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5大原因」恐造成假性失智! 焦慮、睡眠障礙都是兇手
許多人在照顧長輩時,會困惑「變健忘」是否就是失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正常老化多是偶發性忘記、提示後能想起;失智則涉及「功能受影響」,例如重複問同一件事、計畫與判斷下降、影響工作或社交。辨識失智症的關鍵,在於健忘是否已干擾日常生活,若有影響,就應及早到醫院評估。
退休族群缺少生活重心 仍是失智症好發族群
蔡睿蘋醫師表示,臨床上65歲後的族群仍是失智高風險者。近年健康意識提升,50~65歲民眾只要出現「腦霧、健忘」便會主動求診,但真正在客觀測試顯示認知缺損者,仍以退休後族群較多。
這可能是由於離開職場後,缺乏生活重心與社交刺激,規律作息被打亂,「退縮、少互動」會加速腦部功能下滑。蔡睿蘋醫師建議,長者維持「被需要的感受」,穩定維持生活目標與人際交流,能延緩退化。
早期失智以非藥物介入為主 中度病程僅能延緩惡化
在早期或主觀認知下降階段,以「非藥物介入」為主:地中海飲食、有氧運動、認知訓練、社會互動與規律作息,蔡睿蘋醫師提到,一般來說,這樣能穩住病程曲線。但進入中度後,神經細胞萎縮明顯,僅能延緩惡化,難以逆轉,因此「及早就醫」尤其重要。
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 醫親解藥物與非藥物療法
蔡睿蘋醫師表示,目前臨床常用的失智症藥物有口服與針劑兩類,口服藥有助注意力與認知穩定,費用相對較低,但仍存在自然退化風險。新型單株抗體針劑主要用於清除β類澱粉蛋白,適用於早期或輕度者,需自費且費用較高,且必須在腦部尚未明顯萎縮前介入,效果才有意義。
同時,蔡睿蘋醫師歸納,非藥物介入的方式約5種,從生活作息、改變飲食、控制慢性病、規律運動與維持人際互動、關注情緒是支持失智症患者相當重要的一環。
蔡睿蘋醫師指出,規律作息並使用月曆、時鐘、記事本,強化時間與空間定向。再者,飲食改成地中海模式:以蔬果、全穀、魚類、橄欖油為攝取核心。
慢性病管理方面,穩定血壓、血糖、血脂,降低血管性認知障礙風險。持續每日散步約30分鐘、參與社區活動或團體增加人際互動。家屬在照顧患者時,保持耐心溝通、避免責備;必要時使用定位設備、落實居家防走失與環境安全。
早期失智症警訊 常見情緒與行為變化
額葉功能改變,會先表現在情緒與個性,蔡睿蘋醫師提到,重複問相同問題或遺忘「近期事件」、執行日常事務困難(繳費、用藥、回家路線)、情緒/個性明顯改變、社交退縮、語言找詞困難、說話變慢或迴避對話都是早期徵兆。
當出現這些警訊時,建議安排認知測驗、神經心理評估與抽血檢查,有助釐清疾病分期,建立個人治療計畫。
不過,並非所有健忘都是失智。蔡睿蘋醫師解釋,部份患者因憂鬱、焦慮、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異常、維生素 B12/葉酸不足或電解質失衡而出現「假性失智」。抽血與完整評估可找出可逆原因,矯正後多能改善。所以,若有疑似症狀出現,第一步還是要先至醫院做檢測。
病識感與家屬支持 是病程進展關鍵
治療成效與「病識感」密切相關,蔡睿蘋醫師以臨床經驗的觀察指出,願意面對問題、接受治療與訓練的患者,病程控制較好。對於不喜歡服藥或對治療較抗拒的患者,可用貼片藥劑協助用藥。此外,家屬的穩定支持、避免頻繁更換生活場域,能降低不安與情緒波動。
家屬與患者互相配合 醫師提供實用規劃策略
蔡睿蘋醫師建議,家屬可與患者共同規劃每週「課表」:運動時段、社區大學課程、參加社團與家族聚會;建立財務與照護規劃,提前討論角色分工與資源,減少臨時壓力。在患者尚可自理生活時,鼓勵患者「自己能做就自己做」,維持參與感與自我效能要求。
把握黃金治療期 早期發現「延長穩定期」
失智症是一段長程旅程,最有效的策略是「早期辨識+醫療介入+生活處方+家屬支持」。蔡睿蘋醫師呼籲,維持生活重心、規律作息、良好營養與人際連結,是與治療並行的四根支柱。當我們越早行動,就越能為患者與家庭爭取「更長的穩定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一早這樣做!醫認證「6大晨間習慣」護腦又防失智 早餐雞蛋配咖啡
·長輩電視聲音愈調愈大?醫揭「4大隱憂」:比你想像嚴重 恐加速失智
其他人也在看

醫學前線1900
