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與李強會晤 強調「朝中關系牢不可破」
(德國之聲中文網)朝鮮勞動10月10日迎來建80週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9日在平壤與來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雙方讚揚了中朝之間的“友好與合作關系”。
李強是自2019年以來,訪問朝鮮的最高層級中國官員。他預計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並出席一系列活動。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報導,李強在會晤中強調,北京方面“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朝關系”,表示中方願同朝方“遵循兩兩國最高領導人的共同指引,推動雙邊關系不斷取得新發展”。
金正恩則在會談中表示,“朝中關系牢不可破”,他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鞏固和發展朝中友好合作關系是朝鮮和政府堅定不移的立場”。
報導稱,金正恩表示朝方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以及任何外部干涉,支持中方在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的立場。
朝鮮官媒朝中社則報導,李強來訪展現了中方對朝方政府與人民不變的支持以及特殊友好的感情,以及中國與朝鮮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的意願。
不過在朝中社的報導裡,並未提到“一中原則”及反對台獨等表述。
中國是朝鮮的重要盟友。上個月,金正恩才親自前往北京,出席在天安門的“九三閱兵”,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朝中社報導,習近平這次也向金正恩發來賀電,祝賀勞動成立80年,並稱“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系,始終是中國和政府不變的方針”。
朝鮮預計在10日晚間舉行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展示最新的先進武器,包括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
“朋友在一起,敵人要緊張了”:朝鮮閱兵式背後的全球博弈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之盾也攔不住?美智庫揭露極音速武器美輸俄中 形成不對稱戰場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在雙十國慶談話中,提出我國國防未來將建構「台灣之盾(T-Dome)」防禦系統。在此之時,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烏克蘭前線紀錄片「距離安德里伊夫卡2公里」海報 (圖)
奧斯卡獲獎導演柴諾夫新作「距離安德里伊夫卡2公里」近期在烏克蘭上映,烏國藉影像紀錄對國內外發聲。圖為基輔市內一家電影院掛著電影海報。
中央社 ・ 1 天前以色列批准加沙停火協議 美國將派軍「監督」停火
以色列政府已正式批准加沙停火協議框架,協議內容包括哈馬斯釋放所有扣押人質,以色列軍隊撤至加沙境內商定的邊界線。美國將派遣200名士兵監督協議的執行。此舉標志著持續兩年的加沙戰爭有望迎來轉折點。
德國之聲 ・ 1 天前北韓舉行勞動80週年閱兵 展示新型洲際彈道飛彈
北韓官媒今天(11日)報導,北韓舉行了勞動創80週年的閱兵式,並有高層級的外國嘉賓與會。 北韓中央通信社表示:「慶祝勞動創80週年的盛大閱兵式,10月10日在金日成廣場舉行。」 報導指出,這場閱兵展示了一些北韓最強大的武器,包含新型的「火星-20」(Hwasong-20)洲際彈道飛彈。 這場閱兵式正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因為烏克蘭戰爭而受到鼓舞,在派遣成千上萬名士兵與俄軍並肩作戰後,北韓獲得了來自俄羅斯的關鍵支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率領代表團出席本週的80週年慶祝活動,俄羅斯國安會副主席、蒲亭親密盟友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也現身平壤。 金正恩上個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一同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盛大閱兵式。 在平壤舉行閱兵式前,南韓表示,「不會排除」北韓與美國在即將於南韓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會面的可能性。 美國總統川普曾在第一屆總統任內與金正恩3度會面,並表示兩人「墜入愛河」,但他最終仍無法就北韓的核子計畫達成持久協議。 在那之後,平壤一再重申其擁核國家的地位「無法逆轉」。 北韓中央通信社本週稍早發布了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委內瑞拉民主鬥士獲殊榮
[NOWnews今日新聞]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今(10)日稍早揭曉,由委內瑞拉民主女鬥士馬查多(MariaCorinaMachado)獲殊榮,以表彰她為委內瑞拉人民爭取民主權利的不懈努力,以及她為實...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震到教室秒崩塌!學生舉椅護頭驚逃 菲7.4強震釀2死 海嘯浪襲30公分
突如其來的強震,讓教室瞬間陷入混亂——學生尖叫逃生、有人舉起椅子護頭,只為躲避天花板掉落的碎片。菲律賓南部外海今(10)日上午發生規模7.4強震,劇烈搖晃波及多地,建築受損、機場緊急疏散,部分地區一度拉起海嘯警報,當局監測到高達30公分海嘯浪。最新消息指出,已有2人不幸喪生,地震後餘震不斷,至今累計179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諾貝爾和平獎 委內瑞拉反對派女領袖馬查多為民主奮鬥獲表彰
(中央社奧斯陸10日綜合外電報導)委內瑞拉反對派女性領袖馬查多今天獲頒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她致力爭取委國人民的民主權利,以及為促進民主不懈奮鬥。
中央社 ・ 1 天前
北韓深夜舉行勞動80週年閱兵式 官媒:火星-20洲際飛彈亮相
北韓官媒週六(10/11)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親自主持勞動成立80週年的閱兵儀式,展示最新型的洲際彈道飛彈,且有多國領袖與外賓出席。
太報 ・ 1 天前美智庫警告極音速武器落後俄中 形成戰場不對稱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最新研究報告警告,美國在極音速武器的研發上,落後於俄羅斯與中國。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北韓「朝鮮勞動」成立80週年慶典 金正恩展示軍力
根據《CNN》的報導,這場慶典在北韓對外高度保密的傳統下舉行,外國媒體與賓客被隔離在特定酒店,經過嚴密安檢後才能入場。分析指出,主要慶祝活動可能包括大型閱兵式,數萬民眾將參與,而軍事觀察家則關注北韓將展示哪些新型武器。此次周年活動發生在金正恩最近訪華一個月後...
