於台大醫院病逝消息,享壽76歲。據悉,陳耀昌曾在64歲時罹患攝護腺癌並接受放射治療後康復,此次疑因癌症復發不幸離世。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財神爺是你?男塞600元給地瓜球攤 業者怕:別再塞錢了
新北市林口區一家地瓜球攤近日遭遇離奇事件,一名陌生男子連續兩次在攤位未營業時,將現金塞入攤位的冰桶中,總計600元。這名戴帽子、穿藍色外套的中年男子行徑詭異,讓店家感到不安,業者已將這筆來路不明的金錢交由警方處理。警方目前正在調查此人身分,並依照拾得遺失物程序進行公告招領,若半年內無人認領,這筆錢將歸還給地瓜球攤業者。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台灣自動化「科技教父」徐佳銘辭世、享壽86歲 盟立集團證實了
台灣自動化「科技教父」徐佳銘辭世,享壽86歲。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大廠盟立集團稍早證實,「我們懷著沉重且不捨的心情,本公司董事徐佳銘先生,已於近日安詳辭世」。建國科技大學也在臉書悼念,「我們懷著無限的敬意與深切的思念,共同追憶已故的建國科技大學前任校長徐佳銘博士」。徐佳銘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學院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博士,曾任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所長與自動......
風傳媒 ・ 9 小時前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逝!石崇良慟失恩師哽咽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傳出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陳耀昌也是一名台灣史小說家,出版的《傀儡花》也被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而衛福部長石崇...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陳耀昌病逝享壽76歲! 石崇良淚憶恩師:再也無法諮詢他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醫師,今天(17日)傳出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說,陳耀昌教授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也是「再生醫療法」的首席顧問。石崇良語帶哽咽的說,陳耀昌教授去世,「真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孫德榮突身體不適急找律師改生前遺囑!3億遺產動向曝光
64歲王牌經紀人孫德榮近年健康狀況亮紅燈,今年7月才進行脊椎手術,但身體仍存在其他症狀,包含跌倒、突發不適等。日前他自曝晚上出現心悸、暈眩,令他感到相當不安,於是決定儘快聯繫律師修改生前遺囑。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九條好漢在一班》作詞者黃瑩過世 享耆壽95歲
《九條好漢在一班》、《夜襲》等軍歌作詞者黃瑩今(17)日過世,享耆壽95歲。兒子黃介廷接受電訪證實消息,後續告別式部分,包括國防部以及幾個國樂團都正在協調中,確認後將另行公布。根據《中央社》報導,黃介...
華視 ・ 10 小時前
中大獎太爽!他在社區群組「曬彩券」隔天領獎傻了 超扯真相曝光
《羊城晚報》報導,警方調查後發現,王先生於11月11日晚確認中獎後心情激動,便將中獎彩票拍照上傳至社區屋主微信群組,與鄰居分享喜悅。不料,群內居民趙某看到照片後,竟心生歹念,立即將照片轉發給熟識的彩票站業者,謊稱自己才是真正的中獎者,並以「人在外地」為由要求...
CTWANT ・ 1 天前
男童遭斬首「頭顱裝進背包」丟入池塘 警方鎖定180公分男嫌
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一名工人16日清晨於池塘看見一個裝有背包的紅色塑膠袋後,立即報警處理。警方發現背包內裝有男童的頭顱,初步調查顯示,死者年齡約在7至10歲之間,頸部留有明顯勒痕和瘀傷,疑似先遭勒死,隨後被電鋸斬首,死亡時間約為2天前。搜尋人員...
CTWANT ・ 14 小時前
「成龍插管照」全網瘋傳!150萬粉專淚喊:他離開了
娛樂中心/楊佩怡報導香港武打巨星成龍出道數十年,以「不用替身」敬業精神稱霸國際影壇,至今71歲仍親自上陣拍動作戲,雖然常被電影公司以「最後一部」宣傳作品,但幾乎每年仍有作品面世,似乎還未計劃退休。沒想到,近日擁有150萬人追蹤的臉書帳號,突發表成龍死訊,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9 小時前
不是工程師、醫師!最賺錢職業出爐「月領7萬」、最慘不到35K...他擁千萬一夕破產,靠1招反轉致富
全台最賺錢行業是什麼?答案出爐!主計總處11月公布最新9月薪資統計,揭示台灣目前高薪行業版圖,顛覆社會對傳統高收入職業的印象。 資料顯示,全體受僱員工今年1至9月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萬7751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3%,創下近25年同期最大增幅;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則成長1.87%,為7年來最大漲幅。 其中,金融與保險業以平均經常性薪資7萬715元穩居全台薪資冠軍,遠高於工程師及醫師等長期被認為「最賺」的職業。
今周刊 ・ 12 小時前
獨家》少子化衝擊!枋山鄉托老師全被換 家長氣炸 鄉長:不會窮教育
屏東枋山鄉立托兒所因少子化重創,招生崩盤,原有加祿、嘉和、枋山、楓港4個鄉托分班,本學期僅剩枋山13童、嘉和2童,卻編制有7名約聘教保員。鄉公所近期依考評裁減3人,卻全數落在枋山分班,家長怒轟「熟識孩子的老師全被換掉」,質疑公所公平性,憂幼兒適應出問題。鄉長羅金良則回應,少子化偏鄉最慘,4分班剩2處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地表最強弟弟收割機!宋茜分手多年重逢舊愛 大談「差9歲姊弟戀」
由宋茜、陳星旭主演的《我們的翻譯官》將自18日起晚間十點播出。宋茜和陳星旭戲裡是分手多年的校園情侶,戲外女大男小,相差9歲,她過去也有幾部作品是姐弟CP的搭配,宋茜透露並非刻意選擇,只是剛好合作的對象年紀比自己小。而在現實中,宋茜表示希望是能和對方互相照顧的雙向交流,她笑說:「就是想得到什麼?妳也要付出一些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駁天價蚊子商場與25億便當店 高市府:台鐵招商不順不該怪地方
台鐵高雄及鳳山車站造價高昂、卻招商不順,兩棟大樓形同「蚊子館」,遭質疑公共建設浪費。高市府今回應,將國營事業商業招商不順...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暴力鎮壓學生示威者釀1400死!孟加拉前總理遭判死 躲印度逃審判
孟加拉前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去年因受到大規模抗議而下台,結束長達15年的執政。哈希納17日遭法院判定去年因報力鎮壓學生犯下「危害人類罪」遭判處死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鳳凰颱風驚現首例罹難者 蘇澳78歲獨居婦遭溺斃
鳳凰颱風造成的「1111水災」出現首起死亡個案。宜蘭縣蘇澳鎮公所災防中心今(16)日證實,蘇北里一名78歲張黃姓獨居婦人於水災期間不幸身亡,死因經檢察官相驗確認為溺斃,成為此次災情的第一起罹難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鏈鋸人》風光奪回日本週末票房冠軍!累積破87.74億日圓
動畫電影《劇場版『鏈鋸人 蕾潔篇』》上週末(11月14至16日)在日本憑著第5波入場特典的帶動下,再度奪回票房冠軍!累積票房粗估已突破87.74億日圓(約台幣17.54億元),同時也是該片在日本拿下的第8個週末冠軍。電影在日本上映後曾風光拿下週末票房7連霸,雖然上映第8週(11月8至10日)暫時讓出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無薪假進入高原期?微幅增加至8456人
[NOWnews今日新聞]勞動部今(17)日公布最新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事業單位計435家,實施人數8,456人,較前一期家數減少20家,人數微幅增加125人。對於連續4次統計都...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