醫學新發現令人振奮.發表在醫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有早期阿茲海默症跡象,如果每天走 5,000 步,可以延緩發作長達七年。一個一歲半的自閉症孩子,服用一款通常用來治療大腸癌的藥物,三天後,居然奇蹟似地開始牙牙學語。同一時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批「豬腎移植人體」的臨床實驗,科學家努力想要解決"全球器官短缺"的漫漫長路,隧道盡頭,出現亮光了!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臺東健康嘉年華「FUN心~醫起動起來」 歡迎來闖關
一年一度的臺東健康嘉年華將於11月8日下午2點至6點,在臺東市南京路市民廣場熱鬧登場,今年活動以「FUN心~醫起動起來」為主題,打造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健康探險之旅,歡迎民眾來闖關六大主題島嶼,並集章參加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20多歲女染新冠住加護 Novavax疫苗11/12開打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微幅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新增重症中,有20多歲免疫低下女性10月底發燒、呼吸困難,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另Novavax疫苗預計11月12日起開打。
中央社 ・ 1 天前東南亞語系看護失智症照護手冊 民團開放免費下載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4日電)國內部分失智症患者家庭會聘僱移工協助照護,民間團體今天宣布攜手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發布中文、印尼文、越南文及菲律賓文的「外籍看護失智症照護手冊」,開放免費下載。
中央社 ・ 1 天前
豬肉禁宰,吃不到豬肉怎麼辦?營養師教你「飲食4招」不怕少吃蛋白質
近期國內爆發豬瘟疫情,因實施禁宰禁運令,導致豬肉供應量下滑,引發民眾關注飲食上蛋白質來源。營養師表示,這反而是重新檢視飲食習慣的好契機。營養攝取不應僅依賴單一食物,只要適度調整飲食結構、選擇多元蛋白質來源,不僅能維持身體所需營養,也能讓飲食更均衡、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糖尿病患8成陷入「糖胖症」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人,每年仍以約2.5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骨質疏鬆不是必然 醫師教您骨本良方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骨質流失四階段/聯新醫院提供 不論是公園裡運動、跳廣場舞、擔任社區志工服務民眾的長輩們,還是返台參加金鐘獎,以緊實二頭肌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吃完午餐就昏昏欲睡? 專家推「211」原則助腦袋清醒
外食族或多或少有過早餐吃不多,中午飽餐一頓下午就昏昏欲睡的狀況,其實問題出在食物比例吃錯了。台中呼吸治療師公會長照顧問黃慧菁指出,午餐是重啟身體能量與代謝的開關,建議大家按照「211」原則吃飯,讓餐後腦袋變清醒、擺脫午後疲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東南亞語移工失智照護手冊開放下載! One-Forty與美時製藥培力外籍看護建立失智守護網
【記者 陳姿穎/台北 報導】一位照顧失智長輩的印尼看護這麼說。她的處境並非個案 — 台灣每年新增2萬名高齡失智
台灣好報 ・ 1 天前
口乾不僅上火、缺水而已!醫曝真正警訊 九成女性要注意
如果你總覺得嘴巴乾乾的,這徵兆代表的不只是缺水,可能是你身體免疫系統發出的一個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上分享文獻指出,從一滴唾液,就能看見身體的免疫節奏,若有嘴巴乾、唇角破、舌頭麻、味覺變怪,甚至刷牙時牙齦流血,都是反映身體「修復力」正在下降,並建議5點幫助民眾提早發現身體的警報。