CTWANT ・ 1 天前越南領導人近20年來首訪北韓 簽署國防等多項協議
(中央社首爾11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北韓與越南昨天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國防、外交及衛生部門等領域。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菲律賓民答那峨島7.4強震 已知釀2死多傷
菲律賓繼9月底宿霧省發生規模6.9強震後,今(10)日在民答那峨島外海又發生規模7.4強震,造成沿海的東達沃省、達沃市等地震度達到5級,不只沿海城市一度發布海嘯警報,美國海嘯警報系統也針對震央300公里內的海岸沿線城市發布海嘯警告。目前這起地震已經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布碌崙70歲華婦走失被送醫 警尋家屬
紐約市警局66分局於9日(周四)晚間在布碌崙(布魯克林)56街交新越卓大道(New Utrecht Ave)尋獲一名疑似...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產險業者:全年網路投保規模 上看55億元
受連假出遊與民眾風險意識提升帶動,旅平險單月激增近4成,為網路投保最大成長動能,加上汽、機車險同步回升,連帶推升產險網路投保金額,9月金額達 5.18億元年增 18.6%,累計前三季已逾41億元,成長率達15.9%,隨第四季旅遊旺季與年終保單續約潮來臨,產險業者預估全年網路投保規模可望挑戰55億元。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專論》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有關言論自由看法之差異
[Newtalk新聞]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爭在美國好像誓不兩立一般。或許我們靜下來看美國司法機關的判決,可能可以得到一些解答。 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在「自由」觀念上是有差異的,舉言論自由來說,自由主義認為:即使某些言論令人不快或具有爭議,但只要不直接煽動暴力或仇恨,那麼個人都有權利加以表達。政府應保護這種言論自由,而不管是批評政府或挑戰主流價值。例如自由主義支持網路上公開批評政府的政策,或倡議少數族群權益的言論。 至於保守主義則認為:言論自由應在社會秩序與道德的框架內運作。如果言論破壞社會穩定、侮辱宗教或傳統價值,則應該受到限制。例如保守主義反對在學校或公共場合發表過於激進或挑釁性的政治言論。舉例來說,反對教師在課堂上公開支持激進政治運動,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鼓吹學生參與「革命性抗議」或「推翻現有制度」的行動,保守主義者可能認為這不適合於教育環境,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之發展。此外,也反對在校園內張貼過於挑釁的政治標語:例如「打倒資本主義」、「政府是壓迫者」等的標語,這可能被視為煽動性言論,保守派會主張校園應保持中立與理性討論空間。 至於在公共場合的例子,保守主義反對在宗教場所或傳統節慶中發表
新頭殼 ・ 1 天前賴國慶演說避談2議題?小笠原欣幸:大罷免慘敗 意圖扭轉局面
總統賴清德今天(10日)發表國慶文告,兩岸論述部分並未再次談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發關注。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賴總統整體演說給人的印象是避談中國大陸與政治議題,側重於經濟與民生方面。這應該是意識到大罷免慘敗、執政陷入劣勢的情況下,意圖扭轉局面的作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兩岸論述基層關心 在野不能網內互打
國民主席候選人鄭麗文國慶日下午到新竹市竹蓮寺參拜,與地方面對面,基層對於鄭麗文兩岸論述持高度關心,同時也擔心若要藍白合,民眾是否值得信任?對此鄭麗文認為國民要自我壯大,為了確保下架民進,在野也不能網內互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