鏡報 ・ 1 天前
申請大學資料若不實 招聯會:即便畢業仍可撤銷學位
115學年大學考招季來臨,由於114學年考招過程,出現數起引起矚目的學習歷程、學生資料不實案件,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11/4)日強調,各招生規定已明確規範,自報名起,無論錄取前後,甚至直到畢業後,如被查覺資料不實,將面臨取消錄取資格、開除學籍、撤銷畢業資格等嚴厲處置,情節重大者並函送司法單位。
太報 ・ 1 天前
台灣艾讀協會拚教育平等 邀您投票相挺
社團法人台灣艾讀教育平等協會願景和使命是提供優質的英文教育機會,改善偏鄉的資源落差,促進教育平等,以「城鄉零距離.英語探索與陪伴計畫」為主軸,參加台新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提案競賽,希望大家為他們投下寶貴的一票。
品觀點 ・ 1 天前
冷氣電風扇收工了!台電曝關鍵2招延長機器壽命,明年重開更省電
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北台灣有感降溫,而隨著秋意漸濃,許多家庭的冷氣、電風扇也準備「冬眠」,但台電提醒,這些夏季限定的電器在換季時,不是只有拔插頭、收進衣櫃這麼簡...
早安健康 ・ 1 天前英國QS亞洲大學排名 台大位居第23、進步3名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4日專電)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今天發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名,台灣大學依然是台灣排名最佳的大學院校,此次排名第23,較上一次進步3名。
中央社 ・ 1 天前

南市中輟預防績效亮眼 榮獲教部績優縣市等4獎項
臺南市中輟預防績效亮眼,今年度於教育部評比榮獲「績優縣市」殊榮,其中安南國中與家庭教育中心分別獲選為「績優單位」,金城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何昀芝榮獲「績優人員」肯定,將於11月14日舉辦的「114年度全國中輟預防業務傳承研討會暨表揚大會」中接受表揚。市長黃偉哲表示,面對中輟及高關懷學生挑戰,市府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秉持「零拒絕、有教無類」教育理念整合教育、社政、警政、衛政、司法等跨局處資源,形塑堅實安全支持網絡,也感謝所有教育夥伴的努力,許多孩子得以在人生關鍵時刻被接住、重新出發,讓教育現場充滿希望與溫暖。教育局長鄭新輝說,學生中輟原因多元且複雜,南市致力建立一套從「早期發現」到「穩定復學」完整機制,除每月召開中輟專案會議,邀集學校與網絡單位共同研商輔導策略外,更落實「個別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香港電影巡禮」首度登陸越南 《九龍城寨之圍城》洪金寶、古天樂同台加持
記者許瑞麟報導/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FAA)與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聯合主辦的「香港電影巡禮 – 越南站」,將於11月6至8日在胡志明市舉行。「香港電影巡禮」首次登陸越南,更特別邀來香港影壇巨星洪金寶與古天樂親臨開幕儀式。活動主題為「Together We Dare to be Powerful」,象徵香港電影人憑勇氣與創意打破界限、拓展亞洲電影的無限可能。
Yahoo娛樂訊息 ・ 1 天前
眼睛紅紅別再撐 拖久恐損視力
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壓力、情傷讓你「吃不下、睡不好」?中醫解析「情緒對應身體」的秘密,教你多方內在調理
現代人面臨壓力、失落、情感創傷或重大打擊時,常會覺得「胸口悶、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出現心悸、頭暈、腹痛、月經異常等症狀。 在中醫來看,情志內傷(七情致病) 正是造成這些現象的重要原因。
姊妹淘 ・ 1 天前